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朱曄:HJT是下一代光伏電池主流技術,上半年是重要觀察時點

2021-01-08 騰訊網

文/馮立啟

先進位造系列第1篇:《天風證券鄒潤芳:工程機械板塊整體沒泡沫,軍工是黃金賽道》

先進位造系列第2篇:《天風證券崔宇:光伏行業會出現5千億市值的公司,設備需求將持續增加》

今年工業機器人、光伏設備等製造業相關領域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這些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的投資邏輯又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騰訊財經獨家對話天風證券朱曄,深度解讀中國製造業升級的發展路徑和投資機遇。

朱曄,天風證券機械高級分析師,專注新能源和自動化研究,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主要研究鋰電設備、光伏設備、自動化和縫製設備等領域。新財富、上證報最佳分析師評選第一名團隊核心成員。

半導體設備、飛機生產製造等領域與海外還有較大差距

中國製造業在過去這些年取得了比較多的成就,朱曄提到,例如工程機械、雷射、鋰電設備、光伏設備等領域,都有不錯的全球化龍頭湧現。但在更為高精尖的領域,中國製造業能力還相對欠缺。像半導體設備、飛機的生產製造跟海外還有較大差距。

從上遊基礎科學和材料細分環節看,目前雖然部分核心零配件已有明顯進展,但很多細分領域亟待去突破,例如工業機器人的減速器、軸承、半導體材料等,越往上遊基礎的環節,跟海外的差距目前看都比較明顯。

疫情是工業機器人今年火爆的重要催化劑

工業機器人行業過去幾年發展相對低迷,但今年卻異常火爆,產業進入加速增長期,很多上市公司訂單和業績都很亮眼。對此,朱曄分析稱,今年自動化領域進入高景氣周期,不僅是工業機器人,包括其他的子板塊,像雷射、注塑機、數控工具機,今年需求都非常旺盛。其中,疫情是比較大的催化劑、驅動因素。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中國在二三月份生產出現停滯,甚至目前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生產仍然受限,因此下遊非常多的工廠對自動化需求更迫切,因為自動化本身能夠實現無人化,能加強下遊企業生產的穩定性。

從工業機器人本身的成長性看,它具備比較大成長空間。第一,對比日本、韓國、德國等工業強國,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的密度還非常低,中國在2018年大概是在140臺/萬人,日本是327臺/萬人,韓國是774臺/萬人。

第二,中國製造業GDP的體量大概是日本的3.5倍,但製造業的從業人數是日本的8.7倍,也就是說日本製造業自動化水平明顯高於中國。如果計算機器人的保有量,日本在2018年大概是30萬臺左右,中國的理論保有量應該是106萬臺,但實際保有量大概是64.9萬臺。所以即使是從保有量的角度,中國機器人可以提升的空間也非常大

第三,工業機器人現在整個回收周期非常短,2017年大概是2.15年左右,到2019年回收周期已經縮短到了1.33年。也就是說下遊的使用方採購機器人的意願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今年機器人全年的量預計大概是16.2萬臺。到了2023年預計可能上升到至少22萬臺。如果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可能看到25萬臺。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速度較快,但商業模式還不夠清晰

朱曄還重點分析了工業網際網路這個領域的發展情況,她認為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還是在軟體應用層面。很多公司在嘗試工業網際網路這個方向,例如傑克股份跟阿里的犀牛製造合作,提供智能化裝備;柏楚電子從事工業網際網路業務開發,因為本質上是做雷射領域的數控,所以相當於雷射核心加工的數據都匯總到這裡,所以有一定優勢。

現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參與者還是比較多的,包括像三一、徐工都有專門做工業網際網路的公司,從增速看,因為現在基數相對比較,所以進展還是比較快的。這個領域慢慢有東西在落地,只不過商業模式可能還沒那麼明晰。

HJT將成下一代光伏電池主流技術,今年上半年是重要觀察時點

光伏是今年最火的板塊之一,整個產業鏈都被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其中光伏設備和新一代光伏技術——異質結電池,也是投資者非常關心的方向,朱曄梳理了她對異質結的整體看法。

首先,她認為異質結是一個大趨勢,因為光伏本質上就是要不斷的降成本。目前已經逐步在實現光伏和煤電發電之間的平價,今年補貼已經非常少了,越來越多的平價項目在出現。

但是光伏發電本身的平價只是一方面,未來要實現光儲和煤電之間的平價,異質結是一個大趨勢。目前主流的技術PERC最高大概是23量產的效率,HJT預計至少能夠到25左右的水平。所以今年不僅金融圈比較關心HJT,在產業層面其實也比較關心。無論是愛康這樣的新進入者,還是通威、隆基,都在做一些布局。

第二,HJT的結構和生產工藝和PERC走的是完全差異化的路線。HJT有幾點優勢,相對於PERC而言,它是低溫工藝,是比較好的電池薄片化技術,對效率提升有比較好的影響;HJT電池幾乎不存在光子衰減的問題。

