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解決方案分析:基於雲計算的城市大腦停車系統

2020-12-05 騰訊網

「城市大腦停車系統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通過資源整合、手段創新、功能拓展,圍繞管理、服務、繳費、決策、運營「五位一體」核心功能,構建全市統一的停車場庫管理系統,打造便民、利民的停車服務體系,引導政府、經營單位、停車人共建靜態交通生態文明體系,有效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促進泊位運營者規範化經營管理,從而提升城市靜態交通長效管理和服務水平。」

本文將從以下多個維度來分析城市大腦停車系統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問題」:需求分析、系統建設原則分析、系統數據量分析、系統集成分析和系統功能分析。

一、需求分析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小汽車保有量大幅提高,停車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日益凸顯,擠佔非機動車道等公共資源,影響交通通行,制約了城市進一步提升品質和管理服務水平。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亟需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交通管理水平,推進停車產業化發展,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統籌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著眼當前,惠及長遠。但受制於空間要素,新建停車位十分有限。再加上停車存量資源使用不均,有限的城市停車設施得不到高效使用,加劇了城市停車設施的供需矛盾,導致居民停車有位難用,只能在路邊違法停車、臨時停車,嚴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加劇了微循環道路擁堵。「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成為了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建設將是解決停車難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建設主要滿足三大對象的需求:

1、滿足社會公眾需求。基於城市停車體驗逐年惡化,公眾期望能夠有更多的停車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希望能夠實時得到對停車資源的引導、希望快捷和標準化的停車支付體驗等,社會公眾的這些需求都要求政府儘快構建統一的停車系統,從規劃、數據、服務、管理等角度對全市停車資源進行統一管理。

2、滿足政府部門需求。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是當前各級政府創建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通過有效整合停車信息資源,為公眾提供實時的、準確的停車誘導信息,進而達到緩解交通擁堵、節能減排的效果。全方位的停車信息的採集為城市規劃提供基礎數據,為交通管理部門決策提供依據。全方位採集車位信息、構建統一的車位管理、支付體系、信用體系等,為今後車位共享奠定信息化基礎。掌控停車資源的實時利用情況、變化趨勢,為政府部門開展靜態交通的研究、制定政策提供指標參考。

3、滿足經營者需求。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為經營者提供停車平臺服務,吸引更多的車流,提高停車場收益;通過泊位數據開放,提高停車場車位的有效、合理使用率,減少停車泊位的閒置數;通過集中管理,杜絕收費員亂收費,減少資金流失。

三、系統建設原則分析

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建設須遵循以下原則: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停車系統建設涉及多個主管部門,需要與建委、交警、公安、物價、質監及停車場運營管理者等協調溝通,因此需要統籌規劃,全面考慮,分步實施,避免重複建設。

2、整合共享,實際實用。立足資源整合共享,實現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業務系統的信息互聯和實時交換。新建停車系統,整合各相關專業系統及各種數據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工作互動、無縫對接。推進標準化與規範化建設,建立城市靜態交通數據的動態更新和有效共享的機制。

3、技術成熟,標準開放。項目建設採用技術先進且應用成熟的設備,選用先進的技術平臺和開發工具,便於後期功能擴充,及與其它業務系統的數據對接,滿足投資保護要求,使應用軟體和資料庫系統有較長的生命周期。

四、系統數據量分析

系統信息數據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停車數據。包括停車場車輛進出記錄數據,停車場空閒狀態變更數據,以及停車場車輛駛入、駛出的車輛照片。以74萬個泊位,每天累計停車70萬次計算,每條結構化數據按10K計算,每年結構化數據量約為12×30×70萬×10K=2.3T;非結構化數據量,照片大小按250K計算,每年數據量約為12×30×70萬×200K=58T。

2、停車交易數據。74萬個泊位,每天交易次數70萬次計算,每條交易數據按15K計算,每年數據量約為12×30×70萬×15K=3.5T。其他過程性數據按10%進行估算,全年數據總量為3.9T。

3、市民服務數據。為市民提供的查車位、預約、誘導、反向尋車等一體化服務請求數每天按20萬條計算,每條按20K計算,每年數據量約為12×30×20萬×20K=1.3T。

4、審批數據。按每月100條審批件,每個審批件按5M計算,每年數據總量為12×100×5M=5.9G。

5、交警卡口過車數據。用於計算駐車量等,每天約3600萬條:接流每天需DataHub共18G,5天備份、20G預留,共需DataHub 100G;表格存儲用於計算過程存儲,共100G。

