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全息圖,不用找穴位

2021-01-13 河南歧軒小兒亞健康論壇

1、全息元是針灸按摩之精髓


一級全息元:以肘膝為臍,腕踝為頸,手足為頭的「一級全息元」。

以腕踝為臍,手掌、足掌為胸,手指、腳趾為頭的「二級全息元」。

頭部全息元


上下肢相應部位的穴位功效類似。

人體上下軸對稱關係。

人體前後對應關係。

人體縱向對應規律。

四肢部一級全息元


(a)下肢陰面打開的內臟投影圖

(b)下肢陰面合攏,陽面向外的體表投影圖


(1)足相應於頭,太衝相應於目,臨泣、地五會相應於耳,照海相應於咽喉。

(2)三陰交相應於胸。

(3)陽陵泉相應於脅肋。

(4)足三裡相應於胃。

(5)曲泉相應於臍。

(6)委中相應於腰。

(7)血海、伏兔相應於小腹。


上肢部一級全息元


(a)上肢陰面合攏,陽面向外的體表投影圖

(b)上肢陰面打開的內臟投影圖

(1)大骨空相應於眼。

(2)二間、三間等穴相應於咽喉。

(3)勞宮相應於心胸。

(4)魚際相應於胃。

(5)內關相應於小腹。

(6)二白相應於肛門。

手三裡和足三裡:都有調理腸胃的功能。


上巨虛與上廉:治療胃腸病功效類似。

膝部委中穴和肘部曲池穴:都可治療腰痛。

委中和尺澤、曲池:都可治療膝部疾病。

神門和大鐘:都能「去心性之呆痴」。

陰郗和復溜:都可以治療盜汗。

承山和二白:都可治療痔瘡。

少澤和至陰:前者治療乳疾,後者糾胎催產,兩者都與婦產科疾病有關。

魚際和公孫:前者治療小兒疳積,後者治療「胃心胸」疾病。

2、頭部全息圖



3、手掌骨全息圖




4、手部全息圖




5、眼睛全息圖


6、耳部全息圖


7、足部全息圖


8、腹部全息圖



9、脊椎全息圖


10、鼻部全息圖


11、面部全息圖


全  息  介  紹

 

一、 穴位的全息律

   (一)全息胚——任何一個在結構和功能上有相對的完整性並與周圍的部分有相對明確過界的相對獨立部分都是全息胚,如頭、鼻、口、舌、任一節肢等,全息胚在生物體上是廣泛的分布的。

   (二)生物全息律——在全息胚概念基礎上,生物全息律可以這樣表述: 1 、全息胚的各個部位都有分別在整體或其他全息胚上有著各自所對應的部位。 2 、全息胚的一個部位,相對於該全息胚的其他部位與整體或其他全息胚的所對應的部位生物學特性相似程度較大。 3 、各部位在一全息胚的分布規律與各對應部位的在整體或其他全息胚的分布規律相同。 4 、在生長軸線連續的兩個全息胚,生物學特性相似程度最大的兩端總是處於相隔最遠的位置,從而總是對應的兩極是連在一起的。

   (三) 穴位的全息律——人體任一節肢或其他較大的相對獨立的穴位,如果以其對應的整體上的部位的名稱來命名,則穴位排布的結果,使每一節肢或其他較大的相對獨立的部分恰像是整個人體的縮小,並且每兩個生長軸線連續的節肢或每兩個較大的相對獨立的部位,總是對立的兩極聯在一起的。

   (四)穴位全息律的意義

   1、 穴位全息律的存在並不是偶然的,穴位是生物全息律和生物泛胚性在人體的一種表現形勢,這樣,我們可以根據全息穴位用來診斷疾病,又能根據全息穴位用來治療疾病。

   2、 穴位全息律揭示了解全息穴位在各個全息胚上有序排列,易於記憶、使用方便、便於普及,這群穴位不僅可為臨床醫生掌握,且也易為一般人所掌握。

   3、 穴位全息律的核心理論已不是經絡學,而是從中醫整體觀念中派生而又有所發展的生物全息理論,給諸多的微針系統更加合理的解釋和指導,並使以分散無序的微針療法有了理論依據和相互的內在聯繫,在臨時床上許多實用的奇穴而往往是在這個部位的全息穴位。

二、 全息療法

   (一)簡單而實用的全息診法

   生物全息診法,是將全息胚學說的穴位全息律應用到醫學臨床的診斷方法。穴位實質上是與對應部位在生理學與病理學上的相關位點。凡是機體某一器官或部位有病,就必然地要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表現,在穴位上相關地產生對痛刺激敏感、皮膚電阻低等病理生理現象。我們可以根據每個節肢區域壓痛點的有無或位置,就能制定在整體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無病,非常簡單迅速。對醫生來說,全息診法使他又增加了一種診斷方法。

  (二)現代高效的針刺療法——全息針灸

   全息針灸系統是針灸學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本文全息針灸主要研究全息針刺、頭皮針、火針、刺血拔罐的臨床應用。

   1、安全特效的全息節肢針刺

   (1)全息穴的位置

   人體的任一節肢都是相對獨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各節肢的長骨並不是正好穿過各肢橫截面的中心,而是偏向一側的,長骨所偏向的一側為背側,與背側相對的一側稱腹側,全息穴位就分布在各節肢的腹側。

