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邑的第二屆網絡電影周,看網絡電影市場的暗流湧動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文丨網視互聯(wxs360),作者丨Amy Wang

雖已進入11月中,離成都市區50公裡的大邑縣安仁鎮遍地黃花,旅遊景區的商鋪店面受疫情影響仍門可羅雀,但安仁戲院門口卻人頭攢動。

「昨兒半夜1點多落地,今兒早7點起來看片,中午吃了碗紅油抄手就過來參加電影周的啟動儀式,看完開幕影片《中國飛俠》已經晚上7點多了,跟交流會上剛認識5分鐘的三位同行去吃火鍋,去火鍋店路上隊伍變成了十二人,大家太High了,又轉場去酒吧繼續聊,半夜3點回的酒店。」從北京過來的某影視公司項目開發總監陳楠(化名)向網視互聯這樣描述她第二屆中國網絡電影周首日行程。

三日行程下來,我們發現,從全國各地飛來安仁鎮參加網絡電影周的幾百位影視從業者大都是這樣的狀態。

「憋了一年,我們太渴望交流了。」來自南京火源影業的李壞表示,這次他帶來自己正在製作中的科幻題材網絡電影《幻界的地平線》,並將手機裡的demo片段給很多新認識的朋友播放,虛心聽取評價與建議。

記者走訪了四五家古鎮住宿商家,大到喜來登,小到客棧,均被告知滿員。而附近評分較高的醪糟鋪老闆也表示,早幾天就聽說有很多明星要來,這兩天人多到仿佛回到一個月前的國慶黃金周,他抱怨累的同時掩飾不住興奮。

去年同一時間,在成都當地政府部門、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學院、愛優騰、中青報等多方力量支持下舉辦了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宣布將「網絡大電影」更名為「網絡電影」,同時愛優騰領導首次坐在一起,就發展了5年多的市場進行統一規範。今年,仿佛所有人在出發前就已經清晰知道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任務」,輕車熟路地將網際網路輕快直給的氣質賦予給了安仁這座古鎮。

回過頭來看,網絡電影行業借中國網絡電影周平臺,成為內容行業裡最早進行行業自律建設的領域,比院線電影、電視劇、綜藝都要快。

疫情的敲打與行業的衍化下,此次聚會,參與各方力量構成、人的精神狀態和認知產生了轉變,直面變化的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了共性的地方。

暗流湧動

被問及第二屆與第一屆的不同感觸,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告訴網視互聯,「參與的人比去年多了不少,且很多是從其他領域轉型過來。」

受疫情影響,此次大會定檔時間略有些倉促,但參與人數、大佬數量、明星陣容比去年都龐大。從參與嘉賓構成來看,除了主辦方邀請的領導、產業大佬、明星及新片場、淘夢、奇樹有魚、映美這些頭部網生公司外,新面孔和新力量更多更複雜了。一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的年輕製片人小巖(化名)告訴記者,這次電影周奇蹟般變成了北電同學聚會,看到很多師兄師姐,他們很多人之前都供職於知名的院線電影、電視劇公司,還有幾位師從名導演,從去年開始不約而同進入到網絡電影領域。

斯琴高娃、潘長江、鄧萃雯、劉勁、陳曉、包貝爾、李光潔、何昶希、於朦朧等,集齊資深表演藝術家、新生代演技派等不同類型和地域文化背景的演員陣容,使人暗自感慨,網絡電影已今非昔比。

「我們公司前幾年一直是做後期的,有了積累之後,也開始投拍,我們的策略就是緊跟平臺,什麼題材受歡迎就做什麼,不過速度要快。」從上海趕過來的敦禾影視老闆周建勇表示。他們公司聯合出品的東北喜劇題材《東北喜事之山炮扶上牆》於11月13日開機,此前他還嘗試過其他題材,分帳也破了千萬。

「網絡電影發展越來越好,也更加規範了,對好IP的版權需求也很大,我們看到這塊的潛力所以來探探路。」宏宇天潤副總經理石琳琳告訴我們。這家公司是業內比較早做版權運營的公司,運營項目包括《啞舍》《王者時刻》等,知名編劇寧財神是創始人之一,版權儲備上百部,且一線IP佔比高。

