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12月3日報導(文/林京、孫媛)
12月2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中關村銀行董事長郭洪發表了《投貸聯動-發現培育新經濟獨角獸》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傳統的信貸模式很難服務於早期的創新創業型企業,中關村銀行成立三年來,旨在通過投貸聯動新模式,發現和培育未來的獨角獸。
郭洪表示採用認股權貸款有三點優勢,一是優化創業企業的治理結構,二是拓寬持續融資的渠道,三是關注企業未來價值,形成生態,對接上下遊資源,為企業賦能。
他介紹,三年來,中關村銀行累計投放認股權貸款170餘筆,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62戶,投放貸款金額達19.2億元,這些企業很多都是未來的獨角獸,有個別的現在已經成為了獨角獸。
截至2020年10月末,中關村銀行當年新發放認股權貸款5.16億元。「認股權貸款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惠金融,而是將璞玉雕琢成精品。通過投貸聯動,北京中關村銀行支持了一大批企業獲得了後續融資,進入IPO市場或者併購退出」郭洪說。
郭洪對獨角獸的理解是「四個輪子+一雙翅膀」——四個輪子就是技術、模式、資本和市場,它們共同來驅動獨角獸的價值成長;一雙翅膀就是看兩個團隊:創始人團隊和投資人團隊。
作為一家將投貸聯動模式賦能科創企業作為主要特色的新銀行,中關村銀行如何區別於傳統信貸風控理論來看待創業企業的價值?郭洪重點關注六個方面:行業賽道、團隊成員、戰略和執行力、商業壁壘、持續經營能力、權益退出途徑和風險抵補方式。
「獨角獸企業發展有很大不確定性,任何一家偉大的創業企業都不是規劃、設計出來的,都是『試錯』試出來的。我們不應該因為遇到困難、問題、挫折甚至失敗,就否定了獨角獸。」郭洪表示,服務培育獨角獸企業,要尊重獨角獸企業的成長規律。「中關村銀行一直把客戶企業當作合作夥伴,陪伴他們成長。」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郭洪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各位創業家、投資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峰會,做一個關於「投貸聯動發現和培育新經濟獨角獸」的主題演講。今天活動的主題是「逆勢生長」,選題很好,但我更願意祝大家「趁勢而上」。關鍵是如何看待這個「勢」,如果你只關注到傳統經濟下行而帶來的挑戰之「勢」,而沒有看到以數字經濟為特徵的新經濟迅猛發展而帶來的機遇之「勢」,可能你就會錯過成為獨角獸或者獨角獸捕手的機遇。今天,我主要與大家分享一下中關村銀行在發現和培育新經濟獨角獸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一、通過投貸聯動探索出一條為未來獨角獸提供金融服務的新路
中關村銀行成立三年來,始終以科技金融為引領,不忘初心、堅守定位,致力服務於廣大科創、民營及小微企業,特別是在投貸聯動領域探索出了一條為初創早期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新路。
(一)投貸聯動業務模式及優勢
長期以來,初創早期科創企業融資主要通過天使和創投,得不到銀行的信貸服務支持。初創早期科創企業通常沒有盈利、沒有抵質押物、沒有第三方擔保,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不應該獲得銀行信貸服務。中關村銀行推動的以認股權貸款為主的投貸聯動新模式,主要特點就是對企業的盈利指標沒有硬性要求、無需擔保,在向企業提供信用貸款的同時,由企業授予銀行一定金額的認股期權,通過認股權產生的或有收益來彌補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在企業未來有估值增長的前提下,認股權行權有以下四種方式:一是按照事先約定價格進行投資(目前我行尚無理財資質,一般委託外部投資機構代為投資);二是將認股權轉讓給新的投資人;三是企業管理層或現有股東收購;四是企業回購註銷。第一種形式所產生的收益是未來的投資收益。另外三種形式所產生的收益是行權日企業股價/估值與事先約定的認股權行權價格之間的差額。如果估值小於等於事先約定的認股權行權價格,將不行權,也就沒有任何收益。