   (2)取穴原則

   根據疾病部位決定所需要針刺的穴位,通常對應於疾病部位的穴位正好是非常敏感的壓痛點,穴位的選取遵循部位對應原則、同側對應原則、臟腑所主對應原則、少針穴準原則。

   ①部位對應原則

   頭部、眼、耳、鼻、口、牙等部位疾病取頭穴。

   頸項、甲狀腺、咽、氣管上段、食道上段的疾病取頸穴。

   肩、上肢、氣管中段、食道中段的疾病取上肢穴。

   肺、心胸、乳腺、氣管下段、支氣管、食道下段、胸背部的疾病取心肺穴。

   肝膽疾病取肝穴。

   胃、胰、脾的疾病取胃穴。

   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的疾病取十二指腸穴。

   腎、小腸、大腸的疾病取腎穴。

   下腹、骶、子宮、膀胱、直腸、闌尾、卵巢、睪丸、陰道、肛門取下腹穴。

   腿膝的疾病取下肢穴。

   足踝的疾病取足穴。

   ②同側對應原則——疾病在哪一側,一般取哪一側節肢穴位。

   ③臟腑對應原則——根據中醫髒象學說,神智、血脈、舌的疾病可以考慮心穴;血液、筋、目、精神的疾病可以考慮脾胃穴;鼻、皮毛、牙齒的疾病可以考慮肺穴;耳的疾病可以考慮腎穴。

   ④少針穴準原則:人體是一個泛控系統,向這個系統從較少的方向輸入強的信息,產生較強的泛作用,從而有較好療效,所以全息針刺療法一般只用兩根針或少取穴位針刺和治療。

   2 、整體信息最集中的部位——頭皮針刺

   由於生物進化歷程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複雜,由輻射對稱到兩側對稱基本規律制約,陸生環境的複雜化、多樣化、使動物乃至人體的頭部越來越發達,器官越來越集中,以提高機體適應外環境的能力。人體的頭部是包涵整體信息最集中的部位,頭皮針穴位是大腦皮層功能定位在頭皮外表設置的特定刺激點和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額上髮際部位,如用線條將這些刺激點一一連接起來便構成了一個在冠狀縫、人字縫、矢狀縫的人體縮形和髮際部位的人體縮形。全息針刺療法將和頭皮針刺法有機結合,對治療中風後遺症、小兒腦癱等疑難疾病,療效顯著,平均有效率達到 90% 以上。

   3 、溫通的火針、刺血拔罐療法

   火針療法,自古以來就是針灸治療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治病機理在於溫通、刺激穴位和病變部位,增加人體陽氣激發經氣,調節臟腑功能,再配合刺血拔罐,使經絡通,氣血行。本療法的取穴是全息穴位和局部病變穴位相結合,運用於中風後遺症、風溼性及類風溼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哮喘、痤瘡等疾病,特別對急性疼痛,往往有針到病除的良效。

   (三)走向世界的——全息針刀療法

   針刀是各種帶刃針的總稱。它起源於古代的九針,它是將中醫的針灸與西醫的手術刀有機的融為一體,將傳統的穴位刺激上升為現代點式手術。全息針刀在生物全息學理論指導下,將針刀的松解、切割、剝離功能應用在全息穴位的敏感點上,解決了針刀治療領域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治療脊柱相關疾病過程中,根據脊背全息穴位的分布規律,結合脊神經、內臟神經的分布區域,依照中醫「治之於外,調之於內」的原理,使全息針刀療法不僅對骨傷科疾病,而且對脊柱相關性疾病和疑難病症療效確切,有了更新的突破。

   由於全息針刀的顯著療效,幾年來,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挪威、土耳其、英國等國家相繼派員來我院考察學習,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的廣泛,全息針刀療法一定能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四)疑難病、慢性病的剋星——全息生物酶植入法

   全息生物酶植入法是把用全息藥物炮製的羊腸線植入在有關全息穴位中,利用其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來治療疾病。經過我們不斷的探索和研究,臨床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特別在疑難病、慢性病的治療中更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如胃病、哮喘、腹瀉、便秘、肌肉萎縮、外傷後遺症、中風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等,對癌症的治療全息生物酶植入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五)神奇的全息穴位注射療法

   全息穴位注射療法是把適量的藥物注射到全息穴位,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雙重作用,一是注射針頭造成的損傷刺激作用,二是藥物本身的治療作用。我們應用全息穴位注射療法治療面肌痙攣、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神經性頭痛、哮喘、失眠、小兒腦性癱瘓、中風後遺症、老年性痴呆、風溼性及類風溼性關節炎、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性功能低下等疾病,療效比單純針刺和藥物肌肉注射顯著提高,在有些疾病的治療中出現神奇的療效。

   (六)立竿見影、手到病除的——全息推拿療法

   全息推拿療法是全息穴位按摩和傳統經絡手法按摩相結全的按摩法。全息穴位按摩包括積各節肢的全息穴位和脊背的全息穴位按摩整復。全息生物學認為,脊索是處於神經胚發育階段的全息胚,按摩脊柱兩側的全息穴位治療內臟疾患有顯著療效,我院按摩師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在全息穴位按摩方面取得的豐富經驗不僅治療運動系統疾病,還包括五官科、婦科、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多系統疾病,如頸腰椎間盤突症、肩周炎、膝關節疾病、小兒腦癱、進行性骨營養不良、中風後遺症、失眠、頭痛、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胃腸疾患、風溼及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真性脊柱炎、痛經、腹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療效顯著,被患者稱為神奇的魔手。

