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實現24小時精準醫療,要做些什麼?

2021-01-08 生物谷

近年來,精準醫療這一概念猶如一場疾風迅速席捲了全球各國的大健康產業。創業者和投資人在看到巨大的機遇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困惑。有人提出疑問,精準醫療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為患者造福?又要等待多長的時間才能走入普通患者的生活呢?12月3日,在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上,英特爾亞太區總經理李亞東分享了他對於精準醫療未來的看法。

李亞東認為,精準醫療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關鍵在於怎樣系統化地把它帶到我們的身邊。一方面,在治療中,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從基因、環境、生活習慣等數據中找到發病的機理。另一方面,隨著成本的下降,使精準醫療以測序作為起點,逐漸走向臨床。在中國,目前全基因檢測還未包括在醫保中,但在美國已經開始嘗試。將來,精準醫療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發展精準醫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精準醫療是數據驅動的領域。單獨基因組的數據並不能解決精準醫療的問題,還需要與環境、生命體徵等許多數據進行融合,總量十分龐大。這時如何有效地處理和利用這些數據的洪流,是擺在行業面前的一大問題。因此需要將BT(生物技術)和IT相結合,解決數據的安全、隱私、系統等問題,使IT技術能真正在精準醫療中起到助推的作用。

其次,提高數據的處理速度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我們通過人工智慧的方法,在數據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信息,經過臨床驗證,最終和診療方案結合在一起。這一過程要經過諸多步驟,因此數據的處理速度至關重要。

另外,數據涉及到多方面的共享,怎樣在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的共享,保護患者的隱私,例如避免產生像"基因歧視"這樣的道德風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最後,精準醫療想要走進千家萬戶,其可拓展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一定的規模下實現精準醫療,才能讓它成長起來。精準醫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算得上是一場革命,參與者不僅僅是醫療領域的人。目前在基礎教育上還比較欠缺,因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在2020年實現24小時精準醫療,意味著在教育、政策、支付、保險、投資、創業等環節都需要來自各界的齊心協作。

