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大潮漸起,醫明康德如何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2021-01-09 創業家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旨在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醫學科技創新、信息化服務、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六個方面推動中國衛生和大健康行業的發展。但如何讓醫療資源聯動起來,行業又能從哪些方面推動政策的落地?

2018年5月26-27日,「2018第四屆國際智慧醫療創新論壇暨ehealthcare智創獎頒獎盛典」在武漢舉行。本次論壇以「醫聯體風潮下的合作與創新」為主題,聚焦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慢病管理+大數據等熱門領域。活動期間,醫明康德正式發布「歐美新藥早知道」產品服務,作為醫明康德的首席醫學顧問,姜漢英教授接受了億歐大健康的採訪。

精準定位個性化健康服務,進軍B2C大健康產業

醫明康德作為藥明康德集團旗下子公司,2015年在上海成立,主營業務包括醫療健康科技、分子診斷技術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等方面。姜漢英介紹,醫明康德定位於B2C領域,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管理一系列服務。成立不到一年,醫明康德正式對外發布了首款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產品「康碼」。

「我們只需要1毫升唾液樣本,就可以對人體約2.5萬個基因進行檢測,」姜漢英說,「通過這樣的檢測,醫明康德可以做到457種疾病遺傳風險的全面揭示,其中包括27種高風險遺傳症候群、28種常見疾病以及402種攜帶者狀態。」

基因檢測就是通過血液等生物樣本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作為DNA分子上的一個功能片段,基因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它直接決定了生物物種性態。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除了外部創傷,幾乎所有的疾病都與基因有關。

康碼的全基因組檢測主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疾病風險的預測,旨在找到遺傳基因中所攜帶的「雷區」;第二是避免出生缺陷,一般來說,先天性遺傳疾病多為單基因疾病,婚前、孕前進行相關檢測,能有效避免缺陷患兒的出生;更重要的是,康碼在基因檢測之後,還提供個性化的用藥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

「全基因組檢測就好比是打造一本專屬於個人的生命之書,我們組建了包括美國ABMGG執照持有專家、遺傳諮詢師、專業臨床醫師等在內的專家團隊,用戶可以授權專家提供對生命之書的解讀服務,從而獲得生活方式的建議、運動方式的指導,實現疾病的早預防、早預測。」姜漢英進一步說道。

打破信息孤島,搭起患者需求與新藥諮詢之間的橋梁

但是,基因檢測之後,是否還能再向前邁一步,把用戶生命周期的監護做得更好呢?帶著這樣的思考,醫明康德在推出康碼的兩年後,正式發布了一款「歐美新藥早知道」的服務。

「『歐美新藥早知道』這個項目從正式啟動到推出大概花了近半年的時間,但如果從服務客戶的經驗累積來講其實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姜漢英回憶說,「我們在為康碼客戶服務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有客戶來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問,有沒有治療某種疾病的新藥。」

藥物信息不對稱,給國內患者的及時救治帶來不小困難。據國家食藥監局公布的數據,2001-2016年間全球一共上市433個創新藥物,其中僅有30%在中國上市,進口新藥在中國的平均上市時間要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晚5-7年。

姜漢英感嘆道:「在為客戶提供新藥資訊信息的一兩年時間裡,我們驚訝地發現,目前國內居然沒有一個類似美國的NIH那種可靠的、面向終端患者的中文新藥資訊網站或者APP——要麼是面向醫學專業人士,要麼就是帶有一定商業目的。於是我們就想,為什麼不集中力量,將國際上最新最前沿的治療方法,在APP上系統化地介紹給客戶呢?所以這就是『歐美新藥早知道』的由來。」

官方介紹,「歐美新藥早知道」致力於讓前沿藥物不再遙不可及。如果把患者和新藥比作兩個「孤島」,醫明康德所做的就是「搭橋」。「每個人面對疾病的時候都是平等的,新藥資訊不應該成為障礙。」姜漢英說,很多患者「久病成良醫」,自己去各種外文網站上了解信息資料,有的人做得比醫生還專業。但這樣的情況只是少數,更多的人要麼道聽途說,要麼從網上良莠不齊的信息中查找。由於不具備相應的辨識能力,這個過程往往費時費力,而且收效甚微。