(掃碼關注--仲景國醫網絡學院)

免費下載書籍


全息一詞本意是照相術中的從全息照片碎片可複製成原照片的技術。這裡引用來指生物體的局部是整體的縮影,即局部可反應整體情況,這種生物全息的現象是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發現的,現已廣泛應用於生物界和醫療界。用於人體的生物全息診療法,其特點是簡單、方便,便於記憶掌握,療效高、用途廣,可用於診病和治病。對於人體自身保健,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往往憑兩手既可以治病。

      人體的全息現象有三種:第一種全息現象是人的手指、足趾均為5個,因對應人體的四肢和頭;第二種全息現象是局部反映整體的情況,如手、足、眼、耳、鼻、舌等常見的七種診療方法,均可從局部來對全身的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第三種全息現象是現在從動物身上取一個細胞,可克隆出一個原體動物。

      用全息現象治療疾病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稱按摩法。即用拇指尖以穴位為中心作小圓周運動,順逆時鐘均可,用力要達到骨,以病人能忍受為度,一至三分鐘,病痛即可緩解。此法可自己治療。第二種稱針灸法。即在全息穴位上,用針灸的方法,提按捻轉幾下,5—10分鐘即可。第三種稱按壓法。全息法傳統治法多在第二掌骨針刺,此處皮下至骨,組織過淺刺激量小,穴位又密集,操作不方便。我都選用上肢橈骨內側,治腰以上病,小腿內側脛骨緣,治腰以下病,這兩處皮骨之間組織厚薄適宜,選用黃豆壓穴,膠布條成十字交叉固定,按揉黃豆,使力量傳至骨緣,壓力輕重為病人能忍受為宜。

      全息療法的適應症可治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尤其對止痛和應急處理效佳。如:頭痛、感冒、落枕、牙痛、鼻炎、咽炎、扁桃體炎、耳聾(鏈黴素性)、結膜炎、近視眼、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美尼爾氏綜合症、失眠、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嗜睡症;頸淋巴結腫大,落枕、頸椎病;氣管炎,呃逆、蕁麻診;心絞痛、乳腺炎、胸痛、心律失常、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膽絞痛,膽結石,膽囊炎;胃痛,腸麻痺,胃潰瘍、腸炎、痢疾;急性腰扭傷,風溼性腰痛,軟組織挫傷,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多發性神經炎,偏癱、關節炎(包括痛風性);遺尿、遺精、痛經;癌症疼痛,各種功能性疾病疼痛。

 

具有全身強壯作用的生物全息療法

 

徐瑞虎

人體中全息信息的存在

人體眾多的部位和器官都存在著縮形的全身經絡髒象系統,人體各部位和器官的發育也與整體發育密切相關。人的耳廓外形猶如一個倒置的胎兒,耳廓上存在著縮形的全身經絡髒象系統。十二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達於耳,當人體某一部位或臟腑發生病變時,可通過相應的經絡反應到耳廓的有關部位,出現壓痛、變色、結節、變形、脫屑、電阻變低等現象;有意識地刺激這些部位,可以防病治病,這些部位就是「耳穴」。耳穴的分布與耳廓的倒置胎兒之形基本相對應,頭部穴在下,臀部與下肢穴在上,胸腹軀幹穴在中部。

背俞穴是人體各臟腑經氣在背部轉輸的地方,它們均分布於背部距督脈1.5寸的膀胱經線上。自上而下有肺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等穴,各穴均有治療其對應臟器的作用。有專家研究稱,經常擦背可以防癌。

人的足被稱為「第二心臟」,腳在結構上毛細血管多,汗腺多,神經多,神經纖維中不但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豐富,且植物性神經也很豐富,足部的反射活動可以放射到全身,對全身起到有益的調節。人之有腳,猶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人的一身之中共有四根,耳為神機之根,鼻為苗竅之根,乳為宗之根,腳為根中之根,可見在全身保健中足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按摩、刺激足上的各個穴位及反射點,均可以治療與此對應的各臟腑病變,廣泛流行的足反射區療法的機理即是源於此。

足反射區療法是中華民族一種古老而奇特的健身療法,它集查病、治病、保健於一體,簡單易施,費少效宏,無任何副作用。此療法有以下幾種作用:(1)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可收扶正祛邪之功。(2)可溫陽祛寒。(3)可清熱瀉火。(4)可消除痰、食、氣、血等積結之症。(5)協調臟腑,平衡陰陽。(6)斂:治療氣、血、精液耗散滑脫不禁,葆真泌元。(7)鎮:使氣、血、痰、火逆衝而上之症得以平潛。

耳穴、頭部穴、手部穴、及背部俞穴這四個區域均可誘導出十二經的感傳線,通過經絡產生出調整全身的平衡信息。針刺、按摩或運動這些部位,通過信息傳導,可起到全身保健的作用。以下介紹的功法通過對人體四大主要全息信息區的鍛鍊,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實施方法:

此功法名「九九連環術」,匯集了古養生理論和現代氣功功法中的精華,重點鍛鍊人體中幾個全息信息較集中的區域,對機體功能進行雙向調節,可促進整體健康。

    浴面:採取放鬆姿勢,舌抵上顎,把兩手搓熱,覆面由下向上再向外擦之,自頸至髮際做圓形運動,如浴面之狀。此法即古之「駐顏術」,可美容養顏,清腦明目,緩解緊張,消除疲勞。

