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2020-11-23 騰訊網

一些深海魚類的皮膚能以一種全新的、極其高效的方式吸收超過 99.5% 的光,這一發現可能會推進高科技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

圖示為超黑魚類之一(Anoplogaster cornuta)。這條魚在被取樣並記錄後非常活躍,因此研究團隊在用拖網捕獲它的第二天通過潛水艇把它放回了深海。在 7 月 16 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由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動物學家 Karen Osborn 和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 Sönke Johnsen 領導的研究團隊報告,某些魚的皮膚上,包裹色素的顆粒有一種獨特的排列方式,幾乎能吸收所有照射在上面的光線,僅 0.05% 的光會被反射。圖片來源:Karen Osborn,史密森尼學會

來源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翻譯 頁一

審校 戚譯引

在陽光難以照射到的海洋深處,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科學家和合作團隊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之一:某些魚的皮膚。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

在 7 月 16 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由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動物學家 Karen Osborn 和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 Sönke Johnsen 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報告,這些魚的皮膚上,包裹色素的顆粒以一種獨特方式排列,幾乎能吸收所有照射在上面的光線,僅 0.05% 的光會被反射。Osborn 說,模仿這種策略可以幫助工程師開發更便宜、更柔韌、更耐用的超黑材料用於光學技術,例如望遠鏡、照相機和偽裝。

Osborn 第一次對魚的皮膚產生興趣,是在某一次和同事用拖網在深海取樣時。當時她試圖用相機拍攝拖網捕獲的一些引人注目的黑魚。她說,儘管有精細的設備,她還是無法捕捉到任何細節。「不管你怎麼設置相機或燈光,它們都會吸收所有光線。」

他們在實驗室裡仔細測量,證實了相機無法捕捉這些魚特徵的原因:深海中發現的許多黑魚能吸收超過 99.5% 照射到體表的光。這意味著它們是超黑的,比黑紙黑,比電工膠帶黑,比新輪胎都黑。在深海中,單個光子就足以吸引注意力,因此這種濃鬱的黑色可以提高魚的生存機率。

由於陽光最多只能照射到海洋表面下幾百米的深處,所以大多數深海生物自己發光,這被稱為生物發光。生物發光可以用來吸引配偶、幹擾捕食者和引誘獵物。它們還能暴露附近的動物,阻止捕食者悄悄接近,或照亮潛在的獵物,除非別的動物有正確的偽裝。Osborn 說:「如果你想融入周圍無限黑暗的環境,吸收每一個擊中你的光子是個很好的方法。」

超黑魚能幾乎完全吸收光線,這依賴於黑色素。這種色素同樣存在於人類皮膚中,並保護皮膚免受陽光傷害。Osborn 和同事發現,黑色素不僅在超黑魚的皮膚中大量存在,而且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分布。充滿色素的亞細胞結構被稱為黑素體,它們緊密地聚集在色素細胞中,而這些色素細胞連續地排列在貼近超黑魚皮膚表面的地方。黑素體的尺寸、形狀和排列方式使它們能夠將無法立即吸收的光線導向細胞內鄰近的黑素體,然後由這些黑素體吸收剩餘的光線。

Osborn 說:「實際上,它們相當於製造了一種超高效、超薄的光阱。光線不會反射,也不能通過。光線只是進入了這一層,然後就消失了。」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生 Alexander Davis 說:「這些含有色素的結構就像個迷你口香糖機一樣,被打包到皮膚細胞裡,而所有的口香糖都有合適的尺寸和形狀,能夠將光困在機器內。」

魚類並不是已知的唯一一種能捕獲足夠光線從而產生超黑表面的動物。目前已經在一些鳥類和蝴蝶身上發現了超黑的羽毛和鱗片,它們與色彩明亮的區域形成對比,使顏色顯得更加鮮豔。這些動物通過將一層黑色素與微小的管子或盒子之類的光捕獲結構結合在一起來產生這種效果。Osborn 說,在資源有限的深海中,超黑魚似乎進化出了一種更高效的系統。「這是我們所知的唯一一種利用色素本身來控制所有最初未被吸收的光的系統。」這種基於黑素體的超黑結構似乎是深海中的常見策略:Osborn 和她的團隊在 16 種親緣關係較遠的魚類身上發現了同樣的特殊色素排列模式。

Osborn 說,採用這種高效的設計策略可以改善超黑材料的製造,目前這類材料的結構更接近在超黑的鳥和蝴蝶身上發現的結構。這種敏感光學設備所需要的材料,目前生產起來極其精細,成本也很高。「和建造某種結構來捕獲光線相比,把吸收光的色素做成合適的尺寸和形狀也能實現同樣的吸收效率,而且成本可能會低得多,材料也不會那麼脆弱,」她說。