6、交警及城管違停數據、公交數據、地鐵數據、氣象數據、運營商數據、路網及POI數據。每月按照200G估算,進行12個月備份,需要大數據存儲2T、關係型資料庫2T。

五、系統集成分析

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可實現對多種數據源的無縫對接和集成,包括動態車位數據,全市域交警、城管違停數據,主城區街道圖層,卡口數據,氣象數據,公交線路數據,地鐵線路數據,道路數據,城市POI數據,停車軌跡數據等,數據集成需從系統頂層架構設計進行統籌考慮。另外,針對「最多跑一次」系統、智慧城管系統等外部業務系統,可實現和這些外部業務系統的無縫對接,滿足停車監管的需求。

六、系統功能分析。

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在功能可實現以下:面向決策的功能;面向服務的功能;面向管理的功能;面向經營的功能;面向協作的功能;面向運營的功能;引擎服務功能;數據匯聚功能和數據治理功能。

1、面向決策的功能

基於全市停車網格劃分,融合高德行車軌跡、違停、車位佔用率等數據,分時分區計算「停車難度指數」,量化描述全市各個區域不同時段的停車難易程度,為解決「停車難」奠定基礎。利用視頻分析、空間分析等技術,基於卡口流量數據,對停車網格內的過車量和駐車量進行實時計算,得出停車需求量,結合網格內的停車泊位數量,獲取停車缺口數,為停車設施管理和優化提供量化依據。通過對違停、停車場佔用率等數據進行融合計算,找到「停車盲點」,並分析其成因(停車收費高、缺少誘導或交通組織不完善等),進一步針對性的採取調整收費價格、增設誘導牌、改善交通組織等手段予以「定點消除」。建設內容包括城市停車片區劃分、停車資源分析、停車需求影響分析、停車資源供需匹配分析、路內停車位規劃研判、停車片區收費分析、停車盲點挖掘、停車綜合改善方案建議庫、停車全域大屏。

2、面向服務的功能

以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匯聚的全市停車場(庫)的實時數據為基礎,建設服務渠道便捷多樣,集動態車位查詢、預約停車、泊位提醒、室內外一體化導航、反向尋車等為一體的停車服務,由原先「車到庫」這種粗放的停車體驗,升華到「車到位」的精細化停車服務。建設內容包括對外服務渠道建設、統一公眾用戶管理體系建設、統一消息服務、停車誘導、共享停車、便捷繳費、公共運輸聯動、服務評價、增值服務。

3、面向管理的功能

通過對道路停車泊位、公共停車場庫、專用停車場庫的審批信息管理、綜合運行管理、服務評價管理等,加強政府管理部門對人員、車輛、車場、服務的統一監管,實現規範化經營,提升城市停車服務水平。建設內容包括審批信息管理、綜合運行監管、服務評價模塊。

4、面向經營的功能

通過對道路停車泊位、公共停車場庫、專用停車場庫業務流程的實現、支付方式的拓展以及停車資源的共享,最終為車場經營者提供全方位經營管理服務。建設內容包括SaaS管理服務、車場管理服務、先出後繳管理服務、共享停車管理。

5、面向協作的功能

城市大腦的建設將政府職能部門的各類數據和運算資源、算法能力進行了有機融合,而這樣的融合將大大提升各部門間的協作能力。而停車系統作為靜態交通的核心系統,在城市管理和服務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能夠與其他職能部門產生巨大的協作效應。可實現城市管理由被動管理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約定量型轉變,由單一封閉管理向多元開放互動管理轉變,實現城市「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的管理。建設內容包括建模工廠以及針對物價、公安、稅務、質監、房管等部門的業務模型。

6、面向運營的功能

面向企業組織用戶或授信的個人提供數據接口或開放數據入口,推進停車數據資源的商業利用,實現「系統養系統」。同時,委託專門的平臺建設與運營公司來持續性推進服務內容的更新和服務運營,保證平臺可自主造血。建設內容包括數據運營共享模塊和服務運營管理模塊。

7、引擎服務功能

搭建數據融合、可視化、地圖服務、實景地圖等支撐引擎,為停車分析、管理、服務等各類上層業務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數據融合加工服務、空間地圖服務、算法支撐服務、指標成果可視化服務,各類引擎是業務應用及算發高效開發、穩定運行的必要保障條件。建設內容包括數據融合引擎、可視化引擎、實景地圖引擎、實景地圖。