   搓耳:兩手搓熱,再用兩手分別搓揉兩耳廊,在耳垂處手法應重一些,以搓熱搓紅為度。此法可收全身強壯之效,腎開竅於耳,又可收強腎之功。

   俯身松腰:以下頷為引導點,帶動頭部向前做圓周形運動,隨著運動幅度的加大,逐漸帶動整個腰部也向前做圓周形運動。做此動作時意想頭帶動腰部向前運動時,脊柱的骨節自上而下一節節地鬆開,當頭帶動腰部回歸上方時,又意想脊柱的骨節自下而上一節節地合攏。初時感覺不明顯,隨著功夫的深入,可真正體會到脊椎骨一節一節的開合運動,到那時你的腰就會真正地鬆開。腰為全身的軸,此式對腰部的運動可對後背命門區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並可加強背部太陽膀胱經的經氣傳輸。所作的圈數依時間的長短,或為9圈,或為36圈、或為81圈。

 

    旋足:如採用坐勢,兩足抬起,意想兩足尖挑一細絲線做劃圓動作。兩足尖的轉動方向相反,即左足順時針轉時,右足逆時針轉,反之左足逆時針轉時,右足順時針轉。以左足為準,先逆時針方向轉動,再順時針方向轉動。依時間的長短,所轉的圈數或為9圈,或為36圈、或為81圈,可重複進行,多則不限。如採用站勢,可先移重心於右腿,抬起左足,外旋、內旋相等圈數;再移重心於左腿,抬起右足,外旋、內旋相等圈數。

   歸元:以兩手相疊置於臍前,男左手在裡,女右手在裡,先順時針方向摩臍轉動九圈,再逆時針方向摩臍轉動九圈。意守下丹田一段時間即可收功。

註:各動作的運行軌跡皆為圓形,除①、②兩式不限次數外,③、④、⑤三式所作的次數皆為九的倍數。

 

簡便神奇的生物全息診療法——紀念張穎清教授蒙難一周年分類:思考中醫

薛 圻 源

一   近年來,國人多能感覺到,雖然我們的醫學知識越來越多了,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了,但同時也越來越容易患病了,看病也越來越難了,越來越昂貴的醫療費用也越發難以承受了,如果有一種簡便易行的自我診療方法,能夠及時自我發現和處理某些疾病,將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使人們少進醫院,少花錢,同時減輕那些長期超負荷工作的醫生們的負擔,該有多麼好啊!

值得慶幸的是,在當年的「下鄉知青」張穎清發現生物體結構的中間層次單位——全息胚,並初步建立起全息胚學說之後,我們看到了這一希望。

重大科學發現的過程是艱難的,歷來只有少數人能夠獲得成功。但幸運的是,理解、驗證和應用這些科學發現常常並不難。全息胚學說就是這樣一種建立在觀察和實驗證據之上,且普通人也可以驗證的科學理論。正像日心說、進化論、大陸漂移說等許多偉大科學發現一樣,全息胚學說初看也是不合常識的,而且也遠非完善。但只要人們能夠不帶偏見地專心研讀張穎清的原著,對其中大量的舉證、分析和圖例進行認真的思索,並進行認真的觀察驗證,則不僅能夠清晰理解《全息生物學》的本義,而且會恍然大悟地認識到:這理應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生物體結構和生物的進化發展只能是這樣的,全息胚學說的建立只不過是捅破了造物主的一層薄薄的窗戶紙而已。

對於全息胚學說和全息生物學,我國細胞生物學奠基人、著名的細胞生物學家汪德耀教授曾給予公正的評價。他指出:

「建立在全息胚學說基礎上的全息生物學具有十分深遠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填補了生物學層次研究的空白。全息胚學說揭示了生物學若干新的規律,是理論生物學和應用生物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說達爾文進化論打破了物種的種與種之間的絕對界限,是生物系統的進化論,那麼全息胚學說就打破了生物個體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絕對界限,是生物個體的進化論。我認為:全息胚的發現,以及全息胚學說的提出同細胞的發現以及細胞學說的提出有著相同的、重要的科學意義。全息生物學已在醫學、農業、園藝、獸醫、植物組織培養、中草藥學、古生物學等領域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科學和經濟效果;特別是生物全息診療法和全息定域選種法的發現對中醫、針灸以及農業生產的發展必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  全息胚學說的建立,使得我們對經穴治病現象發生了一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從而揭開了自然界又一層神秘面紗。實踐證明,按全息胚理論取穴,針對不同的病症施行針灸、按摩、刮痧等中國傳統醫術,對於許多臟器性疾病是更為高效合理的治療方法,施術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完全改變了傳統經穴診療法憑世代經驗積累傳承取穴治療的作法。更可喜的是:全息胚醫學理論的正確性很容易通過個人家庭保健實踐來檢驗。用全息生物學原理檢查未知之病需要足夠的醫學知識和實踐經驗。但若已知某人有某種處於發作期的疾病(特別是臟腑病症),具有一般人體解剖學知識的非醫務人員也能根據全息診療法基本原理在患者全身多處相應全息對應點(即全息穴位)準確地預見並檢測出明顯的病理反應——「壓痛」(某些處於「休眠期」的疾病,例如毫無外在症狀的肝血管瘤,沒有這樣的壓痛反應)。在這些壓痛部位針灸或按摩,比在傳統的經穴上按傳統經驗取穴治療效果要好得多,常有神效。人體全息穴位的有序分布規律及其明確的臟器按序配位對應關係、同一臟器在不同長骨系統的對應全息穴位呈現的相同等比分位關係,既是張穎清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重大發現,又是全息胚學說的自然推論,更是支持全息胚理論的有力證據。

