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2021-01-09 復禾健康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

「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

1.任脈

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

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足少陽膽經

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4.足闕陰肝經

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足太陰腎經

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足太陽膀胱經

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足陽明胃經

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體熱打嗝喜食冷,大便乾燥且不通。

8.足太陰脾經

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溼還有關節痛。

9.手陽明大腸經

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手太陰肺經

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手少陰心經

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手太陽小腸經

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手闕陰心包經

胸到中指心包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手少陽三焦經

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下降憂鬱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相關焦點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十二經絡,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了解人體經絡-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呼吸做起,以經絡為據,洞悉太極之理,尊陰陽之綱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氣者生之本也,時者生之用也!
  • 看懂全息圖,不用找穴位
    (六)立竿見影、手到病除的——全息推拿療法    全息推拿療法是全息穴位按摩和傳統經絡手法按摩相結全的按摩法。全息穴位按摩包括積各節肢的全息穴位和脊背的全息穴位按摩整復。 具有全身強壯作用的生物全息療法 徐瑞虎人體中全息信息的存在 人體眾多的部位和器官都存在著縮形的全身經絡髒象系統,人體各部位和器官的發育也與整體發育密切相關。人的耳廓外形猶如一個倒置的胎兒,耳廓上存在著縮形的全身經絡髒象系統。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一、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 穴位、經絡是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穴位經絡或許成為下一個新發現
    人類的科技都這麼發達了,竟然還有器官沒被發現?是的,你不用驚訝,這個不是假新聞,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人體的唾液腺一般有三種主要類型,可是這次發現的鼻咽後部的唾液腺則屬於則三種類型之外的第四種。為什麼這種類型的唾液腺一直未被發現呢?
  • 什麼是經絡養生?就是將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者,徑也。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養生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那麼到底什麼是經絡養生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經絡養生就是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快來看看吧!1、太淵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側凹陷處。
  • 老中醫:「安利」人體6個重要穴位,其中2個是長壽大穴,拿走不謝
    穴位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 暈車、牙疼、胃口差、經常打嗝,按哪些穴位緩解? 怎麼找準經絡來...
    穴位貼敷加打針灸,經濟實惠,性價比高,治療起來人也比較舒服的。」 冬病夏治能激發身體自我修復能力 李新偉主任醫師介紹,像黃女士這種在冬季病情加重的慢性支氣管炎,屬於冬病範疇,這類疾病通常都有虛症、寒症的共同特點,「患有『冬病』的人一般都屬於陽虛體質,體內有痰溼。」李主任說,一旦天氣冷,體內陽氣不足,宿痰受外寒影響,肺功能失調,就會頻繁感冒、咳嗽。
  • 不同穴位的組合,對你身體會有什麼好處?
    穴位有對比才能選擇好更適宜的施治穴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面對穴位組合的一些小難題。通常穴位組合,都是互為表裡的經絡和臟腑搭配,但是偶爾也是可以跨界組合的。這個需要有專業選手指路。到那一看,腿腫不說,而且都走不了路了,只能扶著桌子才能勉強站起來。診脈之後,發現主要就是腎虛的問題。對於老人家來說腎虛是很常見的情況,《黃帝內經》裡面也曾講到:「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老教授的症狀基本上存在有以下幾個情況。A. 近期便秘嚴重:2-3天排一次;B.
  • 八大穴位之肩井穴