除了上遊創作者隊伍的多元,投資公司和投資人也來了不少。

「我們之前都是拍又紅又專的主旋律院線電影的,今年6月份開始接觸網絡電影、網絡劇,已經跟很多頭部公司和平臺建立了關係,不過因為是該領域新人,還是以投資為主,希望能夠快速在這個行業立住腳。」中廣國際的項目經理賈可堯告訴記者。

有著國企背書,也有著對網生內容領域的熱情,此次出行,賈可堯的目的是找到能投資合作的好項目,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與新片場等頭部玩家一起參與了《二龍湖浩哥》系列的網劇。雖為90後,但熟記每一次中央文藝工作會談內容,甚至還為我們背誦並講解了一段,他的頭號目標是現實題材項目。

我們還碰到幾位獨立的投行經理,在談起對文創領域的投資經驗,對迪士尼奈飛、愛優騰、光線華誼以及新生代網生內容電影公司盈利狀態和模式分析得鞭辟入裡,談及網絡電影,他們擺出一堆理論分析後,淡淡地總結,「有前景,能賺錢,所以我來了。」

資本的高度關注似乎也在主辦方的預期之內,此次高峰論壇發言主題發言人定為愛奇藝楊向華和中國文化產業基金老闆陳杭。

在酒會交流環節,關於網絡電影製作粗糙的問題少有人提及,仿佛是上個世紀的事。

走訪的人越多越明顯感知到,網絡電影行業從業者由前幾年的浮躁與迷茫變得更加從容和篤定。以前,關起門的小話是怎麼才能過審,現在都在討論技術性問題,比如聲音用幾點幾,特效找哪家又快又好,有沒有靠譜編劇互推,誰家項目挺好能不能參與一把等。

投資、版權運營、學院派人才批量入局等讓這個市場產業鏈變得複雜的同時,也變得更長更細。多方力量的進入,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行業已經進入理性增長時期,也說明前幾年平臺極力倡導的「精品化」真的落了地。

精品製作才能掙錢,已經被各大平臺公布的分帳票房榜單驗證,成為行業共識。新舊力量碰撞,暗潮湧動,一方面體現網絡電影市場的高度活躍,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

問題與方法

覆巢之下無完卵,這是愛優騰對疫情考驗下網際網路端電影業務的真實處境作出的一致回答。楊向華提到,疫情以來,視頻平臺作為電影放映最重要的一環,同樣受到很大影響,沒有獨善其身的一方。

電影院無法營業,不僅代表線下觀眾要推遲看到新代表線上觀眾要推遲觀看,面對巨大的需求,電影內容供給缺口讓視頻網站也焦灼萬分。與楊向華觀點一致的騰訊視頻常斌和優酷的蘆洋都指出,自11月1日《八佰》登錄視頻平臺後,大家才算緩了口氣。

《八佰》不僅「救市」電影院,也「救市」了視頻平臺。不過,也從側面說明,在黑天鵝事件降臨後,雖然網絡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撐起了網際網路觀影內容來源,但發展了6年的網絡電影還是沒能抗下起網絡觀影重任。

不過從今年的分帳成績可以看出來,網絡電影依然享受到了部分紅利。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平臺分帳破千萬的網絡電影達到67部,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40部,其中愛奇藝有33部,優酷20部,騰訊視頻14部,票房最高的《奇門遁甲》由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聯播,總分帳突破了5600萬。

與會嘉賓們誠懇地指出了當前市場的不足,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院長吳曼芳、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杭以及美國電影協會的馮偉等多位大佬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供給側改革,即不僅要貼近市場需求創作,還要創作出品質更能打的網絡電影。

當然,網絡電影的可能性還不止於高票房。雖然高口碑破圈的作品依然稀缺,但已經顯現出巨大的潛力。比如《樹上有個好地方》豆瓣評分高達8.0分,《毛驢上樹2》《瘋狂老爹》《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等現實主義題材作品,觀看起來充滿趣味,在商業分帳和口碑上的表現也不弱於很多怪獸和玄幻題材。

不僅現實主義題材,在平臺和市場的雙向助力下,整個市場品類都在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多元,網絡電影內容正在快速迭代。

「還得更快。」奇樹有魚董冠傑談及自己疫情後對這個市場的新思考,他提到,疫情之後,大家發現以前的套路不好使了,比如古裝不好賣了,很多事情的周期被壓縮,用戶審美和對內容的渴求在快速增長,但是網絡電影行業內容迭代跟不上。