人體體表「隨機」出現的「壓痛點」古人稱之為「阿是穴」或「天應穴」,常常並不處於傳統經穴位置。「阿是穴」的奇效古人早就有所體驗,但在張穎清發現全息胚現象並總結出全息胚學說之前,「阿是穴」的出現只能被當作一種偶然現象,可遇不可求,既無普遍規律可循,也無法弄清其形成原因,更不用說準確預見了。雖然古人曾有「以痛為腧」的經驗認識,但由於無規律可循且大部分「阿是穴」的壓痛面積很小,無的放矢的去尋找,使人無所適從,有時無異於大海裡撈針,很難找到,即使找到一些,也無法區分和確認哪幾個與所治病症有對應關係。故前人只將「阿是穴」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全息胚的發現,使得「阿是穴」不僅具有準確的規律可循,而且其形成原因有了合理自然的解釋,並成為最合理可靠的診療依據。

對於一些非傳染性、非創傷(或其它內外出血、充血、骨折、錯位、感染、栓塞等)性及暫無生命危險的許多疾病,選擇對應「全息阿是穴」按摩和針灸(非專業人員不宜)或刮痧,將成為簡便易行、及時合理、安全經濟的治病方法,如果有心去做,大部分人皆可掌握,如應用得當,會成為很好的家庭醫生。一些初期病症完全可以在自家利用業餘時間自行解決之。例如,對於不嚴重的冠心病症狀,在第二掌骨、前臂(間使穴至郄門穴)、胸大肌等部位的全息心臟穴位處施行按摩,常可手到病除或迅速緩解症狀;有些令醫院頭痛或無耐心治療的慢性病(如過敏性結腸炎)可通過持之以恆的自我全息穴位按摩(需合理的手法和力度),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

人們還可以很容易地體驗到:對於心臟病,左側肢體的對應全息穴位的壓痛感明顯強於右側,上肢明顯強於下肢;對於肝膽病,右側肢體的對應全息穴位的壓痛感明顯強於左側,同側上下肢則相當……這一奇特現象驚人的吻合了全息胚學說的自然推論——全息胚遺傳勢理論,不僅進一步證實了全息胚理論正確性,而且在醫學和生物定向培育等許多領域都有著重大的實踐指導意義。利用全息胚遺傳勢理論對植物進行定向培育和育種,在農業上已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前人早就發現玉米穗中部的種子特別高產,但不知其原因,全息生物學不僅對此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同時預言了不同作物高產選種應遵循的普遍規律,並得到了廣泛的試驗驗證。

雖然生物全息診療法一再顯示了其神奇的效力,但遠沒有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廣泛的應用。其發展潛力無疑是巨大的,但不可能是萬能的,如前所述,對於創傷性、出血性、骨折等,生物全息診療法顯然是不適用的(其禁忌和注意事項同傳統刮痧、按摩、針灸療法)。全息診療法更不能代替體育鍛鍊和性情修養,因「七情六慾」對人體的傷害速度和程度往往大於任何治療方法的治療康復速度和程度。而且,全息診療法歸根到底是利用了人體本身的機能和潛能,其治療原理已由全息胚學說的第一、二類交叉免疫反應理論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而第一、二類交叉免疫反應能力是因人、因時、因病理、因病程而異的,也會因某些原因受到削弱。因此,像所有治療方法一樣,全息胚治療的效果有著明顯的個體和年齡差異,一般說來,年青體健者比年老體弱者易見效,病程短者比病程長者易見效,病情較輕者比較重者易見效,針灸比按摩刮痧易見效,手法得當經驗豐富比手法不得當缺乏經驗易見效。

 

此外,人體不同器官和系統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且都受到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直接或間接調控,而內分泌系統又是分層次的,每個層次的內分泌腺都有自己的所在位置,因而在各次級全息胚上也有自己的對應全息穴位,其全息穴位與所控器官的全息穴位也不重合。任何層次的內分泌腺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相應器官和系統並間接影響其他器官和系統,引起各種症狀,而內分泌系統對人體各種機能的協同、拮抗等作用以及人體免疫等系統的綜合作用,常使得疾病症狀與原因之間的因果鏈變得複雜。由於疾病的前因後果涉及的所有失常器官都會在各自相應的全息穴位上出現壓痛反應,因而僅在症狀明顯的器官所對應的各全息穴位處施治並不總是有效。這顯然是因為疾病的「始作俑」器官並不一定是表露症狀最嚴重、最明顯的那些器官的緣故。既然自我感覺到的疾病症狀常常不能真實反應病因,僅「對症施治」,效果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故從理論上講,同時還要「對因施治」。病症相似而病因不同,選擇的全息治療穴位也應不同。