    【解剖】有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與岡上肌;有頸橫動、靜脈分支;布有腋神經分支,深層上方為橈神經。肩井穴【取穴方法】人體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穴,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主治疾病】肩背痺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乳癰,中風,瘰癧,難產,諸虛百損。
  • 這個書上沒有的穴位,竟是治療頸椎病的特效穴
    第二因素是我們自身的經絡系統,經絡系統出問題,百病叢生。 頸椎病的問題就是經絡堵塞。 有了頸椎病怎麼辦?可以揉揉手掌中的那個紅點,不用求人,自己就能解決。
  • 雷射照射光療儀,低能量穴位治療
    ,幫賣家找好工廠」的跨境電商選品大會。 該產品雷射和穴位相結合的光灸療法,效果很好。雷射具有普通光所不具備的特點,亮度高能量大,方向性好(光譜線寬度比較窄,波長單一),還有相干性好。由於雷射的這四大特點,它照射到人體組織並和其相互作用時,除了同樣波長普通光所引起的生物效應外,還能引起其生物效應,其中包括熱效應、壓強效應、光化學效應、電磁效應和光針灸效應,通過以上的雷射效應直接聚焦或擴束照射穴位的穴區表面或組織深部,歲穴位進行有效的刺激,起到疏通經絡,吸收炎性滲出、消除組織水腫、行氣活血和平衡陰陽等作用,同時可以激活人體多重生物酶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防病的效果。
  • 《我是大美人》給力推薦穴位豐胸
    很多女性朋友都想擁有豐滿迷人的胸部,你一定也是其中一個!如何健康豐胸美胸呢?有看過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經絡達人:邱庭妤老師講解的中醫穴位豐胸美胸那期節目的朋友都知道,中醫穴位豐胸的驚人效果。
  • 研究與探討:經絡的共振效應
    現代醫學,得不到經絡的存在實體,只是因為經絡與神經一體化,神經的機能顯而易見,而經絡的整體機能,卻被神經所掩蓋。有人通過實驗:發現了經絡的存在實體,證明了神經與經絡的關係。實驗是這樣的,在手厥陰心包經(國際代號為P)上的內關穴,扎入代號為1的針灸針,至有麻木感出現;然後,在穴位的兩側的手厥陰心包經上也扎入代號為2、3的兩針,至有麻木感出現。
  •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按摩,中醫穴位,經絡
    這個穴位,稱它為天下第一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幾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但是如果用按摩或針灸的方法錯誤是會大打折扣的。6大功效1、止痛大穴合谷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們身體上的「止痛片」,幾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來解決,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這個穴位來止痛。
  • 這3個穴位,每天按一按,好處多多
    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房。經絡對人體的健康很重要,在人體的預防、治療、保健的時候,儘量用人體這座大藥房中的藥來保護自己,健康自己,從而減少對藥物的依賴。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通過按摩身上的相關穴位,以達到預防和緩解高血壓的小方法~拍打穴位降血壓!
  • 把自己的血注射到特定穴位 竟能治療頑疾
    方女士剛開始也是如此認為,直到嘗試治療一個月後,困擾她已久的過敏性鼻炎有了明顯好轉。如今,在經過5個月的正規治療後,過敏性鼻炎基本痊癒,即便在最近梧桐「炸毛」的季節裡,也沒有復發,而這多虧了神奇的自血療法。  5個月自血療法治好頑固鼻炎  「過去一到冬春季就很難熬,嚴重時打噴嚏、流鼻涕,止都止不住。」
  • 10幅動圖,教你打通經絡,經絡通暢百病消!
    因此,想要養生,保持經絡暢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經絡堵塞,補什麼都沒有用!當然,人體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經絡不通,就會發出很多不舒服的信號來求救!各種不通的信號代表著不同的情況,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和穴位來調理。
  • 經絡重在疏通!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12條經絡,300多個穴位,怎麼記得住???這是很多剛剛接觸按摩推拿會問的問題。有沒有簡單的辦法記住這些經絡走向及穴位呢?今天,聖原君和大家學習12條經絡的快速記憶。1什麼是經絡?十二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重點要弄明白12經脈的運行原理。
  • 身體若有6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脾溼」,不妨灸透5個穴位
    如果是夏天,午後犯困,那是因為生物規律,屬於比較正常的表現,但若是平時經常容易打瞌睡犯困,說明體內已經有脾溼,脾溼則百病生,所以也要引起重視。 6、大便稀溏:如果又大便稀溏臭味很重,每次都有拉不盡的感覺,也要考慮是不是脾溼,因為脾溼過重的時候,就會表現為「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總有拉不乾淨的感覺。
  • 常按這些穴位,既對身體好,又能治病!
    羶中穴他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比較多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因為它具有理氣活血通絡、調節神經功能和消化系統功能等功效。中,是指穴位位於胸腔的中央,羶中穴為心包之所在,喻為心主之宮城,故名羶中。羶中穴位於人體的胸部正中,為八會穴之一,為氣之所會,宗氣之所聚處,是人體穴位當中的理氣要穴,具有寬胸理氣、止咳平喘、宣肺化痰、通陽化濁、開鬱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痺心痛、咳嗽、氣喘等症狀。羶中穴是心包經的募穴,心包為心之外衛,心主神明,所以刺激羶中穴還具有安神定驚、清心除煩的作用,用於治療心悸、心煩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