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搞笑不當手藝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

文 | 符瓊尹

編輯 | 張友發

長到七歲的年紀,《歡樂喜劇人》從喜劇人的高能對戰,變成了「準喜劇人」的升級打怪。

在最新一季的節目裡,過去上臺競演的喜劇人宋小寶成了帶教老師,接受指導的則是沒有喜劇舞臺表演經驗的「歡樂人」, 來自綜藝、短視頻、偶像等多領域。幾位歡樂人不在演播廳進行高密度的喜劇表演,而是在瀋陽的劉老根大舞臺,接受劇場買票觀眾的考驗。

這樣的變化,源自節目組對當前喜劇生態的思考。《歡樂喜劇人7》總導演黃汪樑告訴毒眸,喜劇這一行當,無論是人才儲備還是作品磨練,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每年一季的競賽是對儲備的一種消耗。與此同時,還有許多行業的「圈外人」想學習這門手藝,也具備著喜劇的潛能。也就是這一季裡的「歡樂人」。

在《歡樂喜劇人7》總製片人婁辰看來,這些來自短視頻、綜藝和其他行業的達人之所以是歡樂人,是因為他們尚未夠到喜劇人的標準。

相比過往的競技綜藝,現在的《歡樂喜劇人》更像一檔喜劇人養成觀察綜藝。節目會在前四期將他們送到中國兩大喜劇生態劉老根大舞臺和德雲社去磨練。從第五期開始,才會搭檔成熟喜劇人回到棚內開始表演——當然,歡樂人並不是一個固定席位,淘汰、補位,都會在後續的節目中展開。

搞笑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笑聲散布在倍速和碎片的時間裡。但進行到第七季的《歡樂喜劇人》相信,在一個幽默被壓縮的年代,觀眾仍然需要在舞臺之下,享受專業訓練後的喜劇人,用節奏、細節和技巧製造的歡樂。

「逗你笑」,仍然是個手藝活。

從歡樂人到喜劇人

今年《歡樂喜劇人》第七季的發布會上,連續五季參與節目的郭德綱回頭看到「7」字,非常感慨:「其實去年錄完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咱們就到這吧。」

拍到第六季,節目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空缺。「喜劇類節目啊,其實幹的就是人,但是到現在這點人都讓你挖乾淨,年輕的又跟不上,這一行真的是不容易。」

無論是從出場人數還是作品數來看,《歡樂喜劇人》對喜劇行業而言,都是一檔「高消耗」的節目。婁辰對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算了一筆帳,每季至少需要10組喜劇人,六季下來,節目組差不多輪番上場了超過60組喜劇人。

而這些來到節目的喜劇人,也會面臨高強度的創作節奏——如果一組喜劇人能走完比賽全程,意味著輸出12部作品。

而這種消耗帶來的快感是邊際遞減的。觀眾習慣了前幾季的頂級陣容,後來的喜劇人、節目內容很難再給觀眾帶來新鮮感。而上節目的新人,要面臨和前輩一樣的高標準要求。

「這對新人其實挺不公平的。」黃汪樑對毒眸說。

即便困難重重,東方衛視與歡樂傳媒仍然想繼續這個IP。2015年喜劇綜藝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盛況之後,《歡樂喜劇人》是其中少有的仍在保持一年一更的節目。婁辰認為喜劇人需要這個舞臺,「如果這樣一檔能完整呈現喜劇人表演舞臺的節目都沒有了,喜劇就又要退回到晚會內容裡,喜劇人或許也只能作為搞笑的綜藝咖被大家記住了」。

反覆權衡之下,節目組找到一條破局之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搞笑的門檻正在降低,而這也帶來了更多的喜劇表演者。在短視頻平臺,劇情扮演類是個長盛不衰的品類,近幾年就有毛毛姐、老四、純情阿偉等紅人崛起;綜藝上,也總缺不了像張大大這樣主持人出身,又兼備搞笑能力的控場擔當。

但這些紅人與真正的喜劇人之間,仍有差距。比如短視頻的「笑果」能靠剪輯、拍攝角度等方式完成,但在真正的喜劇舞臺上,人的動作和表情都會被觀眾看在眼裡,進而影響「笑果」。

