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科技產品其實和創作藝術品很類似,都需要豐富的想像力。為了打破思維的固有模式,英特爾去年聘請了4名科幻小說作家加入團隊。
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內,衡量半導體行業進步的標準很簡單——變快就是進步。然而現在,速度已不再是王道了。
身為全球晶片行業老大的英特爾公司一直努力理解這一轉變,用戶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技術先進與否孜孜以求了」,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In-Stat公司的首席技術戰略家吉姆·麥格雷戈表示,「他們關心的是自己將如何使用這些技術,它們能幫自己實現什麼。這種文化意義上的變革也正是英特爾需要迎頭趕上的。」
製造科技產品其實和創作藝術品很類似,都需要豐富的想像力。為了打破思維的固有模式,英特爾的產品設計團隊竟從科幻小說中找靈感。他們在去年聘請了4名科幻小說作家加入團隊,並出版了一本名為《明日計劃》的文集。這些作家在書中對尖端處理器在不久的將來會派上什麼用場盡情想像了一番,該書已於今年2月在網上面世,其中包括英特爾公司未來學家布賴恩·戴維·詹森新近創作的一組有關人工智慧的短篇小說。
詹森是目前英特爾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聘用的惟一一位未來學家,他的具體工作職責就是告訴英特爾,到了2020年時計算機會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當然,只靠天馬行空的空想顯然不行,為此他需要與自己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合作,綜合運用人類學、社會學以及科幻小說等多個領域的最新進展,來為英特爾描繪出客戶的需求和現有技術之間的差距,然後再與工程師一起設計出下一個引發消費者強烈興趣的產品。
詹森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就是Google TV。2010年5月19日,在2010 Google I/O大會上,谷歌公司發布了它最新的產品——Google TV。Google TV將網絡和電視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套新的全家娛樂系統。Google TV內置了Chrome瀏覽器,可以用它上網、看視頻,Google TV還是一臺照片瀏覽器,一臺遊戲機、一臺音樂播放器……而Google TV用的正是英特爾的晶片。
當英特爾的工程師團隊設計E3100和E4100晶片(它們是為可上網的電視和機頂盒專門打造的處理器)時,詹森便開始參與其中,他數年來的研究表明,消費者不只是想要從網上下載電影,他們還想在大屏幕上瀏覽整個網絡。為此,工程師們重新設計了晶片。
英特爾的科幻小說寫作隊伍其實是其有著12年歷史的社會科學部門的延伸。該部門通過外派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前往世界各地調研,來評估技術趨勢。這樣的做法自有其內在的邏輯:只有真正理解了技術是如何被運用的,你才更有可能設計出人們願意購買的晶片。「計算機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詹森說,「我的工作就是要走在技術路線圖之前為大家指引方向。」
未來晶片技術將走向何方呢?在《明日計劃》一書中我們也許能初見端倪。其中一篇小說講述了一對夫婦從巴黎趕往法國南海岸為一個受傷親戚輸血的故事。小說裡描述,他們乘坐的是一輛能自我導航和駕駛的汽車,醫療信息被無線發送到車輛的儀錶盤和具有手機功能的耳釘中。而另一篇小說寫道,自動化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使得人類無需事必躬親,故事的主人公已經開始琢磨如何打發空閒時間了。
在科技如飛猛進的今天,科幻小說中的場景很快就會變為現實。在今年6月7日於美國矽谷舉行的2011英特爾研究日活動裡,書中提到的未來智能汽車已經初露雛形了。英特爾的工程師介紹了它的神奇功能:通過車內安裝的觸控螢幕,出門旅行的人們可以隨時通過智慧型手機對車輛的內外情況進行遠程視頻監控,一旦發現異常,就會報警,保證汽車的安全。
數位化的醫療技術也從書中走了出來。英特爾公司已發明出一種很小的傳感器,將它放到貼近腳踝的襪子裡,簡單蹦跳一番後,像血壓心率這樣的身體數據就會通過藍牙無線傳輸到電腦中,進行實時分析。這種技術今後可用於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以及日常身體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