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聯發科在深圳正式發布了MT6592移動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擁有著八顆Cortex-A7內核CPU,並且八顆CPU核心可以同時運行,號稱是「真八核」,這標誌著智慧型手機硬體又一次迎來了一個新時代。然而首個擁有八顆核心的移動處理器並非MT6592,在它之前,三星就推出過Exynos 5410處理器,它就擁有著八顆核心(4個A7、4個A15),但是三星更願意用「雙四核」來稱呼這款處理器,那麼同樣是擁有八核芯,「雙四核」與「真八核」究竟有啥區別?今日筆者就帶你聊聊這些個事兒。
首先來說一下雙四核,而要說起雙四核,我們不得不先說一下「Big.LITTLE」,Big.LITTLE是ARM公司針對當下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研發的一項全新的CPU架構,其主旨是解決這些設備的功耗問題,同時也不以損失性能為代價,是一種兼顧性能和功耗的CPU架構設計。
ARM Big.LITTLE架構的設計初衷是兼顧功耗和性能
ARM給出的第一代Big.LITTLE架構設計是由四顆Cortex-A7(特點:低功耗)、四顆Cortex-A15(特點:高性能)共八顆CPU組成,至於它具體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用戶進行一項操作或任務時,系統會向處理器發送相關的指令,在收到指令後,處理器會判斷這些指令對於性能的需求是多少,從而來決定使用哪種CPU(四顆Cortex-A7或四顆Cortex-A15)來進行工作。
Eynos 5410是Big.LITTLE架構第一款產品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打電話、發簡訊、刷微信等一般操作時,處理器會分配四顆Cortex-A7 CPU來進行工作;當我們在玩大型遊戲、觀看高清視頻時,處理器會分配四顆Cortex-A15 CPU來進行工作。也就是說,處理器會針對任務進程給予最合適的CPU進行配合,簡單的事情交給四顆Cortex-A7來做,從而實現低功耗,複雜的事情交給四顆Cortex-A15來做,從而實現快速高性能。
也正是由於Big.LITTLE的這種特性,所以也就註定了基於Big.LITTLE處理器即便是擁有八顆CPU核心,但也並不能同時進行工作,因為這和Big.LITTLE架構的設計初衷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大家就以「雙四核」來稱呼Big.LITTLE架構的處理器,並且這種稱呼在業界中也很受大家認同。
ARM宣稱的兩倍性能提升和70%功耗降低並未在實際中得到驗證
第一款採用Big.LITTLE架構設計的處理器是三星Exynos 5410,對應的首款產品三星GALAXY S4 I9500上市於今年夏季,但從實際性能測試來看,三星Exynos 5410並未達到ARM官方所稱兩倍性能的提升,70%的功耗降低也並未明顯表現出來。
Exynos 5410版的三星GALAXY S4遭遇到了性能和功耗問題
高通對於Big.LITTLE並不感興趣,其Krait架構的性能就十分強勁
並且在與高通驍龍600(四核)的對比之中,三星Exynos 5410在GPU、散熱等方面處於下風,於是對於Big.LITTLE這種「雙四核」,外界一時間批評四起,甚至有評論稱之為「假八核」,於是這才給了聯發科「真八核」計劃提供了可乘之機。
前不久聯發科在深圳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旗下新一代的移動處理器——MT6592,這顆處理器擁有八顆Cortex-A7 CPU核心,單顆CPU核心主頻最高可達2.0GHz,集成有Mali-450 MP4圖形處理單元。而這款處理器最大的意義是能夠同時運行八顆Cortex-A CPU核心,這就是聯發科一直宣稱的「真八核」處理器。
聯發科掀起「真八核」話題
前面我們剛才講過,以三星Exynos 5410為代表的Big.LITTLE架構處理器最多只能是以四顆Cortex-A7或者四顆Cortex-A15的CPU組合來運行(這種工作模式稱之為集群遷移,後面會為大家講到),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情況,最多只有四核CPU在運行。
第一代Big.LITTLE架構處理器只能同時運行四顆CPU核心
而對於聯發科MT6592處理器,它最多則是可以進行八顆Cortex-A7 CPU的同時運行,以提供最強勁的性能輸出支持。當然為了功耗方面的考慮,MT6592也是具備自動電壓調頻技術,可以根據任務進程需求來開啟或關閉一些CPU核心,比如只運行一顆CPU核心,CPU主頻最低可以降到200MHz左右。
MT6592最大的意義是八核芯能同時運行
在進入下一部分內容之前,筆者要再次強調一下,聯發科此次宣稱的「真八核」是指可以同時運行八顆CPU核心,這個「真」字是相對此前Big.LITTLE雙四核被指責為「假八核」而言。那麼相信熟悉桌面CPU的朋友們和筆者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便MT6592可以同時運行八顆CPU核心,但它是真(源生)八核還是膠水八核?