抖音上的「純情阿偉」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靠演繹始終相信真愛降臨的二百斤純情男孩,結果一次又一次被命運暴擊的故事,憑5條視頻就漲粉到300萬。節目組從「純情阿偉」身上看到了成為喜劇人的潛質,他因此被吸納到「喜劇人聯盟拓展計劃」中。

「他也很有勇氣,敢於從小屏的舒適區直接來到線下的大舞臺,雖然都是搞笑,這基本是完全不同的行當。」黃汪樑對毒眸說。

節目組把這些具備一定搞笑能力的「歡樂人」吸引過來,讓他們到劉老根大舞臺、德雲社這兩大喜劇生態摸爬滾打,通過成熟喜劇人的指導逐漸進步,後期也會共同搭檔進行表演。如果從「歡樂人」到「喜劇人」這個模式能走通,「喜劇人聯盟拓展計劃」和節目就能一直做下去。

而來到《歡樂喜劇人》的「歡樂人」,也想踏出舒適區,向喜劇人進階。已經參演過多部喜劇影視作品如《愛情公寓4》《從天兒降》的演員範湉湉,被問到為什麼想來這個節目時,坦言「想要拓寬自己在演戲上的邊界。」

團隊希望,觀眾能給到歡樂人、喜劇人們更多的耐心。國內並沒有專業影視院校會開設喜劇這一門類的教學,國內絕大部分的喜劇人還是要在各個喜劇生態中去打磨、鍛鍊。

「沈騰、馬麗、嶽雲鵬……他們都經歷過至少十年默默無聞、潛心修煉的時候。輪到新人了,也希望能給到他們一些成長的耐心。」

Hard 模式

在第一期節目最後節目組宣布,第二天的表演中,如果歡樂人表現不好,觀眾有退票的權利。拍攝組在門口架著全程不NG的鏡頭,記錄觀眾的退票和他們的退票理由,最後還會當場宣布每個人的退票率。

「想讓歡樂人和觀眾知道,喜劇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婁辰說。

劉老根大舞臺下坐著的觀眾,是真實的喜劇消費者,而他們的批評也足夠直接。從節目放出的評價來看,觀眾會批評純情阿偉聲音太小、語速太快;會說熊梓淇帥的沒有記憶點,演的沒有記憶點;問李藝彤為什麼自己講段子的時候還要鼓掌……言辭之犀利,讓範湉湉現場就抹起了眼淚。

「有些話更直接,更殘酷,我們沒放出來,但是都給到歡樂人們了。」婁辰說,「我們想讓他們看到,這就是願意為喜劇花錢的最忠實用戶的反應,不直面慘澹,永遠沒法進步。」

這是節目為歡樂人們設置的「hard模式」,節目組希望藉由這些「歡樂人」的摸爬滾打,讓大家看到喜劇人背後的故事。

「現在大家能看到偶像的生長過程,看到演員、歌手幕後的不容易,但卻似乎沒有人探尋過一個5分鐘的喜劇背後耗費著多大的心力。」

喜劇人能持續逗笑觀眾,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練習。在第一季《歡樂喜劇人》中,當被問到「你覺得喜劇人這個詞代表了什麼」的時候,宋小寶曾說:「謙卑的微笑,背後是無盡的滄桑」。

在第一期中歡樂人們看到的舞臺上的演出,宋小寶都帶著驕傲介紹「這個丟手絹,特別難,而且這還是基本功」「他們很多這個翻跟頭,腳都裂開了,長年好不了。」

要呈現這些變化,意味著真人秀的比重大幅增長,隨之增加的就是每位歡樂人跟拍pd,編劇等等工種的配對,同時這也是《歡樂喜劇人》七年來第一次走出棚內,用戶外綜藝的規模來拍攝。

工作量因此呈幾何倍數的增長——「這一集錄下來有10T的素材,我們需要在7天內剪出一檔節目給觀眾,但一般普通的真人秀可能就是5T的素材20天。

這些改變對做了七年《歡樂喜劇人》,且製作過國內幾乎80%以上喜劇綜藝的歡樂傳媒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每個人都在高強度的工作中忐忑不安。在和毒眸對話的前一天晚上,婁辰還在節目的拍攝現場,陪著歡樂人們一起排練。而黃汪樑直到下午4點才吃上了當天的第一口飯。

好消息是,通過兩大生態的打磨,導演組已經能看到「歡樂人」的一些成長。

在第一期節目裡,「歡樂人」的緊張是肉眼可見的。張大大緊張到在後臺反覆唱上臺要表演的節目,李藝彤則一直擔心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笑點差距,黃汪樑則告訴毒眸,他們目前在喜劇表演方面都已有了進步,並對觀眾喜歡什麼樣的表演、應該用什麼樣的節奏有了基礎的感知。

「他們已經能大概知道喜劇的邏輯是什麼了。」

今天,觀眾需要什麼樣的喜劇?

