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為進一步促進國內臨床腫瘤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腫瘤診治規範化水平,推動國內對食管癌診治的系統化、規範化,由日照市癌症中心、日照市抗癌協會主辦,日照市人民醫院承辦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暨晚期食管癌多學科協作與規範化治療研討班於11月28日—29日在我市舉辦。

  會上,中國抗癌協會辦公室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勵辦公室主任趙文華研究員以視頻的方式發來致辭。

  「日照市人民醫院於2018年3月加入『中國抗癌協會事業團體會員單位』,同年9月成立了郝希山院士工作站,2019年8月加入國際抗癌聯盟(UICC)會員單位,郝希山院士及其專家團隊與日照市人民醫院在臨床診療領域、腫瘤醫學教育研究和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緊密合作,加強聯繫,取得了確有長效的成果。」趙文華在致辭中說,2017年以來,日照市人民醫院每年都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開展豐富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醫院腫瘤學科發展迅速,積極建立肺癌診療一體化病房、日間化療病房和腫瘤遠程會診中心。

  會議期間,日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日照市癌症中心主任、日照市人民醫院工會主席丁兆軍和日照市癌症中心辦公室主任、日照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孟令新為日照市中心醫院、莒縣人民醫院、嵐山區人民醫院和五蓮縣人民醫院舉行「日照市市級癌症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授牌儀式。

  2020年,日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照市癌症中心積極加強日照市各區縣醫療機構癌症規範化診療的檢查與督導工作,按照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六大中心」建設要求,在2019年建立各區縣癌症中心基礎上,逐步完善國家、省市和區縣癌症中心四級癌症防控網絡,並在日照市人民醫院獲批「山東省第一批省級癌症規範化診療病房」基礎上,完善並逐步推進各區縣醫療機構癌症規範化診療病房建設工作,進一步規範腫瘤的放化療、靶向與免疫等治療。