由於全息胚學說揭示了疾病與體表壓痛之間關係的本質,使得非醫務人員在許多情況下(包括沒有條件去醫院或找不到合適的醫生、處於兩次定期查體之間又無明顯疾病症狀等情況),可以放心地採用一種「模糊」的全息按摩健身法,自我和在家庭成員間開展相互診療及健身活動,這種模糊方法實際就是儘可能找出體表全部「阿是穴」,按輕重緩急分批「消滅」之。具體做法(僅供參考):用拳頭的凸起部位(如掌指關節)在後背(頸椎除外)、肩胛骨、髂骨、四肢這些全息穴敏感部位進行力度適當的全面叩擊檢查(骨質疏鬆者需謹慎。某些凹陷部位需輔以按壓法檢查),找出幾乎所有的壓痛點,再以適當的次數和療程對這些壓痛點用松握的拳頭的凸起部位以適當的力度和彈性擊打(某些凹陷部位需用按壓法)。如壓痛點過多,可按壓痛的程度以先重後輕的次序分批施治。能在不了解或不深究對應關係的情況下有效緩解和治癒某些自己未查覺或醫院未能查出的疾病,還可能使某些現有條件無法發現的早期疾病在人們不知曉的情況下被消滅。雖然這不符合張穎清教授主張的「少針穴準原則」,但實踐證明確實有效。

三  由於多種原因,目前的全息生物診療技術和理論遠未得到更系統的總結和深入的發展,基本還是在初步的應用層面上摸索擴大適宜範圍,積累臨床經驗。例如,人體全息胚在層次上的劃分目前基本停留在表面化和粗略化的示意階段,不適宜悟性不強的非專業人員自我診療參考。應通過深入的研究得到像足反射療法圖譜那樣的人體各全息胚的器官對應區界圖譜。如果進一步仔細研究骨骼與骨骼、肌腱與骨骼之間的聯結關係,不僅會明確更確切、更分明、更細化的全息關係,還會驚奇地發現那些原本看起來似不符合穴位全息律的許多傳統經穴其實是符合穴位全息律的。由於張穎清首先由第二掌骨發現了穴位全息關係並進一步發現了全息胚之間「異極對接」的基本規律,又將實際上屬於腓骨全息區傳統經穴體現出的全息分布關系所顯示的小腿「極性」方向推廣到整個下肢,導致股骨節肢和足部以及屬於脛骨全息區部位的全息胚極性標示發生了「顛倒」錯誤。實際上,小腿內有脛骨和腓骨及各自對應的肌腱,分屬兩個相對獨立的全息胚——「脛骨全息胚」和「腓骨全息胚」。對於脛骨全息胚,其「極性」是遠心端為「頭」,腓骨全息胚則相反(近心端為「頭」)。因而,不能簡單將「腓骨全息胚」的「極性」關係推廣至整個下肢。發生這一局部錯誤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從表面看來股骨節肢是從軀幹下部長出的。而實際上股骨節肢是從髂骨全息胚「頭側」長出的,而髂骨又是從骶骨全息胚「頭側」長出的,因此髂骨是從脊椎這個「樹幹」上生出的第一級節枝,而股骨節肢又是從第一級節枝上生出的第二級節枝,其遠心端的「極性」理應為「頭」而不是「肛」。此類局部錯誤雖不影響全息胚學說總體上的正確性(而且恰恰需要用全息胚理論本身去糾正),但確實影響了生物全息診療法的診療效果,以至於一些應用者因在腿部實際上屬於脛骨的全息區測不到張穎清原著標示位置的「全息穴」的壓痛反應而對人體「穴位全息律」的普適性產生了懷疑。但由於多年來張穎清本人及大部分從事全息診療的醫生一直滿足於積累經驗最多的第二掌骨全息診療法的診療效果,因此,沒有仔細研究、糾正和完善此類問題。

但人們不該因此而求全責備,個人的精力和認識能力畢竟是有限的。雖然全息胚學說誕生以來曾開過三次國際學術討論會,得到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赫胥黎、中國生物學家汪德耀等科學家和原國家衛生部的肯定,並在許多國家和領域得到了應用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於未得到國家高級領導的充分重視和更大的支持,國家未能像組織研究其他重大科研項目那樣,集中一批優秀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合力攻關,因而全息生物學未得到應有的驚人發展。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能,沒有達到應有的廣為人知的程度,甚至沒有在生物學界和醫學界獲得廣泛的認同和推廣。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科技體制上的重大缺陷。對全息生物學這門涉及眾多學科的新興邊緣學科的深入研究和發現、發展,需建立在對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病理學、中醫學、現代西方醫學、人體解剖學、骨骼學、內分泌學、免疫學、組織胚胎學、發育生物學以及生物進化、生物重演律、生物相關律等自然規律和現象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礎之上,這顯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實現。在中國,則需要國家權力部門的組織和全力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全息胚學說中的「全息」與全息攝影中的「全息」在意義上有本質的區別,也不簡單等同於遺傳信息。如果混為一談,會造成對全息胚學說的極大誤解。另外,曾有人由《全息生物學》引申出了五花八門的「《全息××學》」或「《××全息論》」,這些《全息××學》、《××全息論》多為似是而非的思辨性文章,既無可靠的事實依據,也無法進行實踐檢驗,因而,這些《全息××學》、《××全息論》決非《全息生物學》的發展,實質上與《全息生物學》毫無關係,讀者需注意鑑別,且勿由此對《全息生物學》產生誤解。