8、數據匯聚功能

通過統一開放接口平臺和物聯設備接入平臺,全面匯聚停車系統的各類信息,實現將多來源、多種類、多類型的停車數據及時、準確、有效、安全的整合到停車系統,滿足不同停車場庫多源異構的數據接入需求,同時提供對外數據的統一輸出能力。建設內容包括統一開放接口平臺和物聯設備管理平臺。

9、數據治理功能

按照歸集實施工作步驟,將分散、多樣化的數據通過數據匯集後進行標準化、清洗等操作,對數據質量進行全面的監控和提升,並完成數據標準庫建設,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支撐。建設內容包括數據採集、數據治理、數據資源中心庫建設、數據資源目錄、資源中心管理。

總之,城市大腦停車系統通過資源整合、手段創新、功能拓展,建全市統一的停車場庫管理系統,打造便民、利民的停車服務體系,引導政府、經營單位、停車人共建靜態交通生態文明體系,將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

精品學習資料,有弱電、室分工程學習資料。入行必備,培訓必備!

相關焦點

  • 智能安防系統如何設計 智能安防系統解決方案
    導讀 智能安防系統設計總是難倒許多人,為此小編今日為大家一片智能安防系統解決方案,趕緊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智能安防系統如何設計吧!
  • 安防產業深度分析:技術創新與格局重構,龍頭公司未來潛力如何?
    平安城市是指一種安全概念,即將來自各種傳感器、輸入端和數據源的關鍵物理安全信息集成到一個綜合IT平臺上,使城市能夠提前預測威脅並做出及時響應和合理應對。平安城市解決方案的核心是視頻監控系統、應急指揮系統及關鍵通信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為平安城市提供主要信息輸入;應急指揮系統提供分析和應對各種威脅的手段;關鍵通信系統則確保在現場和應急指揮中心的相關人員保持良好的通信網絡。
  • 每周AI應用精選:人像大數據解決方案;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方案等
    方案3:人像大數據解決方案——華為-依圖科技解決方案簡介:該視頻雲人像大數據解決方案基於依圖科技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算法和華為在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領先優勢,華為-依圖視頻雲人像大數據解決方案支持靜態圖片、動態視頻流、動態圖片流、低清畫質、網紋噪音等各種複雜前端設備採集的數據處理,十億級數據檢索比對可秒級返回結果
  • 地磁佔道停車解決方案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車主對停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但停車位供給缺口巨大,多頭管理、交通擁堵、跑冒滴漏等現象層出不窮。「行車難、停車難」正成為社會關注、車主關心、政府急需解決的焦點問題。而智慧停車是破解停車難的重要手段之一。
  • 城市路側停車需求分析及解決方案-雙模地磁的市場應用
    我國停車位比例仍然偏低,停車設施建設有待完善。佔道停車管理不僅能夠解決停車難問題,更是一種提高人民出行方便性,提高人民幸福度的有效手段。1.2. 需求分析1、佔道停車管理以"便民服務"為宗旨,滿足駕駛人、車輛停放的方便與安全,並提供必要的便民和增值服務,如提醒、告知和交通停車誘導等便民服務;2、佔道停車管理系統需滿足主管部門對城市規劃建設的需求,同時滿足相關部門對佔道停車資源及收費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3、能夠滿足運營單位對車場、車位、車輛、收費人員及所收費用的管理和監督
  • 校園智能建築綜合安防系統的功能特點及方案設計
    校園智能建築綜合安防系統的功能特點及方案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5 08:41:00 方案架構 教育綜合安防管理方案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新華社記者溫競華隨著大數據、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和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聰明智能。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 一次綁定全城通停 杭州上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
    一次綁定全城通停 杭州上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系統的一項重要內容,杭州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同步上線。  該系統的上線,是實現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城市數位化「三化融合」城市發展戰略需要,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規範停車場經營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 BVS智能視頻分析—智慧城管解決方案
    智慧城管建設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為支撐,通過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有效的交換共享、更深入的智能化系統建設,全面搜集城市管理信息資源,建設集監督監控、科學預警決策、應急指揮於一體的城市協調指揮平臺。
  • 14段語錄,聽懂「AI+安防」的冰與火之歌丨AI 安防峰會 2018