目前在中國發展精準醫療存在著許多優勢。首先,政府的投入非常有力度。另外,產業跟進也十分快速。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基因庫和NIPD資料庫,基礎堅實。最後,在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有了這幾方面的推動,精準醫療在中國實現彎道超車指日可待。(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實現精準快速醫療,AI、5G和IoT能做什麼?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編譯丨羅彬傑編者註:本文的作者是William Van Winkle,在本文中,William探討了AI、5G和物聯網技術如何助力實現精準快速醫療,以及「當日完成診療」的願景。我兒子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就去兒科醫生那裡做常規的CAT掃描。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更不知道BRCA1、BRCA2(均為乳腺癌基因)是什麼。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
  • 精準醫療大趨勢下,護理人員能做些什麼?
    導讀 在醫療領域,精準醫療已經不再是一個新名詞。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宣布推行一項新的國家級項目——精準醫療計劃,以加強對疾病預防、管理和治療的研究。很快,精準醫療的概念得以快速傳播。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對於病人來說,就是「精確」告訴病人使用什麼藥物有效,有效率是多少;使用什麼藥物無效,使用了這種藥物副反應有什麼。  而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看來,精準醫療就是以科學的方法,選擇適應的診療,達到醫療資源損害最小化,醫療耗費最小化,病患康復的最大化。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自從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哪些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布局並具有優勢?
  • 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升級 創新別永遠留在實驗室
    這三個項目涉及了目前最熱門的基因測序(精準醫療)、視覺導航(機器人)以及雲基站領域,剛剛好與英特爾目前聚焦的八大領域相匹配。而在經過這次選拔之後,這些創業的想法將會被帶入英特爾的生態圈,對接相關供應鏈,從將創意走出實驗室,實現量產,甚至形成產業。用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總結的話來說,在眾創空間創業者進去就是一個想法,出來就是一個樣品。
  • 英特爾與醫療影像AI領域的領先企業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 「人工智慧...
    這兩個「首次」象徵著科技呵護女性健康,英特爾人工智慧加速醫療行業變革。同時,此次活動是英特爾與合作夥伴一起推動人工智慧應用突破與落地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英特爾「用技術造福社會(Tech for Good)」系列項目的最新進展。
  • 季加孚:腫瘤領域如何實現精準醫療的3R理念
    他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給我們概括了精準醫療:一個大數據,兩個體系(微觀體系,宏觀體系),三個精準(以靶向藥物為代表的幹預手段精準,以基因測序為代表的疾病信息精準,以臨床溝通為代表的醫療需求精準),四個工具(藥物研發工具、基因分析工具、系統整合工具、政策引導工具)。Q 精準醫學給腫瘤領域帶來了什麼改變?
  • 你真的了解精準醫療嗎
    點擊查看 歐巴馬在2015年1月20日在白宮的國情諮詢中宣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精準醫療計劃)」之後,「精準醫療」一夜之間火遍了全球。在中國,「精準醫療」的熱度持續上升。
  • 新領回家的貓咪,24 小時內你該做什麼是正確的?
    本節課,著重講解在 24 小時應激期內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貓的壓力。讓它儘快適應新環境。回家的路有可能是從寵物店(貓舍)接回家,也有可能是從機場接回家。裝貓咪的載具,儘量要大些,貓咪在裡面能自己轉身,另外通風也要好。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 容器遇到精準醫療 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
    從去年底開始到今年,華為在全國範圍內舉辦「華為雲技術私享會」,旨在通過對雲技術的深度分享、交流,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8月31日下午,華為在北京舉辦了「華為雲技術私享會」北京站,在會上金橡醫學樓峰就金橡醫學攜手華為雲建腫瘤精準醫療基因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了分享。同時,華為的6位專家也對華為雲的各方面技術進行了解析,並詳細介紹了華為雲最新的產品服務和應用方案。
  • ...慧影柴象飛:基於 AI 的主動脈雲平臺如何幫助醫生實現精準醫療?
    在技術進步的背景下,對主動脈疾病的治療,醫生的關注點也從手術安全轉變為個性化精準治療,降低病發症風險、改善遠期預後結果。因此,如何對解剖參數進行精準測量,以降低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如何實現患者預後預測,以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是血管科醫生面臨的新課題。郭偉主任指出,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規劃需要對近遠端錨定區的直徑、破口位置和一些重要的距離信息進行精準的測量。
  • 致力於精準醫療的「瘋狂科學家」
    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您覺得精準醫療目前那麼火爆的原因是什麼? 林盛榕:精準醫療能像今天那麼炙手可熱,其實是各方面的時機已經成熟,是幾個要素共同累積的結果。
  •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華蘭生物:業績拐點出現,持續高增長可期  公司公布半年報,收入6.57億元,增長24.24%,淨利潤3.10億元,增長8.51%,扣非後淨利潤2.55億元,增長12.52%,EPS為0.53元。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
  • 精準醫療時代如何實現整合診斷?聽聽這些大咖的看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臨床醫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翁建平認為這可能還不夠,要真正做到慢性病精準管理,要實現四個「精準」目標:精準預測(未病)、精準診斷(已病)、精準治療(病中)和精準管理(病後)。要達到這些目標,可通過「多組學+大數據+全病程」的方法,瞄準「痛點」,整合需求,最終實現以患者為中心,即引入多組學檢測技術,進行整合多因素分析,實現全病程風險管理。
  • 英特爾向科幻小說作家要靈感
    身為全球晶片行業老大的英特爾公司一直努力理解這一轉變,用戶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技術先進與否孜孜以求了」,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In-Stat公司的首席技術戰略家吉姆·麥格雷戈表示,「他們關心的是自己將如何使用這些技術,它們能幫自己實現什麼。這種文化意義上的變革也正是英特爾需要迎頭趕上的。」    製造科技產品其實和創作藝術品很類似,都需要豐富的想像力。
  • 歐巴馬提出的「精準醫療」真的可行嗎?
    隨後,美國發布《美國創新新戰略》,明確將包括幹細胞在內的精準醫療作為美國在醫療領域的未來發展戰略。與以往在科技前沿步伐稍顯緩慢不同,中國政府在精準醫療的發展方面緊跟國際速度。在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之後的兩個月,中國科技部召開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計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同時,「精準醫療」擬被列為「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的重大專項之一。隨後便在清華大學舉辦了中國首屆精準醫學論壇。
  • 看懂這兩個項目 你會明白什麼是「身邊的」精準醫療
    參加完一百場的精準醫療的大會,聽一千位嘉賓侃侃而談,卻依然搞不清什麼是精準醫療?的確,精準醫療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國情諮文裡的「登月計劃」(Moon Shot),是組學測量,是藥企巨頭動輒數十億美元的跨國併購。可是我們身邊的精準醫療是什麼?兩位兒科醫生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