面對億歐大健康關於這項服務的競爭力的提問,姜漢英很有信心地表示:「我們做的這個『歐美新藥早知道』,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獲得最前沿的治療資訊,從而主動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法。而我們並不擔心這個服務被模仿,因為品質化的服務是需要長期探索和資源投入的。」

承前啟後,推動DTC基因檢測市場進一步發展

此次推出的「歐美新藥早知道」,作為康碼全基因組檢測精準健康管理會員服務內容之一,用姜漢英的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她看來,康碼不僅僅是基因檢測,而且包含疾病風險評估、疾病預防、以及醫養服務等在內的一整套健康管理方案,「我們提供的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目前,「歐美新藥早知道」服務中90%以上為中國大陸未上市的歐美新藥。醫明康德通過對外文網站、文獻進行翻譯和整理、重構,讓用戶能夠讀懂專業資訊,實現用藥引導和選擇。

姜漢英認為,消費級(DTC)的基因檢測市場正在來臨。2017年12月28日,我國正式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隨著對疾病健康與遺傳基因研究的深入,姜漢英相信基因檢測在健康管理方面的運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基因檢測成本快速下降、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步提升、消費升級三方面的作用下,DTC市場將會成熟很快。姜漢英說:「目前基於基因檢測的健康管理行業在很多方面還存在繼續改進的空間,比如基因檢測報告解讀水平需要提高,遺傳諮詢人才短缺,對於檢測到的疾病風險如何應對等。所以,醫明康德康碼產品要做的不僅是全基因組檢測,還會提供報告解讀和後續解決方案。」

面對日益發展的DTC基因檢測市場,公眾更多的擔憂或許在於,如何確保自己的隱私不被洩露。姜漢英表示,在技術層面,醫明康德按照美國HIPAA法案的相關規定,通過將關鍵信息加密存儲、個人基本信息與基因突變信息分別存儲不同伺服器上、每個崗位僅能查看供工作所需的最少信息,從底層解決隱私洩露的風險。此外,醫明康德還與合作夥伴、內部員工籤署保密協議,從制度和操作上實現用戶隱私的保護。

