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車子行駛長度的計量單位有很多,比如說有千米、有公裡、有邁、有裡。這裡面有三種,大多數人還是有概念的,但是對於這個「邁」卻是很少人知道,這要是真的研究起來,還真不是常人就能說清楚的。平時我們看新聞或者電視的時候,說到汽車時速的問題,電視上都是說某某車速達到多少邁,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這麼形容車速,汽車速度80公裡和80邁是一樣的嗎?老司機:再不知道20分都不夠扣。
其實他們之間是存在一定的換算關係,並不等於1:1。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邁」和「公裡」的差別,其實在英語中的裡程單位是「Mai」就是英裡的意思,翻譯成中文之後就是直接用諧音「邁」代替,因為在國際上用的都是英裡來做為裡程單位或者路程的單位,所以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衝突的,不過注意了,這兩者每單位的長短卻是不一樣的!「1邁」等於「1.609公裡」,所以「邁」所代表的長度其實比「公裡」要短。
其實在我國,真正的速單位是公制單位千米(公裡)/每小時,英文簡寫為Km/h,也就是1000米/小時。其實讀邁這是一種錯誤的讀法,事實上,這些裡程表上的車速是以Mph計算的,也就是邁/小時(英裡/小時),時速80英裡/小時大概相當於128.72公裡/小時,120英裡/小時的速度其實是193.08公裡/小時。而把「碼」做速度單位同樣也是一種「錯誤讀法,按照上面的換算關係,80碼(/小時)實際的公制速度只有73.152米/小時,120碼(/小時)實際的公制速度只有109.728米/小時。
那知道了這個區別之後,以我們國內的限速規定,就算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最高的時速也不要超過75邁,否則就是超速,不過這個數據也相當於是最高的限速,不同的路段對於限速的數值也是不一樣的。要是大傢伙還是照著80邁當成80公裡這樣的計算方法來計算的話,那麼扣分跟罰款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了解了這個,下次說起速度還是用咱的公制單位比較靠譜,省得因為歧義鬧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