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強:功能醫學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健康

2021-01-19 健康報醫生頻道

腸黏膜屏障功能障礙可導致腸黏膜萎縮、腸通透性增加、腸上皮細胞受損、腸局部免疫功能受損、腸菌群失調和腸動力障礙。輕者造成腸道功能受損,重者造成各種腸道疾病。腸屏障功能的檢測包括腸通透性檢查測定、腸黏膜損傷檢查、腸缺血指標等。



腸黏膜屏障功能的檢測可以為腸易激症候群、炎症性腸病、乳糜瀉、慢性食物過敏、遺傳性過敏性皮炎、強直性脊髓炎、糖尿病等疾病病因的確定、治療、預防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對於腸黏膜功能障礙這類問題,功能醫學所能做的是通過對腸腔內滲透壓的改變、藥物作用、營養因素等危險因素和小腸滲透力的分析,再結合食物不耐受試驗等檢測,就可對腸黏膜屏障功能評估。進而通過「祛除(Remove)、補充(Replace)、再接種(Reinoculate)和修復(Repair)」的腸道4R修復模式,修復受損的腸黏膜。


具體的做法包括避免食用過敏食物,祛除腸道感染原及腸道壞菌和黴菌,避免腸道炎症;補充消化酶,改善消化不良情況;補充腸道益生菌,重建腸道健康菌群;給予足夠的抗氧化物質、礦物質、穀氨酸等。

  

近年來,健康管理的理念已逐步被民眾和政府所接受。無論是傳統的專業醫療機構,還是新生的健康管理中心,都在積極開展健康管理的實踐與探索。如何使健康管理這一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尋找科學、實用、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和手段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出路。


「健康猶如財富,需要管理和經營。」作為健康管理領域的專家,曾強一直強調功能醫學可以作為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對健康管理的實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功能醫學在健康管理領域的應用體現於以下的三部曲。


一是基線檢測。例如,基因檢測發現機體與生俱來的易感基因。還有代謝檢測、系統及器官功能指標檢測、體內毒素檢測、營養狀況檢測等。


二是監測。需要監測易感基因所對應疾病的蛋白質生物標誌物的變化,同時監測那些反應人體功能變化的指標,後者也叫Delta監測法。曾強說,Delta監測法可以真正以個人的生理變化為參照物,而不是以群體指標的平均值來參照。


三是幹預。根據上述檢測結果,以及功能醫學的問診,制訂排毒、飲食和營養補充、生活方式調整計劃。

  

曾強認為,功能醫學對於疾病診療的引領,已經為千萬種疑難雜症,特別是慢性病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功能醫學來指導健康管理就是要在疾病發生之前,維護好人體器官系統的功能,使人不發病、少發病,並保持旺盛的身心狀態。對已病者則利用功能醫學的整體觀和非藥物手段,使其更快更好地痊癒。(文/本報記者林洵)


