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大地震」:現實主義題材突圍、營銷看齊院線

2021-01-08 鏡像娛樂

作者:龐李潔

「不管賠賺把它拍出來,把真實的歷史告訴大家。」採訪中,《大地震》總製片人羅勁松如此說道。

《大地震》取材自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當時被困於煤礦之下的上萬名礦工突破重重艱險,創造出僅萬分之七死亡率的奇蹟。拍攝《大地震》是羅勁松20年來的願望,直到與愛奇藝一拍即合,平臺願意從資金、資源、渠道等多方面助力影片落地,才有了《大地震》這部網絡大電影。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大地震》投資額達到2000萬,並與愛奇藝進行聯合營銷。多面突破之下,《大地震》上線9天分帳票房即破千萬,不僅為網絡電影市場的題材創新樹立了標杆,也促使全行業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市場真正需要的,哪些舉措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升級?

現實主義題材突圍:用真實建立共鳴

《大地震》之所以吸引人,最關鍵的一點是——真實。這兩個字,製片人羅勁松在採訪中也一直強調。

早在20年前,羅勁松看到了三篇《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的井下礦難事件便是其中之一。「這三個《報告文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我覺得拍成電影都能震驚世界。」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羅勁松就有了拍《大地震》的願望,因為一直沒有人支持而被迫擱置,但羅勁松並沒有放下這個夢想。

此前,馮小剛導演也曾拍攝過《唐山大地震》,從一個家庭的視角切入,主要體現「選擇」這一主題。相比之下,《大地震》聚焦的是完全不同的地震側面。因為唐山因煤而建、因礦而興,煤礦開採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也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地下礦井與整個唐山有著不可分割的記憶點。

除了選材、故事真實之外,《大地震》還在場景還原上下足了功夫:「搭了上萬平米的礦井,包括寬的窄的、大的小的十幾條礦道,用了50噸煤、40多噸鋼。」坍塌、爆炸、透頂、冒水,在當天地震中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被一一搬到了屏幕之上。

還原事件本身已經足以牽動觀眾的敏感神經,在此之餘,《大地震》也在嘗試探討災難面前真實的人性。

張鵬舉為防止井下火災蔓延傷及無辜,選擇把自己的準嶽父封在了火場之內;範主任在緊要關頭捨身為所有人炸出一條出路……災難面前,每個人會如何取捨,不僅勾勒出多面的人物形象,也在角色的性格演變過程中體現出團結互助、大無畏的人性之光。

《大地震》聚焦真實事件,是網絡電影題材的一次勇敢嘗試。此前,網絡大電影中的高票房影片往往是奇幻、冒險、神怪異志等類型。隨著觀眾審美提高,網絡大電影市場更需要從內容創作上找到革新的出口,而《大地震》上線9天,票房破千萬的表現給這個市場的突圍樹立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精品化製作:投資成本翻200倍

「我們投入了將近2000萬,真金白銀地投入了將近2000萬。」

雲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網共上線469部網絡大電影,上新數量同比減少37%。網絡大電影輸出規模進一步縮窄,意味著行業資源加速向優質內容、頭部內容集中,精品化已經成為業內普遍認同的發展道路。

不過,與院線電影不同,網絡大電影精品化更注重於提升內容的故事性,羅勁松談到:「網絡大電影精品化發展必須走故事性道路,這是網絡大電影該做的事。」

相比院線的公共觀影體驗,需要在音效、大屏等視聽上帶給觀眾強刺激,網絡大電影則是在更封閉、更私密的觀影空間與觀眾對話,需要更強的故事性來激起共鳴。

《大地震》在整體呈現上就有著強烈的故事性表達,包括動用的585個特效鏡頭,也是在劇情需求之下,合理地為劇本的故事性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絡大電影內容品質提升的背後,行業精品化的進程實際上離不開視頻平臺的助推。一方面,視頻平臺逐步從產業鏈下遊走向上遊,以資本方、合作方的形式,在資金、資源等方面扶持創作者。

另一方面,在網絡大電影概念被界定之後,以愛奇藝為首的平臺方相繼推出了網絡電影票房分成規則,進一步擴大創作者的盈利空間。

在今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宣布將推出《我的喜馬拉雅》《我是警察》等正能量精品網絡電影,《大地震》也是其中一部作品。平臺將通過優化營銷分成模式、提供更加多元的項目評估服務和融資服務、開放更多技術賦能合作方。