相關焦點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研究人員使用分光儀測量了這些超黑魚皮膚反射的光量,它們的皮膚是目前已知最黑的有機材料之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魚僅能反射接觸其身體不足0.5%的光線,其餘的光線均被超黑皮膚吸收,即使周圍存在生物性發光源,也能真實隱身。太平洋黑魚(學名Idiacanthus antrostomus)是他們研究的第二種超黑魚,它能將超黑皮膚偽裝和生物發光誘餌結合在一起,便於吸引獵物。
  • 科學家研發黑科技材料:可吸收99.8%光線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這種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
  • 科學網—美科學家研製超黑材料 可吸收99%光線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近期,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成功研製出一種特種材料,它能實現對紫外、可見光、紅外線以及遠紅外波段光線超過99%的吸收率。這項技術的出現有望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疆界。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個工程師小組在近日舉行的SPIE光學與光子學會議上做了相關報告。這是該行業內最大的跨學科技術會議。
  • 天堂鳥「極致黑」羽毛可吸收99.95%光線
    天堂鳥絢麗外型深深吸引眾多鳥類愛好者,近日科學研究指出,部分雄性天堂鳥身上的黑色羽毛,光反射率竟然只有0.05%到0.31%,吸收99.95%的直射光線,幾乎與人造最黑物質一樣,演化的神奇讓學者震撼。科學研究指出,部分雄性天堂鳥身上的黑色羽毛,光反射率竟然只有0.05%到0.31%,吸收99.95%的直射光線。《自然通訊》雜誌刊出的研究指出,外部結構對顏色會產生影響,像是讓光多次散射,成為極致的黑色。研究採用了5種天堂鳥的羽毛,其反射率僅有0.05到0.31%,直逼人造最黑物質。這些天堂鳥的羽毛有複雜的分枝結構,這也就是發生多重散射的原因。
  • 實力科普:給我一點超材料 還你一件隱身衣!
    光線照在魚身上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散射,這些散射波傳到我們的眼睛,就形成了我們所看見的小魚的模樣。既然如此,如果我們能控制光線從小魚身邊繞過去,那麼就沒有光的散射,小魚也就會「看起來」消失不見!  下圖是光線在水缸裡的傳播路徑,其中紅色的線代表水草方向傳來的光波,光線在傳播過程中繞開了中間的小孔區域(即隱身區域),傳到右側的相機中。中間的小孔並不會遮擋水草散射出來的光線,所以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隱身衣後方的水草;由於光波繞過了藏匿在小孔中的金魚,所以金魚就消失不見了。
  • 超黑變色材料可將光線變成任何顏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它是地球上最黑的物質之一,卻能將光轉變成你想要的任何顏色。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辛皓表示,這種超材料比較類似於多孔保齡球和微小銅線電路板,當它們以非常精細的幾何結構組裝時,就會出現負折射現象,導致周邊能量波出現非自然彎曲,從宏觀上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隱形、幻覺等。  解決材料的損耗問題  其實,彎曲光線的理論已經提出很多年,但為何隱身衣還只是存在於科幻或玄幻小說中?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納米織造隱身衣  The Nano-Cloak  文/ 韓少華  納米級微小粒子組成的超材料可以讓光線拐彎,繞過障礙物。被超材料包裹的人,怎樣在不被看到的情況下看到外面?隱身衣也更體貼,穿一件即可隱形——即便喝了隱形藥水,還得脫光了會使你暴露的衣服,在風裡挨凍。  超材料的隱形把戲  弗拉吉米爾•沙拉耶夫(造出了隱身衣。他不會魔術,也不懂魔法,身為美國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的材料學專家,他通曉材料反射光線的秘密:「假如一樣東西反射的光線根本沒有到達你的眼睛會怎樣?就跟你背對著它一樣吧。」
  • 迄今最黑材料,可吸收99.99%入射光,它到底是什麼?
    「白天不懂夜的黑,你說的黑是什麼黑……」黑色是我們最常見到的顏色,但是會「吃掉」光,並且比黑色還要黑,看一眼就像要被吸入黑洞的材料,相信見過的人不多。烯灣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陣列碳納米管,其純度超過99.8%,遠遠大於市場上現有的碳納米管產品。
  • 科學家研發世界最黑材料:可吸收99.8%的光線
