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光伏電池將量產,會改變產業格局嗎?

2021-01-19 財經雜誌

十年間,光伏企業龍頭榜已更迭三輪,HJT電池會重塑光伏產業格局嗎?業內人士認為,兩年左右可見分曉

圖/Flickr


文 | 《財經》記者  徐沛宇  

編輯 | 馬克

 

新一代光伏技術——HJT電池已到商業化量產前夕。

 

光伏技術革新往往帶來產業格局變遷。在多次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光伏龍頭企業榜單在近十年已更迭三輪。量產後的HJT電池,會再次重塑光伏產業格局嗎?

 

多位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HJT電池的成本將在兩年左右低於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PERC電池,屆時未布局HJT電池的今日之龍頭企業,將會面臨更強大的挑戰者,地位將開始動搖。

 

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 是利用晶體矽基板和非晶矽薄膜製成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是結合了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單晶矽電池。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是指發射極及背面鈍化電池,是目前量產效率最高的單晶矽電池。

 

HJT電池的光電轉換率高於PERC電池,且衰減率更低,其劣勢在於成本偏高。今年以來,HJT電池的各項成本已大幅下降,尤其是在設備投資方面。據SOLARZOOM 新能源智庫統計,HJT相關設備在近一年裡已完成國產化,總成本從去年11月的17億元/GW,下降至4億元/GW。

 

業界對HJT電池的投資熱情高漲。據光伏資訊機構智匯光伏統計,2020年以來宣布規劃的HJT項目產能高達27.75GW,其積累總規劃產能超過52GW。這一數字接近2019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總產量108.6GW的一半。

 

不過,HJT電池並未受到龍頭企業的重視,還有業內人士認為HJT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並不會很快。除了光伏電池市場份額最大的通威股份(600438.SH)已開建1GW量產的HJT電池產線,其他布局HJT電池的企業多為二三線企業,以及新進入者。

 

光伏矽片和組件市場份額最大的隆基股份(601012.SH)仍然堅持全產線生產PERC電池相關產品。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對《財經》記者表示,隆基有關注HJT的實驗室,但我們不會去建設不具有經濟性的產線。如果HJT電池成本能夠大幅降低,我們也能很快做好布局。不過,我們對PERC電池轉換率提高和成本下降的前景更有信心。

 

看好HJT電池人士認為,其成為下一代主流電池的趨勢是肯定的,取代PERC電池只是時間問題。「光伏電池技術的變革往往由中小企業發起,這也是中小企業的機遇。歷史已證明技術能夠改革產業格局。」 中科院電工所太陽電池研究部主任王文靜對《財經》記者說。

 

十年前,尚德、英利是光伏行業的龍頭;五年前,協鑫以新型矽料技術成為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光伏企業;近兩年,隆基以單晶矽取勝,成為當前市值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光伏企業。隨著技術變遷,前兩輪的行業龍頭已淪為二三線企業,甚至被淘汰;下一輪電池技術變遷會帶來什麼,尚未可知。

 

2020年被業內稱為HJT產業化元年,新建或計劃新建的HJT項目蜂擁而至。

 

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有6家企業宣布計劃投建超過10GW的HJT電池項目。智匯光伏的統計數據更龐大:截至今年9月,今年宣布新建的HJT電池產能規劃為27.75GW。加上之前已有產能及之前宣布的產能規劃,HJT電池的總規劃產能已經超過52GW。

 

在規劃產能極速膨脹之前,HJT電池產量佔光伏電池總產量的比重剛超過1%。此前HJT電池的產線均為1GW以下的中試產線,達到或超過1GW的產線被認為是大規模商業化量產的標誌。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中國企業的首條1GW以上級別的HJT電池產線有望在明年建成投產。

 

一般而言,新產品上市要經歷試驗樣品、中試產線、大規模量產三個階段。

 

國際諮詢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HJT電池已建成產能2.3GW,其中中國約2.2GW,開工率為60%-65%。該公司高級分析師胡丹對《財經》記者表示,HJT電池在2020年到2022年之間的年產量增長預計將達到40%-50%。 

 

目前HJT電池產量最大的中國企業是東方日升(300118.SZ)。2020年以來,東方日升銷售的HJT組件為0.07GW。該公司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財經》記者,公司2020年的HJT電池組件出貨量可以達到0.1GW。