第一期節目歡樂人正式登臺前,「歡樂人領隊」李雪琴的一段脫口秀,讓臺下觀眾笑成一片。

很難想像脫口秀表演出現在劉老根大舞臺上,就像2015年《歡樂喜劇人》播出之前,脫口秀、默劇在電視中也不多見一樣。

彼時電視喜劇幾乎被「晚會」所定義,而默劇上一次出現在春晚中,還是1984年遊本昌的《淋浴》。回顧中國喜劇發展,春晚是不能繞開的存在。20世紀80、90年代,春晚是最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娛樂內容之一,也是喜劇人最大的舞臺。

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獲得歡樂的成本變得更低、方式也更加多元。以前是春晚製造流行語,現在春晚語言類節目開始湊網絡段子。

喜劇人也需要開始尋找晚會之外的「新舞臺」,《歡樂喜劇人》由此開始籌備。黃汪樑告訴毒眸,2015年時市面上幾乎沒有能完整呈現喜劇舞臺的節目,而當時流行的幾檔真人秀也示範了「成名藝人競技」綜藝模式的可能性。

定位為「知名喜劇人同臺PK爭奪喜劇桂冠」的《歡樂喜劇人》,就這樣面世了。

事實證明,人民需要歡笑。《歡樂喜劇人》一經播出,就取得了高達2.8%的收視率,僅次於大熱綜藝《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平均收視率2.595%,在省級衛視綜藝中排名當季度第一,收視率最高一度達到3.6%。

第三季以後,《歡樂喜劇人》在賽制上加大強度和難度,同時通過吸納更多喜劇人才,擴大了觀眾傳統認知中喜劇的邊界。節目第五季冠軍是默劇演員葉逢春,第六季引入了肢體喜劇、新派相聲、脫口秀等喜劇形式,第七季中則吸納了來自多領域的搞笑達人。

在這些變化之中,《歡樂喜劇人》始終強調對舞臺喜劇的定位。觀眾慣於把能把人逗笑的綜藝都歸到喜劇類,在跟《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認真的嘎嘎們》這些綜藝對比時,黃汪樑認為《歡樂喜劇人》的核心和頂層設計早在第一年就已經決定了。

「《歡樂喜劇人》是一檔以完整的舞臺喜劇為核心的節目,因此在舞臺布景、作品打磨等方面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作為一個完整的舞臺喜劇作品,婁辰認為始終要強調的,還是價值觀層面的引領。對於此前幾季的作品結尾常出現的升華,他也坦誠有些是過於牽強了,「我看也有人叫我們歡樂悲劇人。」他告訴毒眸,這季會儘量避免強行煽情,但該有的價值觀引導,還是必須要體現的。

但在大的環境下,喜劇的概念正在越來越模糊,觀眾接受喜劇的渠道正在越來越碎片。

能讓觀眾發笑的段子,出自真人秀、短視頻、脫口秀、彈幕……比如2020年幾個知名的段子和梗:「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出自《青春有你2》;「爺青回」是2020年B站的年度彈幕;「為什麼有些男人明明那麼普通,卻可以那麼自信?」出自《脫口秀大會》。

能流行的段子和梗,大多簡短、細碎,相較之下,一場表演在10-20分鐘以內,包袱需要鋪墊,邏輯需要環環相扣的喜劇,在這個注意力被瓜分的時代顯得有些弱勢了。

時下觀眾習慣的倍速觀看,對舞臺喜劇更是毀滅性打擊。

黃汪樑告訴毒眸,舞臺喜劇有自己的進程和節奏。「好的喜劇演員就算說同一個段子,每個人的語速、節奏、表情、動作是不一樣的。如果用倍速去觀看,這些細節就被大家忽略了,很多笑點也就get不到了。」

