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哥哥在10年間相繼因為肝癌不治而離世,自己也被查出了肝癌晚期。這是發生在慈谿的羅大伯身上的悲劇。
醫生發現,兄弟4人都是多年的B肝患者,但都沒當回事。他們為自己的盲目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7月28日是第9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記者從多名專家處了解到,B肝與肝癌高度相關,但B肝可防可治,完全不必發展到肝癌這一步。
兄弟4人相繼患上肝癌,3人去世
近日,羅大伯來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求治。他今年65歲,出現右上腹痛已經半個月。該院肝膽外科主任王海彪主任醫師一查是肝內實質性佔位,高度懷疑肝癌。
上周,羅大伯接受了腹腔鏡下右肝切除術,病理切片證實是肝癌,晚期。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術後還需要化療,羅大伯能否挺過5年、10年的生存期還不好說。
詢問病史得知,羅大伯B肝陽性近20年,而他的3個哥哥也是多年的B肝陽性,而且在最近10年裡相繼發展為肝癌最終不治。
但即便如此,羅大伯也沒有把B肝當回事,多年來沒有隨訪,也沒有治療,直到這一次發現了肝癌晚期。
B肝會傳染?不痛不癢的B肝很可能變成要命的肝癌?有家族史的人患肝癌機率更高?這些羅大伯都不知道。病房裡,他悔不當初。
肝癌早期發現不過三成,與B肝高度相關
李惠利醫院肝膽外科過去一年共收治200餘名肝癌患者,其中早期發現的約30%,餘下70%均為中晚期。
王海彪主任醫師表示,肝臟是非常堅忍的器官,輕易不會喊疼,因此「肝疼」往往預示著大病、重病,「但從技術層面來說,肝癌早期發現不難,超聲、磁共振都可以。」王醫生透露,臨床上得以早期發現的患者基本都是藉助體檢,像羅大伯這樣出現不適才來看的,一個個都是晚期。
肝癌與B肝高度相關。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肝病科則針對近年來門診和住院的上千名患者作了調查,結果發現,B肝患者沒有經過規範治療的,5年後大概有8%至20%會發展早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得不到有效幹預的,每年有8%至10%發展為肝癌。「臨床上,80%以上的肝癌病人都有過肝硬化的過往。」該科主任徐長風主任醫師表示。
這些B肝患者需要抗病毒
我國是B肝大國,B肝患者高達2000萬人。專家建議,以下幾類B肝患者務必高度重視,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
谷丙轉氨酶升高、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HBV DNA陽性,屬於慢性B型肝炎的人群需要抗病毒。
谷丙轉氨酶正常,但B肝三線中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陽性、HBV DNA陽性的人群,或存在肝組織學病變,也在抗病毒之列。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HBV DNA陽性,轉氨酶正常,但E抗原陰性的人群,或存在肝組織學明顯病變,需要治療。
肝功能正常,HBV DNA陽性,B肝肝硬化的患者,應該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療。
B肝女性懷孕24-28周,HBV DNA大於等於6次方的,需要抗病毒治療。此外,孩子出生12小時內應接種第一支B肝疫苗(酵母型),並按照0-1-6程序完成全部接種。普通新生兒還需要在不同手臂注射B肝高價免疫球蛋白200IU。
有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需要接受放療、化療特殊治療的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療。
30歲以上攜帶B肝病毒,轉氨酶正常,但家族中有肝硬化、肝癌病史的人群,要接受抗病毒治療。
「總的來說,以往認為轉氨酶正常的B肝病毒感染者不需要治療的觀點是錯誤的。」徐長風主任醫師表示,應該檢查和家族史再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從而達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控制肝炎,預防肝硬化、肝癌發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