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丁遠:關注電影題材撞車和大雷同現象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立項公示,發現明後兩年題材撞車的電影數量著實驚人。現在不管是無意的撞車,還是有意的跟風,說明了國產電影題材走上了窮途末路,缺乏創新精神的弱點已經暴露無遺。

是的,兩隊楊家將、兩位楊子榮、三個李小龍、三桌鴻門宴、三部封神榜、四個孫悟空、四位關雲長、四位白娘子……都是未來兩年的電影主題和主角。在這些題材中最吃香的人物要算關雲長和孫悟空了。四部關公題材的電影裡有三部已經完成立項,包括甄子丹領銜主演的《關雲長》、劉恆編劇的《關公》以及楊子投資拍攝的《武聖雲長》,另一部將由古天樂飾演關公的《武神傳》目前正在籌備階段。孫悟空電影也多達四部,其中投資最高的是張紀中籌拍中的真人版電影《美猴王》,其次是由鄭寶瑞執導、甄子丹主演,今年10月開拍的《大鬧天宮》。

確實,其中《封神演義》和《封神榜》可算是最有諷刺意味的荒唐撞車:在同一天被電影局批示同意拍攝,而製作公司竟然也是同一家北京公司,怪哉嗚呼也!然後,據了解,前者說的是《封神榜》全傳,而後者主要是表演「武王伐紂」的故事。

日前,在電影《李小龍》的開機現場,香港金像獎前主席文雋說:「大家都來拍李小龍?可以啊!但前提是你得拿到李家人的授權。李小龍的弟弟李振輝和我們相處非常愉快,所以我不用擔心撞車的問題。」文雋的言下之意是,相同題材的影片一定要趁熱打鐵,先下手為強,不然被人佔了先機,之後的影片就算能獲得授權,能被觀眾認可,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如王家衛早就向媒體透露要拍以「葉問」為線索的《一代宗師》,結果被葉偉信搶先,導致《葉問》系列票房大熱。而早在3年前,導演關錦鵬就曾對媒體公布自己要拍電影《李小龍》,可是3年過去了,這個計劃同樣被束之高閣。拍電影也有個時間保密的問題。

的確,隨著國內電影市場越做越大,圈外投資人紛紛「觸電」,浮操心理溢於言表,在投錢的同時希望立刻賺錢,「短平快」的戰略,導致主創在劇本上下的功夫越來越少。正如上海大學影視學院葛穎教授說:「一旦某部作品火了,沒人會研究它能火是什麼原因,都單純地認為是題材好,然後就有一些人按照這個題材去如法炮製,認為這樣就能得到市場好的回報。但他們忽略了,好的影片一定是在題材表現上,或視覺效果上有比較新鮮的創意。這是抄不來,跟風也跟不出來的。」

又有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志敏認為,一部電影獲得成功後,有一系列類似題材的電影出現,這是電影產業化的基本規律之一,但這不是好現象:「題材雷同的影片,很容易使觀眾產生厭煩心理。」事實上同樣題材一拍再拍,已引起觀眾反感。著名影評人小雨說:「現在都扎堆拍古裝片和歷史片,其實現實題材影片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有新鮮東西可以挖掘。」

但他不知道開發現實題材會遇到各方面的難題。領導部門對現實主義問題、歷史問題的評說存在各有看法,難以定論,編劇、導演難以把握,等等還有待上級文件指示。

誠然,廣電總局也關注題材撞車現象,有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創作現象不利於影視劇創作提高質量,也有悖於「貴在新特」的藝術規律。

總而言之,筆者以為,專家教授和影評人的話是切中時弊的,而且十分中懇的,今後兩年為什麼產生如此多的古典小說改編或老題材電影出現撞車和雷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主要有兩:一是《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古典名著,在民間流傳紮根很深,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對青少年影響較大,拍成電影或電視劇,觀眾長盛不衰、有看不厭,能賺錢;二是現實主義題材難開發,對所謂的「主旋律」各有理解,分岐很大,褒貶標準不一,歌頌和批評分寸難掌握,編導難、立項難、拍攝難、審查批准難以過關;如果投入大量資金拍攝了,審查通不過,白白浪費人力物力。以至嚴重影響了創新題材電影的創作和拍攝,建議像香港那樣,審查關放鬆些,寬容些,歷史片讓真實說話。如何?