像奇樹這樣的頭部製作公司們雖然賺到了錢,但同時也顯示出了很大的危機感,在加大內容品質投入和創新題材探索上正在進行速度比拼。

而董冠傑眼裡的「慢」是相對的,幾位院線轉型過來的公司表示,他們今年進入到網絡電影領域,發現整個籌備、生產、運營的節奏快到無法適應,在跟進了兩個項目之後,他們坦言低估了整個市場真實的實力,自己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用產品思維去做電影。

目前,國內外流媒體紛紛試水PVOD(高端付費點播)模式,如環球的《魔發精靈2》、迪士尼+的《花木蘭》。而作為國內首家推出PVOD電影的平臺,愛奇藝已經推出了《我們永不言棄》《春潮》《肥龍過江》《婚姻故事》《徵途》等多部PVOD影片,其中《春潮》入圍了第3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在長春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均有所斬獲。從網絡電影到PVOD模式,視頻網站正在為這一模式鋪路,越來越多優質的影片進入到這一市場當中,內容產業D2C賽道正在打開。

目前,網絡電影暫時還在各大平臺的襁褓中航行,但是隨著PVOD的商業模式逐漸轉動起來,未來能否與院線大片、好萊塢大片一起賽跑,獨立在這個賽道中掘到寶藏,不看別的,就看內容品質。

