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說肝臟佔位性病變,是不是肝癌?很多人分不清楚

2020-12-05 快速問醫生

隨著全民生活水平不斷上漲,大家對健康管理也越來越重視,體檢是很多單位和個人每年都會做的事情。通過定期體檢能儘早發現身體異常,但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不了解,所以當看到檢查報告上提示的異常時,總是心有戚戚焉,比如「肝臟異常佔位」就是其中一種。

有部分朋友一看到肝臟佔位,立刻就會聯想到肝癌,難道自己真的患上了這種疾病嗎?

實際上肝臟佔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的專業名詞,通常出現在b超、ct以及核磁共振檢查結果中,它泛指被檢查的肝臟中「多出了一個東西」,但並不涉及病因,其中包括了良惡性腫瘤、寄生蟲、結石等,所以肝臟佔位並不是肝癌的明確代名詞。

肝臟佔位性病變可分為以下兩個種類:

1、惡性佔位

肝惡性佔位主要包括肝癌、肝肉瘤等兩個種類,這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肝癌。而肝癌在臨床上又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肝轉移性癌。所謂肝轉移性癌,也是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從而引發了肝臟癌變。

2、良性佔位

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肝臟良性佔位比惡性病變概率要低得多,大約佔據原發肝臟病變的5%~10%。臨床上將肝良性佔位分為囊性和實質性兩個種類,囊性佔位主要包括肝膿腫、肝囊腫、肝包蟲病等,其中先天性肝囊腫較為高發、而實質性佔位則是包括了肝血管瘤、幹細胞限流、局灶性結節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等,其中以肝血管瘤最為多見。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了肝佔位性病變,首先應做的不是恐慌,而是要進行下一步的確診,判斷屬於哪種佔位性病變,如若是腫瘤的話,也應進行良惡性分辨。通常需結合多種檢測項目來進行分析,包括了肝功能檢查、B肝五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如若腫瘤相對較小,且其他檢查數據也在正常範圍內,那腫瘤良性的可能性較大,患者可以定期複查肝膽彩超以及腫瘤標誌物,若是有明顯異常可再次考慮惡性腫瘤。如若通過檢查,能確診是患上了惡性腫瘤,就需要積極進行治療。

特別是早中期階段的肝臟原位癌,可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進行徹底治療。但是,如果腫瘤已經走到了晚期,且向著其他器官轉移,那治療難度也會較大一些。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發現肝佔位性病變要冷靜對待,切勿胡亂猜測自己患上了肝癌。因為肝癌並非是突然出現的疾病,在這之前大部分患者都是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度脂肪肝、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很少有在肝臟完全健康的情況下突發肝癌。所以,積極進行檢查才是正確做法。