未來,隨著診療技術持續發展,醫保支付水平逐步提升,以基因檢測為核心的精準醫療,將被更廣泛地應用到個體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輔助決策當中。反過來說,基因檢測使得診療服務更加精確,有利於實現醫保控費和個體的健康監護。如何實現在技術突破與場景結合方面實現差異化發展,將是每個涉足這一領域的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自億歐,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愛善天使構建女性生殖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閉環
    因而,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別是女性生殖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重中之重。",並強化對生命不同階段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有效幹預,惠及全人群、覆蓋全生命周期,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抗疫鬥爭引發的健康關注讓全社會更加深刻認識到大力推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意味著在更廣泛的空間和時間內為人們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使得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和遠程醫療成為可能,人們隨時隨地能夠享受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 四位大咖頭腦風暴: 讓數字科技「點亮」 全周期健康管理
    王紅陽表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需要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理順,同時,對於全民健康管理方面所需的信息化和數據處理能力也要進一步加強。「我們在原創科學技術,快速反應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有待重新布局、拓展。」  「想要把老百姓習慣養起來,把日常健康管理標準落到實處不可能一蹴而就。」萬達信息董事長匡濤認為,除了正常人健康管理之外,針對亞健康人群、已病人群的健康管理也要做好。
  • BEKE:全球生命健康管理生態系統
    澳洲社區,依託GTA基因鏈在全球的影響力、強大的技術功能、創新的商業模式,憑藉澳洲在生命健康和區塊鏈創新經濟領域世界領先的優勢,與全球業內翹楚結成戰略合作聯盟,致力於打造「全球生命健康管理生態系統」,為全球用戶生命健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BeKe是澳洲社區發起的,同樣是依託GTA基因鏈在全球的影響力、強大的技術功能、創新的商業模式發展的項目。
  • 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
    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北極星固廢網訊:疫情期間,生活垃圾分類問題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推行垃圾分類為何意義重大?重慶都做了哪些工作?對廢棄口罩又如何管理呢?3月16日-3月20日,FM96.8重慶之聲《民生熱線》節目特別推出重慶之聲3.19生活垃圾分類系列訪談,將就如上問題進行探討。
  •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作為一家致力於全球化市場的醫學影像AI公司,匯醫慧影攜兩款全周期AI產品-「乳腺癌人工智慧全周期健康管理平臺」和「AORTIST2.0主動脈人工智慧雲平臺」再次亮相北美放射年會,這是中國AI醫療全周期產品首次出海。和其他AI產品不同,這兩款產品將AI從診前延伸到治療決策、預後預測等全流程,實現更加智能的輔助治療決策,更加精準的預後預測。
  • 2017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14日訊  專家日前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先進科技成果展上表示,我國應根據本國疾病譜,擬定「中國版」精準醫學疾病範疇。中國作為腫瘤大國,目前面臨著降低癌症 發病率和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雙重挑戰,對精準醫療的需求迫在眉睫。
  • 南京國際健康城打造國內精準醫療高地
    2018-09-26 07: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短短3年多,在江北新區核心區這座5.6平方公裡的「小城」內,世界一流醫療資源要素相繼匯聚,生命健康產業蓄勢待發,一個精準醫療創新和服務高地已現雛形。集聚全球高端資源,服務生命健康全周期國際健康城打造國內精準醫療高地  近日,南京紅瑞國際糖尿病專科醫學中心在江北新區國際健康城奠基。該中心由紅瑞集團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採用國際最先進醫療技術,每年可接待門診病人10萬人次。
  • 匯醫慧影攜手英特爾,發布全球首個乳腺癌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對現代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乳腺X線攝影、超聲、MRI等影像技術已成為乳腺癌全周期診療的重要手段,但在醫療影像領域,卻存在著醫生供需缺口大、進入門檻高、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數據量急速增長等難題。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而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看來,精準醫療就是以科學的方法,選擇適應的診療,達到醫療資源損害最小化,醫療耗費最小化,病患康復的最大化。在5月23日第十五屆北京生命科學領域學術年會上,他指出,精準醫療的核心特徵是確定性、預見性和可控性,基本策略是集成化、規範化以及個體化。他在接受新華健康記者採訪時提出,醫療精準化將助力我國現代「大健康」體系建設。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須建立基因檢測的基礎上「『精準醫療』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真正熱起來是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而中國很多人歪曲了『精準醫療』,外科手術做得好一點也叫精準外科,放射治療定位得好也叫精準放射治療,這些概念都是錯的。」
