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超記憶】半個小時搞定100個(附十四經絡動態圖)

2021-01-20 騰訊網

1、暈厥——水溝 中衝 湧泉 足三裡。

口訣:暈厥要在山裡湧泉邊的水溝中衝醒。

2、虛脫——素膠 水溝 內關。

口訣:虛脫要速(素)關水溝。

3、抽搐——百會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衝。

口訣:堂中(人中)百合氣味太衝,引發抽搐。

4、中風閉證——十二井穴 水溝 太衝 豐隆。

口訣:中風是由於十二條水溝臭氣太衝,轟(豐)隆一聲倒地所致。

5、中風脫證——關元 神闕(隔姜灸)。汗出配陰郄(xì)、復溜,小便失配三陰

口訣:中風脫證會元神出竅

6、痛經——(實證)中極、次髎、地機。(虛症)氣海 關元 足三裡 三陰交。

口訣:實痛是中計(中極)吃了(次髎)低級(地機)食品。虛痛是三陰天在山裡太久氣海沒有關圓(元)。

7、內臟絞痛

(1)心絞痛——心俞 厥陰俞 內關 羶中。

口訣:心絞痛到內堂休息,心越平靜,感覺應越好。

(2)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膽俞 肝俞 日月 期門 陽陵泉 膽囊穴。

口訣:膽囊疾病主治肝膽,日月不停,其(期)門自通,揚名(陵)全靠這。

(3)膽道蛔蟲症——迎香透四白 鳩尾透日月 膽囊穴 中脘 陽陵泉。

口訣: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陽陵泉邊過,膽怯早中晚。

(4)腎絞痛——腎俞 三焦俞 關元 陰陵泉 三陰交。

口訣:腎絞痛只要自大觀園的陽陵泉,三叫三應腎即愈。

8、牙痛——合谷 下關 頰車。

口訣:何故(合谷)下車?牙痛啊。

9、高熱——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口訣:高熱何故拿十二斤大錐去池邊?是宣發熱氣。

10、血管性頭痛

(1)外感頭痛——百會 太陽 風池 合谷。

口訣:何故(合谷)太陽風總拜會(百會)我?讓我頭痛啊!

(2)內傷頭痛-

A、肝陽頭痛——百會 風池 太衝 太溪。

口訣:慈(池)禧(溪)拜會太宗(太衝),大怒,肝陽直線上亢。

B、腎虛頭痛——百會 腎俞 脾俞 足三裡。

口訣:走三裡路拜會朋友,友曰:我脾腎俱虛,腎虧頭痛也。

C 、血虛頭痛——百會 心俞 脾俞 足三裡。

口訣:走三裡路拜會朋友,友曰:我心脾兩虛,血虛頭痛也。

D、痰濁頭痛——頭維 太陽 豐隆 陰陵泉。

痰濁頭痛會引起頭圍、太陽穴豐隆,可能是陰陵泉濁氣太盛所致。

E、淤血頭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陰交。

血淤何故頭痛?是三股陰氣交會(即三陰交)於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傷 ——腎俞 腰眼 委中。

腰扭傷自己在腎部腰眼處揉揉,再放首娓娓中聽的曲子。-

12、嘔吐——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在關內走三裡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十四經絡動態圖

手太陰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足陽明胃經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太陰脾經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手少陰心經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脾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足少陰腎經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手厥陰心包經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羶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

其支者,從羶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足少陽膽經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厥陰肝經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督脈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任脈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傳統中醫養生的四個方面:

1) 養性情:「性情」指的是生活習性,包括:情志、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

2) 養睡眠:「睡眠」指的是子時覺和午時覺,按時休息可以生養全身氣血。

3) 養居處:「居處」指的是人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居處養生」就是讓心靜下來,親近 自然,怡養身心。

4) 養房事:「房事」是指陰陽平衡和諧。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但是卻可以幫助大家體會中醫最簡單,流行最廣的方法。

歸納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麻:氣通血不通

二、木:氣血皆不通

三、酸:經絡通氣血不通

四、脹:氣足但蘊積一處

五、痛:單純性的痛示有血淤

六、癢:氣血漸通,傷口漸愈。不同於皮膚瘙癢

推薦幾個人體重要穴位:

一、足三裡

位置:用右手掌心按準右腿膝蓋頂部,五指朝下,中指頂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裡。

按摩與溫灸:用足三裡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簡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裡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裡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二是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裡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裡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按摩足三裡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