相關焦點

  •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重慶成立
    11月23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的支持和指導下,由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牽頭,在重慶正式成立。分會成立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研究、應用和產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參會。
  • 功能醫學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健康中國」高峰論壇於2019年11月1-3日在廣東深圳召開。秉承「引領創新、合作共贏」理念的功能醫學分會,此次組織了全國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積極參會,全方位展示我國功能醫學前沿技術手段、最新科研成果和創新轉化產品,以實際行動促進「健康中國行動」。
  • 《國際功能醫學血管健康管理實用技術培訓》成功舉辦
    12月21-22日,由中國功能醫學醫生集團、上海精準功能醫學學院主辦的首屆《國際功能醫學血管健康管理實用技術培訓》在上海靜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00位功能醫學業界精英齊聚靜安華僑大廈,對當前通過功能醫學創新手段解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等血管健康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愉快的體驗。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產業發展
    李小軍表示,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深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成立後將更好地團結海內外多方力量,加強政府、專家學者、企業、社會資本之間的跨界聯動,為健康產業鏈上的關聯性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產業賦能,助力健康產業有序發展和轉型升級,共同繪製「健康中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
  • 健康|蒙莉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睡眠
    (3)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能對侵入的各種抗原物質產生抗體,並通過免疫反應而將其清除,保護人體健康。睡眠能增強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同時,睡眠還可以使各組織器官自我康復加快。現代醫學中常把睡眠做為一種治療手段,用來幫助患者渡過最痛苦的時期,以利於疾病的康復。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養生與水療產業發展
    會議邀請了5位國際行業頂級專家分享了豐富的課題: 全球健康研究所精神健康項目主席Gerard Bodeker教授發表了關於《疫情後精神健康》的演講,推介提升精神健康的科學實證有效途徑; 來自美國的水療和養生事業顧問Lisa Starr女士圖文並茂地展現了《全球健康和SPA趨勢》; 目的地水療管理公司事業發展總監Samantha
  • 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郭廣玲: 聚焦功能醫學引領醫學領域新思維
    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慧功能醫學是作為 「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對健康管理的實施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她是國內公立醫院最早將功能醫學引入臨床應用的那一批人。她在婦產科臨床、科研及教學積累20多年的豐富經驗,擅長女性卵巢保護和抗衰老內分泌疾病、更年期女性激素與營養補充、多囊卵巢症候群、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疾病和亞健康狀態的診斷和治療。她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院訪問學者,多次到韓國、日本等地抗衰老醫學中心進行學術交流。
  • 重磅,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免費考證啦!
    (原標題:重磅,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免費考證啦!) 一、考證簡介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自今年6月上線以來,陸續開展了四期培訓班,為各類醫院、抗衰老中心、養老養生機構、健康管理公司、保險企業及各類中西醫診所培養了合格實用的功能醫學健康管理人才
  • 聚焦功能醫學研究 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啟動
    要發揮傳統醫學的作用,推廣新技術、採用新手段來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對廣大人民群眾實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功能醫學有著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要充分發揮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研發推廣、培養學科人才、服務基層和百姓的作用,真正為城鄉基層百姓的健康體魄和美好生活做出貢獻。
  • 《功能醫學:增強免疫力的探討》——何健博士在2020海南國際健康管理創新大會上的發言
    新冠疫情下,健康管理行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為深入十九大精神,結合全球健康發展趨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指導,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體檢分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海南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專業委員會協辦的「2020海南國際健康管理創新大會」於2020年11月28日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並於11月29日圓滿落幕。
  •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流式細胞術的臨床應用,也從經典的血液腫瘤免疫分型,逐步發展到人體免疫功能評估等健康管理方面。為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解決日常工作中的疑問,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和改善疾病的精準診療,2020年9月20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臨床流式應用高峰論壇」以線下+線上的方式順利舉辦。
  • 北大強基學科專場 | 基礎醫學:築健康渡輪,湧生命汪洋
    印象·基礎醫學基礎醫學(Basic Medical Sciences)作為現代醫學重要分支探索疾病規律闡釋人體功能研究防治理論尋生命本質築健康航船,實現了功能細胞在體外的長期維持,為大量製備功能成熟細胞及其應用提供了可能。
  • 「大連臻熙健康被授予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教學示範單位 」
    圖/黃海之濱,清澈湛藍,海闊天空! 並表達了自己對功能醫學項目和功能醫學人才培養的滿滿的情懷。 戴炯捷,臻熙醫療醫學總監,荷蘭ZEN HEALTH CENTER抗衰老中心創始人,目前是ELLE、SPAChina等雜誌養生抗衰欄目特約撰稿人。 曾擔任柏薈醫療集團健康管理中心首席專家。
  • 「後疫情」時期,如何管好自己的健康? 健康管理博士-張立萬為你...
    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PET/CT中心主治醫師;中國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學士,福建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杭州師範大學「治未病與健康管理」博士。與此同時,通過此次疫情的「洗禮」,大家對於自身健康又有了新的認識,健康管理這一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接受。那麼疫情之後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呢?就此,記者專程採訪了福建省健康管理師協會會長張立萬博士。
  • 功能醫學—打開身體長壽秘訣的鑰匙
    功能醫學是以科學為基礎的保健醫學,屬預防醫學領域,顧名思義「功能」,是以人的基因、環境、飲食、生活型態、心靈等共同組合成的獨特體質作為治療的指標,全面評估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糾正病人失衡的生理生化指標和功能障礙、恢復功能平衡,從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復病人的健康狀態以及功能活動,是根源性解決身體問題。
  • 精準醫療大潮漸起,醫明康德如何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旨在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醫學科技創新、信息化服務、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六個方面推動中國衛生和大健康行業的發展。但如何讓醫療資源聯動起來,行業又能從哪些方面推動政策的落地?
  • 我們身體有五大自然防禦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抵禦疾病,你知道嗎?
    單靠藥物治療不能使我們保持健康。預防更重要,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呢?答案也許就在於我們的飲食。我們都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很多可預防的疾病有關,飲食正成為醫學界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話題。食物很容易獲得,而且飲食幹預不依賴昂貴的藥物。我們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機會利用食物來改變我們的健康,來掌控我們的生活。食物可以以特定而有益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健康。
  • 美國在探索用"功能醫學"取代"西醫",我們還在爭論西醫和中醫哪個科學?
    我回答:「傳統西醫研究如何控制不正常病症,我們則是研究如何恢復正常機能。」我相信,你們之中有人看病吃藥控制症狀,但是控制症狀不等於恢復正常。功能醫學就像是一張地圖、一個導航系統。透過評估生理機能來探討病症,而不是只給一個診斷標籤。事實上,功能醫學是一種個人化醫學,是一種整體的醫學。
  • 功能醫學檢測介紹——洛伊克巴德
    檢測報告提供自主神經系統的三維檢測圖像,能夠準確地揭示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狀態和活性;報告所提供的有關神經遞質、激素水平、體液酸鹼度的參考數據非常詳細,對於疾病的早期幹預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3、提供了人體各系統器官精準、全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狀態的報告,幾百項指標同步檢測;同時,可進行各類型幹預措施觀察及不良反應觀察,以有效判斷幹預措施的實際效果及是否存在潛在危害。
  • 想更好地駕馭腦機接口?練習冥想有幫助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與合作者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人類研究,他們讓受試者參加為期 8 周廣泛應用的簡單冥想技巧課程,以檢驗冥想作為腦機接口控制的潛在訓練工具的效果。這項研究發表在 Cerebral Cortex 上。一共有 76 人參與這項研究,每位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冥想組和對照組,並且在這 8 周裡,受試者不會為控制腦機接口做任何其它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