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漫評|穩投資增動能 鐵路續寫高質量發展篇章

2021-01-11 北青網

據人民日報近日報導,2020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新線投產4933公裡,新開工項目20個。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5.8億噸,同比增長4.1%;完成旅客發送量21.6億人,全面推行電子客票,旅客持身份證可在全國2878個高鐵和普鐵車站「一證通行」。

到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63萬公裡,比「十二五」末的12.10萬公裡增長20.9%。其中,高鐵營業裡程達到3.79萬公裡,比「十二五」末的1.98萬公裡翻了近一番。2020年,中國鐵路「十三五」圓滿收官。

為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大臨鐵路、鹽通高鐵、滬蘇通鐵路、格庫鐵路等多條新線順利開通運營,累計投產裡程4933公裡,全國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全年開工項目20個。進一步完善了交通運輸體系,有力帶動沿線實現脫貧致富,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為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增添了新動能、注入活力,為落實中央「六穩」「六保」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助力。

為穩就業做出貢獻。在鐵路建設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周期長,用工規模大。今年以來,各鐵路建設項目紛紛加大招工規模,大大增加了就業人數,為穩居民就業做出了貢獻。同時,隨著鐵路科技裝備水平的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除了繼續吸納農民工等就業人口,對於工程、建築、材料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對上下遊施工機械、基礎能源等領域就業也有拉動。

為人民鋪就幸福路。大臨鐵路建成通車,茶馬古道煥發新生;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的開通打通了河南、安徽、江蘇人才流動的通道,促進了「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青海段為「一帶一路」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當地人民脫貧致富鋪就了希望路、幸福路。「十三五」以來,鐵路事業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中國鐵路以「中國速度」為人民鋪就幸福路。

一路櫛風沐雨,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後是滿滿民生情。徵途漫漫,期待鐵路部門在續寫高質量發展篇章的同時,為民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嶽芯如圖/張峰)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

相關焦點

  • 廣西多舉措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
    原標題:廣西多舉措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  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我區多舉措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啟用或開竣工,「加碼」穩投資,助力穩增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第一批載著水泥熟料貨櫃的船舶,從都安紅渡作業區江運航行抵達賓港作業區,將經公路短倒至來冶鐵路專用線,通過鐵路運輸向防城港、欽州、北海等沿海港口進行輸送,最後經沿海港口海運銷往國內外其他地區。  【同期聲 江蘇天際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繆洪成:從紅渡碼頭去南京,(成本)大概在在6000塊錢左右,這邊來走的話,優惠了大概20元1噸,對我們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 安徽省召開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工作部署會
    據安徽日報報導  4月3日下午,全省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工作部署會在合肥召開。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積極做好穩投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面貫徹「六穩」要求,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主持會議。
  • 于偉國: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 周琳) 6月10日,省委書記、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于偉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暨領導小組第三十九次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工作部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兩新一重
  • 【從半年報看發展新動能】重點項目加速度,點燃發展新引擎
    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說,未來,該基地將建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電共享智造中心,對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
  •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sale《邯鄲日報》以《聚焦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頭版報導我縣項目建設成就寒冬時節,臨漳處處湧動著建項目、謀發展的熱潮,催人奮進: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緊鑼密鼓,省市重點項目全年投資目標任務提前完成
  • 人民論壇漫評 | 中國經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在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走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
  • 湖州德清:以「三進三服務」的非常之功,穩企業、增動能、補短板...
    「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葉樹剛 圖片提供:德清縣新聞中心 向人民報告 中共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說,德清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以打破常規的超前思維和"三進三服務"的非常之功,全力以赴穩企業
  • 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
    數據發布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山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上半年經濟呈現回升向好、好於預期的總體運行態勢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面對新時代賦予的全新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東營把自身發展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程結合起來,按照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在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市域保持「零疫情」的基礎上,部署開展「十大改革攻堅」「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
  • 瀘州江陽區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正闊步前行。記者獲悉,瀘州裕同包裝科技有限公司、瀘州容大智能變速器有限公司等24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至此,江陽區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達65家。  這只是一個「縮影」。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濰坊12月3日訊 (記者 郭文培)「經過三年來的艱苦努力,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開始實現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初心似錦照紅船 之江潮起再揚帆——浙江續寫70載砥礪奮進壯麗篇章
    新華社杭州8月17日電 題:初心似錦照紅船 之江潮起再揚帆——浙江續寫70載砥礪奮進壯麗篇章  新華社記者何玲玲、李亞彪、方問禹、王俊祿  這裡是中國革命紅船的啟航地,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前的憧憬,在自己的誕生地,已是繁花似錦。
  • 湖南打好三大攻堅戰 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大力解決「化工圍江」、黑臭水體、農業面源汙染和老舊柴油貨車淘汰等突出問題;召開總河長、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等會議,協同推進流域水安全保障、水生態修復和水汙染治理。
  • 高臺縣強力招商引資催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高臺強力招商引資催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每日甘肅網12月3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段曉梅)高臺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依託優勢資源,千方百計開展招商,全力出擊爭引資金,催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財經眼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紮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 「十三五」的四川答卷④: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認識再深化、思路再明晰,制約四川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短板一一被釐清。2018年6月30日,《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經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對外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格局……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加速構建。
  • ...2020年戰疫情穩投資打好三大攻堅戰 2021年推動發展質量提升更...
    會議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各種困難挑戰,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系統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全力推進10項重點工作,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一是戰疫情,完成重點防疫物資調運任務,確保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牽頭出臺一系列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政策;二是穩投資,推動集寧至大同至原平高鐵、呼和浩特新機場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三是抓創新,聚焦高質量方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創新落實|⑧ 趙剛: 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發改擔當
    他表示,圍繞市委、市政府「創新、落實」主旋律,市發改委今年提出了創新有為、落實有力的工作思路,力爭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發改擔當。  趙剛表示,創新有為,就是在創新上要體現發改作為。首先,要對標國內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梳理出發改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同時立足工作實際,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來改進、提升。
  • 抓好重點任務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抓好重點任務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論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首都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北京作為首都,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上作表率。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我們提出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高質量發展、應對外部衝擊和防控重大風險的疊加期,宏觀政策針對經濟金融運行波動進行預調和微調,既是對各種政策出臺節奏和實施力度進行綜合平衡,也是有效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關係的必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