2、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

3、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溼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二、關元穴

三、內關穴

位置: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併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按摩方法

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壓右內關穴上,左手食指壓在同側外關上,按捏10~15分鐘,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壓左側的穴位,反覆操作即可

主治

心絞痛、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心動過緩、心律不齊;休克、昏迷、暈厥、暈車、失眠、癔病、癲癇、精神病;胃病、胃痙攣、嘔吐、呃逆;膈肌痙攣、妊娠惡阻、低血壓、無脈症等。對各種心臟病、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療效較好。

四、合谷穴

位置: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或拇指、食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壓處取穴。

功能與主治:1、因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下牙齦,因此下牙疼痛時按合谷5分鐘,疼痛會減輕。如果患牙齦炎,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反覆發作,經常按壓合谷也有效果。

2、合谷還是一個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續2~3分鐘,暈厥一般可緩解。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腦回蘇的效果更好。

3、痔瘡發作、便血時,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筆芯刺激,以有酸脹感為佳。此外,它還可以治療溼疹,在合谷周圍刮痧5分鐘。一般痧一出,溼疹就會減輕,再連續刮2次,不太嚴重的溼疹就會基本痊癒

4、合谷為全身反應的最大刺激點,可 以降低血壓、鎮靜安神,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神經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五、湧泉穴

位置: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功效與主治:

散熱生氣。主治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操作方法

(1)用熱鹽水浸泡雙側湧泉穴。熱水以自己能適應為度,加少許食鹽,每日臨睡覺前浸泡15~30分鐘。

(2)用艾灸或隔藥物灸,每日一次,至湧泉穴有熱感上行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

(4)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作前後反覆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的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

(5)取自然體位、仰臥位或俯臥位,用自己雙腳作相互交替的對搓動作,可也用腳心蹬搓床頭或其他器械。

主治: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

每個穴位都有著很好的保健功能,牢記這幾個常用的穴位,得空給與按摩,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十二原穴歌

十二經脈各有原,臟腑原氣過止處,

陰經原穴以輸代,陽經原穴在輸外。

肺原太淵大合谷,脾經太白胃衝陽。

心原神門小腕骨,腎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焦陽池,肝原太衝膽丘墟。

十五絡穴歌

肺絡列缺偏大腸,胃絡豐隆脾公孫,

心絡通裡小支正,膀胱飛揚腎大鐘,

心包內關焦外關,肝絡蠡溝膽光明。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五肝九十膽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腎俞卻與命門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腸十六小十八,膀胱俞與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樞大腸肺中府,關元小腸巨闕心,

中極膀胱京門腎,膽日月肝期門尋,

脾募章門為中脘,氣化三焦石門針,

心包募穴何處取?胸前羶中覓淺深。

八會穴歌

腑會中脘髒章門,髓會絕骨筋陽陵,

骨會大杼脈太淵,血會膈俞氣羶中。

十六郄穴歌

郄猶孔隙義,本是氣血聚,病證反應點,臨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腸溫溜逼,胃經是梁丘,脾經地機切,

心經取陰郄,小腸養老名,膀胱求金門,腎向水泉覓,

心包郄門尋,三焦會宗列,膽經在外丘,肝經中都立,

陽蹺走跗陽,陰蹺交信必,陽維繫陽交,陰維築賓穴。

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連耳肩。

臨泣帶脈外眥頰,外關陽維耳後繞。

列缺任脈行肺系,照海陰蹺膈喉嚨。

十四經脈穴位歌訣

手太陰肺經穴歌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

次則俠白下尺澤,又次孔最與列缺,

經渠太淵下魚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

陽溪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裡長,

曲池肘髎迎五裡,臂臑肩髎巨骨起,

天鼎浮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足陽明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