相關焦點

  • 「陰陽師」題材撞車,《晴雅集》和這部劇,你更pick誰?
    >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是日本風格的人妖故事,而主演趙又廷和鄧倫也是吸引來了一大波粉絲的期待。但是小編突然想起來之前也有一部關於陰陽師的電影,那就是陳坤和周迅主演的《侍神令》。 小編在此之前也是去看了看,這兩電影題材肯定是差不多的,最要命的是上映時間估計也差不多。
  • 題材風格撞車 《阿波羅18號》與《暗月》賽跑
    m1905電影網授權刊載11月13日報導 近日,溫斯坦公司、提莫·貝克曼貝託夫(Timur Bekmambetov)宣布將製作一部用「找到的錄像帶」製作的外星人題材電影《阿波羅18號》(Apollo 18),這直接導致了羅蘭·埃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同題材、同風格的《地帶》(The Zone
  • 報告:藝術創作「雷同」現象讓人憂
    原標題:報告:藝術創作「雷同」現象讓人憂  5月7日,《2014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推出,匯集了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等12個領域的年度發展情況,尤其指出了各藝術領域存在的問題。
  • 《中國機長》主創陣容曝光 現實題材電影受關注
    原標題:電影《中國機長》主創陣容曝光 英雄機長劉傳健故事將登大銀幕 同時在這趟航班上,還有四位特別乘客,他們是電影《中國機長》導演劉偉強、監製李錦文、主演張涵予和袁泉,這也證實了改編自重慶英雄機長劉傳健經歷的電影已經進入籌備階段,觀眾們將在大銀幕上看到他們的英雄事跡。   《中國機長》陣容首度曝光   5月,被稱為「民航史奇蹟」的川航備降事件引發全球關注,重慶晨報曾連續追蹤報導。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
    遙想一年半以前,這種內容形態還因「佳作欠奉」,成為官媒點名批評的對象,伴隨其5年的發展歷程,網絡大電影從追求短期內容極速變現的商業模式,到如今用現實主義的題材創新和文化內涵,承載價值表達,記錄時代發展與人民心聲。 5年間,網絡電影成為中國電影越發重要的市場增量,也被記錄著從初生到成熟的題材變遷史。
  • 作文「雷同」現象是怎麼產生的
    據《北京晨報》1月20日報導,參加2002年9月23日GRE考試的6000餘名考生中,有64人因作文內容雷同被無條件取消考試成績,另有800餘人因字跡潦草而被延後判分。被取消考試成績的64名學生主要來自韓國和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地區。ETS(美國教育測試服務中心)官方網站也已刊登了這條消息。據介紹,此次被無條件退考的學生所做文章,被懷疑摘自某英文網站刊登的同一篇文章。
  • 網絡電影「大地震」:現實主義題材突圍、營銷看齊院線
    儘管高投資不是電影品質的絕對保障,但網絡大電影行業整體投入水平抬高,有助於拉升電影製作的基準線,加速行業精品化的進程和市場的優勝劣汰。發力營銷、聯動生態拓展內容邊界和藍海市場「其實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一個正常的院線電影在全網的宣發。」關於《大地震》的宣發,愛奇藝電影營銷合作負責人孫雪在採訪中如此總結道。
  • 三部外星人題材的高分經典電影,拍出了骨感的現實!你還會錯過嗎
    外星人題材的科幻電影,相信大家在成長過程中都看過不少。好萊塢稱霸全球電影市場的漫長時間裡,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創作了很多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影片:《異形:契約》、《明日邊緣》、《星河戰隊》、《外星人E.T.》、《阿凡達》、《第三類接觸》等等。
  • 揭秘關注兒童性侵問題的現實題材電影《無辜囚徒》如何高分過審
    所周知,敏感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過審難,是行業不爭的事實。然而,近期電影行業重啟後的院線新片中,赫然有一部關注兒童性侵問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無辜囚徒》,即將在8月7日上映。看預告片及相關資料可以得知,這部電影除了題材尖銳,還涉及敏感的「性」話題,有大量大尺度畫面,竟仍能以高分過審,並且國家電影局專家組給出9分高評(總分10分),是近幾年四川最高分電影作品,也是四川省廣電及宣傳部重點關注項目,可見影片質量之高。那麼,其高分過審的秘訣在哪裡?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
    2019年10月13日,民族團結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儀式在福州大戲院隆重舉行。影片總長90分鐘,這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獻禮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兩代援藏工作者與藏族同胞互相關愛、共同奮鬥、友情至深的故事,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援藏事業之美、青藏高原之美。而《太陽和月亮》則是古諾鋼琴首次登上電影熒幕的作品。
  • 好萊塢VS韓國本土動物題材電影!動物題材電影成韓國觀眾時下新寵