認股權貸款的主要優勢包括:一是優化治理結構。幫助創業企業避免過快、過早地稀釋股份,喪失創業者主導權。在相同融資金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較少的股權稀釋幫助創業者拿到融資。同時顯著降低融資成本,特別是對於高成長型企業,信貸融資成本遠低於股權融資。二是拓寬持續融資渠道。對於初創早期科創企業,如果通過銀行風控體系獲得首貸信用記錄,有助於幫助企業打通銀行信用體系的融資通道,也有助於幫其獲得下一輪股權融資。三是通過創新生態合作的服務模式,幫助企業尋找產業協同的投融資併購主體和經營領域的合作夥伴,實現對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多層次、立體化的綜合服務。認股權貸款產品作為投貸聯動業務的一種形態,對於尚未盈利又缺乏抵押品的「雙創」企業而言,以往因無法通過銀行常規風控審核而得不到貸款的窘境,得到了有效緩解。
其實企業發展的好不好,未來價值會不會增長,是我們更加關心的。一旦企業出現任何問題,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比企業還要著急,會竭盡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我們的營銷人員也成了企業特殊時期的「虛擬財務總監」,幫助企業對接上下遊資源,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給企業賦能。
(二)我行在投貸聯動業務方面取得成效
三年來,中關村銀行累計投放認股權貸款170餘筆,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62戶,投放貸款金額達19.2億元,這些企業很多都是未來的獨角獸,有個別的現在已經成為了獨角獸。特別是2020年以來,中關村銀行加大對投貸聯動業務的支持力度,與中關村創投、創新工場、高瓴資本、經緯中國、北極光創投、IDG資本、君聯資本、線性資本、峰瑞資本、將門創投、微軟加速器、燧石星火、創業黑馬、國科投資等數十家頭部投資機構深入對接合作,按照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行業分類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採取認股權貸款等多種手段,以投資收益抵補信貸風險,實現對科創企業信貸投放的風險收益匹配,重點支持和培育中航智、36氪、微步在線、慧算帳、易點淘、精進電動等一批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優質企業。遴選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用股債結合、投貸聯動等綜合金融手段,助力企業成長並進入科創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
截至2020年10月末,中關村銀行當年新發放認股權貸款5.16億元。認股權貸款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惠金融,而是將璞玉雕琢成精品。通過投貸聯動,北京中關村銀行支持了一大批企業獲得了後續融資,進入IPO市場或者併購退出。
二、如何發現未來獨角獸
行業中把通過私募市值超過10億美金的創業企業稱之為獨角獸,可見如何對獨角獸估值是一個關鍵問題。獨角獸因為高的估值,使得它可以通過出讓少量股權,來換取並控制大量的資本和社會資源,具有明顯的頭部效應。
我對獨角獸的理解就是「四個輪子+一雙翅膀」,四個輪子就是技術、模式、資本和市場,它們共同來驅動獨角獸的價值成長;一雙翅膀就是看兩個團隊:創始人團隊和投資人團隊。
獨角獸企業在發展初期,具有業績和估值相背離的特點。看獨角獸,主要看能否釐清行業轉型升級方向和產業發展趨勢,把真正具有獨特模式、前沿技術、真實場景、明確需求、更能落地的潛在獨角獸企業發現識別出來,把「騙子」和「忽悠」篩查出來。作為一家將投貸聯動模式賦能科創企業作為主要特色的新銀行,如何區別於傳統信貸風控理論來看待創業企業的價值,我們重點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1.行業賽道分析。包括政策環境、產業格局、生態鏈位置、行業模式的對比、社會價值等。新經濟的科創企業對政策環境尤其敏感。政策變化有可能導致一個行業爆發式增長,也有可能催生一個新興行業,也可能讓一個行業被團滅(比如說P2P),包括網際網路教育、生物醫療、金融科技等領域都受政策影響經歷了巨大變化;在產業格局方面,實際上指的就是產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未來3-5年以後會產生哪些前沿技術和新的產業。