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近日報導,2020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新線投產4933公裡,新開工項目20個。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5.8億噸,同比增長4.1%;完成旅客發送量21.6億人,全面推行電子客票,旅客持身份證可在全國2878個高鐵和普鐵車站「一證通行」。
到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63萬公裡,比「十二五」末的12.10萬公裡增長20.9%。其中,高鐵營業裡程達到3.79萬公裡,比「十二五」末的1.98萬公裡翻了近一番。2020年,中國鐵路「十三五」圓滿收官。
為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大臨鐵路、鹽通高鐵、滬蘇通鐵路、格庫鐵路等多條新線順利開通運營,累計投產裡程4933公裡,全國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全年開工項目20個。進一步完善了交通運輸體系,有力帶動沿線實現脫貧致富,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為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增添了新動能、注入活力,為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助力。
為穩就業做出貢獻。在鐵路建設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周期長,用工規模大。今年以來,各鐵路建設項目紛紛加大招工規模,大大增加了就業人數,為穩居民就業做出了貢獻。同時,隨著鐵路科技裝備水平的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除了繼續吸納農民工等就業人口,對於工程、建築、材料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對上下遊施工機械、基礎能源等領域就業也有拉動。
為人民鋪就幸福路。大臨鐵路建成通車,茶馬古道煥發新生;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的開通打通了河南、安徽、江蘇人才流動的通道,促進了「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青海段為「一帶一路」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當地人民脫貧致富鋪就了希望路、幸福路。「十三五」以來,鐵路事業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中國鐵路以「中國速度」為人民鋪就幸福路。
一路櫛風沐雨,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後是滿滿民生情。徵途漫漫,期待鐵路部門在續寫高質量發展篇章的同時,為民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嶽芯如圖/張峰)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