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郭廣玲: 聚焦功能醫學引領醫學領域新思維

2021-01-15 荊楚網

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慧

功能醫學是作為 「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對健康管理的實施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她是國內公立醫院最早將功能醫學引入臨床應用的那一批人。她在婦產科臨床、科研及教學積累20多年的豐富經驗,擅長女性卵巢保護和抗衰老內分泌疾病、更年期女性激素與營養補充、多囊卵巢症候群、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疾病和亞健康狀態的診斷和治療。她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院訪問學者,多次到韓國、日本等地抗衰老醫學中心進行學術交流。她有中國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功能醫學專委會常委、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生育能力保護與保存專委會常委等頭銜,她就是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主任、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郭廣玲。

聚焦功能醫學探索別樣的治癒之路

2020年7月8日,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抗衰老專家、女性健康管理專家郭廣玲擔任該中心主任,帶領醫院這一重點建設項目深化發展,通過規範化的標準和服務,維護和促進健康,引領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年45歲的郭廣玲1996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現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在東風公司工作後,於2003年考取吉林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太和醫院婦產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科研及教學經驗。

功能醫學被視為「21世紀醫療」,作為一門預防醫學,可在疾病發生前,維護好人體器官系統的功能,使人不發病、少發病,並保持旺盛的身心狀態。郭廣玲與功能醫學結緣,源於2016年的一次赴美進修學習。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期間,她接觸到了被美國主流醫學重視的功能醫學,並深刻認識到這是幹預亞健康和預防改善慢性病的有效工具。回國後,她毅然放棄了婦科手術醫生這一被廣為看好的職業,轉身投向女性健康醫學的研究。

「功能醫學讓我對醫學模式的看法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因為從功能醫學角度來說,藥物和手術永遠排在最後,飲食、運動、睡眠和心理狀態永遠排在前列。」郭廣玲介紹,功能醫學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可以通過精準分析分子層面、細胞層面的深度檢測,找尋疾病或者亞健康症狀的根本原因。

在郭廣玲的幫助下,眾多亞健康及慢性病患者得以重獲信心。如54歲的劉女士患更年期症候群,有疲憊、睡眠很差、便秘、食慾不好、易怒等症狀,郭廣玲深入分析原因,給予相應調理大半年後,劉女士的症狀得到改善,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整合功能醫學抗衰老技術「內外兼修」

常年不斷的學習和研究,郭廣玲成長為國內知名的抗衰老專家。在從事功能醫學過程中,郭廣玲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可以是「多因一果」,也可以是「一因多果」,因此,在籌建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時,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整形美容之外,更是整合了功能醫學、中醫經絡穴位和心理治療,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全面的、「內外兼修」的抗衰老技術。

「功能醫學可以評估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臟器的狀態。」郭廣玲表示,當得出評估結論後,他們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特點,給予生活方式、營養方面等多方面個性化幹預,從而讓人體臟器功能處於最佳狀態,進而預防疾病,延緩衰老。

不過,目前功能醫學在國內還未受到廣泛重視。對此,郭廣玲希望這一門幫助人們恢復健康的醫學能夠被廣泛推廣,通過與臨床醫學的結合,給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診療服務,並將為此做最大的努力。

作為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主任,郭廣玲將致力於從功能醫學臨床、教學、科研上不斷加強學科建設,並積極推廣普及功能醫學理念,推廣和應用功能醫學適用技術,讓人們在「內外兼修」中,青春永駐。