四   不幸的是,正當張穎清受邀演講於瑞典學壇並獲具有諾貝爾獎提名權的國際生理學及醫學權威高度評價後不久,第三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學術討論會正在美國召開之際,國內某「學術權威」突發「絕招」,一手遮天將這門正在造福人類的新興學科打入偽科學之列。狹隘與虛偽、傲慢與偏見,伴隨著對科學發現規律和科學史的愚昧無知,致使一位偉大卻又處於弱勢地位的學者陷入絕境,心身俱毀,於2004年10月20日含冤去世。事件發生之荒唐及其所暴露的嚴重問題,令人震驚和寒心,並將使我們的時代和中國科學史永遠蒙羞。

歷史上,西方曾發生許多科學蒙難事件。例如日心說、進化論、非歐幾何、大陸漂移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吞噬細胞理論、集合論、電離學說、孟德爾遺傳理論等偉大科學理論的建立都經歷了艱難的歷程,有的科學家因其科學發現長期得不到承認和屢遭挫折而抑鬱成疾甚至英年早逝。歷史上許多科學蒙難源自學術權威的壓制,特別是出自無名之輩的科學發現,更易遭到嫉妒、傲慢與偏見的本能抵制和打壓。而像張穎清冤案這種由外行權威用政治手段跨學科幹預造成的科學蒙難事件,在世界科學史上則是空前的。

如果我們理解了《全息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並具備基本的邏輯學知識,再去看一下被那位「學術權威」所利用的《全息生物學質疑》一文,就不難發現:質疑者根本不了解《全息生物學》的內涵和主旨,不僅將其立論建立在對《全息生物學》望文生義的曲解之上,而且對自己用作評判工具的邏輯學的基本規則和應用條件都沒搞清楚,用毫不相干的機械教條,驢唇不對馬口地去攻擊一個經受了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而且對全息生物學大量的觀察證據及應用成果避而不談,完全是在望風捕影,無中生有,偷梁換柱地玩弄文字遊戲和詭辯術。

例如:對於張穎清的「生物體結構三定律」之一的「生物全息律」,那篇質疑文章先是自以為是地斷言:「生物全息律是通過三段論推出來的」,再把張穎清對「生物全息律」涵義的一段概述斷章取義,摘取其中的三個句子,一口咬定那就是「生物全息律」的三段論推導過程,然後便煞有介事地套用其「邏輯常識」大批特批起來。

眾所周知,「三段論」屬於「形式邏輯」中的「演繹推理」,而「生物體結構三定律」像許許多多的科學定律(如:生物重演律、牛頓定律、庫侖定律、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一樣,是從大量觀察和實驗證據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客觀規律,豈能由簡單的「三段論」推導出來?其正確性也只能依靠實驗和觀察數據來驗證(或由可能進一步發現的更基本的定律推導驗證),又豈能用簡單的「三段論」來度量?張穎清從未用什麼「三段論」推導過他的「生物體結構三定律」,任何開創性理論也都不可能由『三段論」推導出來。如果非要說「生物全息律」的提出過程與「形式邏輯」有什麼關係,也只能說與「演繹推理」的逆向邏輯——「歸納推理」有關。用「三段論」推導任何學科的基本定律都將是「南轅北轍」,貽笑大方。怎麼我們的兩位中科院院士連這點中學生都具備的基本邏輯常識都沒有呢?一篇由低級錯誤堆砌而成的文革大批判式文章,竟能讓大名鼎鼎的「科學精英」如獲至寶,不加任何甄別,不作任何調查,不容任何分辨,不經任何程序,匆匆拈來做為砸向一個基層學者的悶棍。此等既違法理又悖人倫的霸道行徑,能在當今中國堂而皇之地假「反偽」之名而行,如果不是因為學術浮躁之風和偏見使得這些「科學精英」失去了基本的邏輯判斷能力,則定是人類本性借科技體制漏洞在導演一場逆向淘汰的歷史悲劇。

 

 

   

 


