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寒到金庸,為什麼名人都愛舟山的島?

2021-01-09 文化咖

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座小島赫赫有名,那就是「東邪」黃藥師居住的 「桃花島」。

很多人以為是金庸的杜撰,其實這座島嶼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原型,就是浙江舟山的第七大島——桃花島。

據作家來其在《舟山有意思》裡介紹,張紀中拍攝《射鵰英雄傳》時,金庸還曾登島題詩,而桃花鎮政府也回贈了金庸「桃花島主」的匾額。

無獨有偶,作家韓寒也以一己之力捧紅了舟山的另一座小島——東極島。

在他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故事的開篇就設在這個叫「東極島」的小島上。不過據作家來其在《舟山有意思》裡澄清,「東極島」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東極諸島」。

在浙江舟山,像桃花島和東極島這樣的島嶼有上千座,舟山也因此被譽為「千島之城」。

除了島嶼,你對舟山這座城市的印象還有哪些?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海天佛國」普陀山?是讓人說起來就口舌生津的舟山海鮮?還是祖籍舟山的「墨鏡王」王家衛?

最近就有一部看完讓你愛上舟山的城市文化讀本《舟山有意思》上市。

圖書以「段子體」的文字形式和接地氣的語言風格,融洽古代筆記和當代紀實文學以及「輕散文」的創作手法,將優秀的舟山地域文化見微知著地嵌入到346個生動幽默的段子中,生動鮮活地展示了舟山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人文性格等。

7月13日下午13:00,《舟山有意思》的作者來其將攜帶新書,做客舟山市定海遲留書店,和眾多大咖及讀者來聊一聊舟山有意思的那些事兒。

歡迎各位讀者蒞臨現場,參與現場互動還可獲贈圖書哦~

《舟山有意思》試讀:

01

金庸來舟山桃花島時,有人問他所寫的桃花島,究竟是不是眼前這個桃花島。

其實,這個問題金庸早已在《射鵰英雄傳》裡寫得清清楚楚:「經杭州向東,僱海船過蝦峙島,出畸頭洋向北,便到了繁花似錦的桃花島。」這正是舟山桃花島之所在。

中國沿海島嶼多若繁星,金庸先生寫《射鵰英雄傳》為什麼偏偏選擇了舟山桃花島呢?

金庸說,他是從地理書上看到東海有個桃花島的。當時寫《射鵰英雄傳》需要一個海上的島,作為書中人物活動的天地。

他覺得這個島應該有一點浪漫情調的,既不能離大陸太近,也不能太遠。桃花島的位置正適當。

他還對採訪他的記者說:「如果人們要證實《射鵰英雄傳》中的桃花島原型是不是舟山的桃花島,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

02

舟山人祖祖輩輩闖蕩大海,眼界開闊,到了近代特別能領風氣之先。

舟山人劉維忠就屬於此類。他做的事是在上海寶善街辦起了丹桂茶園。

那時的戲院,都叫茶園。茶館本是交際之地,但喝茶聊天不免單調,若有伶人席前演唱,那就有趣得多了。

劉維忠邀請一大批京城名角加入茶園戲班,包括「同光朝名伶十三絕」之一的楊月樓,從而轟動了整個上海灘。

自那以後,上海灘的茶園紛紛成了戲園,所有茶園都以邀請京劇名角為主。京劇在上海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京劇的「根城」北京。上海成為京劇最大也最具挑戰性的演出市場,京伶到上海唱紅了,才算真紅。

推動京劇發展這一歷史性轉折的人物,居然也是舟山人,沒想到吧?

