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處理器大亂鬥 7420逆天 麒麟935墊底-手機,處理器,性能,亂鬥...

2020-12-06 快科技

目前,所有Android手機可以選擇的頂級處理器,包括了驍龍810、Exynos 7420、聯發科Helio X10、麒麟935以及驍龍801。雖然處理器的具體差異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很難理解,但是從實際使用感受上來說,不同的選擇還是能夠帶來比較大的差異。

什麼是晶片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一臺計算機的CPU就是中央處理器,而其他所有的附加組件都要圍繞CPU來運行,這些輔助的組件包括了GPU(圖形處理器)、內存控制器和專業的視頻或音頻晶片(DSP)等。事實上,當年英特爾的386、486等我們其實就有了一些印象,而包括FPU(浮點單元)也被看成是額外的組件。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可以被集成到CPU中,先是FPU,然後是各種內存控制器,現在包括GPU和DSP等都已經可以。

一個晶片,其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功能,統稱為系統晶片。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系統晶片不僅僅包括了CPU,還有GPU、內存控制器、GSM/3G/4G/LTE的DSP等等。不僅如此,另外你還會發現GPS、USB、NFC、藍牙甚至攝像頭的連接單元。

在許多方面,晶片決定了智慧型手機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甚至決定的設備的性能和效率。換句話說,想要了解一款智慧型手機,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它使用了什麼晶片。

目前,移動平臺的晶片廠商主要由四家,分別為高通的驍龍系列、三星的Exynos系列、聯發科的MT和Helio系列以及華為子公司海思的麒麟系列。

每個廠商都在生產不同利潤的高中低不同定位的晶片產品,尤其是在高端領域,競爭尤為激烈。不過在中低端產品中,對於某些廠商來說也非常重要。

想要具體了解什麼是晶片,那麼就要從目前市面上的旗艦產品中具體了解,分別是驍龍810、Exynos 7420、聯發科Helio X10和剛剛發布的麒麟950。另外,在2013年和2014年發布的驍龍800和驍龍801由於特別經典和可靠,也是傳奇一般的存在。

核心數量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目前除了驍龍801之外,大部分的期間晶片都採用了八核心的設計,而這些處理器均使用了一種名為big.LITTLE的技術,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核心都是彼此之間完全相同,一般都是由Cortex-A57和A53兩種核心組成,A57性能更強,A53更節能。

當在LITTLE上運行任務的時候,如果強度不高,首先會調取A53核心,而任務比較大型或者難度很大,就會開始調取A57核心,不過耗電量也會相應增加。

其中唯二例外的是聯發科的Helio X10和麒麟935,二者都唯一使用了Cortex-A53核心,只不過8個A53核心的主頻並不完全相同。

不過未來趨勢還將發生變化,驍龍下一代820處理器將會重新回歸四核心的設計,並且採用由高通設計師自己研發的核心來取代目前的ARM核心。另一方面,聯發科則會將核心進行到底,下一代Helio X20將會配備10個核心。顯然二者的策略完全不同。

GPU

目前移動GPU的主要設計廠商有三家,分別為ARM、高通和Imagination。ARM的GPU就是Mali系列,包括了Exynos 7420使用的T760以及麒麟935上使用的T628。而高通旗下的GPU都是用在自家的處理器上,比如驍龍810上的Adreno 430和驍龍801上的Adreno 330。而第三個Imagination旗下的PowerVR系列最大的客戶就是蘋果,蘋果從iPhone 3Gs開始就一直都使用PowerVR的GPU。在Android陣營Imagination也有一些合作夥伴,比如聯發科Helio X10使用的就是PowerVR G6200。

對於這些GPU,很難直觀的作出對比,它們均支持OpenGL ES 3.1和RenderScript,並且都支持高速傳輸速度,實際上真正的考驗來自於運行3D遊戲的時候。