    杭州市通過城市交通管理雲進行規劃,除了規劃信號燈本身外,架設的攝像頭每時每刻都在拍路面,並計算車的佔有率(即每百平方米路面中車的數量),基於此來判斷每條道路的飽和程度,然後對信號燈進行優化。把一個月全天24小時的數據輸進去後,重新進行計算。但這些數據往往不一樣,因此需要有一個數據交換平臺。如果信號進來,它在攝像頭上做編碼,傳到雲端做解碼,解碼後再去提取特徵、做分析等。
  • 杭州城市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當前城市大腦已經在多地開始建設,目前全國宣布要做城市大腦的城市就達500多個,幾乎涵蓋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和地級市。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腦、百度的AI CITY、騰訊的數字城市、華為的城市神經等解決方案讓各個城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智能城市建設方案。
  • 重新定義行業,「第二屆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萬字長文回顧
    以下是本次大會的精彩回顧:主題一:城市大腦與邊緣計算城市大腦,是未來城市的雲基礎設施,邊緣計算,則是城市大腦的感知組織。隨著攝像機的身份,從單一的「抓逃」工具逐漸演化為城市管控入口時,安防行業,正在進入「去安防化」的時代。
  • 地鐵安防系統的主要功能和應用優勢分析
    地鐵安防系統的主要功能和應用優勢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2 08:17:41 【背景要求】 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客流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具有大運能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城市大腦要做的,就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利用豐富的城市數據資源,對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解決靠人腦無法解決的問題,有效調配公共資源,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帶著這份思路,「城市大腦」創新助推成就了杭州的「數字經濟第一城」、「數字治理第一城」的實踐。城市數位化促進了杭州的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位化。
  • 5G智慧安防小區如何設計 5G智慧安防小區設計方案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份5G智慧安防小區設計方案,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浙江省首個5G智慧安防小區用到了不少黑科技,「5G+AR」警務眼鏡、巡邏機器人、5G視頻監控、5G消控室……720°立體防控,讓小區更安心。2019年是5G商用元年,8月1日發布的《溫州市加快推進5G+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2019-2022年)》中指出,溫州市正搶抓5G試點城市建設契機,推動實施百項場景示範應用計劃,而5G+智慧安防試點正是5G+城市管理的重要應用。
  • 疫情之下,智慧城市安防運維如何突破?
    在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安防系統早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步發展成為涵蓋視頻、報警、智能、大數據分析的集成系統。在建設智慧城市安防系統工程中,眾多類似預警運維智能箱的安防產品,發揮著重要作用,積極助力提升安防系統運維效率,打造一個更加智慧化、高效化的未來城市。
  • 酒店綜合安防綜合管理系統的組成、功能及方案實現
    打開APP 酒店綜合安防綜合管理系統的組成、功能及方案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4 16:48:40 • 方案介紹 大華酒店綜合安防綜合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報警系統、梯控系統、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基於TCP/IP網絡技術進行組網,採用軟硬體一體化平臺,融合多個子系統,同時搭配中心管理系統以及大屏顯示系統,做為酒店安防系統的監控中心(見圖)。
  • 目博科技攜手阿里共建山西晉城市智慧停車項目
    目博 & 阿里雲 2020年7月,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中標山西省晉城市智慧停車項目,目博科技作為阿里雲該項目路側停車泊位信息採集設備唯一供應商,負責後續項目實施的技術支持和維護。
  • 泥蜂智慧工地亮相深圳智慧城市應用展暨第19期寶安發布,驅動智慧...
    奇信股份控股子公司全容科技長期深耕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堅持科技創新、堅持助力智慧城市轉型升級的企業,全容科技在本次活動中受邀攜自主研發製造的"工地大腦"——泥蜂智慧工地,亮相智慧城市應用展並登上第19期寶安發布,全力展示以創造智慧城市為目標、綜合物聯網技術及大數據、雲計算應用的智慧工地解決方案。
  • 江西高創保安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剛:打造城市安防「最強大腦」
    次年,他回到江西拓展市場,因出色業績取得「天網工程」供應商與系統集成商資格。市場是檢驗產品的試金石——肖剛緊跟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帶領高創不斷取得佳績。  2008年至2015年,安防產業發展模式從「看得到」轉變為「看得清」,由「看得清」轉變為「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