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花1年模擬宇宙137億年全過程,創造史上最大規模模擬紀錄!

2021-01-15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20世紀中期以來,科學家們對宇宙形成的過程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宇宙膨脹和宇宙微波背景(CMB)的發現給大爆炸理論增加了可信性,而宇宙膨脹的加速導致了關於暗能量的理論形成。儘管如此,關於早期宇宙還有很多科學家不知道的東西,這就要求他們必須依靠關於一些對宇宙演化的模擬進行推演計算。

但是我們知道,想要進行一些對宇宙演化模擬需要非常龐大的規模,如果你只是推演宇宙的短暫時期,那麼你可以在這部分時期進行詳細地推演,這意味著你完全推演到宇宙誕生到現在的全過程。總的來說,計算的局限性意味著模擬要麼是大規模的,要麼是詳細的,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我們很難做到可以模擬一個大規模的詳細宇宙。然而,一組來自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最近完成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模擬。時間跨度創造了迄今為止人類推演宇宙的最高紀錄:137億年,即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現在。

TNG50模擬

據了解,這種先進的模擬技術被稱為TNG50,它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研究宇宙是如何在細節和大尺度上進化的關鍵過程。TNG50是來自IllustrisTNG製作的最新的模擬,IllustrisTNG是一個正在進行的項目,主要目的是創建大型的宇宙星系形成模擬。它非常具有開創性,避免了同時將規模和細節做到兩者兼顧。簡而言之,TNG50成功地將詳細的模擬以及大規模宇宙進化的統計成功結合在了一起。TNG50是第一個這種類型的模擬,開創了人類宇宙模擬的新時代!

那麼創造這項模擬的功臣是誰呢?據悉,該模擬是由斯圖加特的Hazel Hen超級計算機實現的,該計算機集成了16000個核連續不眠不休工作了一年多創造出了這項史無前例的模擬巨作,同時這是迄今為止時間最長、資源最密集的模擬。這個模擬系統由一個直徑超過2.3億光年的立方體組成,其中包含超過200億個粒子,代表暗物質、恆星、宇宙氣體、磁場和超大質量黑洞。TNG50還可以分辨出發生在整個體積百萬分之一(即230光年)範圍內的物理現象。這使得模擬可以追蹤在138億年的宇宙歷史中數千個星系的同步演化。同時科學家表示,在他們的模擬中,所觀測到的現象沒有被明確地編入模擬代碼,也就是說這些現象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出現,完全是來自模型世界中的基本物理成分的複雜相互作用而自然形成。

這幅圖展示了宇宙的演變,從左邊的大爆炸到右邊的現代。

此外,TNG50是第一個對星系演化中起關鍵作用的兩種階段的模擬,從大爆炸看到了現在。第一個階段是宇宙誕生,萬物初始,有序、快速旋轉的圓盤星系(如銀河系)從最初混亂的氣體雲中浮現出來。隨著這些氣體的沉降,新生的恆星逐漸開始環繞並趨向圓形,最終演變成大型螺旋星系。

第二個階段是,當星系趨於穩定時,一些高速的氣體風從星系中流出。這是由超新星爆炸和模擬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活動所驅動的。雖然這個過程一開始是混亂的,氣體向各個方向流動,但最終它們趨於穩定。

換句話說,這個模擬是第一次向人類展示了宇宙氣體在星系周圍流動的幾何形狀是如何決定它們的結構的奧秘。這項重大研究成果讓相關科學家獲得了2019年金穗獎,該獎項由德國斯圖加特的高性能計算機中心頒發給國際研究界的成員。最關鍵的相關科學家將最終把TNG50的模擬數據發布給天文界和公眾。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和普通科學家從模擬中做出他們自己的發現,甚至解決一些長久以來困擾人類的宇宙奧秘。