  • Indigo電子保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現有的網上保單電子商務模式多是網上投保、網下送單,投保客戶不僅無法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保險服務,也直接導致保險公司網上營銷成本的增加、管理效率降低。同時,線下送單易發生單證遺失以及非法用印等單證管理風險。如何使客戶更好地感受到保險電子商務的便捷服務,如何有效節約電子商務運營成本、降低單證管理風險,在激烈的保險市場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保險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
  • 亮相MEC醫療健康論壇 JINGdigital分享數字營銷實戰經驗
    6月17日,2020 MEC醫療健康新營銷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現場,來自一線醫藥、醫療企業的13位精英高管及專家發表了8場主題演講與1場圓桌討論,200餘位醫療行業相關人員參與論壇。JINGdigital董事長洪鍇應邀參加,並發表題為《微信營銷自動化·助力大健康企業提高營銷轉化率》的主題演講。
  • 精準醫療時代如何實現整合診斷?聽聽這些大咖的看法
    自精準醫療概念被提出的五年以來,醫療行業在悄然發生改變,從疾病篩查到慢性病管理以及日常健康管理,整合診斷成為關鍵一環。2019年11月16日,由藥明奧測與Mayo Clinic Laboratories聯合主辦的「向新而行,智享賦能」2019新診斷國際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訪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國慶  如何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如何讓中心醫院優秀的專家團隊,通過網際網路服務於更廣大的群眾?一直是醫院在智慧醫院建設中思考的問題。近期醫院接二連三推出了很多新工作。門診患者感受尤其明顯,譬如近期就有全省獲得正式牌照的第二家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問診上線、全省第一家電子處方第三方流轉平臺上線;年前,還會有醫生手機端下醫囑、手機預約檢驗檢查、送藥上門、醫院電子票據、院內診療全流程提醒等陸續上線。
  • 季加孚:腫瘤領域如何實現精準醫療的3R理念
    這就要求對現有醫療及其支持體系進行全新的研究設計,尤其是醫療信息以及醫療物聯網絡,從而構建完善的大數據網絡。通過構建這樣的網絡,能促進體系內的快速學習。整合患者內外各項特徵數據並進行分析,是精準醫療實現研究、轉化、持續發展的核心。通過基因型與表型的關聯,識別特定的患者群體。精準醫療的終極目的是——發展新型的「循證臨床決策系統」。
  • 英特爾:實現24小時精準醫療,要做些什麼?
    近年來,精準醫療這一概念猶如一場疾風迅速席捲了全球各國的大健康產業。創業者和投資人在看到巨大的機遇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困惑。有人提出疑問,精準醫療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為患者造福?又要等待多長的時間才能走入普通患者的生活呢?
  • 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從基因檢測到精準健康管理
    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的出現,有望改變人們管理健康的方式——防病於未然、個體健康預測、全身抗衰管理、預防疾病、防治癌症、健康管理規劃等。識因大健康管理平臺本著大健康和預防為主的理念,將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移動醫療、健康管理及其他醫療健康服務有效結合,著力為用戶提供移動互聯、中西醫結合、預防為主,關愛健康的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
  • 雙星:「以舊換新」打造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
    9月6日,雙星輪胎「以舊換新」模式山東啟動會暨輪胎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臺上線發布會在青島舉行。「以舊換新」不僅能夠給最終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而且後續升級的平臺將實現隨時隨地與用戶進行交互。與此同時,車主利用雙星首創的輪胎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臺與雙星直接進行交互,可以把自身的需求和不滿及時傳達給雙星。雙星在解決用戶抱怨和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可以開發出更加滿足用戶需求的個性化產品。此次雙星重點推廣的防火超耐磨輪胎專利產品,也是根據用戶的需求研發製造的。當然,已上線的輪胎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臺,首先解決的是如何讓用戶真正得到「以舊換新」的實惠。
  • 華大基因:用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
    始終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願景始終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願景的華大基因也一直在用基因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公司以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展、生命大數據應用和提高全球醫療健康水平為出發點,基於基因領域研究成果及精準檢測技術在民生健康方面的應用,致力於加速科技創新,減少出生缺陷,加強腫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對人類的危害,實現精準治癒感染,全面助力精準醫學。在遺傳性耳聾、孕前遺傳病、無創產前檢測、腫瘤、病原感染等多個檢測服務領域,以及多組學大數據服務領域,公司均有上市產品及相關重點研發項目。
  • 腦醫生開創中樞神經系統精準醫療新景象
    腦醫生(Dr.Brain)平臺採用國際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及中國人群全腦結構影像樣本資料庫資源,精準評估全腦結構變化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及預防篩查。該平臺在全省醫學會現場展臺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參會的百餘家醫院神經影像科醫生的高度認可,此次技術發布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醫療健康企業的廣泛關注,印證了銥磑醫療造福人腦健康的情懷和強大產業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