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裡,

水道歸來達氣衝,髀關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裡,上巨虛連條口底,

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衝陽陷谷同,

內庭厲兌陽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終。

足太陰脾經穴歌

足太陰脾由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

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陰交,

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前,

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

胸鄉周榮大包盡,二十一穴太陰全。

手少陰心經穴歌

手少陰心起極泉,青靈少海靈道全,

通裡陰郄神門下,少府少衝小指邊。

手太陽小腸經穴歌

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行小指末,

前谷後溪腕骨間,陽穀須同養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天宗秉風合,

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攢竹曲差參,

眉頭直上眉衝位,五處承光接通天,

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

厥陰心督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次,

氣大關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後下,

會陽須下尻旁取,還有附分在三行,

魄戶膏肓與神堂,噫嘻膈關魂門當,

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

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臨是委陽,

委中在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

飛揚跗陽達崑崙,僕參申脈過金門,

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側尋至陰。

足少陰腎經穴歌

足少陰腎二十七,湧泉然乖徽海出,

太溪大鐘連水泉,復溜交信築賓立,

陰谷橫骨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得,

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谷幽門直,

步廊神封出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畢。

手厥陰心包經穴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澤郄門認,

間使內關輸大陵,勞宮中衝中指盡。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

少陽三焦所從經,二十三穴起關衝,

液門中渚陽池立,外關支溝會宗逢,

三陽絡入四瀆內,注入天井清冷中,

消濼臑會肩髎穴,天髎天牖經翳風,

瘛脈顱息角耳門,和髎上行絲竹空。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

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

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

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曰月京門鄉,

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

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

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溪竅陰閉。

足厥陰肝經穴歌

足厥陰經一十四,大敦行間太衝是,

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

五裡陰廉上急脈,章門過後期門至。

精彩視頻分享

請陛下翻牌子

相關焦點

  • 經絡重在疏通!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12條經絡,300多個穴位,怎麼記得住???這是很多剛剛接觸按摩推拿會問的問題。有沒有簡單的辦法記住這些經絡走向及穴位呢?今天,聖原君和大家學習12條經絡的快速記憶。1什麼是經絡?十二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重點要弄明白12經脈的運行原理。
  • 什麼是經絡養生?就是將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者,徑也。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養生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那麼到底什麼是經絡養生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經絡養生就是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快來看看吧!1、太淵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側凹陷處。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十二經絡,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簡單地說,人體有12條經絡,一天有12個時辰,每個時辰敲打一條相應的經絡,能起到養生的作用。配合著按摩穴位,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穴位經絡或許成為下一個新發現
    3、穴位經絡會是下一個新發現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骨子裡都會裝著穴位、經絡的觀念,那麼,穴位、經絡有可能會被發現,成為一個新的人類器官嗎?穴位、經絡是中國幾千年的醫學精髓,並不能用迷信來定性,與其說它不科學,還不如說科學還沒有發現其真正原理。中醫是一門建立在無數人的實踐基礎之上的經驗科學,不過由於當時的科學水平有限,人們還無法完全解釋他們的經驗。
  • 經絡通不通從4個部位看出來
    經絡通不通從4個部位看出來(供圖/視覺中國)4個表現說明「經絡不通」生活中,有人感覺渾身不適,但又沒有明顯的疾病症狀,很可能是「經絡不通」惹的禍。中醫專家總結出幾種經絡不通的表現,一測便知。捏肉感覺痛通則不痛,不通則痛。隨手捏起身上的肉,如果有明顯痛感,則表明經絡不通。這是因為,氣血流通不暢,肌肉的柔韌性降低,對疼痛的敏感性也會增加。人體經絡均有一定的走向,如兩腿外側的膽經、兩臂內側的肺經等,可沿著經絡循行輕輕敲打、按摩皮肉,有利於舒緩肌肉,疏通經絡。
