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兩個議題:
1、飛機的速度為什麼用馬赫?
2、跑車的80邁=80碼=80公裡?
馬赫數(Ma),即飛機所在高度的真空速(V)和當地音速之比(Ma=v/a)。
當飛機接近音速飛行時,某些部位可能產生局部激波,阻力急劇增加,將會導致飛機的穩定性和操縱性能變壞,甚至產生激波失速,為防止激波失速,必須測量馬赫數。
馬赫-空速表的指示
傳統飛機的指示空速和超速指示器是組合式儀表,即馬赫-空速表。馬赫-空速表上的白色指針代表指示空速(IAS),紅、白相間指針指示超速狀況最大操作速度、最大操作馬赫數(VOM/MMO)。
圖:2083馬赫空速表
電動式馬赫-空速表對飛機的超速狀況可發出警告。馬赫-空速警告系統在飛機出現超速狀況時,系統提供視頻和音頻警告。白色的指針指示出計算空速(CAS),紅/白指針指示由馬赫-空速警告計算器計算出的速度極限值。馬赫-空速表上的窗口還用數字形式指示出計算空速和馬赫數,當馬赫數-空速警告計算機出現故障時,窗內顯示VOM和MACH故障旗。
測量馬赫數的原理
氣動式馬赫表的兩個測量部件為空速膜盒和高度膜盒。空速膜盒通過測量全/靜壓的壓差獲得空速;高度膜盒使用靜壓測量出高度。馬赫數的測量則採用這兩套測量部件測量參數的比值得出。
因為Ma=υv/a,速度可用全/靜壓差(Pt-PH)表示,空速膜盒可以測量出壓差值。音速是不能直接測量的,但音速在一定的範圍內是隨高度增加線性減少的。因此,可以通過使用高度膜盒測量出靜壓的大小來反映空速的變化。所以,馬赫數的測量就從飛機所在高度的真空速與本地音速的比值變為全/靜壓差與靜壓的比值來表示了。
殲20的速度高達2.8馬赫到底有多快?
由於聲音在傳播中,在不同條件下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馬赫是一個相對的單位,每一馬赫的速度是不固定的,在低溫、與高溫時聲音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高空比低空更容易達到較高的馬赫數。比方說攝氏零度海平面音速約1193km/h;而一萬米高空的音速為1062km/h。
音波可以在固體、液體或汽體中傳播,介質密度越大,則音速越快,所以也導致馬赫的大小是不固定的。
馬赫小於1者為亞音速,馬赫數大於5者為超高音速。馬赫是飛行速度與飛行的音速的比值,大於1表示比音速快,小於1則比音速慢;馬赫數超Ma>1.0稱超音速。目前我國已成功研製出了最高可達6倍音速的飛機。
1馬赫的大約速度(在攝氏15度時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3m/s,大約等於1225km/h,761.2mph,或1116ft/s。殲20的速度高達2.8馬赫,以此可以推算出殲20的速度是952m/s。
很多小夥伴說起自己跑車,總喜歡說跑了80邁、跑了120碼,本來是想表達每小時跑了多少公裡,但實際上邁、碼、公裡/小時作為單位來說,並不等同,這樣的讀法是錯誤讀法。
該儀錶盤以邁來計
該儀錶盤以千米/小時來計
早在2009年,杭州交警在通報事故時說「 70碼/小時」,引起群眾一陣唏噓。70碼也一度成為了網絡熱詞…….
1邁=1碼=1公裡&千米?它們之間究竟有怎麼樣的換算關係呢?
「邁」
邁,是mile(英裡)的漢語發音,它是一種長度單位,在美國、英國等國家廣泛使用。在美國,車速是以mph(milesperhour)計算。
「碼」
碼,是一種長度單位,英文名稱是yard,簡稱yd。1碼= 3英尺=0.9144米。
「公裡」
公裡,是千米的俗稱,是我們國人比較常用的長度單位,1公裡=1千米=1000米。
在很多地方,老人都習慣用幾裡路形容兩地的距離,同時1公裡也等於2裡路。
換算公式:
1邁=1609米
1碼=0.9144米
如果以1千米為基數,數據會更加直觀:1千米=1093碼=0.62英裡
如果你說車速80邁,那就是每小時行駛129公裡。這要是在限速80的公路行駛,你絕對的超速50%。
了解了上面單位的區別後,再給大家直觀的比較下:
1公裡=0.62邁=1093碼
如果按照錯誤的讀法來計算:
80邁(/小時),實際車速達到 129 公裡/小時。
80碼(/小時),實際車速則是 73.152米/小時。
要是這麼跑,
一個是快到超速,一個是走的比烏龜爬都慢……
所以,雖然現在說「邁」和「碼」,大家都知道是表達車速,但小夥伴們還是要明白,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錯誤讀法」!不僅搞混了長度單位和速度單位,在表達上也和實際車速完全不符。
咱們國家高速上都是以千米/小時為單位,了解了這個,下次說起速度還是用多少千米/小時或者公裡/小時比較靠譜,話說你平時都是怎麼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