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絡養生?就是將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

2021-01-09 大眾微健康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者,徑也。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養生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

那麼到底什麼是經絡養生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經絡養生就是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快來看看吧!

1、太淵穴

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側凹陷處。而肺又調節一身之氣,它的原穴必定氣血充足。

現代醫學也發現,太淵穴可以使肺的呼吸機能加強,改善肺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最有效的還屬心律不齊,通過學習太淵穴能夠很好地調節。

2、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輸穴和原穴,這個穴位正好對應著脾胃,適當的按摩能夠去心火和降胃火,為胃腸道蠕動提供對動力。它位於腕橫紋中央。

3、神門穴

神門穴,是少陰心經的原穴,具有養心安神以及滋陰降火的功效,能夠輔助治療很多的疾病,比如心痛心急、焦慮、總是睡不著以及失眠等。

它位於腕橫紋尺側端。按壓此穴若為保健目的,以一次按壓15—20秒,再休息5秒,反覆做10—15分鐘;若為解除疼痛,則要持續按壓到感覺痛點有舒緩跡象。力道不要按到疼痛難受。

4、腕骨穴

腕骨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腧穴之一,位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凹陷赤白肉處,具有強化督脈陽氣的作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肌肉疲勞、肝炎、膽囊炎、糖尿病、高熱等。

5、陽池穴

陽池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位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處。中醫認為陽池穴具有通調三焦、清熱通絡、益陰增液的功效。經常按摩或者艾灸它,可以一掃手腳寒氣。

6、陽溪穴

陽溪就是陽氣的溪流。既然是陽氣的溪流,自然陽氣很充足。它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位腕背橫紋中,拇長、短伸肌腱之間凹陷處。

陽溪最善通經活絡。經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鐘,可以有效防治腦中風和頭痛等症。

7、太白穴

太白穴屬於足太陰脾經,中醫認為,健脾補肺,首選太白穴。它位於第一蹠骨小頭後緣,當赤白肉際處,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

8、太衝穴

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它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蹠骨結合部之間凹陷處,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9、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屬於足少陰腎經,位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中醫認為太溪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也就是說,生殖系統、腎陰不足諸證、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此穴都能治。

10、束骨穴

束骨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本穴的水溼之氣來路為膀胱經,去路則是膀胱經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對外輸出氣血的作用,故為膀胱經俞穴。位第五蹠趾關節的後方,當赤白肉際處。

它具有疏經活絡,散風清熱,清利頭目。現代又多用以治療神經性頭痛、落枕、腓腸肌痙攣、癲癇等。

11、丘墟穴

丘墟,屬足少陽膽經。本穴名意指在膽經的風氣作用下,地部的脾土為空虛之狀,是膽經的原穴,為膽經風氣的生發之源。位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經常刺激此穴,可以養肝膽!

12、衝陽穴

衝陽穴歸屬足陽明胃經,位足背最高處,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刺激此穴,它可以和胃化痰,通絡寧神。主要用於調理合改善食欲不振、腹瀉、腳麻、坐骨神經痛、畏寒、半身不遂等症狀。此外,常常指壓衝陽穴,還有助於調適情緒,讓心情放鬆。

友們發現沒?今天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給說的穴位全是十二經絡的原穴,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經常刺激他們,比刺激其他穴位的養生作用強多了。這也是為什麼說經絡養生就是把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的原因了。

好了,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就這麼多,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友們帶來幫助,也歡迎友們在評論區分享其他關於經絡養生的健康問題,從而讓更多的朋友受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感謝您~當然,如果你因為此篇文章受益,一定記得點讚轉發哦,這樣也是愛的傳播哈,愛你們哦~

參考文獻

蔣應時, 李曉紅, 李燁,等. 經絡養生研究概述[J].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薛福連. 長壽妙法——經絡養生[J]. 現代養生