製造工藝

矽晶片的製造並不容易,事實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並且需要大量造價部分的機器和生產線。從矽到晶片,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而在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工藝被稱為「流程節點」,它定義了電晶體之間的最小距離。目前,Helio X10、麒麟935和驍龍801都是使用了28nm工藝,而驍龍810使用的20nm工藝,三星Exynos 7420使用的則是14nm工藝節點。

可以想像,電晶體之間的距離越小,製造的難度就越大。最初英特爾的4004 CPU在1971年生產,使用的是10μm(10000nm)的工藝,而到了1989英特爾486晶片上降低到了800nm。而到了2001年,英特爾、IBM和TSMC等都開始使用了130nm工藝,包括奔騰3、Athlon XP以及PowerPC 7447等都是如此。

而在智慧型手機晶片迎來革命的時候,三星Exynos 3 Single開始首次使用了45nm工藝,並且被使用到谷歌Nexus S智慧型手機上。到了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被降低到了28nm和14nm(FinFET)。流程節點的關鍵之處在於,儘管距離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高,但是一旦成功後,對於電量的要求更低、散熱量也更少,這兩點對於行動裝置來說尤為重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流程節點不僅僅是影響一款晶片性能和功耗唯一的因素,雖然表面上14nm工藝產品要比28nm工藝晶片效率提升一倍,但還得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驍龍810

驍龍810是目前高通的旗艦級64位處理器,總共包括了8個核心,分別為四個Cortex-A57和四個A53核心,並且使用了ARM的核心架構。當處理簡單的任務時,四個A53核心會被優先使用,而處理繁重任務的時候採用調取A57核心。另外,驍龍810還集成了Adreno 430 GPU、Hexagon V56 DSP和X10 LTE數據機。

驍龍810的命運其實有些坎坷,包括原來的老客戶三星在Galaxy S6和Galaxy Note 5等旗艦身上都使用了自家的Exynos 7420晶片而不是驍龍810,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CPU的散熱問題。高通試圖曾經推出了V2.1版本解決發熱問題,但是在Xperia Z5 Compact身上依然出現了拍攝4K視頻時機身太燙而關閉應用的問題,可以說有一部分消費者受到了影響。

但是總體來說,驍龍810依然是一款頂級快速又可靠的晶片,目前包括Nexus 6P、OnePlus One 2、HTC One M9和LG G Flex 2等都使用的是驍龍810。

Exynos 7420

這也是最受歡迎的處理器之一,目前三星旗下幾乎所有的旗艦機型都使用的是Exynos 7420處理器,比如Galaxy S6、Galaxy S6 Edge、Galaxy S6 Edge+和Galaxy Note 5。和驍龍810一樣,Exynos 7420同樣使用了四個Cortex-A57和四個A53核心,而不同的是GPU並非Adreno 430 GPU,而是ARM的Mali-T760 MP8。

Mali-T760 GPU擁有8個顯示核心,要比上一代T604的性能提升400%。Mali-T760的優勢是可以使用專門的技術減少帶寬,最大限度降低數據的傳遞量,從而降低電力的消耗。這些技術包括了ARM的AFBC幀緩衝器壓縮技術,可以將數據大幅壓縮後再傳遞到CPU進行處理,同時現有的框架部分已經改變。

由於製造工藝為14nm,因此相比於上一代的Exynos 5433來說,三星已經將CPU主頻提升了200MHz,GPU主頻也提升了72MHz,而這也是三星首款支持LPDDR4內存的處理器,支持32位雙通道主頻為1552MHz,峰值帶寬最高可支持到25.6GB/s。

麒麟935

使用麒麟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基本上均為華為旗下的產品,海思作為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最初以四核Cortex-A9為基礎,並且使用在了Ascend P7身上。從那時開始,海思開始推出32位性能越來越強大的產品,包括32位八核Cortex-A15和A7核心,以及64位的Cortex-A53內核。而海思剛剛發布了最新一代的麒麟950,使用了四個Cortex-A72核心(A57的繼任者)以及四個Cortex-A53核心,並且搭配了Mali-T880 GPU。

