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玉米大豆兩大作物良種攻關取得新進展

2020-12-04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王子侯)10日,農業部在吉林省召開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四大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進展情況調度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玉米、大豆兩大作物良種攻關取得了新進展。已經培育篩選出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包括一批適宜機收籽粒的玉米品種有望通過審定,一批畝產300公斤以上大豆新品種將助力大豆恢復發展。

培育篩選出一批突破性新品種

一是適宜機收籽粒的玉米品種,今年繼續在東北、黃淮海玉米主產區安排試驗,安排試驗點55個,試驗品種2535個。預計明年初有望通過審定,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生產上機收籽粒玉米品種短缺問題。

二是畝產300公斤以上的大豆新品種。大豆攻關聯合體在黃淮海、東北、西北主產區繼續開展苗頭品種大面積示範,結合大豆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選拔出一批綜合性狀好、畝產200公斤以上的大豆新品種。這批新品種將會在恢復發展大豆生產、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方面派上用場、發揮作用。

鑑定發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與自交系

玉米攻關聯合體已在11個省(區、市)對5813份玉米育種材料進行精準鑑定,發掘出抗病、抗旱、抗倒、氮高效利用的優異玉米種質資源600多份、新的自交系22份、DH系174份。

近年來,小麥赤黴病在長江中下遊、黃淮麥區發生嚴重,給生產造成較重大損失。小麥攻關聯合體在12個試驗點,對912份小麥育種材料進行抗病、抗蟲鑑定,已篩選出4份中抗赤黴病的新種質;這些新種質將會有效拓寬玉米、小麥育種基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育種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

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在會上強調,開展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要進一步瞄準農業生產發展和市場消費需求,聚焦攻關目標,在聯合攻關過程中不斷完善,逐步實現。

(責編:王子侯、夏曉倫)