    2020年年初,韓國電影市場似乎對動物題材的電影情有獨鍾。繼目前正在上映的兩部好萊塢和韓國動物電影票房大賣之後,另一部動物題材的電影也在等待上映……從1月20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上周在韓國上映的韓國電影《沒有傷害》累計觀眾81萬3407名,位居票房冠軍。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儀式近日在西藏昌都舉行。   據悉,電影《太陽和月亮》得到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高度認可,被列為文藝創作扶持項目。
  • 電影《百慕達魔鬼三角》舉行發布會奇幻探險題材引期待
    由杭州鑫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360影視中心,北京超級夢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片,上海前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行的網絡奇幻探險大電影《百慕達魔鬼三角》於9月24日在杭州舉行新片發布會,屆時,出品人林忠錦、製片人張睿凌、導演安勝勇、編劇餘人、資深媒體人張雲龍等出席了該發布會。
  • 都是以社會現象為題材的電影,一部票房近30億,一部不足80萬
    《我不是藥神》獲得各種榮譽和近30億的高票房的時候,在陸勇的倡導下,該片製片方和演職人員捐了200萬,讓他來幫助癌症病人。陸勇正在用這筆錢公開籌劃一個基金會,以便普惠更多的病人。《我不是藥神》揭露了一系列的社會現象,被病痛折磨又由於高藥價而買不起藥的患者的無奈、各種利益糾葛、人性掙扎之間的矛盾。
  • 高中生拍"跨性別"電影挑戰女裝 校方:題材敏感
    劇本的創作,是學生完成這樣一部新銳題材電影最大的挑戰。為了完成這部電影,導演胡然然研究了許多同一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有性無別》、《丹麥女孩》、《男孩別哭》等電影,反反覆覆拉片拉了幾十遍。除此之外,她還找到了跨性別中心,開始不斷接觸跨性別者,參加中心的講座,和講師不斷交流、反覆修改劇本。
  • 無錫市委書記:長江沿江產業雷同是必然現象
    無錫市委書記王榮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在江蘇省新一輪沿江開發中,發展「大運輸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工業產業成了沿江各市紛紛追求的目標。有人質疑,這樣的產業布局必然遭遇產業結構雷同,重複建設的問題。然而,無錫市委書記王榮17日在接受「點擊揚子江」聯合採訪團採訪時提出了另外的看法。   王榮說,對產業雷同,要看是在多大區域內來看這個產業結構雷同的問題。一定的自然環境所支撐的產業也必定有一定的相同性,產業雷同並不是表現為行政區域之間結構的雷同,而是表現為自然條件下的相應產業的雷同,這種雷同他認為是必須的。
  • 外國動物題材電影怎麼拍
    1943年美國電影《靈犬萊西》上映,被稱為「首次將動物對人類的忠誠搬上銀幕」。在日本影片中,極致地表現了這一點,無論是《導盲犬小Q》中的小Q,《狗狗心事》裡的波奇,還是《秋田犬蓬夫》中的蓬夫,它們的身上都具有一定的悲劇性,它們無言而深情,為主人奉獻了一生忠誠。  以「狗」為主角的電影,也通常能夠獲得不錯的票房回報,並通過對於人文價值和情感需求的彰顯,贏得觀眾的共鳴。1987年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刻畫了一場最為震撼人心的守望,令無數人動容。
  • 4月重點網絡電影備案名單出爐
    從《道士出山》開始,網絡電影似乎已走出野蠻生長的階段,逐漸走入優勝劣汰的洗牌期。「網絡電影應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然而,儘管受到的關注度有了大幅提升,但目前除卻質量過硬的頭部作品外,大量網絡電影依然難以擺脫題材撞車、質量堪憂的陰影。
  • 王俊凱大電影《749局》:好神秘的數字局,題材已經吸引了我
    我們國家曾經有一些專門研究一些超自然現象和靈異現象的部門,比較出名的有兩個,分別是749局和507所。749局和507所都是隸屬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下屬組織,1956年為了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第五研究院成立,屬於軍隊系統,錢學森同志擔任第一任院長,一開始從事導演研製工作。
  • 華語電影題材老舊 王晶攜《未來警察》走向未來
    電影《未來警察》海報(圖片來源:鳳凰網娛樂)經過了賀歲檔的銀幕大戰之後,華語電影進入了春季的票房之戰。賀歲檔期間,華語電影普遍是古裝片的混戰。而在四月檔期,最受關注的則是由王晶指導的科幻題材的《未來警察》。作為影壇多面手的王晶,去年的一部《大內密探零零狗》已經讓觀眾震驚。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王晶屢屢在影壇上創造奇蹟。而這次他把目光對準了科幻題材,想必還要創造奇蹟。有專業人士認為,王晶正是看好了科幻電影這一市場空間巨大的題材,才投拍《未來警察》的。從去年的電影市場上看,先有《2012》、後有《阿凡達》,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吸金速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