將更多人的「歡笑注意力」,從碎片化的段子、梗拽回舞臺喜劇中,正是節目組藏在變化之中的野心。



原標題:《​別拿搞笑不當手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獨守手藝48載!孫寶德是北京唯一糕點模具木刻手藝傳承人
    年過花甲的孫寶德,是目前全市唯一糕點模具木刻手藝傳承人。他17歲隨父學藝,不曾放下手中的刻刀,獨守這門手藝將近48年。700把刻刀刻出2000多個模具大雪初霽,京郊順義,村落間一片靜謐。高麗營鎮閆家營村的一處農家小院裡,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打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 別拿影響因子不當回事
    因此說,我等俗人千萬別拿影響因子不當會事。它影響著你我他,全世界學術領域均無例外。
  • 搞笑諾貝爾獎是來搞笑的嗎?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居然拿了獎!
    很多人對這種問題也可能會想一下,但是有一位法國的科學家卻真的進行了認真的研究,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雖然這個獎項是搞笑諾貝爾獎,但是其影響力也是很大的。這位科學家就是馬克·安託萬·法爾丹。馬克是利用了底波拉數對自己的疑問進行證明,然後他驚奇的發現,原來貓既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固體!
  • 川普拿了個醫學教育獎,這是來搞笑的麼?-虎嗅網
    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這第30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嗯,永遠都是第一屆。)(畢竟,也不會有人為了搞笑把粑粑硬做成刀了吧……)雖然今年沒有計算機相關的研究獲獎,但這一屆的主題倒是跟程式設計師們息息相關——Bugs。
  • 呂凌:不當只會拿手術刀的醫生
    第一是工匠精神,用一臺成功的手術回報患者信任;第二是接軌學術,爭取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不當只會拿手術刀的醫生;第三是引領更多人,把創新「點」連成創新「網」,建造一道守衛人民群眾健康的屏障。多年來,呂凌都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他在診療過程中發現,由於環境條件的制約,目前使用的心臟停跳死亡供體捐獻的器官移植效果並不理想。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陝西鳳翔縣:探秘會「呼吸」的酒海 老手藝有大乾坤
    原標題:鳳翔:老手藝有大乾坤 ——探秘會「呼吸」的酒海中國製酒歷史源遠流長,演繹出許多故事。鳳翔縣柳林鎮自古盛產美酒。獨具風格的中國鳳香型美酒贏得了三千年的無上榮耀,它獨特的釀造工藝、貯存工藝、勾兌工藝,共同構成了其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 面試官:不當老師,出來拿3K的底薪?應聘者的一句話,我聽懵了
    面試官:不當老師,跑出來拿3K的底薪?應聘者的一句話,我聽懵了最近,遇到一個顛覆我認知的事情,希望能夠分享給大家,看看你們到底有怎樣的看法。公司大量招人,來了不少的應屆畢業生,或者是初入社會的職場小白。
  • 彈棉匠湯玲美:手工棉被市場需求仍在手藝無人繼承
    夫唱婦隨 她隨丈夫彈棉27載  湯玲美的被絮加工店位於椒江區界牌路,名字也取得直接了當,就拿丈夫的名字做了招牌,叫做「李先國被絮加工店」,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家店是做什麼的。  店面只有10多平方米,簡陋狹小的空間裡,一床鋪開的半成品棉被佔據了大半個地方,老式的棉花機一刻不停地忙碌著,角落裡堆放著棉花、棉線等原材料。
  • 「手工燈籠,既是手藝更是情懷」
    燈籠上的一針一線,都是彭少英親手做的。「如果我不做了,爸爸的手藝就沒辦法傳承下來。」秉持著一份對手作燈籠的熱愛,即便訂單量不多的時候,彭少英依舊堅持每天做燈籠。慢慢地,她的好手藝被越來越多人所知道,「天就行」的名聲也漸漸變得響亮。  而隨著網絡媒介的快速發展,很多市民通過朋友圈、微博等方式,了解到越秀老城區還有這樣一家傳統手工藝店,紛紛前來拍照「打卡」。「近幾年,越來越多80後、90後帶著孩子前來購買燈籠。」
  • 王者榮耀欠揍搞笑的名字 有哪些搞笑又欠揍的名字
    18183首頁 王者榮耀 王者榮耀欠揍搞笑的名字 有哪些搞笑又欠揍的名字 王者榮耀欠揍搞笑的名字 有哪些搞笑又欠揍的名字
  • 中國傳統竹編手藝之傳承和創新