目前的麒麟935使用了四個2.2GHz的Cortex-A53核心以及四個1.5GHz的Cortex-A53核心,GPU為Mali-T628 MP4。

驍龍801

驍龍801與上面幾個旗艦處理器都有些不同,首先,這是一款32位處理器,使用v7指令集架構(ISA),而不是64位的v8 ISA。其次,這是一款四核而並非八核處理器。最後,它使用的是高通基於ARM修改的Krait核心而並非直接使用ARM核心。

驍龍801可以作為參考來看,驍龍800和801都是非常流行的處理器,標誌著高通最鼎盛時的表現,當時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旗艦機型都使用了驍龍801處理器,包括Xperia Z3、LG G3、三星Galaxy S5、HTC One M8以及OnePlus等。

具體產品

為了進行測試,我們專門選出了搭載這些處理器的機型各一款,分別是Xperia Z5 Compact(驍龍810)、三星Galaxy Note 5(Exynos 7420)、紅米Note 2(聯發科Helio X10)、華為Mate S(麒麟935)以及ZUK Z1(驍龍801)。

在測試之前,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這些機型在所有搭載同款處理器的產品中並非是性能最優的哪一款,包括紅米Note 2和ZUK Z1等都還有表現更好的選擇。但是,具體型號之間的差異不應該影響最終的測試結果。

另外,屏幕解析度在性能測試中同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清和QHD解析度在CPU和GPU的表現上均有不同的影響。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是一個整體很複雜的內容,因此每次測試的結果都無法完全複製。目前比較主流的方式是使用安兔兔和GeekBench的得分,同時還有運行遊戲時監測一下綜合性能,而我們也找了幾款App進行第三方測試。首先,第一個測試主要是來檢驗晶片在處理大量散列SHA1的處理能力,讓後在計算1000萬個質數後的綜合表現;第二個測試時通過2D物理引擎來模擬水注入到容器和水滴時的90秒表現,60fps的情況下最大得分是5400。

安兔兔

安兔兔是Android產品最常見的測試平臺,它可以測試CPU和GPU的性能,然後給出一個綜合得分。安兔兔基本上雖然可以獲得評分,但是使用的測試指標完全是書面上的性能,並不能完全反應真實場景。在安兔兔中我們進行了兩項測試,首先在設備上分別運行了預裝場景,然後還有包括3D畫面30分鐘的演示,然後重新獲得成績。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Exynos 7420的表現最好,而驍龍810緊隨其後,第三是麒麟935、第四是驍龍801,最後是Helio X10。在運行遊戲30分鐘後,所有晶片的性能都有所下降,只是Mate S和麒麟935降幅最小,但是總體順序並未改變。

GeekBench

在GeekBench下同樣是兩個測試,首先是常規測試和30分鐘遊戲,和安兔兔內容一樣。並且分別展示了單核和多核的不同分數。

從單核心測試成績來看,Exynos 7420以1504分的成績排名第一,驍龍810第二。剩下的三款成績很接近,這個表現也凸顯了Cortex-A57和A53核心之間的差異。同時也證明驍龍801的Krait核心要比麒麟和Helio的A53還要快。

在多核心測試中,由於驍龍801隻有四核,有些吃虧。而Exynos 7420再一次成為了第一名,而這一次Helio X10超越驍龍810排名第二。而驍龍801和麒麟935在運行半小時遊戲後表現有所提升,但總體排名沒有變化。

CPU基準測試

與前兩個測試不同,在CPU基準測試中分別進行兩次,第一次在手機溫度沒有上升、並且沒有運行其他App的情況下進行。而後分別用每款手機拍攝1080p視頻10分鐘,結果讓人非常意外。

Exynos 7420依然排名第一,驍龍810緊隨其後,接下來是Helio X10、麒麟935和驍龍801。而在拍攝10分鐘高清視頻後,Exynos 7420的分數具有有了輕微的提升,包括麒麟935也是,而其他三款處理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真實場景

在真實場景中,我選擇了兩個測試,首先是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啟動遊戲,看看晶片對於Javascript基準的兼容性。Kraken是由Mozilla開發用來測試應用程式和苦性能的App,我在應用商店中都下載了相同的版本。首先來看看啟動時間:

索尼Xperia Z5 Compact在這個測試中用時最久,而麒麟935和Exynos 7420的成績非常接近。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Z5 Compact的不佳表現有可能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響,否則驍龍810的表現不應該和其他對手差距這麼大。

Kraken測試的結果如下:

這一次測試結果還算正常,Exynos 7420最短,然後是驍龍810,第三名是驍龍801。而兩個使用Cortex-A53核心的處理器得分都超過了9000分。

散列、泡沫、表格和質數

這一次的測試只針對CPU而不包括GPU,在這四個階段的測試中,首先在100 SHA1的4K數據後執行9000個冒泡排序。接下來是100萬次的表格運算,最後是1000萬的質數運算。

這一次Exynos 7420終於沒有獲得第一,不過第二名的成績也能夠讓人接受。這一次表現最好的是驍龍810,驍龍801排名第三。

水波紋模擬測試

這個測試使用了兩組2D物理引擎來模擬水被倒入容器中的場景。我們的想法是,雖然2D圖形會用到GPU,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都有CPU承擔,如此多的水滴將考驗CPU的運算複雜性。每一滴水就是一幀,一共進行60幀測試。Exynos 7420的分數依然最高,接近5400分,而其次是驍龍801,這一次超越了驍龍810。

總結

在對其中四款64位處理器評判之前,我們要給唯一一款32位的驍龍801一點掌聲。雖然已經是去年的旗艦,但是在許多測試中幾乎與麒麟935和Helio X10不相上下。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一樣,驍龍801也成為了檢驗另外四款處理器性能的最佳標尺。

總體來說,Exynos 7420是綜合表現最好的晶片,在所有測試中幾乎都拿下了冠軍,而緊隨其後的是驍龍810。二者均使用了相同的Cortex-A57和A53核心的組合,只是GPU配置不同。儘管驍龍810在性能上接近Exynos 7420,但是發熱問題影響了自己的發揮。在進行高清視頻拍攝10分鐘之後,驍龍810的性能下降了8%左右。

而剩餘兩個成員,Helio X10和麒麟935基本上不分伯仲,在CPU測試中,麒麟935表現更好,而在GPU加入的情況下,Helio X10則在安兔兔和GeekBench上優於麒麟935。

相關閱讀: 領勢Wi-Fi 6路由器深度體驗:千兆組網之典範!戰未來!AMD又給銳龍5000打雞血:性能免費提升10%手機鴻蒙OS時間終於定了!華為Mate40系列先升級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央視調查:真相大白夸克有譜視頻上線健身頻道,運動小白也能自學成才書本式開合!小米可摺疊手機首曝:兩塊真全面屏

