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晶體形狀(1)中,給大家介紹了寶石晶體的原理及五中主要的晶體形狀,今天再給大家介紹關於寶石晶體的重要知識--「晶系」。
晶系是寶石晶體的物理特性之一,不僅關乎寶石原礦的形狀,也與其他光學特徵密切相關,下面一一介紹。
一、寶石的七大晶系
了解寶石晶系,先要了解晶胞的概念,晶胞是礦物結晶的最小單位、最基本的幾何單元,其形狀、大小與空間格子的平行六面體單位相同,保留了整個晶格的所有特徵。晶胞是能完整反映晶體內部原子或離子在三維空間分布之化學-結構特徵的平行六面體最小單元。
通俗的說,寶石晶系無限分解到晶胞這一單位,就不能繼續分割了,否則會改變寶石本身的空間布局和化學結構。寶迷們可以把礦物晶體想像成無數晶胞嚴密堆砌而成的實體,因此,晶胞方式堆砌,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寶石原礦的外在形態。
在介紹七大晶系之前,我們還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即晶軸,晶體結構具有空間排列上的三維周期性,每個晶體品種都能為它自身提供一套天然合理的包含三個晶軸的晶軸系,晶軸就是晶軸系交於晶體中心的軸線。
通俗理解,任何寶石晶體都是三維實體,寶石晶體的結構沿平面、立面、剖面形成各種對稱,而晶軸就是「平、立、剖」面相交的軸線。
1、立方晶系
立方晶系的晶體通俗地說就是方塊狀、幾何球狀,從不同的角度看高低寬窄差不多,其晶軸兩兩垂直,且長度相等。如正方體、八面體、四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等,它們的相對晶面和相鄰晶面都相似,這種晶體的橫截面和豎截面一樣。
此晶系的礦物有黃鐵礦、螢石、閃鋅礦、石榴石,方鉛礦等。
2、四方晶系
四方晶系的晶體大都是四稜的柱狀體,(晶體橫截面為正方形,但有時四個角會發育成小柱面,稱「復四方」),有的是長柱體,有的是短柱體。與立方晶系相比的不同是「有一根軸線長度與其他兩根不同」。
這個晶系常見的礦物有錫石、魚眼石、白鎢礦、符山石、鉬鉛礦等。
3、三方晶系
三方晶系的常見單形為三方柱、三方雙錐、菱面體和六方柱等。
屬於三方晶系的寶石礦物有藍寶石、紅寶石、電氣石、石英(水晶、紫晶、黃晶、煙晶、芙蓉石)和菱錳礦等。三方晶系的礦物既能長成三稜柱、三角板片的晶型,也能長成六稜柱、六角板片的晶型與六方晶系晶體容易混淆。
4、六方晶系
該晶系的常見單形為六方柱和六方雙錐等。
屬於六方晶系的寶石礦物有磷灰石、綠柱石和藍錐礦等。
5、斜方晶系
斜方晶系具三個相互垂直但互不相等的結晶軸,常見單形為斜方柱和斜方雙錐等。
屬於該晶系的寶石礦物有橄欖石、黃玉、黝簾石、堇青石、金綠寶石、紅柱石、柱晶石、賽黃晶和頑火輝石等。
6、單斜晶系
單斜晶系具三個互不相等的結晶軸,大致形狀可以假設一個底面為長方形的柱體,其一邊被推而底面留在原地不動,即朝一個方向傾斜。常見的單形包括斜方柱和平行雙面。
屬於該晶系的寶玉石有翡翠(硬玉)、透輝石、軟玉(透閃石)、孔雀石、正長石及鋰輝石等,其中翡翠、軟玉、孔雀石呈多晶集合體形式產出。
7、三斜晶系
三斜晶系具三個互不相等且互相斜交的結晶軸,大致形狀可以假設一個長方形底面的柱體,其一個邊稜被向側面和向後推,而底面不動時,柱體就向旁邊和向後傾斜。該晶系無對稱軸或對稱面,只有一個對稱中心。該晶系單形只有平行雙面,一個完整的晶體至少由 3 組平行雙面組成。
屬於該晶系的寶石包括斜長石、綠松石(常以多晶集合體形式產出)、薔薇輝石和斧石等。
寶迷們,七種晶系介紹完畢,你們是否還是感覺有些雲裡霧裡呢?不要著急,我給大家放一張各類晶系示意圖的對比,大家能更好的看出端倪。
放在一起對比,是不是就更加明白一些了啊?
大家弄明白晶系的內涵,對於今後學習寶石其他的相關知識,非常有用,小冰會在今後的篇章立前後呼應結合來寫。今天就講這麼多,寶迷們,祝你們度過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