相關焦點

  • 肝臟富血供佔位
    前情回顧   患者:45歲女性,體檢發現肝佔位1月,腫瘤標誌物陰性。平掃呈混雜低密度,增強掃描動脈期呈明顯不均勻強化,門脈期及延遲期可見強化程度減低,內部可見始終不強化區。   因此影像表現的描述選項應為ABC。
  • 【患者諮詢】35歲B肝患者其它檢查正常,甲胎蛋白偏高,是不是患上...
    劉先生,35歲,山東泰安人。從出生時就有B肝,沒吃過抗病毒藥,但每年一次到醫院複查,一年前檢查甲胎蛋白為2.6ng/ml,肝功腎功都很正常,B超也正常。但今年剛剛做了複查,甲胎蛋白增加到15.9ng/ml,超出正常值,其它B超、肝功都沒有發現異常。患者現在很擔心,甲胎蛋白升高了是不是意味著要得肝癌了?
  • 這是一份肝臟體檢全方位指南
    出診時間:周一全天,周四上午(人民醫院)編者的話:肝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負擔著消化、解毒、調節代謝等多重功能。通過給肝臟做體檢,可以早期發現很多疾病。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高傑為大家講講有關肝臟體檢的那些事。教你讀懂化驗單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通過檢測一些基本的指標能反映出肝臟的大致健康狀況。1.轉氨酶。
  • 癌症來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有一個緩慢的發生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 身體倍兒棒體檢竟發現肝癌
    ■廖木興/製圖每年肝功、肝膽B超體檢有助及早揪出「隱秘殺手」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很忌諱去醫院體檢,他們總覺得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犯不著定期做檢查。然而,很多疾病都是「隱秘殺手」,發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時病情已不輕,錯失最好的治療機會,例如肝癌。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26歲的小青身體一直很健康,前段時間單位體檢,到醫院拿檢查報告時,上面顯示宮頸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 檢查肝臟,做B超好還是CT好?哪個更準確?選對了不花冤枉錢
    特別是在檢查肝臟的時候,除了最基礎的肝功能檢查,B超和CT也是很重要的手段。有很多朋友都會問我,做肝臟檢查時,選B超還是選CT呢?哪個更準確一些?很多人覺得CT檢查比較貴,還有輻射,更偏向於選擇B超,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下面跟大家說一下,選對了,在檢查的時候,或許能少走彎路,不花冤枉錢。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quot|黏膜...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腫瘤科醫生:肝癌「上身」病變前就有「預兆」,很多人選擇忽視
    在被肝癌奪去生命之前,小劉已經非常配合的治療了兩個月了,結果還是無力回天,醫生告訴小劉的妻子,其實在一年前,小劉的家人發現他胸前長了小紅點的時候,就送來就醫,完全不會走到今天的局面。醫生說的小紅點是什麼東西?和小劉的肝癌有什麼相關呢?
  • 男子確診肝癌,三個月離世,專家:乙醛物質直接殺死肝臟細胞
    小郭在前幾天被確診了肝癌,但是本就心情低落的他仿佛並沒有特別意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幾個月前,小郭的女朋友和他提出了分手,之後小郭就非常消沉低落,每天也不好好幹活,就躲在屋子裡,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有時自己感覺情緒堅持不下去,就喝酒來麻痺自己,過得渾渾噩噩,就這樣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 在做肝臟檢查時,選擇CT好還是B超好?有什麼不同?
    在做肝臟檢查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選擇CT檢查和B超檢查,這兩個應該怎麼選,很多人並不太清楚,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CT和B超有什麼不同?在做肝臟檢查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血液檢查、肝功能檢查,然後就是針對的一些檢查,就會用到CT和B超。
  • 肝癌早期,有什麼方法能檢測出來?
    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導致甲胎蛋白進行性升高。我國肝癌病人中,約有60%~70%AFP高於正常值,如AFP≥400ng/ml持續1個月,或≥200ng持續2個月,無活動性肝炎證據,並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診斷,假陽性率約為2%。但甲胎蛋白並不是肝癌特有的,一般情況下甲胎蛋白升高時還要配合進行影像學檢查。
  • 四兄弟相繼患上肝癌,10年間3人去世!都是因為沒把它當回事!
    該院肝膽外科主任王海彪主任醫師一查是肝內實質性佔位,高度懷疑肝癌。上周,羅大伯接受了腹腔鏡下右肝切除術,病理切片證實是肝癌,晚期。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術後還需要化療,羅大伯能否挺過5年、10年的生存期還不好說。
  • 衛健委公布原發性肝癌治療規範(2019)要點解析 建議收藏
    超聲檢查(US)超聲檢查因操作簡便、實時無創、移動便捷等特點,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肝臟影像學檢查方法。常規灰階超聲可早期、敏感地檢出肝內佔位性病變,可鑑別其是囊性或實質性、良性或惡性,並觀察肝內或腹腔內相關轉移灶、肝內血管及膽管侵犯情況等。彩色都卜勒血流成像可觀察病灶內血供,同時明確病灶性質及與肝內重要血管的毗鄰關係。
  • 肝癌沒症狀?醫生提醒:其實早期會有4個異常,可惜很多人會忽視
    這就導致很多人發現肝臟疾病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肝癌早期症狀雖不明顯,但也並不是毫無徵兆,醫生提醒大家,如果身體有以下四個異常最好及時的檢查一下身體。肝癌患者早期會有哪四個異常?
  • 肺結節、肺佔位就是肺癌嗎?遠離這8大因素,肺才會健康
    一位30多歲朋友擔心的給我打電話:剛體檢完,肺部CT上有個結節,讓隨診,會不會是肺癌啊?他之所以這麼擔心,前兩年他父親因為肺癌做了手術,都說家裡人得了癌症,親人得癌症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告訴他先不要擔心,肺結節不一定就是肺癌,還可能是其他疾病。
  • 肝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肝癌患者確診需要進行哪些檢查項目?
    目前,在臨床上雖然比較重視對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的定期監測,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些患肝內良性佔位性病變的患者被誤診為原發性肝癌的現象也不乏其例。有的因誤診還被錯誤地實施了介入治療、化療、肝切除手術、肝移植等。這不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也使其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 闢謠:知名遊戲主播PDD因患肝癌停播?醫生說這個腫瘤不會癌變
    最近,知名遊戲主播PDD劉謀在直播時坦言自己複查發現肝臟腫瘤又增大了2cm,需要再次複查後聽從醫生建議是否手術,也因此可能要停播一段時間。隨後就有網帖說PDD停播一年多時間是因為得了肝癌,有的帖子用「惡化」來形容PDD的肝腫瘤,還有模有樣地給大家科普起原發性肝癌的知識,教大家怎麼預防原發性肝癌。
  • 只因沒把它當回事 寧波四兄弟患上肝癌 10年間3人去世
    3個哥哥在10年間相繼因為肝癌不治而離世,自己也被查出了肝癌晚期。這是發生在慈谿的羅大伯身上的悲劇。  醫生發現,兄弟4人都是多年的B肝患者,但都沒當回事。他們為自己的盲目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7月28日是第9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