- THE END -

#CPU處理器#驍龍810#麒麟#性能測試#Exynos 7420

原文連結:騰訊數碼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匯總手機處理器性能對比:驍龍660是否過時?華為麒麟970差在哪裡
    處理器平臺是決定手機性能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目前市面上主流中高端手機搭載的處理器主要有高通驍龍660、高通驍龍660AIE、高通驍龍710、高通驍龍835、高通驍龍845、以及華為麒麟970處理器,那麼它們之間的性能到底如何呢?
  • 一款Helio P系列處理器是P80傳說AI性能甚至比華為的麒麟980處理器...
    打開APP 一款Helio P系列處理器是P80傳說AI性能甚至比華為的麒麟980處理器更強大?P30、P60及剛發布的P70處理器也斬獲了不少中端手機訂單,雖然它們的性能、工藝並不是頂級水平了。
  • 華為麒麟和高通驍龍哪個處理器好?買手機該怎麼選?
    麒麟980處理器發布的時間是在去年的下半年時間,也就是在10月份左右,而高通驍龍845處理器是在去年的年初發布,相對於麒麟980處理器要早,而高通驍龍855處理器是今年的新款處理器。麒麟處理器每次發布的時候,總是和高通驍龍上一代處理器持平,而這次也是不例外,麒麟980處理器在CPU方面,以及在基帶和AI方面是有領先,因為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的是上一代的處理器,沒有AI的加持,再者就是基帶方面,但是性能方面兩者算是旗鼓相當,我們在買手機的時候應該怎樣選擇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孰強孰弱吧。
  • 麒麟980處理器的幾款華為手機,每一款都是經典!
    華為再一次傳來捷報,在俄羅斯手機市場正式打敗三星,這是一個讓國人自豪的科技公司,更給我們帶來了實用的產品,近年來,華為手機紅遍全球,業績蒸蒸日上。實惠的價格,流暢的系統,經典的外觀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
  • 科普文:不懂手機處理器參數?一文帶你了解手機的「芯」
    而聯發科則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由於之前的產品性能和穩定性都不是太好,搞得目前國內手機搭載聯發科處理器的並不多,但是近幾年的天璣1000L等產品也是實打實的優秀處理器,處於口碑轉好之後卻「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地位。
  • 2021年中端手機處理器大戰前瞻:聯發科將發布6nm處理器
    A14處理器以及華為自研的海思麒麟9000處理器都是5nm製程工藝,華為蘋果兩家均跳過了6nm工藝製程,直接向5進軍。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今年在2000元檔位中「大殺四方」的天璣1000+,憑藉著強大的性能,甚至還出現了中端市場天璣1000+>天璣820≈麒麟820>驍龍765G的有趣局面,讓天璣系列大出風頭,摘掉了聯發科處理器便宜卻性能弱的帽子。
  • E分析:華為手機中麒麟9系列處理器套片的進化史
    前文有提及,2013年3月上市華為Mate是eWiseTech收錄的第一臺出現海思自家晶片的華為手機。其中,除了處理器之外,還有一顆Hi6421-CPU供電晶片。作為麒麟9系列「御用」的CPU供電晶片,自出現後就一直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它的尺寸與封裝前後也隨著麒麟9系列處理器的發展改變了5次。
  • 手機CPU天梯圖2020年8月最新版 你的手機處理器排名高嗎?
    手機CPU作為智慧型手機中最核心的硬體,融合了 CPU、GPU、基帶、AI、工藝製程等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基本決定了一部手機多方面的性能,包括運算速度、遊戲性能、AI性能、功耗控制、網絡制式,相機甚至是新技術支持等等。也正因如此,買手機的時候,選處理器一定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話不多說,下面,一起來看看最新版的手機CPU天梯圖吧。
  • 華為麒麟1000處理器參數首曝,性能恐怖,Mate40首發!
    而實際上華為這邊也早有準備,提前找英特爾,高通,賽靈斯科,聯發科等廠商採購了大量的晶片,用於智慧型手機和網絡通信,基站,伺服器等領域。據外界透露華為的這次大手筆採購足夠其使用2年時間,也算是短暫的安全了。但採購歸採購,自研才是真正永保安寧的殺手鐧。所以華為的海思晶片一刻都沒有停下。
  • 手機處理器性能提升的法寶:新製造工藝5nm EUV
