大多數礦物寶石呈結晶狀,因晶體內部結構不同,外觀各異。寶石的晶體形狀是寶石鑑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小冰給大家介紹寶石晶體形狀相關知識,首先還是需要了解「晶體」的基本知識。
一、晶體機基本原理
晶體以其內部原子、離子、分子在空間作三維周期性的規則排列為其最基本的結構特徵。展開分析晶體的特徵非常晦澀,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物理化學知識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對於大多數寶迷來說,只要學會與寶石鑑定相關的基礎知識則足夠。

通俗的說,晶體內部的結構是有規律的,而非晶體則沒有這種內部排列的規律。舉例說明:
非金屬的碳原子通過共價鍵可以形成金剛石晶體,即鑽石晶體。

鑽石的成分是碳12原子,其結構特徵是每個碳原子都有四個共價鍵(四個共用電子對),C原子間等間距排列,C-C鍵長為0.154nm,原子間結構牢固,組成具有四個角相等的正四面體,形成一個鑽石晶胞。同時,四個角又是其它四面體晶胞的一部分。由四面體組成的鑽石,常見有立方體、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晶體。
由此可見,寶石晶體內部原子結構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外部晶體形狀,同一元素,內部結構不同,晶體外在表現形狀也不同。比如在石墨中碳原子先通過共價鍵形成層型分子,然後通過範德華力結合成晶體。

二、晶體形狀的種類
結晶質礦物由單個或多個晶體組成。多晶礦物由多個小型晶體組成,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晶體構成的礦物稱為隱晶礦。
結晶質礦物由若干稱為晶面的平坦表面圍成,這些晶面的方位確定了晶體的總體形狀,稱之為」習性「。具有自身習性的晶體呈現為特定的形狀,而沒有明確習性的晶體則形成塊狀。
1、金字塔形寶石晶體

2、針狀晶體

3、稜柱形晶體

4、塊狀晶體

5、樹枝狀晶體

上面介紹了五種主要的晶體形狀,不同元素可能結晶成相同形狀,相同元素也可能結晶成不同形狀,寶迷們先做了解,隨著學習的身體,會從材料學的角度更深入的和大家共同學習寶石晶體的相關知識。
由於寶石晶體講解內容太多,為了便於吸收,將「晶系」相關內容放在本專題的(2)中詳細講述,待續......
但願寶迷們輕鬆的學會這些珠寶鑑定相關知識,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