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渝西鋒光
中國經濟邁入下半年之際,即將公布的6月及二季度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尤受關注。近段時間,製造業PMI、發電量、挖掘機銷量等一系列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密集發布,不少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好中國經濟走勢,預計6月工業增加值超預期,投資和消費復甦進一步提速,二季度GDP增幅大概率轉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統籌「全國一盤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經濟強力復甦令人振奮。作為經濟和社會運行的「晴雨表」,全國發電量繼5月增速明顯回升後,6月正以更快速度增長;製造業PMI已連續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其中6月製造業PMI達到50.9%,高於上月0.3個百分點;6月各類挖掘機械產品共計銷售2.46萬臺,同比增長62.9%……一系列數據指標表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國經濟體現出供需兩旺的良好勢頭,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中的一大亮點。
我們在看到中國經濟暖意更濃的同時,更需保持冷靜理智,也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提振內需。目前,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預期,已經成為國內外眾多研究機構的主流共識。中國政府出臺的經濟支持政策還將持續釋放紅利效應,隨著更大力度政策加快落地,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望逐季回升,中國經濟走勢將持續向好。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需求修復速度仍慢於生產修復速度,而且受境外疫情蔓延態勢影響、目前外部需求仍顯不足。在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政府應加大以重大項目帶動投資回暖力度,多措並舉打破內需市場的抑制和凍結,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確保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穩定經營渡過難關,為穩就業、穩民生提供強力支撐。
加快提振內需,有力鞏固「六穩」「六保」成效,助力中國經濟釋放發展潛力。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人民幣,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中國有14億人口、1億多戶市場主體,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有門類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產業體系,擁有完整的供應鏈……面對嚴峻形勢,激活「熱啟動」,提振內需「熱動力」,將極大增強中國經濟的定力和韌性。隨著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只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加快提振內需,持續細化實化「六穩」「六保」措施,就能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和應對外部衝擊能力。
中國經濟是潛力強勁的「大海」,而不是缺乏迴旋餘地的「小池塘」;是穩健前行的「巨輪」,而不是禁不住風吹雨打的「小舢板」;是謀求開放共贏的「快車」,而不是封閉自守小打小鬧的「小作坊」……雖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是中國經濟的內需動能依舊澎湃,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趨勢沒有改變。讓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團結一心保持戰略定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加快激活內需市場「熱啟動」,提振消費經濟「熱動力」,助推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