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創創始人肖剛。 (資料圖片)
在我國安防行業,肖剛聲名在外。作為江西高創保安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他是國內政法大數據領域以數據思維賦能社會治理,突破傳統建設+移交模式的領導者與率先實踐者,是「人防+技防+智防」深度一體化模式創始人,也是國家「地網雪亮工程」推動者。
2008年,29歲的肖剛在浙江杭州成立了高創電子。次年,他回到江西拓展市場,因出色業績取得「天網工程」供應商與系統集成商資格。市場是檢驗產品的試金石——肖剛緊跟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帶領高創不斷取得佳績。
2008年至2015年,安防產業發展模式從「看得到」轉變為「看得清」,由「看得清」轉變為「看得懂」。肖剛清楚地認識到,這是新一輪市場「風口」顯現,誰先完成國內安防產品轉型升級,誰將率先搶佔行業「風口」,贏得市場競爭「先機」與發展「制高點」——高創抓住機遇,在安防產業領域站穩了腳跟。
2012年,肖剛將公司業務拓展到智能交通、智能樓宇與應用軟體服務;同年,完成網格化管理系統開發,秉承軟體即服務(SAAS)的先進理念,聯手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完成江西省近20個縣的網格化系統建設運營,年營業額超8000萬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雖然在系統集成領域項目很多,收益良好,高創仍存在商業模式落後、核心競爭力不足、服務單一的問題。對此,肖剛清醒意識到:「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雲計算」這三大技術與全新的商業模式,正在深刻影響著社會每一個領域,也引發了安防產業新一輪變革。不及時轉型升級,不對技術與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就難以為繼。
如何自我變革,自我創新,成了肖剛當時面臨的最大考驗。2013年5月,肖剛帶領高創在南昌高新區成立江西高創保安服務技術有限公司。起初,他們在便利店、大市場等場景推廣,但收效甚微,還面臨著股東撤資出走、跟隨多年的創始高管辭職等困境。
痛定思痛,肖剛決定全面推動公司轉型。在深刻分析社會治理與社會需求存在的巨大鴻溝後,他認識到:人工智慧、大數據將為安防產業,特別是政法行業開啟全新藍海。對此,肖剛創新提出「人防+技防+智防」一體化的「地網工程」綜合安全服務新模式,並啟動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人臉識別算法、人臉稽查布控系統、高創盒子、地網工程指揮調度平臺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與核心產品研發,吸引大批人才構建了人防、技防一體化指揮中心。
在現代社會治理中,「天網」發揮著巨大能量,極大提升了案件偵破水平,有效遏制了社會犯罪率提升。2016年,國家開始全面建設「雪亮工程」——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作為「天網」的延伸,「雪亮工程」力圖打通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最後一公裡」。肖剛提出的「地網工程」與「雪亮工程」不謀而合。
「生活中,只有降低大家切身感受到的發案率,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才會相應提升。」肖剛說。
為此,肖剛帶領高創積極參與國家「雪亮工程」建設,開創民營資本參與社會管理、政府購買公共安全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在技術上,他們不斷強化人臉識別技術,提高數據準確率,將「地網工程」技術提升到國內領先水平,並融合人工智慧、雲平臺與大數據運營為一體,實現對人、事、物做到聯動、防範。這一做法得到中央綜治辦、江西省政法委等高度評價,成效顯著。
2016年10月,全國綜治會議召開期間,肖剛攜「地網雪亮工程」參會亮相,得到各地關注與稱讚;高創先後迎來200餘批考察團實地考察學習。自此,高創的全國品牌效應開啟,新的市場布局不斷擴大。
2017年至2019年,在綜合多地「雪亮工程」建設運營經驗,以及對社會治理工作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高創緊跟時代要求,探索出一條以綜治中心為依託,將數據思維賦能社會治理之路,打造出具有品牌特色的「高創模式」。同時,他們啟動了北京+南昌「雙總部」戰略架構,在北京、天津、安徽、貴州、深圳等地迅速推廣落地。
目前,高創已接入「雪亮工程」視頻線路2萬餘條,服務了一批智慧平安社區、智慧平安商業街、智慧平安單位,覆蓋10個省份,15個城市,1000多個小區,服務涵蓋約3000萬人,400多萬輛車。
肖剛明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他們努力走出了一條以智慧化為引領的商業道路,而要真正在全國普遍實現「人防+技防+智防」的大數據社會治理模式,仍任重道遠。如今,在國家治理體系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指導下,要將安防產業做大做強,場景運營服務將是未來新的發展窗口——這將為高創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豐富的場景應用能為社會治理帶來巨大管理效率,並通過場景來定義數據量,從數據量中分析問題,最終實現智慧化城市管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大腦』。」肖剛說。
目前,高創已成為江西省各類智慧中心實體化專業運營服務商,協助政府採用多維數據賦能社會治理。提及未來,他表示:「還需進一步強化數據研發、交付和運營能力,堅持以『被動應對』到『主動防範』安全服務的初心。只有掌握海量數據與積累相關經驗,才能鑄就高創公司的護城河。」
「下一個10年,將是數據蓬勃發展的關鍵期,對政法工作的理解與多年案例、品牌和經驗的沉澱,能夠助推高創走得更遠。這是我們接下來的戰略布局。」肖剛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興)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