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教育部近日發布的中小學生視力情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最近半年我國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1.7%。特別是小學生,短短半年近視率就增加了15.2%。而來自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指出,截止2019年,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高達93.1%,且有74%的未成年網民擁有自己的上網設備。
在當下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生活離不開電子設備,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孩子上網課、大人居家辦公都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電腦。正當大家擔心輻射近視等問題的時候,一股「防藍光」熱悄悄的興起,從眼鏡、到手機膜、保護屏、護膚品無不主打防藍光的概念。這當中防藍光眼鏡堪稱鼻祖,銷量也最為火爆。商家稱,防藍光眼鏡能有效的過濾防藍光輻射、預防近視甚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真的如此神奇嗎?
中國科協與央視聯合打造的系列欄目——「源新聞」為各位朋友揭秘:防藍光眼鏡火爆,噓頭還是真有效。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劉開輝解釋了藍光是如何給眼睛造成傷害的。從LED光譜圖對比自然光光譜圖可以看出,自然光光譜曲線平滑,所以人的眼睛接觸自然光最為舒適。電子產品發出的LED光藍光處有明顯波峰,這也就是為什麼長期看電腦手機後眼睛會幹澀不適的原因。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輝介紹到,過度用眼會導致光線穿透角膜,對視網膜及黃斑造成傷害,尤其黃斑是視覺最敏銳的地方,一旦受到傷害會影響人的視力而且是不可逆轉的。
藍光確實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那麼防藍光眼鏡能擔此重任嗎?
通過實驗室光譜儀測試結果顯示,部分眼鏡確實能夠防藍光,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專家稱防藍光眼鏡主要是通過鏡片鍍膜反射有害藍光。但是目前市場上防藍光眼鏡良莠不齊,號稱的雷射檢測和測試卡檢測也不權威。
2020年7月1日,國家出臺了有關防藍光的建議標準,建議大家在選購時儘量選擇符合國家光安全及光健康等相關要求的產品。
其實有一種效果特別好的防藍光方法,就是手機及電腦自帶的護眼模式,電子產品在開啟護眼模式後會自動調節亮度及色溫,促進紅光綠光更多融合從而減少藍光的刺激。
那麼防藍光眼鏡能緩解及預防近視嗎?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輝表示,眼球結構中與近視有關的參數主要是角膜曲率和眼軸長度,而藍光影響的主要是視網膜,因此防藍光眼鏡並不能預防及緩解近視。
但是,藍光不能一防了之,李醫生介紹到。短波的藍光是有害的,它的波長短能量強。還有一部分450到500波長納米的藍光,對人體是有益的。這個波段的藍光會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這種藍光如果被過濾掉,人會失眠、情緒不穩定、記憶力都會受到影響。
保護視力光靠外部力量是不夠的,牢記「202020」護眼口訣,使用電子產品20分鐘向20英尺就是6米外遠眺不少於20秒。
完整視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