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宇宙模擬出爐!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25 06:00:06 來源: UFO宇宙奧秘

舉報

  科技日報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創建了迄今最詳細的大尺度宇宙模型TNG50。這一虛擬宇宙「芳齡」約138億歲、寬約2.3億光年,包含數萬個正處於演化中的星系,星系的細節程度與單星系模型中的相當。該模型跟蹤了200多億個代表暗物質、氣體、恆星和超大質量黑洞的粒子。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日報導,這一模型擁有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和規模,使研究人員能了解有關宇宙過去的重要信息,揭示宇宙間各種曼妙多姿的星系如何演化為如今這般「模樣」,以及恆星爆炸和黑洞如何觸發了星系的這些演化。

  研究合作者、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博士後迪倫·尼爾森說:「我們在模型中看到了未明確編程到模擬代碼中的現象,這些現象以自然方式出現,來自模型宇宙基本物理成分的複雜相互作用。」

  

  這些現象對於理解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後138億年間變成如今這般「樣貌」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可在模型中直接觀測宇宙誕生不久後,從湍流的氣體雲中出現的星系。

  他們發現,銀河系周圍很常見的盤狀星系在模擬中自然出現,且產生了內部結構,包括從其中央超大質量黑洞延伸出旋臂、凸起和條形。當他們將模擬宇宙與現實生活中的觀察結果比較時發現,星系的群落在數量上與實際情況吻合。

  

  

  研究團隊稱,他們還遠遠沒有完成對模型的剖析。他們計劃公開發布所有數據,供世界各地天文學家研究這一虛擬宇宙。

  研究合作者、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物理學副教授保羅·託瑞說:「這些模擬是巨大的數據集,我們可以通過剖析並了解其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來獲得大量信息。」