03

舟山海鮮湯中,除了最大眾的紫菜蝦皮湯之外,還有胭脂湯,堪稱絕品。

我在嵊山吃過胭脂湯。清湯一盆,湯色青綠,沉有數粒黑殼。拿勺在盆中一攪,嫩嫩的「胭脂玉」便浮了上來。我驚奇於這麼一把如豌豆大的「胭脂」,沒加任何作料,燒這麼一大盆湯,居然也能這麼鮮美。

「胭脂」是一種看上去像半邊蛤蜊一樣的貝類。它像鮑魚一樣背著殼,碰到危險時,會用吸盤緊緊吸附在礁石上,所以採挖時一定要輕手輕腳,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它。

04

從三毛身上,會發現舟山人的另一種性情:古靈精怪。

三毛的祖居在定海小沙鎮陳家,系其祖父陳宗緒先生於民國時建造,五間正房現已成為「三毛作品陳列室」,以「充滿傳奇的一生」「風靡世界的三毛作品」「萬水千山走遍」「親情、愛情、友情、鄉情」「想念你,三毛」為主題,陳列著三毛的遺物、作品、照片。

舟山有家書店叫「熱門書店」,店名是臺灣作家三毛取的。1989年春天,三毛回舟山祭祖,與舟山作家葉宗軾相識,聽說葉宗軾夫人想開書店,便說:「我想在臺灣開一家叫冷門的書店,那你的這家書店要不就叫熱門吧。」

三毛的書店夢,止於說笑。定海的那家「熱門書店」,倒是確確實實開起來了,還紅火了好幾年。

05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的宣傳造勢中「爆炒」了「東極島」。不過他通過微博發文聲明:所謂「東極島」,其實由三個島嶼組成,主島是廟子湖島,旁邊是青浜島,最遠處也就是最東邊的叫東福山島。

「東極島」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東極諸島」,儘管韓寒發了聲明,但自從有了《後會無期》,人們覺得多個「諸」字太沒味道了,也有人建議地名辦,東極諸島乾脆改叫東極島吧。

