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照射強度真正高的波長範圍是430-480nm的短波藍光,手機、電腦、液晶電視,LED燈等相關光源因它們的發光原理決定會大量釋放這段波長的藍光,由於其波長短、能量高、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容易對人眼造成傷害,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藍光傷害也從近幾年開始逐漸走進人們視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藍光危害的嚴重性,因此購買防藍光眼鏡對藍光危害進行相應防護就成為了消費者的需要,各種防藍光技術應用而生,但是怎麼挑選防藍光眼鏡,也成為了消費者的一大難題。
防藍光眼鏡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能夠預防藍光刺激眼睛的眼鏡,專用防藍光眼鏡能夠有效的隔離紫外線與輻射而且能夠過濾藍光,適合在看電腦或者電視手機時使用。防藍光技術有兩種,
一種是反射式的防藍光,另一種是吸收式的防藍光。
使用膜層反射技術的防藍光鏡片,因為會將照射在鏡片上的藍光反射出去,所以鏡片表面會呈現出藍色的光澤,同理,當外界的環境光越強時,反射出去的藍光也會越強,因為藍光是無處不在的,如果鏡片運用這種技術,就會把四面八方的藍光再次反射入眼,增加藍光強度,對眼睛造成二次傷害,反而不能達到減少藍光的目的。這種鏡片只有在晚上熄燈後完全沒有環境光反射時,才有可能達到預期中的護眼效果。
吸收式的防藍光技術是根據光的互補色原理實現的,想要眼鏡達到防藍光的效果,鏡片是必須帶有互補色的,所以這類鏡片在材料上是一定會呈現藍光的互補色黃色,不同於反射式技術,吸收式的鏡片防藍光不受光的方向限制,也不受時間限制,可以有效吸收過濾來自四面八方的藍光,不會對眼睛造成二次傷害。
綜上所述,選擇吸收式的防藍光眼鏡是更好的,例如來自中國臺灣的安汰藍防藍光眼鏡,通過在鏡片基材中加入防藍光因子,對藍光進行吸收,將光能轉換為熱能,讓藍光以熱能的形式發散出去,真正達到阻隔高能藍光的目的,因為在可見光中,紫光的能量也很強,所以需要把紫光全部過濾掉,同時過濾60%-70%的藍光,留下需要的部分藍光,因此,安汰藍的鏡片會呈黃綠偏黃色,將電子光線最大程度還原成自然光。這樣的眼鏡,才能對眼睛起到真正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