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樹下巧套種 一地三收效益好

2020-12-04 四川農村日報

張紹彬在查看套種紅苕的油桐長勢。

□陳揚 特約通訊員 周超文 文/圖

「這些油桐樹要 5 年才進入盛產期,現在雖然才移栽一年,但通過循環套種車前草和紅苕,畝收入可達3000多元。」11月2日,在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桐梓村的油桐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張紹彬一邊查看油桐長勢,一邊欣喜地說。而在油桐樹苗地頭,在車前草收穫後又套種的紅苕已開始採挖。

重振油桐產業

納溪區上馬鎮桐梓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曾經漫山遍野的油桐樹榨出的桐油因品質佳而聲名遠揚。後隨著市場上桐油的需求量銳減,山上的油桐林大多被鬱鬱蔥蔥的竹木替代。然而,近兩年,隨著桐油市場需求再度熱火起來,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發展油桐產業又被立足打造「納溪油桐第一村」的桐梓村黨支部重新提上議程。

「種植油桐管護簡單,最重要的是現在桐油用途寬廣,根本不愁銷路。」張紹彬說,油桐主要是榨油,榨出的桐油具有不透水、不透氣、不傳電、抗酸鹼、防腐蝕、耐冷熱等特點,已作為一種工業用油廣泛用於電子產品。因為桐油具有絕緣、防水、防腐等功能,除了製作成合成樹脂外,制漆、塑料、造船、人造橡膠、皮革等製造業也使用廣泛。

張紹彬告訴筆者,種植油桐樹,不僅綠化荒山改善了生態環境,更讓種植戶獲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他說,油桐籽成熟後都是自行掉落地下,根本不用村民上樹採摘。而盛產期每畝可收穫油桐籽6000公斤,按目前市場價最低2元/公斤計,畝收益可達到6000元,而若加工榨成桐油出售,收入會更高。

2018年,桐梓村首批已定植了2萬多株油桐樹苗,面積超過1000畝,成為納溪最大的油桐種植基地村。

循環套種增收

走進桐梓村的油桐種植基地,只見油桐樹地頭全是即將收穫的紅苕。張紹彬高興地告訴筆者說:「這地頭的紅苕已經是套種的第二季作物了,之前套種的中藥材車前草在5月就收穫了,僅車前草就已實現了一季每畝2000元的收入。」

新栽種油桐要3年才有收益,5年才進入盛產期,這期間村民收入從哪裡來?從打算發展油桐產業開始,張紹彬就已有了套種增收的規劃。原來,張紹彬自2017年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就試著引導村民在玉米地頭套種車前草,當年試種的40餘畝車前草,畝產量達150公斤,每畝增收2000餘元。「現在利用油桐樹地頭套種車前草和紅苕,這種立體套種不但讓油桐和中藥材及紅苕互不幹擾,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關鍵是讓村民收入有增無減。」張紹彬說。

為了確保油桐產業發展和套種獲得好收成,2018 年 6 月,桐梓村黨支部還組建了瀘州桐舟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採取「支部+專合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規模經營,降低經營風險,確保油桐產業的穩步發展。同時,為了保證油桐樹投產前幾年土地的產出效益,今年,村民就在油桐樹基地全部套種車前草,車前草收穫後又套種紅苕。按去年專合社與瀘州一中藥材公司籤訂的以 14 元/公斤的訂單價全部回收車前草的協議,今年,套種的 1000 畝車前草畝產量按平均 150 公斤計,畝純收益有2000元;而紅苕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以上,按平均1元/公斤計,畝收入有1500 元。一年下來,通過在油桐樹下套種車前草和紅苕,實際畝增收將超過 3500 元,真正實現了一地三種、一地三收。

