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了,對人們眼睛的負荷也越來也大!「忙了一天,眼睛都要瞎了!」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口頭語,許多人都更加重視對眼睛的保護!
而「防藍光」一詞在這幾年一直是一個熱詞,大大小小的眼鏡店都宣傳自己產品的防藍光功效。但是藍光真的有必要防嗎?什麼樣的藍光才傷眼?這到底是一場商業騙局還是一場視覺革命?這些問題是不少朋友的糾結的關鍵!
防藍光真的有必要防嗎?
藍光到底應不應該防,這要看所處的環境!如果是處於自然光的環境下,那麼藍光是不用防的。在自然光光譜中,紅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的光,強度最強的是綠光!經光譜儀測試,藍光的強度要比綠光低0.68倍,而能量只是綠光的0.9倍。所以自然光中藍光傷眼程度是非常輕微的!
如果你一天幾小時面對電子顯示屏,那防藍光就有必要。目前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絕大多數的電子顯示屏都是選用白光LED燈作為背光源。白光Led產品中的藍光強度要比綠光強3.33倍,能量是綠光的4.5倍。如果長時間的接受LED藍光的照射,容易造成睫狀肌緊繃,引起眼睛疲勞,還有可能引發黃斑病變!
藍光傷眼能量怎麼計算
根據國家標準GB/T20145和IEC62471、國際標準ANSI Z80.3-2010和CIE S009/E:2002藍光危害加權函數B(入)的計算,把藍光危害加權函數和顯示屏的光譜強度乘積就是藍光傷眼能量曲線(W(λ)=E(λ)xB(λ)。其實真正傷眼的藍光波段在430納米—480納米之間。
防藍光是不是商業騙局嗎?
防藍光概念本身當然不是商業騙局,只是某些商家的營銷手段是一場「騙局」!在我們挑選防藍光眼鏡時,有些商家出具的檢測證書是防止380納米—420納米的藍光,這雖然也是在防藍光,卻不是防電子產品的藍光;有的商家用雷射筆射線,來測試自家產品的藍光遮蔽率,但是雷射筆發出的是紫光和紫外線,和LED藍光並不在一個波段上!這些商家不過是在打著「防藍光」的大旗在「行騙」!
防藍光眼鏡應該怎麼選?
1. 看顏色
根據光學的互補原理,藍光的互補光是黃光,所以一副有效的防藍光眼鏡應該是偏黃色的。市面上一些偏透明色的鏡片防藍光效果差,偏深色的鏡片又不能做到紅綠不失真!
2.看類型
目前防藍光眼鏡有兩種,一種是在表層鍍上防藍光膜的反射式防藍光鏡片,一種是在鏡片中間添加防藍光因子的吸收式防藍光鏡片。兩者都可以起到防藍光的效果,但是由於反射式鏡片不能有效防止來自眼睛側後方的光,且有可能對眼睛造成二次傷害,所以需謹慎挑選!
3.看區間
電子產品發出的傷眼藍光波段在430納米—480納米之間,挑選時可以看看該產品的參數,如果不是這個區間的藍光,可以果斷放棄。
總而言之,防藍光並不是一個偽概念,長期接收高能藍光對眼睛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想必大家之所以會對防藍光持謹慎態度,其一是防藍光的理念沒有深入人心;其二是太多的不良商家在魚目混珠,給大家製造了選擇障礙!相信隨著防藍光概念的普及和市場的規範,會有更多人對防藍光會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