相關焦點

  • 「天河二號」揭秘宇宙137億年演化進程
    中國軍網廣州5月13日電記者王握文、特約通訊員於冬陽報導:史上最超級的「宇宙大片」來了。記者今天從國家超算廣州中心獲悉,「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成功完成了3萬億粒子數的宇宙中微子和暗物質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據介紹,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領銜的宇宙中微子數值模擬團隊參與了這一研究成果的技術攻關。「目前世界上只有『天河二號』能擔此重任。
  • 德州老鄉張同傑:率團用「天河二號」揭秘宇宙137億年演化歷程
    為了了解清楚137億年來整個宇宙發展的歷史,尤其是在中微子和暗物質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整個宇宙中的結構是如何形成的這種「天演論」式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張同傑教授的研究團隊已經在全球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上成功模擬了整個宇宙的演化歷程。  這一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的事件,受到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報導,引起強烈反響。
  • 科學家推測分析:我們的宇宙或是模擬中的模擬
    我們知道,科學家在對宇宙探索研究的過程中,多以超強計算機來運行仿真模擬程序,進而觀察宇宙天體的演變,黑洞形成的原因,超新星爆炸的可能性,以及能量波及範圍和擴散時間,小天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甚至模擬仿真我們宇宙誕生的條件,即大爆炸形成的原因。
  • 最新的銀河系模擬來了,科學家展現更多細節丨硬科技
    記者 | 佘曉晨1想看宇宙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科學家研究出了最新的銀河系模擬,讓我們可以在科幻片之外欣賞宇宙的奧秘了。為了研究銀河系在時間長河中的變化過程,來自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合作進行研究,創造出了目前為止最為複雜的銀河系模擬——TNG50。他們還用模擬的數據創建出了星系變化的視頻,展示了宇宙從大爆炸開始到現在的變化過程。這一模擬的特別之處在於,以前的模擬通常能顯示較大規模的模擬或者突出細節,但TNG50兼顧了這兩點。
  • 破世界紀錄!上海交通大學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系等單位,依託交大超算平臺(π 2.0集群),成功完成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使用512節點、20480核心),追蹤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
  • 科學家在實驗室創造人工宇宙,人類宇宙能被完美模擬嗎?
    宇宙的恆星和行星由元素聚集而成,但是人類不知道這些元素如何聚集成塵埃,充滿宇宙的塵埃和氣體雲又如何形成恆星和行星?更不知道宇宙的未來。但是人類對自身,對宇宙的起源卻充滿了無盡的求知慾望,通過各種方法模擬宇宙和星系的起源。
  • 「天河二號」模擬出宇宙暗物質和中微子演化進程
    科技日報訊 (記者徐玢)由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博士後於浩然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利用我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完成了3萬億粒子數的N體數值模擬
  • 模擬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奇異夸克可毀滅地球?
    2008年,大型強子對撞機開始運轉後,有研究人員稱高能粒子碰撞過程中將產生「奇異夸克」物質,可引發地球生命滅絕的連鎖反應,甚至是製造出微型黑洞將地球文明徹底摧毀,那麼奇異夸克物質是否會引發世界末日呢?     位於紐約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有一臺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這是我們這顆星球上僅次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粒子加速器,科學家通過14年的研究取得了驚人的發現,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已經超出了科學家當初對它的所有期望和原來的設計指標
  • 宇宙是否一直存在?答案是否,科學家已經模擬出1萬億年後的宇宙
    宇宙是否一直存在?答案是否,科學家已經模擬出1萬億年後的宇宙 網羅天下奇聞怪事,根本停不下來,活在地球上,深處宇宙中。作為茫茫宇宙中的小小塵埃的我們,看起來是那麼的微不足道。關於地球,對於宇宙我們還有很多的疑問,其中最大的疑問莫過於宇宙會一直存在嗎?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 科學家探尋宇宙起源,模擬宇宙大爆炸,稍不留神將產生人造黑洞!
    科學家探尋宇宙起源,模擬宇宙大爆炸,稍不留神將產生人造黑洞!關於宇宙的形成,目前科學界比較普遍認同的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在138億年前,一個體積非常小的奇點,由於它的密度無限大,在一次意外中導致了它的爆炸,從而將爆炸後的物質拋灑到了各個地方,因而就形成了現在的宇宙,如果沒有那場爆炸,現在的時間和空間都將不復存在。
  • 歐洲強子對撞機「開撞」 模擬宇宙大爆炸後初態