相關焦點

  • 農業部:新疆轉基因玉米種子系從國外流入
    ■熱點  不排除流入市場違規種植的可能  新疆阿勒泰地區種子管理站2016年5月查出該地區福海縣2000畝玉米制種田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目前,2000畝轉基因作物已被剷除,但轉基因種子從何而來,雙方各執一詞。  轉基因作物在進行試驗性種植過程中是否會偷偷流入市場,進行所謂的違規操作?
  • 農業部介紹中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種類
    關於轉基因,農業部今天上午透露了這些關鍵信息 今天上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了一場非常吸引眼球的新聞發布會,不是肉價上漲,也不是菜價上漲,而是「農業轉基因」。據「人民日報經濟社會」(id:rmrbjjsh)微信公號記者了解,這可是農業部首次主動召開有關轉基因的新聞發布會哦。
  • 美國農業部削減大豆、玉米產量預期 CBOT玉米期貨觸及漲停
    隨著美國農業部周二公布最新一期的全球農業供給預測(WASDE),玉米、大豆期貨受產量預期顯著下滑影響顯著上漲。截至北京時間1月13日02點30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3月大豆合約上漲3.61%,報1422美分/蒲式耳;3月玉米期貨觸及5%的漲幅上限,報517.2美分/蒲式耳。
  • 農科院將啟動30項科研攻關任務 包括非洲豬瘟防控
    農民日報訊(記者 李麗穎)記者從1月8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3年全院將陸續啟動30項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任務,其中2020年將先期啟動多項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非洲豬瘟防控,草地貪夜蛾防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於技」科研攻關,肉牛、豬良種化科研攻關
  • 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豆品種則是上海交通大學的「轉g10evo-epsps 基因耐除草劑大豆SHZD3201」抗除草劑大豆,適宜生態區域為南方大豆區。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重要性狀上取得突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雙抗12-5玉米和DBN9936玉米是國內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
  • 無人機噴灑農藥對於玉米和大豆作物的效益探討
    打開APP 無人機噴灑農藥對於玉米和大豆作物的效益探討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3 11:18:58 而以無人機噴灑農藥和除草劑,也引起農民的濃厚興趣,一來無人機體積小,適合葉面投喂,二來不太會破壞作物,對於小面積零碎的農地格外有利。無人機也比較不會影響周圍鄰居的生活。 然而,無人機仍有一些局限,例如無人機的農藥槽不夠大,無法噴灑到足夠的面積。馬裡蘭大豆協會(MarylSoybean Board)特地展開研究計劃,探討無人機噴灑農藥對於玉米和大豆作物的效益。
  •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原標題: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我國依法對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實行審批制度。凡申請進口安全證書,必須滿足4個條件,並經安委會評價合格後,才能批准發放進口安全證書。進口安全證書只是進口的前置條件,而進口與否、進口多少,由市場決定。」
  • 轉基因食品致癌是謠言 農業部:不存在轉基因濫種
    近日,有關轉基因食品,網上流傳很多說法,比如聖女果、小黃瓜吃不得,國外都不吃轉基因,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下降;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育;轉基因馬鈴薯致實驗白鼠中毒;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轉基因正成為超過原子彈的殺傷武器等。真的是這樣嗎?小編帶您一起了解一下。
  • 拉尼娜陰影下 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產量預測
    來源:油粕面人們對2021年南美玉米和大豆可能的產量有相當大的興趣,目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影響產量前景的天氣變化上。美國農業部12月份對巴西玉米和大豆產量的預測分別為43.3億蒲式耳和48.87億蒲式耳。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產量目前預計分別為19.68億蒲式耳和18.74億蒲式耳。
  • 中國高官證實批准進口MIR162玉米及兩種轉基因大豆
    來自彭博社和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消息,美國農業部長Tom Vilsack周三表示,中國高級別的領導人表示中國已批准進口Agrisure Viptera轉基因玉米以及兩種轉基因大豆。Vilsack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一次美中貿易論壇上對記者表示,中國農業部已經批准進口Viptera玉米,也稱為MIR162玉米。
  •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提速 三大央企已經布局
    4月13日上午,農業部與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兩方面同時在京舉辦關於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官員、國際轉基因專家都提到,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從全球生產和消費實踐看,至今未發現被證實的轉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 美豆天氣炒作 中西部凍害引發對大豆種植的擔憂
    雖然冰凍的氣溫可能不會對播種的大豆種子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它會對正在生長的大豆幼苗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消息人士稱,美國最大的大豆產區中西部地區的農民仍在檢查大豆作物受損情況和重新種植的前景。一位農業分析師表示,美國的大豆再植期不能超過5月份。6月份大豆種植延遲可能使大豆作物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夏季乾旱和冬季冰凍的影響。
  • 含「轉基因」的作物安全嗎?
    轉基因作物從陌生,到前幾年的爭論和恐懼,再到最近幾年的火熱,人們漸漸地認識到了轉基因這項技術對於保證人類的糧食安全和提高經濟作物供給等方面的強大優勢。美國50%以上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內銷、75%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作物成分。歐盟和日本年均轉基因產品進口量接近2000萬噸。
  • 農業部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答記者問
    轉基因技術研究手段、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基因克隆技術突飛猛進,新基因、新性狀、新方法和新產品不斷湧現。    二是品種培育呈現代際特徵。國際上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已從抗蟲和抗除草劑等第一代產品,向改善營養品質和提高產量等第二代產品,以及工業、醫藥和生物反應器等第三代產品轉變,多基因聚合的複合性狀正成為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重點。    三是產業化應用規模迅速擴大。
  • 農業部再度明確發展轉基因 國內轉基因產品名單一覽
    4月13日上午10時,農業部新聞辦公室就農業轉基因有關情況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再次明確了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司長在會上表示,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 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市場規模近千億元 種業經營誰領風騷?還看育種...
    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已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逾96%。尤其是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實現完全自給,雜交水稻畝產潛力突破1000公斤並保持國際領先。  種業公司:傾力打造農業「晶片」  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近年來,A股市場更是湧現出一批種業上市公司,它們通過持續科研攻關,為提高我國農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了貢獻。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