相關焦點

  • 人體全息圖
    4、手部全息圖5、眼睛全息圖7、足部全息圖8、腹部全息圖9、脊椎全息圖
  • 藏在第二掌骨間的秘密---全息穴位圖與疾病治療秘訣
    大家看看這個第二掌骨圖,掌骨一個頭穴,一個腳穴,中間是脾胃穴,大家記下來。 另外的大部分人就是介於這兩者之間,他們的骨頭摸上去還算清晰,但仍會摸到一處或幾處的凸起,這時你就根據第二掌骨圖中所標明的位置去找相對應的臟器。在這些凸起的地方你一用力按壓,病人馬上會感到非常疼痛。還有的病情比較輕、患病時間短的,在骨頭上的凸起不明顯,你就一點點地一邊按壓一邊往下走。如果某處有明顯的麻、脹、酸、痛的感覺,都代表此部位對應的臟器有病。
  • 【捆仙索】人體全息反射區圖集錦:窺一斑而知全豹
    「捆仙索」全息療法自開課以來,深受大家的推崇與喜愛,應眾學員要求,今天給大家系統整理了一下人體的全息區圖
  • 一張圖讓你看懂什麼是3D全息廣告機
    先來看看它的真實面目3D全息電風扇其實就是個電風扇這個電風扇是怎麼實現3D全息投影的呢?先來看看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東西,只是那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原理,有什麼作用。有些人叫它3D全息風扇,也有人叫它3D全息廣告機,實際上它的作用遠不止廣告展示。很快,這個3D全息產品將應用在我們生活的很多場景。下面就通過一張圖來詳細了解下這個3D全息風扇或者叫3D全息廣告機。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2.督脈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3.足少陽膽經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 全息圖之一 | 穿越靈魂
    當你創造了這張全息圖
  • 電子全息針灸讓多種疾病同時得到治療
    據新華社電 不需刺破皮膚,自動尋找病變穴位,全息全方位治療——用一種儀器對人體凸出部位進行電子全息針灸,便可讓多種疾病同時得到治療。這是日前在京舉行的電子全息針灸應用推廣發布會上傳出的信息。此次發布會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發明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國際健康長壽研究會協辦。
  • 生物全息理論中看局部與整體的相關性
    全息理論百度百科解釋:宇宙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20世紀70年代山東大學生物系張穎清教授將全息運用在生物學上,他在人體的第二掌骨側發現了一個微針系統,其穴位分布規律恰似人體的縮影,遠端是頭穴,近端是生殖穴。
  • 手掌全息圖
    人是全息的。每個部位,每個細胞,每個基因,都是一個「信息人」。 我們的手反射區,是許多個信息人的重疊。 這是因為人是全息的,調整好手,也就可以調整好身體其他部位的亞健康、調整好全身的疾病。網上有很多手掌全息圖,我選擇了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的貼在這裡。
  • Asia Training生命密碼全息圖是什麼?
    Asia Training生命密碼全息圖又是什麼?為了幫助更多人認識自己、讀懂自己,發現自我天賦,了解他人的性格、行為模式,生命密碼通過一個人的公曆出生年月日,演繹出了一套系統性的計算法則。經由不同層面來了解自己和他人,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與人的溝通變得更簡單有效,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和諧。AT生命密碼全息圖,通過3個立體的維度解讀潛在的生命資源。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配合著按摩穴位,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2督脈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一病一穴,103個,穴準病癒穴位按摩是我國中醫的傳統療法,穴位按摩不僅可以治癒一些疾病,還能增強人的體質。穴位按摩方法穴位按摩的基本手法有:單食指扣拳法(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拇指推掌法(手自然展開,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雙拇指扣掌法(以雙拇指重疊之處作為著力點)。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全息對偶(holographic duality)正是在場論、引力和弦論研究中誕生的一個重要理論工具。全息對偶原理表明,包含引力的高維空間可以從不含引力的低維量子理論中像全息圖一樣產生。這一原理使物理學家們自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宇宙是不是也只是一張「全息圖」呢?
  • 科學知識┃通俗講「全息」是怎麼回事
    全息這項技術可以被用於光學儲存、重現,同時可以用來處理信息。1947年,英國物理學家Denise Gabor(1900-1979)發現全息全息光柵圖技術,並因此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圖可以不用看懂,反正很厲害就是了。先記下,後面慢慢展開解釋。
  • 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
    那麼腿部該如何刮痧這是好多人不知道的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腿部刮痧瘦腿法腿部刮痧減肥穴位圖腿部刮痧瘦腿療法使用刮痧瘦腿法可以先在雙腿上塗上瘦腿精油,坐在沙發或床上,腿部放鬆自然彎曲,之後使用刮痧板或你準備好的工具,接著從腳膝蓋開始到腳跟開始向上刮,每天都要刮20分鐘。
  • 人體手部全息圖
    以下位於人體手部的穴位 ,學習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手部穴位圖手部穴位圖手部穴位圖手掌穴位參考圖
  • 奧能水晶全息圖
    後來的科學家們認為大腦只能通過全息結構才能存儲海量的生命記憶,甚至宇宙也是全息的。全息圖在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生命全息圖是德國奧能水晶治療的基礎。通過特殊的工藝,奧能將全息結構注入到水晶之中。這些水晶作用於皮膚表面,會跟人體本有的全息結構共振,產生奇妙的療愈效果,並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關注奧能,與光同行。
  • 德國馬戲團3D全息投影代替動物演出 動物再也不用遭受殘忍訓練
    德國馬戲團3D全息投影代替動物演出 動物再也不用遭受殘忍訓練  Emma Chou • 2019-06-06 09:43:54 來源:前瞻網
  • 它們就像全息圖
    根據義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和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的最新研究,黑洞可以像全息圖一樣,將產生三維圖像的所有信息編碼在二維表面上。正如量子理論所證實的那樣,黑洞可能是極其複雜的,在兩個維度上集中了大量的信息,就像自然界中一塊超級硬碟。
  • 【收藏】人體幾大部位全息圖
    宇宙是全息的,世界是全息的,生命發展是全息的,人體是全息的,人體細胞也是全息的。什麼是全息?通俗來講全息就是一體,是整體,是多元、包羅萬象的。個體之間雖存在差異化,而差異化也是全息中的一部分,全息當中包含了所有的個體差異。
  • 宇宙或許只是一張全息圖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息圖中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奇特的理論暗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根據當前的全息原理,需要一個二維的平面,這個平面內擁有能夠描述三維圖像的所有信息。自1997年以來,科學家就開發出基於宇宙理論的全息理論,現在這一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展示建立在全息理論基礎之上的宇宙間如何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