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生物醫學雜誌》被JCR「密切關注」避免踩雷
發表範圍:《英國生物醫學雜誌》雜誌發表有關解剖病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和病毒學、分子,細胞和癌症生物學、神經科學、藥理、生理等領域文章。2.
-
期刊解析—優質臺辦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細胞生物學Open Access (OA):是出版地區:臺灣出版周期:雙月刊最新JCR分區:Q2中科院分區:大類學科:醫學3區;小類學科:細胞生物學4區,醫學:研究與實驗3區。更多信息請點擊下面連結: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
-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編委專訪
、物理科學和工程相結合的同行評審期刊,涉及生物醫學工程的各個方面,包括基礎、轉化和臨床研究的文章。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主要發表生物醫學工程各個方面的高質量文章。具體主題包括生物材料、納米醫學、再生醫學、組織工程、醫療技術、機器人和康復工程、生物力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以及生物醫學成像。
-
2012年氫生物醫學文獻109篇
Medical science monitor: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2,18(4): BR144.Li H, Zhou R, Liu J, et al.
-
2012年氫生物醫學論文109篇
Medical science monitor: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2,18(4): BR144.Li H, Zhou R, Liu J, et al.
-
UW生物醫學與健康信息學博士!
中文:華盛頓大學排名:US News #58排名:US News Global #8項目:PhD i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中文:生物醫學與健康信息學博士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useThe goal of our doctoral program is to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searchers to advance the science
-
5月齡寶寶塗「抑菌霜「變大頭娃娃,專家講解寶寶護膚如何避免踩雷...
近日,一則「大頭娃娃」新聞引得不少家長關注。長時間、相對大劑量、大面積的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真會讓寶寶的小臉變得像氣球一樣,醫學上稱之為「滿月臉」,即庫欣症候群面容。 那麼生活中是否激素一點都不能碰?醫學專家強調,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害怕使用激素,而是應該避免濫用激素。」以溼疹為例,這是許多嬰兒的常見皮膚問題,激素在治療溼疹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屬於處方藥。
-
大師講堂預告 數據科學遇上醫療健康: 生物醫學研究轉化至精準醫療服務
Savageau講席教授、密西根大學計算醫學與生物信息學系系主任、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及內科教授以及密西根數據研究院聯合主任。AbstractData Science is the key underlying methodology that is rapidly accelerating and transfor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wide.What are the opportunities for biomedical
-
機動戰隊地雷怎麼踩 踩雷實用技巧攻略
導 讀 機動戰隊地雷怎麼踩?很多玩家對遊戲中的踩雷方法技巧不太熟悉,接下來就跟九遊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學習怎樣在《Science》上發Letters|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這次的疫情,讓大家應該不止一次的看到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柳葉刀》(Lancet)的身影。按照2019年公布的最新IF排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影響因子高達70.67,位居SCI收錄的3000多份期刊裡的第三名,《柳葉刀》則以59.102緊隨其後。
-
宏基因組/微生物組雜誌簡介及2020最新影響因子
期刊網址:http://www.sciencemag.org/點評:頂級的綜合期刊,生物領域CNS三巨頭之一,文章正文篇幅短小,題材偏科普,要求受眾廣泛。近兩年影響因子穩定40以上,審稿意見要求照顧非專業讀者的可讀性,還是很有前途的,近年來微生物組文章多次成為封面,也是同行神往的雜誌。如上圖左1的封面即為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老師共同一作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教你避免我這些年養孔雀魚踩過的雷(選魚篇)
今天大魚為大家細數下這些年來踩過的雷坑。1、病魚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新手期,買家不會分辨魚的健康狀態,被S商濫竽充數所騙。應對:一是買之前應多觀察魚,遊姿要自然,不弓背,不蛇形遊動。二回到家要把母魚隔離,因為快分娩的母魚攻擊性更強,隔離可以避免互相追逐,同時也能避免母魚吃掉小魚。三降低密度,有條件的話一缸一魚,這樣能有效地降低母魚產後大小魚的感染。四小魚生出來之後前三五天儘可能的不要換水。
-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乳鐵蛋白可緩解腦中風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奶業科學雜誌(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上。 乳鐵蛋白對腦中風細胞模型代謝物的影響 據鄭楠副研究員介紹,缺血性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該病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缺血性腦中風主要以預防為主,功能性食品是重要的預防媒介。
-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
然而,最近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相繼發表文章對此表示質疑,並引發科學家激烈討論,讓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認識「精準醫學」 。精準醫學並不能惠及大部分患者?「精準醫學只讓極少人從中獲益,大多數腫瘤患者可能不會獲益。」
-
初級護師考試常見失分點,記得別踩雷_中國衛生人才網入口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初級護師考試常見失分點,記得別踩雷_中國衛生人才網入口,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初級護師考試考點,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Nature新聞:4%的生物醫學論文存在圖片重複
生物醫學實驗中使用的圖片在論文中不正確地使用,圖片來自Paolo Cipriani/Getty。2016年4月28日/生物谷BIOON/--針對20,621篇研究文章進行的一項大型分析[1]提示著,每25篇生物醫學論文中大約有一篇應當更加注意檢測不合適重複的圖片。這一發現再次呼籲在已被接受的研究論文在發表之前應當例行地檢查它們當中的圖片。
-
宏基因組 微生物組 微生態雜誌簡介及2019最新影響因子
期刊網址:http://www.sciencemag.org/點評:頂級的綜合期刊,生物領域CNS三巨頭之一,文章正文篇幅短小,題材偏科普,要求受眾廣泛。近兩年影響因子穩定40以上,看來照顧非專業讀者才更有前景,近年來微生物組文章多次成為封面,也是同行神往的雜誌。如上圖左1的封面即為中科院微生物所王軍老師一作的代表性研究。
-
最新版JCR「鎮壓」的期刊(有中國的),還有涉及一本中國期刊的聲明
詳見原文和名單:http://ipscience-help.thomsonreuters.com/incitesLiveJCR/JCRGroup/titleSuppressions.htmlTitle Suppressions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It has come to the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多年、國內排名靠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的巨額踩雷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踩雷事件發生後,諾亞財富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靜波在內部信中稱,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了管理上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升。她同時坦承,「作為有一定規模的資管機構,確實很難百分之百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