 

東方日升年產2.5GW的HJT電池與組件項目已於2019年8月在浙江省寧波市開工,總投資33億元。目前,該項目一期500MW產線已完成設備調試,開始生產。莊英宏表示,明年項目將實現量產,產能可達1GW。

 

除了東方日升,中利集團、天合光能(688599.SH)、愛康科技(002610.SZ)、比太科技、鈞石能源、山煤國際、通威股份等多家企業均已宣布投資新建GW級的HJT相關項目。目前,全國有接近10GW的HJT電池產能在建。

 

作為光伏電池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通威股份對HJT電池的布局受到業內關注。該公司於2018年11月在成都開建1GWHJT電池項目,其中一期產能0.2GW。2019年6月20日,通威股份宣布首片HJT電池下線。此外,該公司在合肥的工廠也於今年5月份開建0.2GW的HJT電池相關產線。

 

多位業內人士透露,通威股份在成都的1GWHJT電池產線目前已完成設備招標,進入建設階段。對此,通威股份拒絕了《財經》記者的採訪請求。

 

新能源智庫SOLARZOOM光儲億家創始人劉昶對《財經》記者表示,通威股份還準備了10GWHJT電池規模擴張的產業鏈配套。一旦此次啟動的1GW產線獲得較好運營,其產線規模必將擴大。這代表了PERC電池企業向HJT轉型的趨勢。

 

HJT電池的實驗室最高效率紀錄由漢能集團在2019年創造。由於漢能集團經營不善,其HJT電池已陷入停滯。不過,漢能集團技術人員去年11月公布了HJT電池的某些核心技術,助推了HJT電池產業的發展,漢能集團的相關技術人員也加入了一些新興HJT電池企業。

 

HJT概念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近期,山煤國際(600546.SH)、東方日升、邁為股份(300751.SZ)等多家HJT電池相關上市公司漲停。新能源智庫SOLARZOOM 編制的HJT相關公司指數今年年初以來漲幅103%,遠超滬深兩市的漲幅均值。

 


量產後的HJT電池能否成為新一代主流光伏電池,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成本能否低於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二是轉換效率能否繼續保持對PERC的明顯優勢。

 

據IHS Markit測算,目前產線產出的HJT電池轉換效率在24%左右,比PERC電池高兩到三個百分點;單位製造成本比PERC電池高兩成。胡丹表示,HJT電池的性價比目前低於PERC電池,異質結的性價比需要等產業鏈配套,規模擴大實現成本競爭力。難以判斷HJT的性價比何時才能達到甚至反超PERC。

 

HJT電池成本主要包括自矽料、漿料、折舊和靶材,分別佔總成本的47%、24%、6%和5%。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研報稱,HJT電池的矽料成本可通過減薄矽片的方式下降,未來減薄空間約為45%;漿料成本的降低空間主要來自減量和降價,未來減量空間為40%、降價空間為30%;折舊成本主要來自設備投資,目前進口設備整線投資水平超過 8 億元/GW,全部國產化後成本預計將降至 5 億元/GW。

 


相關企業對HJT電池成本下降潛力持樂觀態度。晉能科技是最早布局HJT電池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於2017年開建0.2GW的中試產線。目前,晉能科技HJT電池成本是PERC電池的138%,該公司計劃近期將成本下降至PERC電池的108%。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對《財經》記者表示,漿料、設備等多個因素都有較大的成本下降潛力。例如,主要依靠進口的制絨添加劑即將實現國產化,這部分成本降幅可達80%以上。另外,HJT電池的銀漿耗量大約是傳統電池的五倍, 通過升級技術水平即可降低銀漿耗量,降幅大概在50%-70%之間。

 

HJT電池和PERC電池均屬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兩者的理論轉換效率上限均為29%。中國實驗室效率最高的單晶矽太陽電池紀錄由漢能集團保持——25.1%,這也是6英寸HJT太陽電池的世界最高效率。

 

多位業界人士認為,量產PERC電池的效率已逼近天花板,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PERC電池目前平均量產轉換效率為22.4%-22.5%,最高效率接近23%。王文靜說,23%或許是PERC電池的瓶頸,繼續提高效率的難度明顯增加。目前HJT電池量產效率基本都在24%左右,保持1.5個百分點以上的效率優勢,HJT電池才有望全面替代PERC電池。