  這一模擬由德國Hazel Hen超級計算機的16000個處理器連續運行一年多生成,是歷史上計算量最大的天體模擬之一。

  TNG50是IllustrisTNG項目創建的最新模擬,該項目旨在通過構建大尺度宇宙模型,在不犧牲單個星系精細度的情況下,繪製出宇宙自大爆炸以來如何演化的完整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
    科學家們現在公布了一項新完成且最先進的星系演化模擬結果,TNG50是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這個模擬使研究人員能夠詳細研究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自大爆炸後不久以來星系是如何演化的。第一次揭示了圍繞星系的宇宙氣體流動幾何形狀決定了星繫結構,反之亦然,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迄今為止最精確的答案出爐!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結合引力波,多信使天文學和核物理,利用這樣一種全新的方法計算得到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中子星大小由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所,AEI)成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獲得了關於中子星大小的新測量方法。 為此,它們結合了對中子星的未知行為的一般性第一性原理和對雙中子星合併GW170817的多信使觀測。
  • 皇家天文學會公布: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
    科學家們現在公布了一項新完成且最先進的星系演化模擬結果,TNG50是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這個模擬使研究人員能夠詳細研究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自大爆炸後不久以來星系是如何演化的。第一次揭示了圍繞星系的宇宙氣體流動幾何形狀決定了星繫結構,反之亦然,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整個宇宙為你閃爍!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宇宙X射線圖出爐
    「三天後,也就是十四日,在凌晨一點鐘至五點鐘,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這是《三體》中頗為霸氣的一句臺詞,把頭號醬油男王淼嚇得幾近脫水。實際上,宇宙時時刻刻都在為我們閃爍。近日,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宇宙X射線圖出爐,將100萬個X射線源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份非凡圖像的數據來自2018年發射升空的eROSITA X射線望遠鏡的首次巡天任務。在為期182天的探測時間裡,eROSITA在宇宙中捕捉到100萬個X射線源,相當於過去所有X射線望遠鏡的總和。
  • 最精確的宇宙成分:神秘的暗能量佔68.5%
    構成宇宙的物質是難以衡量的,我們知道宇宙中物質-能量密度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暗能量是一種神秘的未知力量,促使宇宙膨脹。同時,我們知道剩餘的宇宙成分是正常物質。準確地計算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正常物質的比例很難,但目前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用於確定這些物質的相應比例。
  • 迄今為止最精確,南極冰蓋下,陸地等高線地圖出爐!
    科學家公布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南極洲冰蓋下陸地等高線圖景,並幫助確定了南極洲大陸哪些地區將更容易或更不容易受到未來氣候變暖的影響。受到全球冰凍圈和環境科學界的高度期待,最新發布的南極洲地形圖BedMachine和相關發現發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學》期刊上。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發現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和文明的星球,目前在地球上生活著850萬種生物,其中包括150萬種動物,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誕生出地球乃至宇宙唯一存在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利用上天賜予的智慧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正是因為有了生命和文明,地球才不像其他星球那樣死寂沉沉,反而表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地球能夠誕生出生命,除了歸功於地球擁有眾多優越的內部條件之外,也離不開那些容易讓人忽略的外部條件
  • 迄今為止最精確的二維世界地圖,竟然是這樣的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相信,我們完全可以創建一張更加完美的世界地圖,雖然不能代替地球儀,但是在二維平面上可以最接近真實情況地展現世界各國的形狀。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家J.Richard Gott聯合費城德雷克塞爾大學的物理學家David Goldberg以及數學家Robert Vanderbrei經過複雜的設計,開發了一種他們稱之為迄今為止最精確的二維世界地圖,並且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
  • Science封面:谷歌實現量子化學模擬,迄今為止全球首例
    8月27日,谷歌量子計算研究團隊宣布其使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反應路徑進行建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迄今為止首次,也是最大規模的化學量子計算。,因此有望成為精確模擬的最佳方法。該組件的魯棒誤差抑制對於精確模擬至關重要。量子計算中的誤差是由於量子電路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即使很小的溫差也可能導致量子比特誤差)。而無論是在量子比特還是其他方面產生的誤差,在模擬化學反應時,量子算法必須以較低的成本解決掉這些誤差。就像實現量子糾錯碼。解決誤差最流行的方法是使用VQE。
  • Science封面:谷歌實現量子化學模擬,迄今為止全球首例!
    8月27日,谷歌量子計算研究團隊宣布其使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反應路徑進行建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迄今為止首次,也是最大規模的化學量子計算。Sycamore 處理器之所以採用量子計算機模擬,是由於原子和分子受量子力學系統控制,可以通過量子位來存儲信息並執行計算,因此有望成為精確模擬的最佳方法。
  • 數百名科學家製作出迄今為止最大3D宇宙地圖
    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天體物理學家們當地時間周一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
  • 外媒:數百名科學家製作出迄今為止最大3D宇宙地圖
    外媒稱,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天體物理學家們當地時間周一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據法新社日內瓦7月20日報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的威爾·珀西瓦爾說,來自全球約30家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全面展示了宇宙的膨脹」。
  • 科學家公布有史以來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其中有中國人的功勞
    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發現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和文明的星球,目前在地球上生活著850萬種生物,其中包括150萬種動物,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誕生出地球乃至宇宙唯一存在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利用上天賜予的智慧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正是因為有了生命和文明,地球才不像其他星球那樣死寂沉沉
  • 科學家花1年模擬宇宙137億年全過程,創造史上最大規模模擬紀錄!
    自20世紀中期以來,科學家們對宇宙形成的過程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宇宙膨脹和宇宙微波背景(CMB)的發現給大爆炸理論增加了可信性,而宇宙膨脹的加速導致了關於暗能量的理論形成。儘管如此,關於早期宇宙還有很多科學家不知道的東西,這就要求他們必須依靠關於一些對宇宙演化的模擬進行推演計算。
  • 科學家測得迄今最精確電子質量
    現在,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克服了這些挑戰,得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電子質量測量結果。現在,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克服了這些挑戰,得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電子質量測量結果。跟試圖直接測量質量不同,研究人員將一個電子束縛在中空的碳原子核中,並將該合成原子放入了名為彭寧離子阱的均勻電磁場中。在彭寧離子阱中,該原子開始出現穩定頻率的振蕩。然後,該研究小組利用微波射擊這個被捕獲的原子,導致電子自旋上下翻轉。
  • 科學家精確測量宇宙中的物質總量
    宇宙學的一個終極目標就是精確測量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哪怕是最精通數學的人也會覺得這個任務無比艱巨。  阿卜杜拉解釋說,確定宇宙中物質總量的一個成熟方法是,將觀察到的每單位體積星系團的數量和質量,與數值模擬的預測結果進行比較。由於當今的星系團是由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在過去數十億年坍塌的物質而組成,因此,當前觀測到的星系團數量對宇宙學情況——尤其是物質總量——十分敏感。
  • 科學家進一步精確宇宙膨脹速度
    ,量化宇宙最基本的定律之一。該校物理與天文系副教授Ajello說,「我們的知識基於包括哈勃常數在內的許多參數,我們在儘可能地對其進行精確測量。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的團隊分析了從軌道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得出了迄今為止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最新測量數據。」
  • 科學家精確測量出宇宙中的物質總量
    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到底有多少呢?科學家們最近給出我們一個精確的答案。但是,由於我們知道宇宙中大約80%的物質是暗物質,實際上,大多數物質不是由氫原子組成,而是由宇宙學家尚未理解的一種物質組成。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GalWeight的新工具,該工具可以通過測量單個星系的軌道來計算星系團的質量。這是一種利用其成員星系的軌道來測量星系團質量的宇宙學工具。
  • 科學家計算出迄今最精確的宇宙物質總量佔比
    宇宙學最為根本的研究課題之一就是「準確測量宇宙中所有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比重」。雖然這對數學極好的人來說也是一項複雜且艱巨的任務,但根據一篇於近日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論文,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已成功計算出迄今為止這一數字的最精確值,認為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約佔宇宙質能總量的 31%,而剩下的約 69% 則應該是由
  • 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宇宙模擬器,30毫秒完成6億光年的宇宙模擬
    既然我們不能回到數十億年前——至少現在還不能——理解我們的宇宙是如何進化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用我們所知道的來創建計算機模擬這個過程。這些模擬大多可分為兩類:慢而準確的模擬和快而不準確的模擬。但是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建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可以快速生成高精度的三維宇宙模擬——即使他們調整了系統沒有經過訓練的參數。研究人員雪莉·何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就像教一款圖像識別軟體,裡面有很多貓和狗的照片,然後它就能識別大象了。」「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巨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