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抱」App
上周五,頭伏第一天,家住城西的黃女士(化名)準時趕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副主任李新偉主任中醫師的診室,開始連續第五年的冬病夏治。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應曉燕
一到冬天慢性支氣管炎頻繁發作 咳到晚上都睡不好
今年45歲的黃女士,患慢性支氣管炎十多年了。每年一到冬季,稍微受點涼,黃女士敏感的支氣管就開始發炎咳嗽,一咳就停不下來,白天咳,晚上咳,就連睡覺也咳個不停,經常咳得睡不著,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有時候為了儘快把炎症壓下去,黃女士不得不頻繁去掛鹽水, 「冬天對我來說實在太難熬了,我知道自己容易感冒,冬天一般都儘量不讓自己著涼,但是防不勝防,一不留神就中招了。同事們聽我咳嗽,跟我開玩笑說,我的肺都要咳出來了,確實是太難受了。」 黃女士說道。
5年前的夏天,黃女士因為頸椎不舒服,去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治療,意外邂逅了冬病夏治。「那次我去的時候剛好冬病夏治開始,很多人在貼三伏貼,有幾個和我一樣毛病的人,推薦我也試試,說穴位貼敷加針灸效果蠻好,當時我也半信半疑,反正也沒有毒副作用,就決定試試。」
本來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與,結果一試就堅持了5年,黃女士說,冬病夏治確實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變化。「現在我冬天幾乎不感冒了,偶爾不小心著涼了感冒一次,咳嗽也不那麼厲害了。晚上睡覺睡得香,白天精神也不錯。穴位貼敷加打針灸,經濟實惠,性價比高,治療起來人也比較舒服的。」
冬病夏治能激發身體自我修復能力
李新偉主任醫師介紹,像黃女士這種在冬季病情加重的慢性支氣管炎,屬於冬病範疇,這類疾病通常都有虛症、寒症的共同特點,「患有『冬病』的人一般都屬於陽虛體質,體內有痰溼。」李主任說,一旦天氣冷,體內陽氣不足,宿痰受外寒影響,肺功能失調,就會頻繁感冒、咳嗽。
而夏季在一年中陽氣最旺,這個時候人體的陽氣也達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膚紋理舒張,選取穴位貼敷,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系統直達病所,祛除體內陳寒,同時補益機體陽氣。而陽氣充足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在疾病易發的季節就不容易被寒邪所傷,使人體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簡單點說,在陽氣最盛的夏季,用偏熱性的藥物,刺激身體補益正氣的穴位,從而激發身體自我修復能力,增強體質。」
李主任表示,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開展三伏貼冬病夏治已有20多年歷史,結合針刺、穴位、中藥,三重增效,充分發揮針灸科的優勢,先在選定穴位上進行短針淺刺,快進快出不留針,以此疏通經絡,宣通氣血,然後再將薑汁、蒜汁調好的中藥藥粉貼敷在針刺後的穴位上,促進藥物吸收,發揮針刺、腧穴和中藥的協同增效作用。
近兩年,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還開展了頸肩腰腿痛的冬病夏治。「近兩年,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冬病夏治對於治療頸肩腰腿痛也大有作為。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女患者,老寒腿,夏天不敢吹空調,一遇冷膝蓋就酸疼,一天到晚只能穿長褲。後來找到我,給她在膝蓋的穴位上貼三伏貼,緩解了不少。」李主任說,「頸肩腰腿痛屬於中醫『痺症』範疇,具有遇風、遇寒、遇溼加重、遇溫、遇熱則舒緩的特點。這類疾病的病機多為陽虛寒凝、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屬於廣義上的「冬病」,同樣可以通過冬病夏治來溫陽散寒、行氣活血、通絡止痛,患者的反響都不錯。」
此外,對於小兒過敏性鼻炎、胃口差、胃腸功能紊亂及其宮寒、體虛怕冷等,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也有一套特色的治療方法。
感受中醫藥傳統文化 體驗經絡和穴位的奧妙 20個學生體驗名額 下載快抱App在線搶
為了讓更多孩子感受冬病夏治和中醫藥傳統文化的魅力,本周六9:00-10:00,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針灸科李新偉主任醫師將給大家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中醫藥文化體驗課,除了介紹中醫基礎文化知識,講述中醫奧秘和中醫故事外,孩子們還將在現場體驗拔罐,並且由李主任手把手教大家學習並掌握五個常用穴位,比如如何找準「一招制敵」的手三裡穴等。
報名要求:在讀小學生,可以個人報名,也可以假日小隊組團報名。
報名人數:20個
報名方式:掃描右方二維碼,下載「快抱」App在線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報名成功後,請留下家長姓名、電話號碼,等待簡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