    本次試驗用於模擬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後的最初狀態,並進行其他物理學重要課題研究。  大型強子對撞機內的兩束質子束流在分別被加速至3.5萬億電子伏特後,科學家就力圖促使兩束質子束流相撞,從而使對撞總能量達到7萬億電子伏特。新獲得的成果刷新了該中心2009年11月底創下的總能量達2.36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對撞紀錄。
  • 科學家在海底找到了恐龍滅絕的證據,並模擬了整個過程!
    恐龍是地球上有了生命以來,除人類之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治了地球的物種,一場下了兩百多萬年的大雨成就了這個家族的興旺,在恐龍時代,地球上有90%以上的物種都是恐龍,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陸地上跑的,吃草的、吃肉的,各種種類都有,它們憑藉壓倒性的體型和武力讓其他物種臣服,在地球上整整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要不是後來被意外滅絕,可能根本不會有後來的人類
  • 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
    科學家們現在公布了一項新完成且最先進的星系演化模擬結果,TNG50是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這個模擬使研究人員能夠詳細研究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自大爆炸後不久以來星系是如何演化的。第一次揭示了圍繞星系的宇宙氣體流動幾何形狀決定了星繫結構,反之亦然,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科學家借軟體模擬最詳細的宇宙進化過程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完成了宇宙進化的模擬。這個計算機模型展示了神秘無形的暗物質團如何形成第一批星系。這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以如此廣泛和如此高的解析度來模擬宇宙。這次模擬將為宇宙組成和如何運轉的新興理論提供一個測試平臺。全世界星系構成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加州理工學院的Richard Ellis教授稱這次模擬是難以置信的。
  • 地球存在46億年,有沒有史前文明?科學家模擬出1億年後生活
    人類從原始猿人進化到現在的高級動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人類利用自身優越的大腦思維系統創造了各種高等工具,使人類逐漸成為了現在地球上的主宰者。以前人類研究的範圍只是地球本身,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逐漸跨界到了其他的領域,上天遁地,無所不能。
  • 人類發現已探測規模最大的宇宙爆炸!
    大約137億年前,天地間憑空炸出了一個宇宙,那麼你知道,宇宙中最強烈的爆炸是什麼嗎?想來伽馬射線暴必然會位於前排,事實上,的確有研究發現,地球在歷史上曾遭受過伽馬射線暴帶來的重擊,大約在5億年前,一次伽馬射線暴無情地襲擊了地球,此時的地球似乎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當時大多數生命生活在海洋,因此地球的生命才沒有全部走向滅絕,然而,一項研究報告卻表明,一場巨大的宇宙爆炸竟然將一個遙遠星系團的核心撕裂,其釋放出的超強能量是上一次最大爆炸紀錄保持者的5倍,如此看來,這場規模龐大的宇宙爆炸令所有其它的宇宙爆炸相形見絀
  • 科學家在海底找到恐龍滅絕的證據,並模擬整個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恐龍是地球上有了生命以來,除人類之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治了地球的物種,一場下了兩百多萬年的大雨成就了這個家族的興旺,在恐龍時代,地球上有90%以上的物種都是恐龍,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陸地上跑的,吃草的、吃肉的,各種種類都有,它們憑藉壓倒性的體型和武力讓其他物種臣服,在地球上整整統治了1.6
  • 為什麼宇宙年齡是137.98 ± 0.37億年?
    COBE的發現極大地振奮了科學家們探索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熱情,到了2001年6月30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卡納維拉爾角又發射了一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器,名字叫做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簡稱為WMAP,這顆探測器被發射到了地球和太陽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上,這是地球與太陽的一個引力平衡點,它可以保證這顆探測器永遠躲在地球的影子中,從而避免太陽輻射的幹擾。
  • 「宇宙機器」模擬超過800萬種宇宙,只為揭示星系的演化!
    星系形成背後的科學原理幾十年來一直是個謎,但現在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離找到答案又近了一步。在太空中觀察真實的星系只能提供時間上的快照,因此想要研究星系在數十億年裡是如何演化的,科學家們不得不求助於計算機模擬。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能夠讓我們窺視宇宙中最遙遠的領域的可能會是一系列非同尋常的新的調查和技術,但也可能是對物質和能量在最小尺度上的行為的觀察。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我們對原子核內部的超微小王國的理解不斷加深,會使我們能夠看到空間和時間的最大遠景。在古代,大多數觀測者將恆星這種環繞地球的球體,通常視為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