    中國竹編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的歷史時期,竹編曾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慢慢被工業化生產製品所取代,幾代人堅守的手藝順勢減少,傳統竹編手藝人多數轉了行業,只有少數人還在堅守著這門傳統手藝,勉強維持生活。竹編工具現在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質量的高追求,新的環境下竹編手藝又慢慢進入人們視野,從而新的年輕手藝人也慢慢加入竹編行業
  • 「那些失傳的民間手藝」錮漏子
    這一行當在那生產力低下,物資匱乏,生活艱難的年代,曾與千家萬戶的生活息息相關,是老百姓離不開的一門手藝。不管是在城裡,還是鄉下,一提起錮漏子,那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地域的不同,對這一行業的叫法也各有不同,什麼錮爐子、鋦瓷匠、鋦爐子、錮爐匠……不勝枚舉。在我們這個地方,除了叫錮漏子以外,也還有叫「小爐匠」的。錮漏子為什麼又叫「小爐匠」呢?它是相對於鐵匠來說的。
  • 研究它的人還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筆者-小文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一種模仿,創立於1991年,它意在鼓勵人們去發現生活中被忽視掉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乍一看很搞笑,但背後卻蘊含能讓人深思的科學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在哈佛大學的劇院發布和頒發獎項,而除了科學作品的展現環節外,科學家還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講解,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中最有趣的環節之一。科學家在演講時必須遵循「24/7」的原則,也就是在24秒內用簡潔的話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並最後用7個詞進行概括。
  • 在日本,搞笑藝人吃得開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日本演員蒼井優宣布結婚,男方是日本知名搞笑藝人山裡亮太。女星佐佐木希的老公是搞笑藝人渡部建。女星藤原紀香和安達佑實的前夫也是搞笑藝人。《東京愛情故事》的主角鈴木保奈美嫁給了搞笑藝人石橋貴明。
  • 我國掌握了一項「人造太陽」的手藝,可以將海水釀成「煤油」
    「人造太陽」的手藝,這項手藝可以將海水釀成「煤油」,讓世界各國豔羨不已,希望我們國度可以或許共享這項手藝。,我國也在發展中掌握了一項將海水釀成「煤油」的手藝,讓其它國度豔羨不已。「人造太陽」這項手藝堅信各人都曾據說過,而這項將海水變成煤油的手藝說的便是這類手藝。
  • 長徵5號登月,還要帶回「土特產」;但美國拿自己不當外人
    2011年美國通過了「沃爾夫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進行任何未經批准的航天合作,禁止所有NASA的設施接待中國官方人士——但是要求中國進行合作時,美國卻拿自己不當外人。在嫦娥4號任務期間,美國就要求中方允許美方觀測探測器著陸時的月塵,並且要求中國允許美國在進行月背登陸時,可以使用「鵲橋」中繼衛星。
  • 搞笑諾貝爾獎:除了搞笑,知道點別的也很有必要
    搞笑諾貝爾獎是個啥?搞笑諾獎的那些八卦既然是一年一度的段子大集合,那咱不妨來八卦一下搞笑諾獎。頒獎現場搞飛機官方提醒:一定要帶紙,帶紙,帶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帶紙就是為了搞飛機。扔紙飛機是搞笑諾獎頒獎晚會的保留節目。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
    比如最有名的」搞笑諾貝爾獎「。實在不行就得搞笑諾貝爾獎?安德烈·海姆也成為了既榮獲諾貝爾獎也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的雙料科學家。搞笑諾貝爾獎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課題。而且搞笑諾貝爾獎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基本每年都會有大佬坐鎮,比如真正的諾獎得主也會在現場。
  • 搞笑漫畫:萬磁王是這樣煉成的!
    搞笑漫畫:萬磁王是這樣煉成的!歡迎大家走進《搞笑漫畫》的世界,因為故事短小有趣,搞笑漫畫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小編希望它同樣能給你帶來歡笑,舒緩你一整天緊繃的神經,為你的生活增添樂趣。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搞笑漫畫:萬磁王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