第三,看HJT的進展。國外HJT其實是有量產的,俄羅斯那邊大概是23左右的水平。國內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中試階段,還沒有走到量產。中試階段普遍做到24.2、24.3是可以的。效率上做到24.5,如果銀漿的用量比較高的話,其實可以實現24.5,甚至24.6,但這樣成本會比較高,也有企業說自己能夠做到24.59的水平,但這不能夠代表量產的最終能力。

如果說要做到比較好的提升,可能要依託於銀漿技術,包括現在也提出了銀包銅、無主柵等,就壓縮銀漿的用量,實現比較好的效率。也有企業使用TCO鍍膜技術,一些企業推出新一代PCVD跟PVD設備,對效率也有一定提升。

長遠看,HJT可能是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如果能實現24.5甚至更高的中試水平,且具備比較強的成本競爭力,那可以看到HJT會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今年上半年通威真正公布中試線測試的效果,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觀察時點

產業和資本都越來越聰明,新技術引發行業巨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對於新的技術路線是否會引發行業洗牌的問題,朱曄回應稱,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產業都有比較強的學習效應。回顧歷史,光伏之前的單晶替代多晶,晶矽電池替代薄弱電池趨勢之下,確實可以看到比較劇烈的產業變動,新舊公司迭代。但由於產業龍頭公司現在也看到這樣的歷史進程,從學習曲線的角度看,無論是資本還是產業本身都會越來越聰明,不會陷死在過去的技術路線,而不去布局新路線。