截至發稿前,《大地震》的分帳票房已經達到1103萬,累計觀影人次超441萬,相當於在院線拿到1.3億票房。羅勁松對《大地震》的商業化表現也很滿意:「到上線第九天,我們分帳突破了1000萬,我們已經回本開始掙錢了。」

投入與回報成正比,將進一步帶動行業的資本活力。隨著影視行業的頭部力量相繼進入網絡大電影市場,產業鏈各環節的生產資源也將被進一步激活。儘管高投資不是電影品質的絕對保障,但網絡大電影行業整體投入水平抬高,有助於拉升電影製作的基準線,加速行業精品化的進程和市場的優勝劣汰。

發力營銷、聯動生態

拓展內容邊界和藍海市場

「其實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一個正常的院線電影在全網的宣發。」關於《大地震》的宣發,愛奇藝電影營銷合作負責人孫雪在採訪中如此總結道。

隨著網絡大電影逐漸從粗獷式發展邁向精耕細作的階段,內容和宣發已經成為網絡大電影拓展市場的兩個著力點。除了內容走向精品化之外,行業也越來越重視宣發的影響力。

今年7月,愛奇藝正式將平臺網絡大電影營銷升級為「營銷分成+聯合營銷」模式,對聯合營銷的項目將提供百萬級現金,並投入專業的宣發團隊和平臺營銷資源。《大地震》是繼《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之後,愛奇藝聯合營銷的第二部作品。

影片上線首日,愛奇藝一方面聯動微博,藉助微博大V等KOL引導話題發酵,#電影大地震#話題閱讀量達到5300萬以上;另一方面,愛奇藝也藉助短視頻,圍繞《大地震》的戲骨演技,以短帶長,刺激消費轉化。僅在抖音平臺,#電影大地震#的相關短視頻累計播放量便達超200萬次以上。

在整個營銷過程中,愛奇藝聚焦於普通人的閃光瞬間,結合中秋等節點做了#平凡人最圈粉的瞬間#、#你願意為誰拼一次命#等溫情話題引導,內容的現實意義也得到主流媒體蓋章,進一步帶動自來水深度發酵。

在聯合營銷策略的助推下,《大地震》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貓眼數據顯示,《大地震》上線至今,已經連續11天蟬聯網絡大電影日分帳票房榜冠軍,逆市持續釋放長尾效應。

《大地震》作為現實題材網絡大電影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反映出網絡大電影市場有著多元化的消費容量。尤其是在當下,現實題材在整個影視行業全面升溫,愛奇藝也同步發力現實主義內容的布局,助推相關題材精品湧現。

在《大地震》之前,聚焦緝毒題材的愛奇藝自製劇《破冰行動》成為全網爆款。在網絡大電影領域,愛奇藝也推出了《哀樂女子天團》、《暴走刑警》等口碑之作,吸引了大量關注現實主義題材的潛在用戶,也為《大地震》等更多影片的成功提供了土壤。

目前,愛奇藝平臺的付費會員規模已經達到1億以上,對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更具包容能力,多元、細分的垂直題材都能在巨大的付費群中找到自己的核心受眾。

未來,愛奇藝還有不少現實題材的網絡大電影作品即將上線,包括《我是警察》《我的喜馬拉雅》《我的爺爺叫建國》《紅色之子》等。除了以現實題材拓展網絡大電影邊界之外,愛奇藝也鼓勵網絡大電影合作方探索藍海市場。例如平臺推出金鹿角獎勵金扶持多元化的內容類型、設立文藝院線、先鋒劇場等,為「試水」多品類題材的優質作品解決後顧之憂。