  當日,會議還邀請國內10餘位知名專家教授作專題學術講座,分別就相應專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據了解,2013年,日照市人民醫院腫瘤科積極組織開展並成功創建了山東省第一批「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並於2018年6月通過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覆審,成為我市目前唯一一個省級「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2019年1月,日照市人民醫院獲批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癌症規範化診療病房」,同年12月獲「日照市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近年來,日照市人民醫院堅持以「三招三引」為引擎,「招才引智、招科引技」為重點,大力加強對上合作、對外交流,大力開展「六大中心」建設工作,成立郝希山院士(日照)工作站,作為國際抗癌聯盟(UICC)會員單位、中國抗癌協會團體會員單位、日照市癌症中心、日照市抗癌協會掛靠單位,醫院以重點發展腫瘤綜合治療為切入點,以腫瘤學科群和科研平臺建設為載體,提升腫瘤學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水平,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日照日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聚焦精準醫學,共築mCRC診療優化之路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人們在晚期結直腸癌(mCRC)精準診療領域的探索似無止境,並不斷有新的發現。2019年8月24日,一場聚焦mCRC精準診療的C.CET會議在天津順利召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健教授和王崑教授作為大會主席出席會議。大會學術內容十分豐富,涵蓋精準檢測、精準治療和研究探索多個主題,多位專家參與了各個環節的主持,並圍繞相應主題進行引導發言或參與討論。
  • 澳門大學和市人民醫院強強聯合成立精準醫學診療中心
    以澳門大學強大的基礎研究實力和珠海市人民醫院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為依託,下設精準醫學中心實驗室平臺、轉化醫學研究部及精準醫學大數據分析研究部門……昨日下午,市人民醫院與澳門大學籤署合作協議,確立戰略夥伴關係,攜手打造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並由市衛計局授牌正式成立「珠海市精準醫學診療中心暨澳門大學
  • 廣東首設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獎,促進精準醫學創新
    這也是全國首個以精準醫學為特色的科學技術獎。致力促進創新發展,設立精準醫學獎根據科學技術部《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進一步鼓勵和規範廣東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有關規定,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包括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財政性經費,設立科學技術獎,獎勵為促進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
  •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2021-01-06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診療一體化」成果被選為...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國家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 2018 IF=8.063)上發表題為「實時多模態圖像引導的子宮肌瘤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治療」(Real-time and multimodality image-guided intelligent
  • 精準醫學時代,血液腫瘤如何實現個體化診療?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顯示,白血病和淋巴瘤兩大血液腫瘤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仍然佔據著第9位和第10位,血液腫瘤診療水平的總體提升不僅和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更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現的重要步驟。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血液腫瘤的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時代。
  • 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在南寧舉行
    陳峰攝人民網南寧11月8日電 丹桂飄香迎盛會,相約綠城話精準。11月7日至11日,由廣西抗癌協會、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中國癌症防治雜誌、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帶一路」國際腫瘤專業人員聯合培訓基地協辦的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暨2020年廣西腫瘤學大會在綠城南寧隆重舉行。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精準診療
    多年來,除了在臨床科研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之外,王潔一直關注多學科診療模式發展。 「腫瘤醫學發展裡程碑式的進展包括三方面:精準醫學、規範化診療和多學科協作,多學科協作是精準醫學和規範化診療的基礎。『分久必合』,MDT是對腫瘤分科愈來愈細化的反證。」王潔認為,腫瘤多學科治療是醫學模式改變的需求、醫學發展的需要和患者的就醫要求。
  • 時佔祥:精準醫學能否成為醫藥產業的「風向標」
    精準醫學作為一項高度交叉融合領域的實踐,集合了現代醫學科學,特別是信息科技發展的知識體系,體現了醫學科學的發展趨勢,代表了臨床實踐的發展方向,其核心任務是對從數據獲取到臨床診療應用的全過程進行研究,從而進行數據整合解析。
  • 【特色科室】成大附院高水平建設中心實驗室:致力精準醫學 服務臨床診療
    中心實驗室致力於精準醫學,實驗室下設2個臨床技術平臺,目前開展心腦血管疾病個體化用藥、遺傳代謝疾病診斷、疾病風險預測、腫瘤個體化診療和腫瘤靶向治療個體化用藥檢測項目。(一)基因檢測平臺:利用實時螢光定量PCR等方法開展心腦血管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遺傳代謝疾病基因檢測、腫瘤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疾病風險基因檢測,為疾病個體化診斷與治療服務。
  •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由於部分患者處於偏遠地區,缺乏合理的就醫理念以及經濟條件貧困,接受不到科學規範的治療
  • 精準醫療:醫學發展的新變革
    據國家衛計委消息,我國目前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該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精準醫療將利用先進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疾病診斷、治療模式,將醫學發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峰。2015年初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劃以來,精準醫療在美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國內外也紛紛將目光聚焦精準醫療。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表彰優秀會員單位和個人
    預計在明年工作計劃中,繼續開展制定廣東省基因檢測在健康管理應用中的相關規範,召開精準健康管理適宜技術創新論壇,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開展「精準健康」走基層活動,啟動精準健康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通過開展學術交流、培訓研討、聯合研究、制訂標準規範、技術推廣等,來提高健康管理水平,促進精準醫學發展。
  • 兒科醫學大咖雲集,共商兒科遺傳病精準醫療規範標準
    :35 來源: 融媒體網 舉報    2020年11月27日,「2020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精準診療與
  • 四位大咖真知灼見 罕見病精準診療獲突破
    罕見病診療與精準醫學的「聯姻」之路,看似水到渠成,卻非一帆風順。國內有一支力量正致力於此。2016年12月初,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罕見病分會在京成立,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擔任該分會的首任會長。
  • 質譜技術賦能精準診療,未來已來
    11月7日,由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誌編委會主辦,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聯合承辦第四屆臨床色譜質譜技術發展研討會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今年的會議主題是質譜新技術賦能精準診療。
  • 李思進:核醫學在冠心病精準診療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我們能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及時精準診斷,繼而使其得到精準的治療,患者可能會收穫一個更為健康的心臟,後續高額的開支也將因此避免。    但在臨床實踐中,處理這一病症的流程仍然存在值得改進的空間。    基於這一現狀,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聯合編寫的《核素心肌顯像臨床應用指南》發表於《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9年第7期,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指南,規範冠心病診療流程,推動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在臨床的合理應用,為臨床醫生選擇更精準的治療方案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冠心病診療愈加規範,造福於廣大患者。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祝您元旦快樂!
    、逐夢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推動政科學研用金全面融合、推動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促進精準醫學產業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學會影響力、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向廣大會員及全社會交出了一份成績矚目、可圈可點的答卷。
  • 腫瘤分子標誌物:引領腫瘤精準診療新思路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腫瘤診療已經從經驗醫學、循證醫學進而邁入精準醫學時代。其中,伴隨診斷和靶向治療是實現腫瘤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分子標誌物的精確檢測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醫學信息,幫助實現個體化醫療。
  • 誕生100餘年,這項「寶藏」技術助力精準醫學發展
    湯姆遜的助手,英國化學家與物理學家阿斯頓(F.W.Aston)在1919年首次製成了具有較高聚焦性能的質譜儀,發現了穩定元素具有同位素,並證實自然界中元素實際是幾種同位素的混合體;並因此獲得19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至此,質譜逐漸成為一種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