相關焦點

  • 聚焦功能醫學研究 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啟動
    5月11日,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全國率先啟動,並同期舉行了功能醫學臨床應用——兒童健康及常見病新思維全國培訓研討會。要發揮傳統醫學的作用,推廣新技術、採用新手段來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對廣大人民群眾實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功能醫學有著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要充分發揮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研發推廣、培養學科人才、服務基層和百姓的作用,真正為城鄉基層百姓的健康體魄和美好生活做出貢獻。
  • 再生醫學科技,引領女性生殖健康
    中國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呈年輕化逐年增長趨勢,關愛女性生殖健康已成為社會賦予每一個企業的重要責任和使命。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呼籲「2030年全球消除宮頸癌」,中國政府積極響應。為了讓更多的女性擺脫婦科疾病的困擾,安禹再生醫學專注女性生殖健康宣傳科普,致力於再生醫學科研成果轉化,幫助更多女性解決生殖健康問題。
  • 功能醫學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健康中國」高峰論壇於2019年11月1-3日在廣東深圳召開。秉承「引領創新、合作共贏」理念的功能醫學分會,此次組織了全國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積極參會,全方位展示我國功能醫學前沿技術手段、最新科研成果和創新轉化產品,以實際行動促進「健康中國行動」。
  • 聯合川大華西醫院!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
    該中心將錨定未來醫療健康發展制高點,整合行業優勢創新資源,構建「政醫產學研用資」協同創新生態,攻克疫苗、基因治療藥物等「卡脖子」技術,提高核心產品國產化率,補齊產業發展短板,致力形成我國精準醫學全球競爭優勢,將成為成都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什麼是精準醫學?
  • 澳門大學和市人民醫院強強聯合成立精準醫學診療中心
    以澳門大學強大的基礎研究實力和珠海市人民醫院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為依託,下設精準醫學中心實驗室平臺、轉化醫學研究部及精準醫學大數據分析研究部門……昨日下午,市人民醫院與澳門大學籤署合作協議,確立戰略夥伴關係,攜手打造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並由市衛計局授牌正式成立「珠海市精準醫學診療中心暨澳門大學
  • 河北省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河北省兒童醫院成立
    近日,經河北省科技廳、省衛健委評審通過,河北省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河北省兒童醫院成立。河北省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要是面向我省兒童健康與疾病領域,針對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和共性技術問題,制定研究方向和實施方案;積極聯合京津冀相關醫學院校和省市縣醫療機構,構建協同創新網絡;搭建健康醫療大數據、樣本資源庫、藥物和醫療器械臨床評價等臨床醫學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開放共享的臨床研究平臺;組織參與大規模、多中心、規範化臨床研究項目;促進協同創新、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
  •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重慶成立
    11月23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的支持和指導下,由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牽頭,在重慶正式成立。分會成立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研究、應用和產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參會。
  •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落戶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新聞—科學網
    國家醫學中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依託高水平醫院設置的國家級醫學中心,旨在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國家口腔醫學中心是國家衛健委繼心血管病、癌症等國家醫學中心之後,設置的第八個國家級醫學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創建於1932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口腔醫學系之一。
  • 河北省人民醫院入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河北省人民醫院入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發布時間: 2019-02-18 15:20:3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河北省科技廳、省衛健委發布通知,決定對河北省首批5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予以備案,河北省人民醫院入選首批5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 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原標題: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為進一步促進國內臨床腫瘤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腫瘤診治規範化水平,推動國內對食管癌診治的系統化、規範化,由日照市癌症中心
  •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主攻癌症早期篩查
    愛康國賓投資近2000萬元引進了全球頂級配置的西門子3.0T核磁共振設備,並任命來自臺灣的原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創辦人兼主任、資深放射科專家鄭慧正博士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醫療官;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擬將出任美國白宮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之一的宋無名教授將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科學顧問。
  • 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領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
    近日,由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領銜的、上海交通大學第一項也是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能量代謝與健康」正式獲批,這是迄今為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資助經費6000萬元。
  • 解決困擾全球的亞健康問題,HERMAN Organic推出功能醫學產品
    在此背景下,醫學領域正面臨著從「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轉變,不管是通過更先進的血液檢測進行早期癌症篩查,還是通過AI助手進行健康指標的監控,從醫學領域到科技領域,大健康正成為下一個十年中的重要行業。其中,以精準補充營養、提高身體素質為目標的功能醫學備受關注。
  • 樹蘭醫院口腔醫學中心昨日成立
    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鄭樹森院士、張志願院士,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章錦才教授,樹蘭(杭州)醫院葉再元院長,浙江省口腔醫院黨委書記王慧明教授,浙江省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任李志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沈雪敏教授、鄒多宏教授、江凌勇教授,樹蘭(杭州)醫院口腔醫學中心軒東英教授及醫院院領導、中層幹部出席了成立儀式。
  • 信息科學引領未來生物醫學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信息科學應引領未來的生物醫學研究》一文,在回顧生物醫學研究與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的關係的基礎上,對未來生物醫學研究進行了展望。在這篇評論中,筆者想在簡要回顧生物醫學研究與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AI)的關係之後,介紹筆者對未來生物醫學研究的看法。二、信息科學在生物醫學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毫無疑問,使用計算機在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都很重要(如處理「信息」的設備)。
  • 湖南成立醫學倫理中心,規範和促進醫學研究創新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劉星 王潔)12月16日,湖南省醫學倫理中心成立並掛靠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當天,湖南省衛健委2020年醫學倫理與管理培訓會議舉行,來自省內各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的500餘名參會代表,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圍繞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和醫學科技倫理等主題進行了探討。我國生物醫學研究日益增多,民眾倫理意識逐步增強。如何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工作,健全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體系及制度建設,讓生物醫學研究的創新和探索朝著科學和理性相結合,是當前「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下的重大時代課題。
  • 三大健康領域期刊推薦:《肥胖》、《自然·醫學》及《科學·轉化...
    本期,我們將為你介紹醫學領域的 3 大期刊: ○ Wiley 旗下關注肥胖與健康的《肥胖》(Obesity); ○《自然》子刊之《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科學》子刊之
  • 曾強:功能醫學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健康
    具體的做法包括避免食用過敏食物,祛除腸道感染原及腸道壞菌和黴菌,避免腸道炎症;補充消化酶,改善消化不良情況;補充腸道益生菌,重建腸道健康菌群;給予足夠的抗氧化物質、礦物質、穀氨酸等。  近年來,健康管理的理念已逐步被民眾和政府所接受。無論是傳統的專業醫療機構,還是新生的健康管理中心,都在積極開展健康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 山東大學成立智能醫學工程中心
    山東大學擁有「齊魯醫學」百年醫學品牌與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工程學科,在發展智能醫學工程研究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醫工融合優勢;深度整合學校醫學和工學優勢資源成立智能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契合了國家在智能醫學領域的戰略布局,體現出對接國家社會重大需求的山大擔當,是切實提升「服務山東」能力、培養醫工交叉高質量複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醫工融合技術新高地探索的生動實踐和搶佔學術制高點、助力實現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