 

目前晉能科技的HJT中試產線平均轉換效率為23.85%,預計今年年底達到24.2%。東方日升目前量產的HJT電池最高效率為24.2%。通威股份的HJT電池產線在今年4月前達到的最高轉換效率為24.6%。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新能源智庫SOLARZOOM發布的報告稱,當前HJT相比PERC電池的生產成本高0.18元/W,但在轉換效率上高1.5個百分點,因此,從全生命周期裡看,HJT電池成本已比PERC電池低0.08元/W左右。到2021-2022年,HJT的生產成本將與PERC持平或更低,總成本將低於PERC電池0.2元/W。

 

樂觀者認為,HJT電池大規模量產後,將加快對PERC電池的替代進程,兩年左右的時間就有望超越PERC的性價比。王文靜則認為,HJT電池性價比超越PERC電池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HJT電池與PERC電池將會在未來幾年裡互相競爭,成為並存的兩大主流產品。

 

在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十餘年裡,兩次技術躍遷已推動產業格局兩輪洗牌。

 

光伏產業第一次大洗牌始於2010年前後。2009年之前,矽料成本高昂,光伏晶矽產品成本因此居高不下,非晶矽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被看好。2009年,保利協鑫發明冷氫化工藝量產矽料,成本大幅下降。隨後,歐美削減太陽能電價補貼,並對中國光伏企業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光伏企業銷量驟降。於是,高價矽料採購較多、押寶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光伏企業紛紛倒下,當時最大光伏企業的無錫尚德破產,英利陷入債務危機被迫重組。而享受低價矽料優勢的保利協鑫逐漸成為行業龍頭,並大力發展多晶矽片。 

 

2013年,以隆基股份為代表的新興勢力大力發展成本高但轉換效率更高的單晶矽片。當年多晶矽片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單晶矽片不到20%。隨著成本降低,單晶矽性價比逐漸超過多晶矽。從2016年開始,堅持多晶矽的保利協鑫逐漸失去市場,單晶矽PERC電池成為主流產品,是為光伏產業格局的第二次大洗牌。

 

這兩次技術躍遷分別發生在矽料和矽片環節,當下業內共識是:下一次技術躍遷將發生在電池環節。

 

不過,除了HJT電池,其他幾款新一代電池也有競爭力。晶矽電池按照矽片型號可分為N型電池和P型電池。P型電池的極致即為PERC電池, N型電池是提高轉換效率的方向。與HJT同屬N型電池的PERT(鈍化發射極背表面全擴散電池,一種典型的雙面電池)、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技術電池)、IBC(全背電極接觸晶矽太陽電池) 都有不同規模的擴產 ,尤其是TOPCon電池,實際新增產能可能超越HJT。

 

顛覆以上太陽能電池材料的非晶矽電池——鈣鈦礦電池也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鈣鈦礦電池的轉換效率上限更高,理論極限值為33%,鈣鈦礦電池和晶體矽組成的的疊層電池理論轉換率極限更是高達43%。

 

堅定看好HJT電池的業內人士認為,HJT和鈣鈦礦的疊層電池是十年內的終極太陽能電池產品,它可以實現量產28%的轉換效率。因此,HJT電池產線的技術壽命可以長達十年。

 

鈣鈦礦太陽能組件效率世界紀錄保持者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冀眾對《財經》記者表示,不管是PERC還是HJT,鈣鈦礦與其疊層的電池都可以大幅提高光電轉換效率,而鈣鈦礦材料的雙層電池轉化效率也可達到40%以上。假以時日,鈣鈦礦電池會更具有競爭力。

 

從光伏產業鏈的角度看,電池市場是更可能被重塑的環節,電池產業集中度目前是光伏產業鏈裡最低的,前十名企業總的市場佔有率只在50%上下。

 

王文靜認為,電池技術革新一旦成功,光伏產業格局必將再次洗牌。新技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中小企業有了逆襲的機遇。前兩次技術躍遷過程中倒下的龍頭企業,多是源於其舊有技術產能過大,難以掉頭。如今,電池片已進入技術躍遷的新時期,龍頭企業應該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撤。