    想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百家號:雷科技----------------------------------前不久,手機處理器代工廠商之一的三星宣布完成了5nm EUV工藝研發,能夠給晶片帶來20%的功耗降低。
  • 高通驍龍和聯發科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國產海思麒麟系列手機CPU有...
    基本上大多數手機廠家的旗艦機都是採用高通的處理器,從國際廠家到國產廠家,比如小米、一加、努比亞、樂視、酷派、索尼、LG等都是用高通處理器,得益於高通的市場佔有量非常高,很多軟體開發商往往會更傾向於兼容高通處理器的平臺。
  • 華為旗下全部手機處理器型號大全,你是哪一款?
    華為目前的主力處理器仍舊是麒麟970,其次是麒麟659和麒麟710處理器,預計未來一年內會向麒麟970和麒麟710過度。麒麟970共計有11款手機採用麒麟970處理器。麒麟960共計有2款手機採用麒麟960處理器。華為Nova系列:華為Nova 2s。榮耀:榮耀9。麒麟710共計有3款手機採用麒麟710處理器。
  • 新iPhone搭載新A13處理器,A13性能提升巨大高通和麒麟能追上嗎?
    而硬體上其實高通和麒麟還是比較有機會的。對於高通和麒麟來說面對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時候,雖然完全超過但也能與之一戰。只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高通麒麟最新的晶片,和蘋果舊款處理器相競爭。短期看,蘋果A系列依然會超過高通麒麟。2019年蘋果會發布新的iPhone手機,毫無疑問新的iPhone手機會搭載A13晶片。
  • 華為Mate 20將首發7nm麒麟980處理器,電池增大,安卓9.0系統
    下半年的旗艦級智慧型手機中,三星的Galaxy Note 9即將在8月9日發布,蘋果會在9月中旬發布三款iPhone,華為的Mate 20及Mate 20 Pro系列通常在10月份發布,這是最受關注的幾款高端智慧型手機。
  • 頂級處理器 快充,這三部手機可以再用三年!
    隨著驍龍875處理器的信息逐漸曝出,大家對其期待值也越來越高了。在上市初期,搭載驍龍875的機型價格肯定不會很低,有可能會展現新一輪激烈的競爭,而這也意味著驍龍865或是麒麟990機型會迎來降價。不過,這並不說明現在的高端機在未來就不值得購買,即使驍龍875上市後,這三部手機依然值得購買,跟小M來了解一下吧。
  • 性能夠穩!華為Nova2s處理器配置參數曝光
    華為Nova2s處理器多少:華為Nova2s作為主打年輕路線的智慧型手機,在性能方面當然也要跟上年輕人的腳步。為了讓大家對華為Nova2s的性能配置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IT百科小編就在這裡和大家介紹華為Nova2s處理器多少以及華為Nova2s配置怎麼樣。
  • 雷軍:驍龍855是世界上最好的處理器!華為:麒麟980是華為自研!
    從紅米Note 7開始,小米就展開了凌厲的攻勢,一時間,整個國內手機市場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與以往不同的是,以前只有雷軍和林斌,這次則是組團作戰,小米高管團隊全體出動,尤其是小米9,更是做到了高調一致。
  • a11處理器規格_蘋果a11處理器詳細參數
    現在所謂的手機處理器,比如高通的835、蘋果的A11、麒麟970等,實際上所指的是一個「處理器包」封裝在一起,這個計算包專業一點說叫Soc(System-on-a-Chip),高大上的說法是「計算平臺」;根據分工不同,很多專用功能的處理單元加進來,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是GPU,現在這個包裡的獨立單元數量已經越來越大,比如ISP(圖像處理)、Modem(通信模塊)、DSP(數位訊號處理
  • 麒麟820e性能參數詳情 麒麟820e相當於驍龍多少
    近日,有細心的網友們發現了華為nova7SE樂活版搭載的處理器是麒麟820E,對於這款處理器的性能,相信很多用戶都很好奇,下面就來看看麒麟820E的參數配置吧介紹吧。  麒麟820E性能怎麼樣  通俗的可以理解為這款處理器是麒麟820的降頻版,比麒麟820的性能略微低一些。但按照之前的幾個帶「E」的處理器表現來看,應該不會特別差。  說到這很多朋友可能就不是很明白了,已經有麒麟820了,華為為什麼還要發布麒麟820E呢?其實這很容易理解,麒麟820E存在的道理與麒麟990E、麒麟9000E是一樣的。
  • 你的手機為什麼慢?除了處理器還有這些影響速度
    不同檔次處理器跑分差距很高處理器直接決定了核心運算能力,它是一臺手機的控制中樞,也是邏輯部分的控制中心,大多數運算都通過它完成。雖然核心數量、核心頻率對處理器性能有很大影響,但並不絕對,因為即便是同樣品牌的處理器,影響處理器性能的有很多方面,這兩個參數只是眾多參考方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