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1月2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流形上的幾何、分析與計算》2017年度總結匯報會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國家基金委數理學部常務副主任孟慶國發言。他指出:基礎科學中心的定位是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的科學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超前部署,充分發揮基金委基金制的優勢和特點,依靠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吸引和凝聚海內外優秀科技人才,著力推動深度的交叉融合;通過長期穩定支持,致力於科學前沿突破,產生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佔領國際學科的制高點,在國內形成學術高地。數學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要真正體現數學院內部合作以及高水平合作的優勢,凝練幾個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重大科學問題,產出高水平成果與人才。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設立意味著國家對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的重視,數學院將積極支持項目,做出不辜負國家、社會和基金委期望的成果。
項目負責人周向宇作了項目2017年總結報告,孫斌勇、鞏馥洲和高小山分別作了項目三個研究團隊的成果匯報。項目在2017年採取了組建青年團隊、設立國際博士後計劃與華羅庚獎學金、開展正規高水平的學術活動等新舉措,取得了若干新成果:解決了L函數特殊算術值的Kazhdan-Mazur非零假設、得到BSD猜想最好結果、解決了丘成桐關於正全純截曲率緊Kähler流形是有理連通的猜想、解決了Lyons-Peres猜想、提出了正交約束優化新算法框架、建立了複雜系統PID控制器參數選擇理論等,產生了萬昕、申旭、楊曉奎、邱彥奇等新的優秀人才。
項目諮詢專家與管理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執行一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在青年人才培養與引進、研究方向選擇上對項目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建議。專家們希望數學院以特區的形式管理這一基礎科學學中心項目,進一步加大吸引與培養青年人才的力度,凝聚重大科學問題,在服務數學院的同時要輻射全國。
會議現場
1月2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流形上的幾何、分析與計算》2017年度總結匯報會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國家基金委數理學部常務副主任孟慶國發言。他指出:基礎科學中心的定位是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的科學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超前部署,充分發揮基金委基金制的優勢和特點,依靠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吸引和凝聚海內外優秀科技人才,著力推動深度的交叉融合;通過長期穩定支持,致力於科學前沿突破,產生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佔領國際學科的制高點,在國內形成學術高地。數學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要真正體現數學院內部合作以及高水平合作的優勢,凝練幾個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重大科學問題,產出高水平成果與人才。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指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設立意味著國家對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的重視,數學院將積極支持項目,做出不辜負國家、社會和基金委期望的成果。
項目負責人周向宇作了項目2017年總結報告,孫斌勇、鞏馥洲和高小山分別作了項目三個研究團隊的成果匯報。項目在2017年採取了組建青年團隊、設立國際博士後計劃與華羅庚獎學金、開展正規高水平的學術活動等新舉措,取得了若干新成果:解決了L函數特殊算術值的Kazhdan-Mazur非零假設、得到BSD猜想最好結果、解決了丘成桐關於正全純截曲率緊Kähler流形是有理連通的猜想、解決了Lyons-Peres猜想、提出了正交約束優化新算法框架、建立了複雜系統PID控制器參數選擇理論等,產生了萬昕、申旭、楊曉奎、邱彥奇等新的優秀人才。
項目諮詢專家與管理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執行一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在青年人才培養與引進、研究方向選擇上對項目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建議。專家們希望數學院以特區的形式管理這一基礎科學學中心項目,進一步加大吸引與培養青年人才的力度,凝聚重大科學問題,在服務數學院的同時要輻射全國。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