相關焦點

  • 油桐樹下巧套種,一地三收效益好
  • 種下油桐樹 錢袋鼓起來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20日訊(周超文 陳學強 文/圖)「現在好了,這些雜草叢生的荒山坡地種上油桐樹後,兩年半到三年就可見效益,五年進入盛產期後,每畝就有兩三千元的收入,村民們的錢袋子也會越來越鼓了。」張紹彬說,發展油桐產業見效快,受益長,成本低,風險小,還能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荒坡邊地。由此,今年,張紹彬攜手瀘州市一桐油加工企業,率先引進優質油桐品種,建立1000畝的油桐種植基地。進入11月以來,張紹彬就帶領村民陸續開始定植油桐樹苗。
  • 怎樣才能種植好我們的油桐樹
    下面就由我們小編給大家帶來有關於油桐樹的具體的栽培技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怎樣才能種植好我們的油桐樹吧!然後我們就需要對我們剛剛選擇好的的土壤進行我們日常的整地工作,根據我們選擇的種植地的地勢以及讓土壤的優勢,需要選擇一些正確的進行整地的一些方法,例如我們如果要選擇在我們的土壤坡度大概為25度角度以下的地塊進行種植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應沿著我們斜坡山坡的等高線進行梳理,控制好我們田間的寬度進行開墾,大概每4下就需要保留一個蓄存水溝,便於我們後期進行的對土壤的水分管理工作。
  • 記憶中的那棵油桐樹
    油桐樹的葉子很大,剛長出的葉子新鮮,乾淨,有光澤,一片一片的在風中輕搖,映著明媚的陽光像一個個活潑的孩子讓人心生喜悅。剛長成的油桐樹的果實像綠色的小桃子,用手指一掐,會有乳白色液體滲出,一摸,粘粘的。到秋天,果實顏色變紅,變暗,變黑,開裂。剝開外殼,油桐子看上去有點像花生米,稍大一點,但不能吃!
  • 農村為什麼現在少見油桐樹,桐油有什麼作用?
    只能這麼說,部分農村油桐樹缺少應用價值,或數量過少,沒人來收購樹木或桐籽榨油,還有另一些原因,如栽種的是一種三年桐的油桐樹,其自然生長年份多是會在7一8年後衰敗,種植的油桐樹如果更新砍伐過多,林業部門會過來按照法律需要申請審批,而據法律條侓來審批手續費和數量遠遠不能讓應用者賺到錢,
  • 家鄉的油桐樹
    果子上綠油油的外殼在陽光的沐浴下漸漸地染上了淡淡的紅色,好像害羞的娃娃被茂密的葉片緊緊地擁抱著。時而,飛來幾隻山雀在樹枝上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吟唱著豐收的歌謠。昔日的油號專門煉製桐油,然後用木桶包裝,駕駛木船出沅水,過洞庭,穿越長江運往江浙一帶銷售,換購絲綢布匹運回當地,使洪江成為當時通往大西南的重要商賈之地。
  • ...田林:小小桐果鋪出致富小康路|桐果|田林縣|百樂鄉|廣西|油桐樹...
    「我們屯基本上每戶都種有一點桐果,少的戶年產量也有兩三千斤,多的戶年產量有三萬多斤。我家種有40畝桐果,收了1萬多斤,賣得了3萬多元。」百樂村平合屯貧困戶黃明堅介紹,有的老闆還來收購桐果渣拿去做肥料,每袋四元,既有收入,又很好地處理了果渣。  據百樂鄉黨委書記潘基毅介紹,種出的果要賣得好價錢,關鍵在於果農掌握技術要領。
  • 這種樹叫做「油桐樹」,山裡人用它給棺材上漆,種子曾賣5毛一斤
    油桐樹是落葉灌喬木,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海拔1千米以下的丘陵山區廣泛種植。油桐樹結的果子含油率特別高,能夠達到40%以上,通過壓榨加工之後可以獲取生物柴油,在工業上用途很大。而且油桐樹果子的果皮可以製作活性炭或者提取碳酸鉀,具有抗菌殺蟲抗病毒的效果。
  • 【田培信】​我愛家鄉的油桐樹
    成群結隊的小蜜蜂在絢麗多姿的花叢間不時地跳躍著、吸吮著。蜂為花開,花為蝶來。"蜂兒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蜜蜂的拜訪,給嬌豔的油桐花增添了幾分靈動與靈氣。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的含蓄,動的調皮。一靜一動,千嬌百媚。這靈動的小蜜蜂簡直就像這"山水畫"的"畫眼"之筆。新雨初霽,氣新景明。一串串晶瑩剔透的晨露粘掛在花瓣低處,拉扯出長長的影子欲滴又止,欲止又滴。
  • 湖北山區1種「油桐」,葉片巴掌大,別看樹種不值錢,用途可多了
    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生活水平已經明顯得到提高,科技也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以前的一些土方技術也很管用,就比如說湖北山區原生的一種油桐樹,就被古人發明成一種油漆,對人們的家具製作用處很大,但是別看油桐樹的用處這麼大,它的樹種如今可便宜了,喜歡的朋友們都可以在家中養呢!
  • 中國旅遊日去酒仙湖看十萬株油桐樹花開
    株洲的五月油桐花盛開酒仙湖,夏淺勝春最可人上萬畝油桐樹白花簇簇掛滿枝頭灑滿酒仙湖岸邊清風徐來,空中便飄起雪白花雨>故油桐花又名「五月雪」油桐花在清新早晨瞬間盛放數萬株油桐樹白花簇簇恰似叢叢白雪清風徐來,桐花隨風兒翩翩漫舞似雪花飄落地面,形成夏日初雪奇妙景觀
  • 過去爛在地裡無人問,今一斤賣4元,農民後悔砍掉,為何不願再種
    很多的水果行情不好後,農民就會將其砍掉,比如說去年的砂糖橘行情並不是太好,很多人無奈之下將其砍掉,畢竟這幾年的砂糖橘賣價都比較低迷,這讓人不能理解,果農的虧損也是一年比一年高,為了能夠及時的止損,很多人則是將其砍伐。結果今年的砂糖橘卻賣出了3-5元的批發價,這讓不少人大賺一筆,但那些砍掉的農民卻在後悔。
  • 這幾種作物套種模式,讓你的農作物實現高產雙豐收,值得借鑑!
    套種簡單點來說就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常見的套種模式主要有小麥與豌豆套種、高粱與黑豆套種、大豆與芝麻套種、棉花與芝麻或豆類套種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其他農作物套種模式、注意事項以及套種的好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讀口訣、識植物:油桐是什麼一種樹?有什麼作用?
    油桐花蜜何處好?臺灣苗慄滋味濃。」(「木頭工程師」發表在《常見林木野外識別歌訣(蜜源樹木部分))油桐為大戟科油桐屬中的落葉小喬木,是我國重要的工業油料樹種。油桐主幹明顯但分枝較低,高約10米,樹冠球形,蔭濃密。心臟形單葉較大,互生,多三裂,葉柄頂部有2個紅色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