 

但企業人士態度更謹慎一些。「HJT和PERC的競爭還沒分勝負。我們想等超越PERC之後再唱高調。」某大力投資HJT電池的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 | 阮璐陽 luyangruan@caijing.com.cn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新一代光伏電池將量產,會改變產業格局嗎
    新一代光伏技術——HJT電池已到商業化量產前夕。 光伏技術革新往往帶來產業格局變遷。在多次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光伏龍頭企業榜單在近十年已更迭三輪。量產後的HJT電池,會再次重塑光伏產業格局嗎? 成為新一代主流電池的兩大挑戰 量產後的HJT電池能否成為新一代主流光伏電池,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成本能否低於目前主流的
  • 異質結電池: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方向
    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高,拓展潛力大,工藝簡單並且降本路線清晰,契合了光伏產業發展的規律,是最有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目前正處於產業導入期,產業中新老玩家紛紛加速HIT電池產線的投產,目前全球已有HIT電池產能接近3GW,但主要參與方當前的規劃產能已經超過16GW,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 異質結,能否開啟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
    預計未來2~3年,量產效率可以保持每年0.5%的提升速度,與PERC電池的差距將逐漸拉大;其次,異質結電池不存在光致衰減和電位誘發衰減現象,光照穩定性強,松下對其HIT產品的戶外測試表明25年發電功率下降8%,年均衰減只有0.25%,不到PERC電池的一半;第三,光伏電池溫度升高時輸出效率會降低,異質結電池的溫度係數低
  • HJT:下一代光伏電池來了!
    光伏電池是有效利用太陽能的重要手段。眾多類型的光伏電池中,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技術已經確立光伏產業顯著的優勢地位。P型單晶矽發展較早,主流產品經歷了BSF電池,PERC電池以及雙面PERC+電池的不斷發展,電池效率已逐漸接近瓶頸。與之相比,N型矽片具有較長的少子壽命、更小的光致衰減,公認未來高效光伏電池發展將切換到N-Topcon、HJT等N型電池方向。
  • 深度起底異質結技術:光伏產業第四大機遇,既「新」又不「新」,降本...
    近日,行業龍頭東方日升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技術大會上就以《210/24.5%》為題,描述了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的新一輪變化,並用「大片、高效、現在時」來定義新一代的極致產品。那麼,光伏產業真正步入HJT時代還有多遠?《科創板日報》記者從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光伏產投和研究人士多頭展開調研,試圖還原異質結(HJT)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現狀。
  • 光伏巨頭「鏖戰」大尺寸矽片 產業格局加速洗牌
    (原標題:光伏巨頭「鏖戰」大尺寸矽片 產業格局加速洗牌)
  • 天風證券朱曄:HJT是下一代光伏電池主流技術,上半年是重要觀察時點
    文/馮立啟 先進位造系列第1篇:《天風證券鄒潤芳:工程機械板塊整體沒泡沫,軍工是黃金賽道》 先進位造系列第2篇:《天風證券崔宇:光伏行業會出現5千億市值的公司,設備需求將持續增加》 今年工業機器人
  •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儲能產業的新未來
    據埃森哲全球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可開發市場規模為114萬億元,中國市場將超過20萬億元。瞄準市場需求,凱盛科技集團總投資100億元,計劃在蚌埠建設10條150MW(兆瓦)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目前,一期項目2條150MW生產線已經實現量產。
  • 打造光伏產業技術新高地 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
    近日,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秀洲召開。鈣鈦礦研究機構、電池與組件製造商、關鍵裝備及配套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等200餘名企業代表及專家齊聚秀洲,全方位探討鈣鈦礦與疊層技術在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中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光伏產業深度報告:市場、成本、結構與龍頭格局
    展望 2019 年,我們認為美國ITC以及日本 FIT 退坡、印度針對我國進 口電池組件關稅下調均有望推動當地市場裝機增長;MIP 取消帶來的系統成 本下降將為歐洲市場帶來持續裝機增長動力。2018 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產業 鏈各環節價格平均跌幅超過 25%,直接拉動光伏電站系統成本快速下降,新 興市場有望因此充分受益。
  • 帝科光伏導電銀漿助力>23% P型PERC電池與>24% N型電池發展|光伏|...