  • 老中醫:「安利」人體6個重要穴位,其中2個是長壽大穴,拿走不謝
    穴位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 經絡不通,身體易遭罪?試試3個方法,散淤驅寒,經絡通氣血足
    對於經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因為經絡是中醫上的一種觀點,但是很多人都認為人體的經絡就是身體上遍布的血管,其實經絡是人體血管、神經等多種聯繫人體五臟六腑的重要通道。通經絡有哪三個方法?第一個方法艾灸使用艾條進行艾灸的時候,產生的熱量較為溫和,而且艾條還有著極為強大的滲透能力,可以有效地打開人體堵塞的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調理五臟六腑的作用,對於人體的氣血有著極大的改善,因此經絡不同的時候,可以對有痛感的穴位進行艾灸,改善人體的不適。
  • 曬太陽對於各種經絡有什麼好處
    太陽有著讓人不可小覷的力量,許多長輩平時經常會告訴年輕人要多曬太陽,曬太陽確實對*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好處,特別是*的經絡。那麼曬太陽對各種經絡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曬太陽對於各種經絡的好處。
  • 暈車、牙疼、胃口差、經常打嗝,按哪些穴位緩解? 怎麼找準經絡來...
    「那次我去的時候剛好冬病夏治開始,很多人在貼三伏貼,有幾個和我一樣毛病的人,推薦我也試試,說穴位貼敷加針灸效果蠻好,當時我也半信半疑,反正也沒有毒副作用,就決定試試。」 本來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與,結果一試就堅持了5年,黃女士說,冬病夏治確實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變化。「現在我冬天幾乎不感冒了,偶爾不小心著涼了感冒一次,咳嗽也不那麼厲害了。晚上睡覺睡得香,白天精神也不錯。
  • 看懂全息圖,不用找穴位
    (四)穴位全息律的意義    1、 穴位全息律的存在並不是偶然的,穴位是生物全息律和生物泛胚性在人體的一種表現形勢,這樣,我們可以根據全息穴位用來診斷疾病,又能根據全息穴位用來治療疾病。    2、 穴位全息律揭示了解全息穴位在各個全息胚上有序排列,易於記憶、使用方便、便於普及,這群穴位不僅可為臨床醫生掌握,且也易為一般人所掌握。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一、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 穴位、經絡是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經絡不通身體有這4大表現,快來測試一下!
    所謂八髎,是八個穴位的統稱,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分布在左右兩條膀胱經上,分別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後孔中。很多從來沒有做過按摩的人,經絡大體都不通,不僅表現在壓股動脈沒有過血的感覺,還表現在搓八髎也沒有腳熱的感覺,大部分人只有屁股熱,稍好一點的膝蓋能熱,最好的才是腳能熱。搓八髎的方法是用手掌快速在八髎處摩擦。
  • 常按9個穴位臉上不長斑
    陝西省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韓世榮指出,平時堅持按摩一些穴位,對美白皮膚很有好處,而且能幫助治療面部色斑。這9個穴位分別是,三陰交、陰陵泉、地機  、羶中、關元、氣海、腎俞、足三裡和脾俞穴。  對於出現面斑的朋友來說,還需要按摩長斑的地方。韓主任介紹,中醫上有個阿是穴的說法,就是哪裡有病哪裡就有穴位,對於色斑也是這樣。
  •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就是3千年前中國早就發現的經絡!
    當他們將一片葉子從中切半時,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們發現被切掉的半片葉子區域,仍會放射出與原本整片葉子一樣的能量場,也就是所拍到的竟是〝完整的整片葉子〞。即使葉子的某部分不在,一個微妙的能量場還是繼續存在於原本的部位,就像原來的葉子還在一般。有些理論說所謂的〝幽靈肢〞疼痛,有可能就是類似的現象。截肢之後,許多人還是會在那一區感覺到疼痛。
  • 關於女性月經不調血崩的情況,7個穴位改善尷尬
    大家好,有個朋友留言想問一下功能性子宮出血,通過艾灸可以調理嗎?其實功能性的子宮出血就是我們常說的供血,換句話就是中醫上常講的崩漏,也就是月經期間出血量比較大或者說經期延長的情況。這種症狀一般女性在絕經期,青春期或者是產後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 經絡不通疾病生,無論男女,身體出現三種症狀,說明經絡堵了
    如果人體的某處經絡不通了,那麼氣血也就無法順利運行了,中醫說不通則痛,氣滯血瘀不僅會有表面的疼痛症狀,還會引起更多的疾病。相反,如果經絡暢通,則氣血就運行順暢,相應的疾病也就會消除。所以,及時發現經絡不通,對於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那麼經絡不通都有哪些表現呢?以下三個症狀應該重點關注。
  • 十二經絡有啥作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頭部是中醫十二經絡中的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脈匯聚的地方。所以,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十二經絡有什麼作用呢?《內經》裡這樣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漸次相傳,組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系統。
  • 經絡不存在?
    雖然現代的醫學技術很發達,但我們也不可能把醫生24小時帶在身邊,何況身體不適時,就算醫生在身邊,也不可能馬上為你手到病除。而且很多人生不起病,因為醫院的「消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但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所以,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掌握一些經絡、穴位保健的知識,通過經絡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很有必要!
  • 研究與探討:經絡的共振效應
    現代醫學,得不到經絡的存在實體,只是因為經絡與神經一體化,神經的機能顯而易見,而經絡的整體機能,卻被神經所掩蓋。有人通過實驗:發現了經絡的存在實體,證明了神經與經絡的關係。實驗是這樣的,在手厥陰心包經(國際代號為P)上的內關穴,扎入代號為1的針灸針,至有麻木感出現;然後,在穴位的兩側的手厥陰心包經上也扎入代號為2、3的兩針,至有麻木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