說起膠水CPU,這還要追溯至2006年,當年為了應對AMD推出的雙核CPU,Intel情急之下推出了奔騰D系列雙核CPU,這款CPU將兩顆單核CPU封裝在了一起,並不像AMD雙核經過重新設計。隨後AMD抓住Intel這點緊緊不放,拋出「假雙核」的觀點,而由於這種特殊方法像是將兩個CPU核心用膠水粘在一起,網友因此起名「膠水雙核」。
在膠水CPU的問題上,AMD一直拽著Intel緊緊不放
回到此次話題上,聯發科此次推出的MT6592處理器是有八顆Cortex-A7核心,但至於架構設計上,聯發科只是簡單以「架構有新設計」做解釋,但就目前行業科技來看,聯發科想要做真正意義上、從架構設計上經得起推敲的八核處理器似乎並不現實(也就是原生八核)。畢竟在目前28nm工藝製程上,還沒有廠商能夠推出真正的原生八核處理器,即便是有自己晶圓廠、有自己晶片設計團隊的英特爾也不例外,而沒有自己晶圓廠的聯發科就更不可能了。
MT6592的八核芯是膠水八核?
所以,倘若從核心同時開啟的角度來看,MT6592是真八核,這個毫無質疑;但從架構設計的角度來看,筆者猜測MT6592應該是效仿Intel的做法,將四顆Cortex-A7和另外四顆Cortex-A7封裝在了一起,並非是真八核(源生)。當然這個猜測還有待聯發科官方公布關於MT6592的封裝、架構、二級緩存等重要參數以證實。
用戶對CPU的衡量最終是落在價錢和性能之間的關係
另外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其實膠水CPU並非一無是處,當年Intel推出的膠水CPU其實性能並不差,只不過是充當了Intel多核之路的小白鼠。Intel後續產品也採用了類似「膠水」的做法,包括Intel第一款四核處理器Core 2 Quad Q6600,但那時Intel的膠水工藝也愈發成熟,展現了一定的性能優勢,畢竟消費者最終關注的是CPU的性能,只要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性能更強悍的CPU,誰還會去關注真假和膠水的問題?對於手機CPU領域也是如此。
還記得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集群遷移」麼?最初三星Exynos 5410的Big.LITTLE架構工作模式就採用的是這種工作模式,簡單來說,只能四顆Cortex-A7或四顆Cortex-A15核心開啟就是它集群遷移工作模式的表現。那麼四顆Cortex-A7和四顆Cortex-A15能不能實現交叉運行(比如兩顆A7/兩顆A15同時運行)?答案是可以的,這就是Big.LITTLE架構的另外一種工作模式—核心遷移。
誰說Big.LITTLE不能八核全開?
在推出三星Exynos 5410之後,三星又推出了5410的升級版本——三星Exynos 5420,它依舊採用四顆Cortex-A7、四顆Cortex-A15的CPU組合,並且主頻有小幅提升,希望扭轉5410之前的不利局面,對應的首款產品三星GALAXY Note 3(歐版、N900)上市於今年秋季。
最新的Exynos 5420採用核心遷移工作模式
歐版三星Note 3採用了最新的Exynos 5420處理器
三星Exynos 5420相比於5410在CPU方面最主要的改變是增加了Big.LITTLE架構的「核心遷移」工作模式,而5410隻是「集群遷移」的工作模式,兩種工作模式的差別在於前者可以令四顆Cortex-A7 CPU與四顆Cortex-A15 CPU實現任意組合進行工作,比如兩顆Cortex-A7和兩顆Cortex-A15搭配運行,同時也可以實現這八顆CPU的同時運行,也就是說Big.LITTLE架構處理器也是可以做到「真八核」。
寫在最後
簡單來說,以目前狀況而言,雙四核與真八核的區別就在於最多可以同時運行CPU核心數量上。文章前面也講到過,雙四核是ARM Big.LITTLE架構的一種產物,其設計初衷很適合在移動處理器領域推廣,兼顧性能和功耗,但顯然集群遷移模式並沒有將ARM Big.LITTLE架構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隨後的核心遷移模式才有所改觀。而對於聯發科所倡導的真八核,其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從架構上來講,MT6592或許並非是原生真八核。其實對於真假八核、膠水八核的爭論,消費者應該理性看待,最終性能才是最可靠的參考依據,就像那句經典名言所說的那樣:不管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