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電車,市值已超過奔馳,表面上看似嚴重背離財務表現,卻依舊受到資本的青睞,實際上也反映出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威力;在生態鏈方面,企業處於什麼位置,非常關鍵。過去在傳統經濟觀察的模式是分析供應鏈、產業鏈,而今天對於新經濟來講,主要是分析企業的生態圈、生態系統;在行業模式方面,隨著新經濟的發展,每個行業的經營模式都發生深刻變化。融合創新成為主要形式,很難用簡單的標籤去定義一家新經濟創業企業。汽車製造商、房地產開發商等加快從製造向服務轉型就是例證。這些模式變化,需要創業企業去準確地捕捉到。傳統行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剛需。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我認為沒有傳統的行業,只有傳統的思維和模式。目前實體經濟遇到的困難,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因為沒有跟上數位化、智能化升級的浪潮,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企業普遍缺乏用戶,不知道用戶是誰、用戶在哪裡。因此,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為支撐,幫助企業找到用戶,抓住智能雲的時代機遇,驅動企業轉型升級,成為了中關村銀行的重要工作內容和價值判斷標準。
2.團隊成員分析。包括創始人團隊及投資人團隊的背景、經歷、格局、價值觀、創業精神、情懷等維度。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一雙翅膀」。
3.戰略和執行力分析。要做到方向聚焦、布局明確、執行到位、有戰略定力。
4.商業壁壘分析。搞清楚企業價值觀、生態構建、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市場營銷、人才隊伍、行業政策,什麼是它的核心競爭力,什麼又構成了它的競爭壁壘。我有一個觀點,就是技術並不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壁壘,真正的壁壘是企業的價值觀,尤其是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是這樣。我推薦大家看一本書,是微軟首席律師寫的,《工具還是武器》。看了可以對全球範圍內新經濟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找到一些答案。
5.持續生存分析。主要看企業的現金流量,企業現金流量來自於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經營活動。我們要關注企業的研發投入,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企業按成本計價的價值。此外,作為銀行我們更加關注企業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量管理,何時才能產生經營性現金流量,經營性現金流量何時轉正、盈利何時轉正等時間點的預測,以及到此時點前,需要融多少資,以及融資的方式。
6.權益退出途徑和風險抵補方式。因為信用貸款換取的認股權,是一個權利,帶來或有收益,我們關注它以何種方式退出,會產生多大的收益,以及如何來抵補可能產生的風險。
三、如何培育未來獨角獸
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個方面找準痛點,解決問題,用包容的理念陪伴企業成長。
(一)創業企業的三個融資痛點
對初創早期的創新創業企業來講,它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一新兩缺」——「一新」就是新物種,技術非常新、模式也非常新;「兩缺」就是缺乏業績、缺乏信用記錄。這樣的企業在融資的時候有三個痛點:一是過快地稀釋股權。這不是簡單的控制權或者利益劃分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容易導致創業者喪失試錯機會。很多創業者是很有想法的,在創業過程當中總希望能夠始終按照自己的理念、思路、戰略、模式去實現創業夢想,並且在過程當中希望有不斷試錯的機會,但是基金投資人的投入回報是有期限的,通常希望創業企業儘可能減少試錯,儘快地實現增長和退出。但是試錯是創新創業的規律,只有給予創業者理解,給予他不斷試錯的機會,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和道路,才有可能不斷地進化成為「新物種」,這一點至關重要,喪失了創業的獨特性,也就喪失了真正成為偉大企業的可能。
