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報訊(商豔凱/文 辛然/圖)8月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用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用戶委員會會議在哈爾濱召開。副校長、大科學工程項目總指揮郭斌在會上致辭並向首屆用戶委員會委員代表頒發聘書。
郭斌代表學校向前來參會的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指出,「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對於揭示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深層次的科學規律、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化航天評價標準體系、解決世界重大航天技術和空間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將充分發揮多學科、大工科的自身優勢,全力支持裝置建設工作的開展。希望與會專家繼續關注哈工大,把研發基地和成果轉化平臺放在哈工大,把更多的項目、更多的合作夥伴帶到哈工大,共同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劉明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吳勁風、江帆等國內高校、科研機構40餘位專家學者以及我校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和相關研究所設計師參加會議。
會上,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匯報了大科學工程項目進展情況;項目綜合環境系統、等離子體系統、生命與磁系統負責人分別作了特邀報告,介紹了各自系統進展情況。
當選首屆用戶委員會主任的劉明院士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集體討論修訂了《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用戶委員會章程》等相關制度管理文件。劉明院士在講話中對我校「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的用戶委員會籌備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全體委員對裝置未來相關科學領域、重點科研方向的使用需求獻言獻策,更好地保證其在運行期發揮巨大作用。
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空間綜合環境模擬與研究、空間生命科學與空間磁環境模擬與研究、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與研究等分系統有關的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交流,並就各系統建設方案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英文縮寫「SESRI」)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我校承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黑龍江省政府聯合共建。為保證裝置建設期各項工作順利開展,2014年11月,學校成立了大科學工程專項建設指揮部。2017年8月,裝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2019年底完成建安工程,2020年進入設備工程的總裝調試階段。為更好地把握裝置未來服務的科學研究方向,凝練熱點、前沿科學研究問題,今年7月,學校成立了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
會議現場
副校長郭斌向首屆用戶委員會委員代表頒發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