借韓寒一句話,可以說明白一名遊客身處東極諸島的心境:當你眼前只有遼闊海洋,當你耳邊只有寂寥海風,你會覺得很多喋喋不休的事情如此遙遠和無意義。

相關焦點

  • 浙江舟山群島隱藏著中國第四大島,成為中國第一大群島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一個裝滿傳說的島嶼。公元859年,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行至舟山群島,遭遇風浪不能前行,於是他將觀音像供奉於此島.觀音的信仰是佛教四大菩薩信仰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至今人有許多人來普陀山進行供拜。花鳥島是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被譽為中國版的「聖託裡尼」。
  • 愛因斯坦、韓寒……那些愛閱讀的孩子,人生到底有多賺?
    愛閱讀的孩子,人生不會差到哪兒去。先說說猶太人,這個世界上最愛閱讀的民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歲以上青少年平均每月讀一本書。說起猶太名人來,個個如雷貫耳:馬克思、畢卡索、普利茲、比爾·蓋茨、洛克菲勒、J.P摩根、馬克·扎克伯格……猶太人懂經商,會賺錢,同樣也重教育,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
  • 30位名人為孩子寫家信 韓寒感悟女兒"拍飛蛾"
    原標題:韓寒感悟女兒「拍飛蛾」   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的熱播,引發了老百姓關於親子教育問題的關心。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新書《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新書收錄了由30位名人寫給孩子的家信,講述了名人在生活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為此,揚子晚報記者昨日採訪了本書的責編徐子茼,她告訴記者,當時名人的家書網上也有,但比較零散。
  • 舟山名人館 認識定海從這裡開始
    舟山名人館建設期間,定海區旅遊局走訪了100多位名人後代和專家。定海區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令人感動的是,很多名人後代都很支持,有的還特意趕來商量建館方案。去年回家省親期間,人在美國的王培蒂特意來到定海,和定海區旅遊局的人見面。王培蒂是王啟宇的孫女。王啟宇(1883--1965),浙江定海白泉鄉(今屬白泉鎮)人,他首創中國機器印染業,是香港紡織業的開拓者之一。
  • 麥田發"韓寒人造論" 質疑韓寒文章是別人"代筆"
    對於一個連英語都不順溜的17歲少年,這似乎不可能現場寫作,因此韓寒出名其實是「拼爹」的結果。麥田還說,《三重門》之後,路金波是韓寒背後的重要推手,讓韓寒在博客中不斷罵人,從「罵教育」到「罵文化」,再到「罵社會」,把韓寒包裝成為一個批判性的公共知識分子。麥田對韓寒博客做了統計,指出韓寒博客08年「突然轉型」,從罵陳凱歌、陸天明、餘秋雨等文化名人轉而批評社會時政話題。
  • 韓寒主編畫冊《它們》 比一般科普書「更文藝」
    主編韓寒因為在漠河參加汽車拉力賽未能接受採訪。  不止讓自己女兒看到  「策劃這本書出版,是因為韓寒的女兒很喜歡趙闖的恐龍畫。」楊楊說,兩年前,他們把趙闖的畫製作成一本內部畫冊送給好朋友韓寒,「韓寒的女兒當時只有一歲,表現出對恐龍特別的興趣,韓寒覺得不應該只有自己女兒看到這麼好的書,其他人也應該看到」。
  • 韓寒主編畫冊親自題跋 愛女看劍龍稱是「烏龜」
    韓寒主編畫冊親自題跋 愛女看劍龍稱是「烏龜」 韓寒本人為該書題跋,他在文中回憶了自己兒時對恐龍的記憶,並寫到一歲多的愛女翻這本書時「大呼小叫」,指著劍龍說是「烏龜」。  以下為韓寒的文章內容。  跋  文/韓寒  小時候,《十萬個為什麼》陪伴我無數的夜晚。
  • 悼金庸(之三):為什麼金庸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提張五常教授,很多人未必同意,那就等時間來證明吧——此前的「之二」裡說過時間是把殺豬刀,正因如此,時間也是塊最嚴苛的試金石,長篇小說與詩詞相比在時間之中競爭誠然有不利之處,但同在詩詞範疇之內,中國的文學史上出現過不少就發生在名人與名人之間的爭辯,最終的勝負都是由時間來裁決的——如白居易高舉徐凝的廬山瀑布詩勝過李白,可是時至今日有幾人哪怕只是知道徐凝這個人的名字?
  • 「表面現象」看韓寒
    並且從倨傲到萎縮,也過渡得太急驟了。「朝天潑糞」在麥田的一觸之下,韓寒為什麼反應會那樣激烈?也是在我設置的「表面」無法理解的。也聯繫不上那位剛剛寫完三篇、正憂患著國民素質的知識精英。我想,即便麥田和方舟子的論據不正確,或者論據使用不當,即便他們的結論跟論據很不匹配,這不也只是一場文墨官司嗎。韓寒也應該知道自己不能避免「不正確的質疑」。
  • 中國最美海岸線:美麗的朱家尖島
    朱家尖島地處浙江舟山群島的東南部,與普陀山隔海相望,為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第五大島,陸域面積75.84平方公裡,它以滬、杭、甬經濟發達地區為依託,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東海漁都沈家門和金庸筆下桃花島隔水相依,構成獨特的「舟山旅遊金三角」,是舟山旅遊門戶及核心區域。島東南部28.8平方公裡與普陀山並屬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 肖鷹:從張鐵生到韓寒 中國文化的主潮是反智