她還提到,像電池片、矽片、設備類公司,或多或少都開始布局新路線了。有的企業不僅是布局HJT,也開始布局TOPCon,所以這類風險比之前要低很多。

相關焦點

  • HJT:下一代光伏電池來了!
    光伏電池是有效利用太陽能的重要手段。眾多類型的光伏電池中,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技術已經確立光伏產業顯著的優勢地位。P型單晶矽發展較早,主流產品經歷了BSF電池,PERC電池以及雙面PERC+電池的不斷發展,電池效率已逐漸接近瓶頸。與之相比,N型矽片具有較長的少子壽命、更小的光致衰減,公認未來高效光伏電池發展將切換到N-Topcon、HJT等N型電池方向。
  • 中金公司:HJT有望成為光伏電池下一代主流技術 設備端有望迎來新一...
    2020-12-17 08:15:51 來源: 證券時報 舉報
  • 異質結電池: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方向
    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高,拓展潛力大,工藝簡單並且降本路線清晰,契合了光伏產業發展的規律,是最有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目前正處於產業導入期,產業中新老玩家紛紛加速HIT電池產線的投產,目前全球已有HIT電池產能接近3GW,但主要參與方當前的規劃產能已經超過16GW,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 光伏技術前瞻分析:PERC和HJT帶來光伏電池設備新時代
    一、PERC 和 HJT 是電池技術的未來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 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單晶包括 P 型和 N 型。P 型電池中 PERC 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疊加 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電池效率 逐漸提升。
  • 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包括LG、REC、中來、天合、林洋、阿特斯、晶科、國電投等多家企業均擁有TOPCon電池技術儲備,並實現了較高的研發或量產轉換效率,預計2020年TOPCon電池片產能達到5.4GW。盈亞證券研究認為,電池是光伏產業鏈技術發展最快的環節,目前PERC轉換效率已接近天花板,行業正探索並布局新的技術。
  • PERC TOPCon HJT 三種電池技術對比
    來源丨世紀證券 責編丨肖舟 █PERC 電池 為目前主流電池技術,成本最低,對應組件功率也相對最低,並且存在 LID/PID/LETID 等衰減,後期發電能力弱。
  • HJT異質結技術的成本仍然比PERC高麼?(下)
    >HJT電池的製造特點,通過梳理主流廠商PECVD和PVD設備的工藝技術路線、設計理念和發展現狀,探究了HJT設備產業化的發展潛力,認為通過多角度挖潛,PECVD和PVD設備降本提效仍具挖潛空間,看好國產設備廠商與下遊電池廠商共同...
  • 新一代光伏電池將量產,會改變產業格局嗎
    新一代光伏技術——HJT電池已到商業化量產前夕。 光伏技術革新往往帶來產業格局變遷。在多次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光伏龍頭企業榜單在近十年已更迭三輪。量產後的HJT電池,會再次重塑光伏產業格局嗎? 看好HJT電池人士認為,其成為下一代主流電池的趨勢是肯定的,取代PERC電池只是時間問題。「光伏電池技術的變革往往由中小企業發起,這也是中小企業的機遇。歷史已證明技術能夠改革產業格局。」 中科院電工所太陽電池研究部主任王文靜對《財經》記者說。
  • 新一代光伏電池將量產,會改變產業格局嗎?
    光伏技術革新往往帶來產業格局變遷。在多次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光伏龍頭企業榜單在近十年已更迭三輪。量產後的HJT電池,會再次重塑光伏產業格局嗎? 多位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HJT電池的成本將在兩年左右低於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PERC電池,屆時未布局HJT電池的今日之龍頭企業,將會面臨更強大的挑戰者,地位將開始動搖。
  • 光伏HJT技術的未來,已經向我們走來!
    01、PERC與HJT是什麼PERC 電池為目前主流電池技術,成本最低,對應組件功率也相對最低,並且存在LID/PID/LETID 等衰減,後期發電能力弱。02、PERC電池與HJT電池的生產成本比較在2020年8月的時點上,HJT電池相比PERC電池的生產成本高出約0.18元/W,其中:漿料成本高約0.13元/W,增量的靶材成本約0.05元/W,折舊成本高約0.03元/W,矽片成本高約0.01元/W,其他成本低約0.03元/W。
  • 「頭條」光伏行業的歷史變遷:下一個技術躍遷點會是它?
    今天的演講分四個部分開始的部分我想簡述一下光伏歷史發展的大概脈絡第二部分我們要回顧一下行業技術發展的歷程主要圍繞國內的技術進步展開因為目前來說我國的光伏企業對於全世界太陽能發電行業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擁有幾乎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國外廠商實質上已經被邊緣化了第三部分聊一聊大家最近比較關注的矽片尺寸就是182和210兩個陣營的爭奪現在兩大聯盟正在對決之中我鬥膽講講自己的一些觀點第四是關於下一個技術躍遷點的討論
  • > HJT電池的降本之路 -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核心觀點:設備是解決HJT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兩大產業化難題的關鍵點之一,結合HJT電池的製造特點,通過梳理主流廠商PECVD和PVD設備的工藝技術路線、設計理念和發展現狀,探究了HJT設備產業化的發展潛力,認為通過多角度挖潛,PECVD和PVD
  • 中銀證券光伏行業2021年度策略:需求景氣無憂 HJT產業化大幕拉開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銀證券研究沈成李可倫國內平價項目儲備充足,海外需求快速恢復,碳中和目標引導中長期需求向好支撐評級的要點需求:平價大幕拉開,需求景氣無憂:由於產業鏈漲價,預計2020年總量25.97GW的競價項目多數將結轉至2021年上半年併網;平價項目方面,國家能源局公示的兩批項目以及近期由其他模式轉為平價的項目總額超過55GW。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望成長為光伏市場的主流
    近年來,晶矽作為目前光伏市場的絕對主流,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野蠻生長」之後,目前正處於痛苦的行業兼併重組進程中。反觀代表第二代及第三代光伏技術的薄膜,在行業先驅的帶領下,正悄然興起。太陽能作為新興戰略資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部分,國家出臺了多項規劃和激勵政策來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 PERC和HJT帶來光伏電池設備新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PERC 和 HJT 是電池技術的未來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單晶包括 P 型和 N 型。P 型電池中 PERC 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疊加 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電池效率 逐漸提升。
  • 光伏「異質結」電池橫空出世
    歡迎下載騰訊自選股APP,閱讀更多優質資訊 今日兩市震蕩走高,滬指圍繞3100點波動,最終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 今日牛股榜 A股來了新概念 光伏「異質結」電池技術(HIT)橫空出世 漲停個股:曠達科技、拓日新能、康躍科技、億晶光電等15隻漲停 觸發原因:據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
  • 光伏資本市場「瘋狂擴產」,設備「鏟子股」淘金熱
    數據顯示,我國光伏多晶矽、矽片、電池和組件4個環節在全球佔比均超三分之二,最高達到97.2%。同時,截至2020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預計240GW,位居全球第一。如此背景下,光伏設備市場快速崛起並壯大。天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光伏設備的市場規模達到250億元,同比增長13.6%,佔全球市場規模的71.4%,全國光伏設備相關企業數量超200家。
  • 光伏牛市下一個風口——N型異質結電池
    核心觀點:設備是解決HJT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兩大產業化難題的關鍵點之一,結合HJT電池的製造特點,通過梳理主流廠商PECVD和PVD設備的工藝技術路線、設計理念和發展現狀,探究了
  • 一文看懂光伏產業鏈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利用太陽能電池直接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而太陽能電池通常是利用半導體器件的光伏效應原理進行光電轉換。矽料作為產業基礎原材料,早期曾被國外封鎖,2013年後在光伏產業政策的持續驅動下,國內多晶矽廠商技術突飛猛進、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我國多晶矽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
  • 光伏異質結電池專題報告:開啟光伏新一輪技術革命
    在提高少數載流子壽命這一途徑 中,通過改善晶面缺陷來降低襯底矽片表面的複合速率(即鈍化接觸)是光伏電池提效的重要研究 和產業化方向。異質結電池具備技術路線和工藝方面的延展性:此外,異質結電池亦有可能吸收其他電池在結構層 面上的優點以提高轉換效率。總而言之,我們認為在技術路線和工藝方面的延展性使得異質結結構 可被視為光伏電池片的平臺級技術,這也是異質結電池具備長期提效空間和發展潛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