二是缺乏融資免疫力。即融資的不確定性非常大,行業內有句俗話叫C輪死,即死在C輪融資的路上。風口一來,前幾輪融資,投資人搶著投,份額還不夠分的,但路程還沒跑到三分之一時,隊伍就迅速分化了,頭部的企業沒剩幾個,等到C輪融資時投資人失去聯繫了,又沒有其他的後備選擇,技術產品都很好的企業瞬間就崩盤了,這個時候如果企業背後有一家銀行支持和背書,很多條件就更好談。認股權貸款更多的不是解決流動性資金問題,主要是起到了「疫苗」的功能和作用,疫苗不是用來治病而是用來防病的,其基本功能是在於消除恐慌心理。
三是缺乏資源。很多創業者是技術大牛,但是做好企業,不是簡單地做好技術一方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知道市場在哪裡,特別是首次應用的機會和場景落地,更多的前沿技術往往很難直接找到大企業來合作和轉化,沒有機構幫他對接足夠的資源,單槍匹馬的拼殺很容易失敗。五年前我到聲智科技調研,遠場語音識別技術非常先進,當時沒有太多應用機會,我給他們對接了小米,後來小米的小愛音箱299塊,在網上商城大賣,聲智科技的估值也翻了一番。
(二)金融機構的三個痛點
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在於同質化,有點像俄羅斯套娃,大套娃中套娃小套娃,長得都一樣,只是個頭大小不同。金融機構存在的痛點,第一是操作難。相比於資金成本、信用成本,創業企業貸款的操作成本長期以來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卻恰恰是「卡脖子」的因素。初創早期科創企業經營時間短,商業銀行通過徵信系統或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少,對盡職調查造成很大困難;創業企業的價值判斷關鍵在於未來成長性,很多沒有業績、沒有信用記錄,這對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審批標準和體制機制提出了更多挑戰。
第二是看不懂。新經濟的創業企業各具特色,技術路線、盈利模式、產品特點都各不相同,傳統銀行的信貸審批方式和手段確實難以適應這種變化。另一方面銀行畢竟不是創投機構,對資金運用的風險偏好以及獲利方式明顯不同,還有對持牌機構不良率等各種嚴格考核,不可能以利息收入來覆蓋初創早期企業貸款產生的損失。
第三是不賺錢。早期創業企業單筆貸款金額較低,銀行需要承擔的風險成本與收益嚴重不匹配,更加重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更青睞於大中型企業,從而導致越是需要金融支持的主體,獲得金融服務反而越困難。
(三)用包容的理念,陪伴未來獨角獸成長
獨角獸發展有很大不確定性,任何一家偉大的創業企業都不是規劃、設計出來的,都是「試錯」試出來的。我們不應該因為遇到困難問題挫折甚至失敗,就否定了獨角獸。不可否認,獨角獸企業是最容易遭遇各種打擊的,部分獨角獸企業更是走向失敗,風險巨大。但是從趨勢和規律來看,技術革命、產業變革以及人類對於先進生產力的追求,從來不會停止,並且終將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代表這種追求的典型就是獨角獸企業。服務培育獨角獸企業,要尊重獨角獸企業的成長規律。獨角獸企業的市值最終還要回歸業績支撐,靠人工養殖催肥的老虎,放歸野生環境是不具備生存能力的,要關注並防止獨角獸的資本泡沫,不能讓獨角獸都成為概念公司。如何鼓勵引導獨角獸企業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合理分配體力和資源,短期比速度,遠期比耐力,不僅比誰跑得快,還要比誰跳得高,更要比誰跑得久、跑得遠。中關村銀行推出的以認股權為主的投貸聯動業務模式就體現了包容的理念,收益和風險的平衡,以及與企業相伴成長的情懷,是發現和培育新經濟獨角獸企業的有益探索。從某種意義上講,中關村銀行一直把客戶企業當作合作夥伴,我們業務部門的名稱也叫「創新生態合作部」,沒有一家其他銀行是這樣叫的,這主要是表達我們的一種理念。
未來,我們願意和大家一起共同致力於發現並服務於獨角獸企業,支持更多的獨角獸企業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經濟競爭的偉大創業企業!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