整體來看,愛奇藝通過精品化運營、聯合營銷助力《大地震》實現口碑、票房雙向發酵,同時聯動平臺的內容生態布局,相互賦能,釋放愛奇藝億級付費群體的規模效應。在全面助推網絡大電影產業鏈升級的同時,也將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突破之路。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電影《大地震》票房破千萬 口碑豐收樹立現實主義題材標杆
    作為改編自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的現實主義作品,片方在製作中誠意還原細節、劇情節奏緊湊、演員陣容強大,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品質優良的電影作品,並以卓越的成片質量得到觀眾認可,取得了亮眼的播放成績。上線十日票房破千萬 樹立現實主義題材標杆 電影《大地震》上線十日票房突破千萬,這樣優異的成績也得益於製作方和平臺方的共同努力。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
    「現實」開路,5歲的網絡電影正迎來新的生命力。 《大地震》用「三板斧」獲得人民日報新媒體對於「網絡大電影」的官方認證,在多個社交平臺累計獲得兩億次的傳播與討論;《毛驢上樹》5天票房破600萬收回成本,並和《我的爺爺叫建國》雙雙入選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
  • 視頻年度指數顯示:院線電影數量驟減
    報告顯示:電視劇市場去產能化趨勢明顯,但劇集創作水準有所提升;院線電影上線數量驟減,用戶的觀影需求大規模向線上轉移,網絡電影迎來爆發期;受疫情影響,2020年綜藝節目線下錄製限制增加,節目產量出現明顯下降,但用戶對陪伴和解壓的需求只增不減,優質內容的頭部效應依舊明顯。
  • 電影工作座談會丨馬太效應突顯,現實主義突圍,電影行業重回理智
    在電影影片數量以及票房數量快速上升的情形下,影片的質量提升同樣沒有落後,2018年的電影市場中,不同題材類型的影片都有亮眼的表現,愛情片、劇情片、喜劇片等題材的優秀影片不斷湧現。但是從2018年影片整體情況來看,表現更為亮眼的則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成為2018年電影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 網絡大電影都是「low」片?導演楊博欲為其平反
    然而,因為門檻低、投資少等原因,有不少網絡大電影走的是低品質路線,給觀眾留下了「網絡大電影」比較「low」的印象。可事實上,有不少創作團隊正在靠自己的努力和認真來改變觀眾的認知。主創團隊雖新但實力強大部分的網絡大電影因為投資成本沒辦法和院線電影相比,主創團隊包括導演和演員大多用的是新人,然而新人並不代表實力弱。正在熱映的青春片《誰的青春不迷茫》票房已經1.8億,影片導演是新生代導演姚婷婷,一個絕對的新人。事實上她從學校畢業後已做好準備回老家,但網絡微電影《這些年一路有你》讓她的才華被一線電影公司看中。
  • 奇幻電影多爛片?超現實題材也需現實主義創作精神
    2020年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影第一大「票倉」,在海外電影匱乏的情況下,一批國產新片湧進影院,其中就包括不少東方奇幻電影。這類電影能不能在新的環境下突圍? 同濟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楊曉林表示,奇幻電影是個大概念,包括神話電影、玄幻電影、科幻電影、童話電影等,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超現實。「奇幻電影往往以技術、特效堆疊出的瑰麗奇幻世界為噱頭,但技術其實是最容易實現的,只要投資足夠,目前可以完成很多逼真的特效。」他坦言,目前市面上不少奇幻電影「形式上是過關的」,欠缺的是核心內容,「缺乏好的編劇是當下創作中的最大問題。」
  • 《極震區》,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即將開機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欣)8月26日,3D災難院線電影《極震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極震區》是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還將充分體現中國軍民在面對地震災害時,軍民同心,共同抗震救災的中華民族團結精神,是一部基本紀實性加藝術再現的3D災難題材巨製。
  • 「網絡電影」獨善其身?其實到了改變的節點!
    萬達電影有關負責人直接表態說:「院線電影就要上院線,除非是網絡大電影。」那時業內對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的區分還堅定而明確。然而,隨著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影片選擇「轉網」。在《囧媽》之後,電影《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也相繼轉網。
  • Q1豆瓣評分TOP10出爐,網絡電影迎來開門紅!
    2020年一季度「愛優騰芒」在線的影片雖以2019年庫存為主,但通過各平臺有效的布局讓在線觀影用戶實現了井噴式增長,尤其在院線電影集體撤檔之後,旺盛的觀影需求直接帶動了網絡電影的整體口碑和票房,網絡電影市場迎來了今年的「開門紅」。
  • 《終極颱風》| 能否成為行業新題材拐點
