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去年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提出「精準醫療計劃」,一時間「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成為覆蓋全球的熱門話題。隨後,美國發布《美國創新新戰略》,明確將包括幹細胞在內的精準醫療作為美國在醫療領域的未來發展戰略。
與以往在科技前沿步伐稍顯緩慢不同,中國政府在精準醫療的發展方面緊跟國際速度。在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之後的兩個月,中國科技部召開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計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同時,「精準醫療」擬被列為「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的重大專項之一。隨後便在清華大學舉辦了中國首屆精準醫學論壇。
「精準醫療」定義之中外版本對比
從定義上來看,不同國家的版本有所不同,以下為中英美三國對「精準醫療」的定義:
美國——精準醫療是一種新興的綜合考慮到居民基因、環境、生活方式等變量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手段。
英國——精準醫療利用診斷測試和臨床數據分析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手段。
中國——精準醫療指的是針對每一個病人的具體病情,正確選擇並精確的應用適當的治療方法,包含精準檢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三個階段。
對比來看,美國的精準醫療更加強調對居民綜合數據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英國側重對臨床數據的收集,中國則更強調利益最大化。
圖表1:中國精準醫療行業特徵簡圖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精準醫療VS傳統醫療=前者勝出
傳統醫療以病人的臨床症狀和體徵,結合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既往病史、家族疾病史、實驗室和影像學評估等數據確定治療藥物和使用劑量、劑型。這通常是一種已經出現症狀和體徵後才開始治療或用藥的被動處理方式。而精準醫療則可以通過更精確的檢測和診斷,預測潛在疾病的風險,提供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治療,預防或幹預某種疾病的發生。
與傳統醫療相比,精準醫療以患者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決定治療方針,針對基因給藥的治療方式,能夠更精確更高效地治療疾病,減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圖表2:傳統醫療與精準醫療特徵對比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WIN Symposium的數據顯示,傳統治療方案在腫瘤治療上的用藥無效率高達75%,在老年痴呆症治療上的用藥無效率為70%,在糖尿病治療上的用藥無效率為43%。
圖表3:傳統醫療在複雜疾病治療上的用藥無效率(單位:%)
數據來源:WIN Symposium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以看出,傳統治療方法的無效率高是這些疾病死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傳統「一刀切」的模式已經不適用於治療複雜疾病。大多數疾病的發生是自身遺傳密碼和外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以基因測序為主的精準醫療可以檢測人的遺傳信息,針對不同的人提供定製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提升治療效果。因此,基於大數據的精準醫療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圖表4:基於大數據的精準醫療是未來大勢所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財政保駕護航 前途一片光明
2016年,美國預算投資2.15億美元啟動「精準醫療項目」。這2.15億美元分別撥付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國家醫療信息技術協調辦公室(ONC)等機構用於資助科學研究、創新發展。
中國在精準醫療的財政投入方面也未落下。根據計劃:2030年前,我國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
圖表5:美國VS中國精準醫療計劃投入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由此可見,精準醫療已經得到了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其發展環境是非常有利的。接下來,精準醫療所要攻克的主要還是技術上的難題,以及未來市場應用的普及。
而對於技術難題的攻克、未來精準醫療全面實現的可能性,筆者是持積極樂觀態度的。回顧人類發展所取得的驚人成就,完全可以用那幾句經典的廣告語來概括人類智慧的偉大:Nothing is impossible(沒有什麼不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Just do it(想做就做)。所以,精準醫療這一利國利民的事業值得人們去追求,雖然「道路很曲折」,但是「前途更光明」。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