李智. 經絡穴位養生智慧[J]. 養生大世界

鄧大學. 經絡穴位養生法[J]. 中華養生保健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經絡重在疏通!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12條經絡,300多個穴位,怎麼記得住???這是很多剛剛接觸按摩推拿會問的問題。有沒有簡單的辦法記住這些經絡走向及穴位呢?今天,聖原君和大家學習12條經絡的快速記憶。1什麼是經絡?這12條經絡分別連著人體12個臟器,所以這些經絡都是用相連的臟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個胸腹,心包是保護心臟的一塊區域,是心的屏障,其餘的都比較容易理解。記住這12個臟器名稱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裡不舒服,就看是哪條經絡經過此地,一對應就出來了。從12經絡的排列上看,是分為兩組,一組是按手足分,另一組是按陰陽分。
  • 十二經絡有啥作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頭部是中醫十二經絡中的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脈匯聚的地方。所以,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十二經絡有什麼作用呢?《內經》裡這樣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漸次相傳,組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系統。
  • 曬太陽對於各種經絡有什麼好處
    太陽有著讓人不可小覷的力量,許多長輩平時經常會告訴年輕人要多曬太陽,曬太陽確實對*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好處,特別是*的經絡。那麼曬太陽對各種經絡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曬太陽對於各種經絡的好處。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十二經絡,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了解人體經絡-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呼吸做起,以經絡為據,洞悉太極之理,尊陰陽之綱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氣者生之本也,時者生之用也!
  •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就是3千年前中國早就發現的經絡!
    更讓人感到奇妙的是,對剛死去的人進行測試,發現人體某些部位比其周圍地區發出的光要強,而這些明亮的閃光點與中醫針炙圖上標明的741個穴位一致。俄國和美國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人體存在著一個光導纖維系統,中醫學中的針炙穴位是人體中經絡系統對光最敏感的部位。這些都證明了經絡穴位是客觀存在的一種實體。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穴位經絡或許成為下一個新發現
    3、穴位經絡會是下一個新發現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骨子裡都會裝著穴位、經絡的觀念,那麼,穴位、經絡有可能會被發現,成為一個新的人類器官嗎?穴位、經絡無疑是他們對自己行醫經驗的抽象總結,雖然不能說很科學,但至少能把經驗上升為理論,並用這些理論很好的指導醫療實踐,相對於其他地區的古代文明而言,中國的傳統醫療無疑是最成功的了。中醫中的很多治療都是和穴位、經絡有關的,比如推拿、按摩、針灸等。
  • 經絡不通身體有這4大表現,快來測試一下!
    04 平躺下肚子塌陷肚子集中了人體很多經絡,那麼,什麼叫「好肚子」呢?首先,手捏著不痛;其次,肚子要塌(平躺在床上,能顯出肋骨,往肚子上澆點水也不會流)。打通肚子這段經絡,主要是刮痧和按摩,一般不適合拔罐。如果你的上述四點都能做到了,那麼就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這個時候你只要進補什麼東西,身體才能吸收。
  • 秋季養生頭等事,用好「黃金倒三角」!
    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的關元穴。關元穴在哪裡呢?就在我們肚臍的下方,下腹的位置,具體來說呢,就是從肚臍開始測量3寸的位置,如果我們用同身寸的測量方法,也就是四個手指寬的距離(也就是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合併起來的寬度)關元穴是任脈的重要穴位,同時它也是小腸經的募穴。
  • 最齊全的「穴位拍打操」,治療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 ,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