    ■韓寒和鳳姐,都是這個反智時代的代言人,只是在反智的愚樂鬧劇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我們才可以理解,為什麼韓寒和鳳姐同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一 「白卷英雄「的幽靈不散文革10年,留給中國的最後一個文化記憶是「白卷英雄張鐵生」。
  • 起底韓氏商業圈:韓寒和他的商人朋友們
    「除去成本後的利潤,韓寒會多拿點兒,畢竟他沒有收導演費和編劇費,我們不能太虧待他。」方勵對《財經天下》周刊說。最初的劇本講述幾個年輕人從中國東部的某個小島出發,西行遊歷大陸的過程。這些方勵和路金波都不陌生,此前幾年中韓寒和他們多次討論過類似的故事情節。之所以將主人公選擇在小島上,是因為韓寒覺得「島上的年輕人就和這個時代有滯後感,和大陸青年的視角不同,更容易製造衝突」。
  • 韓寒:喜歡與愛的區別,就看這一點,深有共鳴
    韓寒是個寫作風格犀利,又思路清奇的人,他的很多金句都廣為流傳。像「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等等。#戀愛#而有一句讓我印象:「喜歡一個人,就是在一起很開心;愛一個人,就是即使不開心,也要在一起。」深有共鳴,相比喜歡,愛的程度更深,更加高階,有的喜歡可以轉化成愛,有的喜歡不一定。
  • 浙江舟山擁有4所高校,其中3所都與浙江海洋大學有關係!
    舟山市對於浙江來說在地理位置上,大約等於香港對廣東,都是一樣離大陸很近的群島型城市,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圖表君對舟山的印象停留在佛國普陀山,金庸筆下的桃花島。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課本中曾經提到佛國普陀山,這是舟山市主要的旅遊標籤。作為浙江海寧人的金庸先生,距離浙江舟山很近,所以在金庸作品中將桃花島納入了武俠中,不知此處有沒有東邪黃藥師和古靈精怪的黃蓉?
  • 這是一座建在島上的花園城市,是海鮮之都,也是海洋文化重鎮
    說起舟山這個地方,可以說是非常的不一樣了,因為和大多數的城市不同,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群島城市,別看是島嶼構成的城市,事實上這裡的交通還是非常的發達的,這裡離寧波非常的近,離上海也不是特別的遙遠,而且在城市當中遊走一番你也會發現,這裡的現代化程度也是非常非常高的,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的各種設施也是很全的
  • 中國四大「山」:佛山、中山、唐山、舟山,您最喜歡哪個?
    我國有很多城市喜歡用「山」來命名,如廣東的佛山、中山,河北的唐山,浙江的舟山等。這四座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濟都比較發達,堪稱我國的四大「山」。特別是佛山,2019年GDP已經達到萬億元,是我國第17座GDP達到萬億的城市。
  • 高中輟學的韓寒頓悟:學習才會有更好的出路!
    近期,韓寒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引起大家熱議。第五條內容尤其引起了小編的注意。韓寒是一位著名中國作家,他的《三重門》、《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作品人盡皆知。2013年,韓寒還曾在微博中慶幸「到現在都一直在慶幸自己沒去上大學」,並炮轟「高考作文很蠢」。不僅如此,韓寒還批評現行的教育,聲稱即便復旦請他去做教授,還得看他有沒有時間。而近期韓寒的長篇博文,對教育的理解讓網友直呼:「長大了」。
  • 偽名人名言多:假白巖松語錄、假莫言詩歌一度流行
    只能確定這本書裡所有的話,都是我說的。」事實上,網上流傳著不少署名為「白巖松」的言論甚至語錄,而白巖松本人早在2013年就曾鑑定過這些語句,稱絕大多數不是自己說的。除了白巖松,借莫言、韓寒、李開復等人之口的偽名人名言並非少數。「假語錄滿天飛」,很多名人名言被杜撰、篡改後在網上流行。
  • 方舟子指韓寒文章「父親代筆」引發爭議
    在春節假期,網絡最熱的話題不是春晩,而是方舟子質疑韓寒之父代筆為子寫作,與韓寒展開隔空「罵戰」,從去年吵到今年沒有停止的跡象。最近,戰火越鬧越大,出版人路金波、微博女王姚晨、作家寧財神、石康等人也紛紛在微博上對方舟子質疑韓寒有代筆一事發表看法。並一致表示對該事件持續佔據公眾注意力表示不滿。其中寧財神表示,換作是他被質疑,早提起訴訟了!
  • 投資270億新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舟山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甬舟鐵路以寧波樞紐寧波東站為起點,經寧波鄞州區、北侖區,舟山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終於舟山市白泉鎮。項目總投資269.89億元,計劃工期6年。金塘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全長16.18公裡。 甬舟鐵路建成後,寧波東站至舟山站用時約半小時,杭州東站至舟山站僅需用時1h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