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座小島赫赫有名,那就是「東邪」黃藥師居住的 「桃花島」。
很多人以為是金庸的杜撰,其實這座島嶼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原型,就是浙江舟山的第七大島——桃花島。
據作家來其在《舟山有意思》裡介紹,張紀中拍攝《射鵰英雄傳》時,金庸還曾登島題詩,而桃花鎮政府也回贈了金庸「桃花島主」的匾額。
無獨有偶,作家韓寒也以一己之力捧紅了舟山的另一座小島——東極島。
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故事的開篇就設在這個叫「東極島」的小島上。不過據作家來其在《舟山有意思》裡澄清,「東極島」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東極諸島」。
在浙江舟山,像桃花島和東極島這樣的島嶼有上千座,舟山也因此被譽為「千島之城」。
除了島嶼,你對舟山這座城市的印象還有哪些?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海天佛國」普陀山?是讓人說起來就口舌生津的舟山海鮮?還是祖籍舟山的「墨鏡王」王家衛?
最近就有一部看完讓你愛上舟山的城市文化讀本《舟山有意思》上市。
圖書以「段子體」的文字形式和接地氣的語言風格,融洽古代筆記和當代紀實文學以及「輕散文」的創作手法,將優秀的舟山地域文化見微知著地嵌入到346個生動幽默的段子中,生動鮮活地展示了舟山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人文性格等。
7月13日下午13:00,《舟山有意思》的作者來其將攜帶新書,做客舟山市定海遲留書店,和眾多大咖及讀者來聊一聊舟山有意思的那些事兒。
歡迎各位讀者蒞臨現場,參與現場互動還可獲贈圖書哦~
《舟山有意思》試讀:
01
金庸來舟山桃花島時,有人問他所寫的桃花島,究竟是不是眼前這個桃花島。
其實,這個問題金庸早已在《射鵰英雄傳》裡寫得清清楚楚:「經杭州向東,僱海船過蝦峙島,出畸頭洋向北,便到了繁花似錦的桃花島。」這正是舟山桃花島之所在。
中國沿海島嶼多若繁星,金庸先生寫《射鵰英雄傳》為什麼偏偏選擇了舟山桃花島呢?
金庸說,他是從地理書上看到東海有個桃花島的。當時寫《射鵰英雄傳》需要一個海上的島,作為書中人物活動的天地。
他覺得這個島應該有一點浪漫情調的,既不能離大陸太近,也不能太遠。桃花島的位置正適當。
他還對採訪他的記者說:「如果人們要證實《射鵰英雄傳》中的桃花島原型是不是舟山的桃花島,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
02
舟山人祖祖輩輩闖蕩大海,眼界開闊,到了近代特別能領風氣之先。
舟山人劉維忠就屬於此類。他做的事是在上海寶善街辦起了丹桂茶園。
那時的戲院,都叫茶園。茶館本是交際之地,但喝茶聊天不免單調,若有伶人席前演唱,那就有趣得多了。
劉維忠邀請一大批京城名角加入茶園戲班,包括「同光朝名伶十三絕」之一的楊月樓,從而轟動了整個上海灘。
自那以後,上海灘的茶園紛紛成了戲園,所有茶園都以邀請京劇名角為主。京劇在上海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京劇的「根城」北京。上海成為京劇最大也最具挑戰性的演出市場,京伶到上海唱紅了,才算真紅。
推動京劇發展這一歷史性轉折的人物,居然也是舟山人,沒想到吧?
03
舟山海鮮湯中,除了最大眾的紫菜蝦皮湯之外,還有胭脂湯,堪稱絕品。
我在嵊山吃過胭脂湯。清湯一盆,湯色青綠,沉有數粒黑殼。拿勺在盆中一攪,嫩嫩的「胭脂玉」便浮了上來。我驚奇於這麼一把如豌豆大的「胭脂」,沒加任何作料,燒這麼一大盆湯,居然也能這麼鮮美。
「胭脂」是一種看上去像半邊蛤蜊一樣的貝類。它像鮑魚一樣背著殼,碰到危險時,會用吸盤緊緊吸附在礁石上,所以採挖時一定要輕手輕腳,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它。
04
從三毛身上,會發現舟山人的另一種性情:古靈精怪。
三毛的祖居在定海小沙鎮陳家,系其祖父陳宗緒先生於民國時建造,五間正房現已成為「三毛作品陳列室」,以「充滿傳奇的一生」「風靡世界的三毛作品」「萬水千山走遍」「親情、愛情、友情、鄉情」「想念你,三毛」為主題,陳列著三毛的遺物、作品、照片。
舟山有家書店叫「熱門書店」,店名是臺灣作家三毛取的。1989年春天,三毛回舟山祭祖,與舟山作家葉宗軾相識,聽說葉宗軾夫人想開書店,便說:「我想在臺灣開一家叫冷門的書店,那你的這家書店要不就叫熱門吧。」
三毛的書店夢,止於說笑。定海的那家「熱門書店」,倒是確確實實開起來了,還紅火了好幾年。
05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的宣傳造勢中「爆炒」了「東極島」。不過他通過微博發文聲明:所謂「東極島」,其實由三個島嶼組成,主島是廟子湖島,旁邊是青浜島,最遠處也就是最東邊的叫東福山島。
「東極島」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東極諸島」,儘管韓寒發了聲明,但自從有了《後會無期》,人們覺得多個「諸」字太沒味道了,也有人建議地名辦,東極諸島乾脆改叫東極島吧。
借韓寒一句話,可以說明白一名遊客身處東極諸島的心境:當你眼前只有遼闊海洋,當你耳邊只有寂寥海風,你會覺得很多喋喋不休的事情如此遙遠和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