  • 經絡養生與能量醫學
    提起經絡養生我們不陌生,這是中醫的一大特色。但把經絡養生與能量醫學結合來探究就有些新穎。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能量醫學-能量醫學是研究「能」量化的活動能力的一種驗證科學,能加以量化的能力(能量)包括電場能,磁場能,腦波,神經激發以至細胞及原子輻射等。
  • 不同穴位的組合,對你身體會有什麼好處?
    能猜到以上的內容在講什麼嗎?是五行?是星象?亦或是摸金校尉的什麼神秘口訣?NONONO,這段話所描述的其實是《穴位密碼》第一季中所講到的一個穴位,天樞穴。2019年10月,《穴位密碼》第一季正式推出。導引按蹻(黃帝內經記載之中醫古法)傳人傅弘老師多角度的對導引按蹻常用穴位進行了68集的詳細解讀,共涉及81個穴位,涵蓋了14正經。現如今,線上學習早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我們所面對的選擇也多了很多,這同時我們也少了很多耐心與寬容去對待每一次的學習。
  • 關於女性月經不調血崩的情況,7個穴位改善尷尬
    大家好,有個朋友留言想問一下功能性子宮出血,通過艾灸可以調理嗎?其實功能性的子宮出血就是我們常說的供血,換句話就是中醫上常講的崩漏,也就是月經期間出血量比較大或者說經期延長的情況。這種症狀一般女性在絕經期,青春期或者是產後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 經絡被證實,是人體組織液通道?為什麼沒有相關的報導,看明白了!
    經絡是組織液通道,不也是現代科學發現的嗎?應該是在2001年,上海復旦大學費倫教授,及丁光宏博士等研究團隊,發了一篇論文,名字是《人體組織液定向流動的流體力學模型》,你看看這個名字,跟經絡有一毛錢的關係嗎?但實際上,這個組織液定向流動的規律,卻跟經絡和穴位有關。身體大多數的毛細血管,分布是雜亂無章沒什麼規律的,但就是在穴位點附近的毛細血管,呈現平行於經絡的現象。
  • 【養生文化】穴位按摩可預防腫瘤,這五個穴位記得多按按!
    這一數據不禁令人感到震撼,越來越多的案例在警示我們癌症患病的年輕化、普遍化。那麼,面對令人望而生畏的腫瘤,中醫又是如何認知的,可以預防嗎? 中醫認為,腫瘤是在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正氣虛弱的基礎上,外邪入侵、熱毒積聚、痰凝溼阻等外因長期在身體積聚而成。腫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主要體現為臟腑功能的廢用及身體狀況的急劇惡化,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 經絡不通,肝氣鬱結?中醫有妙招,拍拍身上幾處,經絡通肝氣順暢
    最近小區廣場舞的大媽們一直為劉阿姨操心,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是劉阿姨最近是失眠多夢,還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家紛紛幫她想原因,有人說是不是晚上太吵了睡不著還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等等,這些原因都被劉阿姨否決了,而經常養生的李阿姨一語點醒夢中人,說劉阿姨會不會是經絡不通,肝氣鬱結,讓她去找中醫看一下。幾天後,劉阿姨和同伴跳舞時,非常感謝李阿姨的提醒還告訴其他阿姨,中醫說多拍拍身上幾處,可以通經絡讓肝氣順暢。
  • 督脈上的六個重要穴位,艾灸打通穴位可以旺盛氣血,預防重大疾病
    大家好,分享督脈上的六個重要穴位,只要大家能把這六個穴位艾灸到位,相信一方面生命力肯定更加的旺盛,另一方面的很多大的疾病可能也會遠離大家。那麼是哪六個穴位。第一個就是命門穴。第三個穴位的是至陽穴。至陽穴在我們背部,一般就是平躺的時候進行取穴,在兩個肩胛骨下端連線的1/2處,這個穴位有什麼作用呢?
  • 暈車、牙疼、胃口差、經常打嗝,按哪些穴位緩解? 怎麼找準經絡來...
    穴位貼敷加打針灸,經濟實惠,性價比高,治療起來人也比較舒服的。」 冬病夏治能激發身體自我修復能力 李新偉主任醫師介紹,像黃女士這種在冬季病情加重的慢性支氣管炎,屬於冬病範疇,這類疾病通常都有虛症、寒症的共同特點,「患有『冬病』的人一般都屬於陽虛體質,體內有痰溼。」李主任說,一旦天氣冷,體內陽氣不足,宿痰受外寒影響,肺功能失調,就會頻繁感冒、咳嗽。
  • 艾灸和氣血有什麼關係?神奇而又實用的養生常識
    學過養生的朋友都知道,艾草是一種神奇的純陽之草,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技術流傳千年,驗證無數,有非常強的群眾基礎,我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掌門師兄就跟打擊來聊一聊艾灸和氣血、經絡、元陽的關係。
  • 【穴位超記憶】半個小時搞定100個(附十四經絡動態圖)
    傳統中醫養生的四個方面: 1) 養性情:「性情」指的是生活習性,包括:情志、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 2) 養睡眠:「睡眠」指的是子時覺和午時覺,按時休息可以生養全身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