    來源丨索比光伏網 責編丨肖舟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在新冠疫情常態化下隆重開幕,顯示出光伏產業衝破新冠陰霾、逆勢向前的良好發展勢頭。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導電銀漿與金屬化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SNEC2020是帝科股份(DKEM, 300842.SZ)於2020年6月18日成功登陸創業板以來首次參加行業重量級展會,並首次完整展示了帝科從P型電池到N型電池的全套金屬化解決方案。據悉,帝科已經協助多家行業領先客戶實現>23%的P型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實現>24%的N型電池轉換效率。
  • 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隨著超高功率產業化的推動,技術不斷創新超越,24%+高效電池的大規模量產將超過預期,預計明年超高功率電池將迎來爆發期。」天合光能中國區組件銷售創團總裁曾義判斷。據悉,截至目前天合光能今年已5次擴產,預計到2021年底,電池產能將達26GW,超高功率組件超50GW。
  • 光伏異質結電池專題報告:開啟光伏新一輪技術革命
    在矽片表面獲得了令人滿意的鈍化效果,以這一結構為基礎的光伏 電池隨後在 1997年實現量產,即光伏異質結(HIT/HJT)電池。一般情況下當溫度上升時,光伏電池的開路電壓下降、短路電 流上升,且電壓降幅一般大於電流升幅,因此溫度上升一般會導致電池轉換效率下降。目前主流的 單晶 PERC電池的溫度係數一般在-0.4%/℃(即溫度每升高 1℃,發電功率相對於基準功率降低 0.4%) 左右,而異質結電池的溫度係數僅約-0.25%/℃,因此在長時間光照溫度升高的情況下,使用異質結 電池的光伏電站發電量和發電穩定性都更高。
  • 築夢新徵程,光伏再出發!OFweek 2020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成功舉辦
    劉付炯分享了自2004年進入光伏行業以來看到的一些變化,產業在高速向前發展,規模化和技術提高,新材料的應用,使得光伏組件價格和電價越來越便宜,也更有競爭力。劉付炯認為,HJT電池擁有相比現在主流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雖然價格較高一些,但在工藝、性能表現、適用場景方面都有不小的優勢,前景非常廣闊。
  • 排名前十的國產高效單晶矽光伏電池
    該技術先後完成125-mm和156-mm單晶電池的批量生產,並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德國弗朗霍夫實驗室的認證,量產數字高出同行業一個百分點。目前,該項技術使太陽能電池量產最高轉換效率可達19.20%,平均效率超過18.80%。
  • 帝科光伏導電銀漿助力>23% P型PERC電池與>24% N型電池發展-索比...
    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在新冠疫情常態化下隆重開幕,顯示出光伏產業衝破新冠陰霾、逆勢向前的良好發展勢頭。 據悉,帝科已經協助多家行業領先客戶實現>23%的P型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實現>24%的N型電池轉換效率。
  •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導火線是異質結電池
    打開APP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導火線是異質結電池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1-10 12:15:45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新技術的引領,光伏行業也同樣如此。
  •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異質結電池優勢明顯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新技術的引領,光伏行業也同樣如此。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光伏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但技術的更迭依然沒有停下腳步。業內普遍認為,光伏的下一次技術躍遷很可能發生在電池技術身上,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異質結電池(HJT電池)對於PERC的替代,而且這種替代近在咫尺。
  • 2020年我國光伏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尤其是「十五」期間,我國在光伏發電技術研發工作上先後通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安排,開展了晶體矽高效電池、非晶矽薄膜電池、碲化鎘和銅銦硒薄膜電池、晶矽薄膜電池以及應用系統的關鍵技術的研究,大幅度提高了光伏發電技術和產業的水平,縮短了光伏發電製造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 光伏異質結電池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PERC發展歷程
    高漲的投資熱情很大程度上源自於產業對於傳統電池的性能焦慮。隨著技術紅利的逐漸消失,當前 PERC 電池的效率已逼近理論轉換效率天花板,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降低電池成本,尋找新一代的電池技術成為一眾廠商的共同選擇。此時,憑藉出 色性能表現,異質結電池開始走進了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