    據研究人員稱,這種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據這家公司稱,這種材料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公眾可以前往倫敦的科學博物館,親眼看看這種「世界上最黑的塗料」究竟有多黑。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7日消息,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這種名叫Vantablack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這種新材料能夠輕易覆蓋體積較大、機構複雜的物體表面,如大型照相機和飛行器等。
  • 中國超材料橫空出世 8隻隱身衣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悉,光學隱身裝置是利用光特性進行隱身的裝置,是使一個物體周圍的光線滑過物體的表面,使對方看不見達到隱身的效果,利用光學隱身已經成為科學界熱門研究領域之一。   中國的隱形技術研發,尤其在超材料的應用方面可謂獨樹一幟。超材料的應用與原有的材料製備有很大區別。
  • 世界最黑材料能吸收99.96%光線
    這種新材料被命名為梵塔黑 S-VIS(Vantablack S-VIS),它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線。這種塗料是此前的「超黑塗料」梵塔黑(Vantablack)的升級版。作為世界上最黑的塗料,它可以用來校正太空望遠鏡,去觀察宇宙最深處、最古老的天體。但這次的「升級版最黑塗料」,比用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超黑塗料的反射能力還弱17倍。
  • 無需魔法就能隱身,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隱身衣新概念!
    ,能夠將照向物體的光線散射出去,讓它無法被探測到。這一思路可用於創造一種「隱身衣」,它能夠分散物體周圍的光波,從而能夠完全在人們面前隱身。如果他們的研究成功,這項技術將與其它技術一起為軍方服務,比如說隱形飛機上吸收雷達的深色塗漆,局部光學偽裝,阻止紅外探測的表面降溫以及電磁波掃描等技術。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Alina Karabchevsky博士稱:「我們的研究表明有可能藉助一種光學晶片讓物體周圍的光線發生彎曲。光線不與物體發生交互作用,那樣就會讓物體實現隱身。」
  • 浙江大學研製出「隱身衣」:可使貓和金魚隱形
    記者從浙江大學「電磁波隱身衣機理及實驗研究」項目團隊了解到,根據用坐標變換方法設計隱身衣理論,「讓光線像溪流繞過石頭一樣」,他們用普通玻璃製造出了隱身器具。□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張洪駿  「奇蹟」時刻  鉛筆、金魚和貓,都「不見了」  一個正六邊體的柱狀玻璃裝置,邊長5釐米,高度5釐米,正六邊體的中心是一個孔洞。將正六邊體放進裝滿水的透明魚缸,透過正六邊體,可以看到魚缸另一側的完整景物。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要隱身,進入隱身衣的光線必須跑得比外部光線快   在這個課題組的實驗中,一隻蹲在六邊形隱身裝置裡的小貓,在特定的某個角度,光線可以直接繞過小貓,並回到原來的路徑出射,產生小貓「隱身」的效果。為了探究隱身衣對不同生命環境的適應性,課題組還研發了一組適用於水中隱形的裝置:金魚遊進這件「隱身衣」,身後的物體仍然一覽無餘。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
  • 最黑的鳥不是烏鴉,這種鳥的黑色羽毛能夠吸收99.95%光線
    烏鴉,黑的發亮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分光光度法和掃描電子顯微技術等發現,極樂鳥的黑色羽毛可以吸收高達99.95%的直射光線,真是打著手電都找不著的黑。華美極樂鳥有一種極樂鳥沒有彩色的羽毛,而是被柔軟的黑色羽毛覆蓋,這些羽毛吸收太多的光線以至於與人造材料相媲美。
  • 隱身衣研究獲重大突破 可讓金屬球消失(圖)
    這一次,崔鐵軍教授團隊把二維「隱身衣」拓展到了「三維」,從而讓「隱身衣」走進了真實的三維空間,這意味著對於「隱身衣」研究從原理論證階段走向實際應用。  馬慧鋒博士說,科學家研製「隱身衣」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獵奇心理,「隱身衣」在軍事作戰中可大顯身手。「比如作戰中,我們想隱藏坦克、飛機,不被敵方的雷達偵察到。
  • 柔性、可伸縮!科學家開發出可製作隱身衣的超材料Meta-skin
    柔性、可伸縮!科學家開發出可製作隱身衣的超材料Meta-skin 發表時間:2016/3/14 近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工程師研發了一種柔性、可伸縮的超材料Meta-skin,聲稱這種使用成排的小型液態金屬器件的超材料
  • 」世界上最黑的塗料「能吸收99.8%的光線?
    S-VIS的材料能夠吸收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Vantablack的納米結構能夠吸收幾乎所有入射光,從而讓精密的光學儀器得以發揮最佳性能。」研發該材料的英國Surrey NanoSystems公司表示。據這家公司稱,這種材料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