    ,市場紅利大密度集中於奇幻古裝、盜墓與怪獸題材上,在觀眾的獵奇心理與觀影刺激被滿足之後,高度的題材同質化會逐漸驅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網絡電影亟需破局,題材差異化便是突圍的關鍵。首部《大蛇》在優酷獨家上映3個月,便創造了5000萬觀影人次,5000萬+票房的網絡電影票房新紀錄,更帶動了國內網絡電影怪獸題材拍攝熱潮。《大蛇》系列與其他優質的怪獸片更是通過優酷平臺一舉打造了優酷「怪獸制燥」廠牌。
  • 2020年網絡電影的「笑傲江湖」
    《囧媽》院線轉網絡播放一事還引起了眾多院線經理聯名抗議徐崢導演。但其實視覺衝擊力強的大製作電影不是院線人自己拍出來的。院線也是依靠著各個優秀的電影製作團隊。吳京、郭帆、張藝謀等優秀導演不一定只屬於「院線」。
  • 在大邑的第二屆網絡電影周,看網絡電影市場的暗流湧動
    去年同一時間,在成都當地政府部門、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學院、愛優騰、中青報等多方力量支持下舉辦了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宣布將「網絡大電影」更名為「網絡電影」,同時愛優騰領導首次坐在一起,就發展了5年多的市場進行統一規範。今年,仿佛所有人在出發前就已經清晰知道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任務」,輕車熟路地將網際網路輕快直給的氣質賦予給了安仁這座古鎮。
  • 騰訊視頻網絡電影的豹變兵法|黑白文娛專訪企鵝影視副總裁常斌
    視頻平臺在開啟網絡電影自製與定製,大力發展網絡院線,與此同時,院線電影上線流媒體窗口期進一步縮短,甚至出現「零窗口期」,可以想見,2021年會是競爭更殘酷,更能彰顯頭部作品意義的一年。
  • 4月重點網絡電影備案名單出爐
    在取得高分帳的同時,部分網絡電影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成功擺脫了「低俗」「劣質」等固有標籤。2017年,《哀樂女子天團》被網友稱讚「正經的不像個網大」「創意不錯,有點高級」。傳奇題材中,由經典「IP」衍生出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讓人「眼花繚亂」:「封神榜」題材的有北京黃金壹代備案的《封神榜之眾神歸位》,華策娛樂的《封神之仙滅》,把「封神」和「哪吒」兩大熱門攢在一起的《封神之哪吒重生》;「聊齋」系列的《聊齋之畫壁》《聊齋之夜叉國》等。
  • 院線與網絡:必然的融合
    高銳則談到從資金與市場的變化來看,今年能明顯感受到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融合的加速,而在這個過程中,網絡電影的團隊需要學習院線團隊把自己的專業程度不斷提高,不斷學習怎麼製作更精良,怎麼把故事講更好,院線電影的團隊也需要學習網絡團隊如何在情節與節奏上更抓住觀眾。
  • 院線電影《重回地球》發布會召開 打造航天科幻新紀元
    3月21日,由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甘肅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影視中心、永康亞視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全美影業有限公司、稻影(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大唐輝煌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沃星影業有限公司承制的院線電影《重回地球》發布會在北京明星基地隆重召開。
  • 網絡電影2020:77部票房破千萬,行業正在發生變革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據《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網共上線網絡電影756部,同比增長7%。2020年網絡電影數量不降反升,在電影市場陷入低迷的大環境下,這顯得尤為難得。不僅數量有所增長,網絡電影的整體質量和投資體量也在持續上升。2020年,優愛騰上線重點影片共270部,同比增長81%。重點影片數量增長背後是影片製作成本的顯著提升。
  • 愛奇藝宋佳:愛奇藝網絡電影正在根據用戶消費心理分析做人群細分...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出席「院網聯動——網絡電影破圈進行時」圓桌論壇,圍繞網絡電影分眾化發展策略及用戶細分、PVOD發行模式探索以及明年網絡電影策略升級等方面做了分享。宋佳表示,分眾時代下,平臺在政策、服務、發行模式等方面做了很多針對性的努力。
  • 網絡院線能一改國產怪獸片的票房慘澹嗎?
    文:阿二 大王5月末,由美國傳奇影業打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這也是繼《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後,傳奇影業第三部登陸中國院線的影片。隨著「漫威宇宙」的火熱,好萊塢各大片商開始致力於組建自己旗下影片的「電影宇宙」。
  • 「2020金海鷗年度人物」:網絡電影爆款頻出,燈塔營銷提供動能
    其中,燈塔專業版以數據合作機構的身份參與了本次活動,並特別為活動設立了「燈塔網絡電影TOP榜獎項」單元,以表彰近一年來在網絡電影營銷上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也在致力於推動整個行業的數據化和多元化。據悉,此次是燈塔專業版首次以數據合作機構身份支持網絡電影、網絡劇相關行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