畢竟,不管行業如何發展,播出模式如何變化,優質內容才是最核心的驅動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網絡電影的平臺暗戰
    網絡電影的故事,就此開始。網大誕生初期,由於市場缺乏相應監管,行業門檻又幾乎為零,因此湧入了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項目。2017年3月,隨著《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出臺,網絡大電影徹底結束了野蠻生長階段。而這時,一直隔岸觀火的優酷和騰訊視頻平臺,才放心踏入了這個市場。
  • 《擇天記》「風暴」將至 神都依舊暗流湧動
    《擇天記》「風暴」將至 神都依舊暗流湧動時間:2017-05-24 12:4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擇天記》風暴將至神都依舊暗流湧動 由楊曉培擔任總製片人,鍾澍佳等執導,張巍任文學策劃,楚惜刀、楊陌、楊叛、金媛媛共同編劇;鹿晗、娜扎領銜主演,吳倩、曾舜晞、許齡月、張峻寧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召開新聞發布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2月2日消息,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委會舉行了首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介紹了「科幻十條」發布後,南京市在打造科幻產業新生態,探索未來文化融合科技新模式,創建科技創新、科學教育、科學普及以及科學傳播賦能高地等方面的重要舉措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來襲 導演陸川擔任評委會主席
    12月2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委會舉行了首場新聞發布會。第二屆藍星球電影周活動在延續去年的基礎上,向科幻電影工業、電影產業化的方向深化升級,旨在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以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尤其在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改變人類未來的時代背景之下,藍星球將今年主題定為「共情」,將從藍星球48科幻電影極限賽到科幻電影產業論壇;從賽博星球跑到科幻電影展映,精彩紛呈,打造一周的科幻視聽盛宴。
  • 創新才是網絡電影未來的出路 網絡電影《民間奇異志》好評率破紀錄
    《道士出山》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網絡電影的市場潛力。張濤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執導了《道士出山》系列、《陰陽先生》系列、《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等一系列網絡電影。2018年,他開始創作《民間奇異志》。影片原來取名《降妖術》,在影片製作快完成時,他反覆徵求身邊朋友們的意見,發現十個中有七個建議用後者,「這個名字有想像空間,而且雅!」
  • 陸川領銜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評審團
    11-26 11:24:15 來源: 時光網Mtime 舉報   時光網訊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將於
  • 第二屆金網電影盛典在黃山盛大舉行
    2017年11月16日,第二屆金網電影盛典頒獎典禮在黃山盛大舉行。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等眾多國內權威電影人以及黃山市政府相關領導蒞臨現場,參加了本次電影盛典。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原副書記、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會長許柏林發表重要講話,指出2017年是中國網絡電影深刻變革的一年,在各級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在製作團隊和播放平臺的共同努力下,網絡電影產業開始了從量到質的轉變。而金網電影盛典經過一年的成長,在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正一步一步成為具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電影年度盛事,引領中國網絡電影產業走上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 從陳翔團隊的「進化」看網絡電影行業的變革
    「拍攝第一部時是第一次拍攝網絡電影,從選材到劇本到後期製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拍攝到第二部的時候,在拍攝經驗的累積,以及創作劇本的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整個過程中,觀眾對我們的支持很重要,我們依然有很多的不足,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創作一個個好故事。」陳翔回憶。  「故事」無疑是這段話的關鍵詞。
  • 總投資一千五百萬的網絡電影,質量不輸一線電影,看完意猶未盡!
    一轉眼年關就要到了,各個大片都在摩拳擦掌準備打好春節後的第一場票房之戰,所以在這個臨近春節前的空窗期,電影市場非常的不景氣。最近位居日票房排行榜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已經上映了一周甚至一個月的電影,這肯定讓不少劇荒的小夥伴無所適從。
  • 第七屆北京國際網絡電影節在中國電影導演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國華娛樂網1月8日訊:第七屆北京國際網絡電影節頒獎盛典在中國電影導演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將於12月1日-6日舉辦
    9月24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宣布將於2020年12月1日-6日在南京牛首山舉辦,即日起開始全面啟動影片和創投項目的徵集。在全球疫情背景下,電影周今年的主題是「共情」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內容徵集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科幻、奇幻以及超現實類影片的徵集,徵集對象包括長片、短片,同時涵蓋科幻裝置藝術短片、幻想類遊戲視頻、科技概念視頻等;二是電影創投項目徵集,包括科幻、奇幻、懸疑燒腦等高概念、超現實色彩電影項目。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中國第一個全球性科幻電影節,首屆活動於2019年11月舉行。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
    遙想一年半以前,這種內容形態還因「佳作欠奉」,成為官媒點名批評的對象,伴隨其5年的發展歷程,網絡大電影從追求短期內容極速變現的商業模式,到如今用現實主義的題材創新和文化內涵,承載價值表達,記錄時代發展與人民心聲。 5年間,網絡電影成為中國電影越發重要的市場增量,也被記錄著從初生到成熟的題材變遷史。
  • 沒有人關心網絡電影盜版問題
    因為,大多數時候,國產院線、經典外片、熱門網劇、網絡電影所有盜版資源都在一個平臺,國內的版權意識普遍不強,用戶還習慣於網際網路免費。這種「來都來了」的心態,「不花錢不看白不看」則顯得順理成章——「很多時候他們是在盜版網站上看到海報就點擊了,也不是特意為了找這個網絡電影才上盜版網站。」某影視公司公關告訴網娛君。 時效性強,片源多,資源全面,有的還提供國/粵語兩個版本。
  • 當網絡電影公司步入洗牌期
    轉眼間,網絡電影市場的紅利期似乎已經成了很久之前的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失去外力加成後,曾經令人擔憂的票房回落,並未影響整體向好,網絡電影仍然在以穩健的步伐前行著。如今再細究箇中原因,其實此前所體現出的「宅經濟紅利」,並非今年網絡電影行業突飛猛進的全部因素。
  • 「網絡電影」獨善其身?其實到了改變的節點!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影市場停滯、影院停業,電影產業受到了較大衝擊。在公眾消費模式發生改變的同時,網絡電影因自身的渠道優勢而走熱。傳統影視公司深入參與網絡電影市場的趨勢漸強,各視頻平臺上的網絡電影數量也迎來一波高潮。
  • 8月網絡電影備案|市場再做怪獸片,出路在哪裡?
    在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登記且符合重點網絡原創視聽節目製作相關規定的片目共653部,其中,網絡劇116部2405集,現實題材佔比71.6%;網絡電影498部,現實題材佔比78%;網絡動畫片21部174集;網絡微短劇18部350集。這也是自8月網絡微短劇被納入監管以來,廣電總局首次公布其備案結果。
  • 網絡怪獸電影迭代,怪獸的「春天」已經過去?
    2018年,網絡怪獸電影《大蛇》創造了5078萬的分帳票房奇蹟,怪獸電影開始在網絡影視流行,並作為網絡電影的頭號類型拓寬市場。網絡電影公司似乎找到了在小熒幕上實現「怪物宇宙」的可能,一時間怪獸紛紛電影扎堆上線。根據數據顯示,《大蛇》上線8天分帳收益突破1000萬,此後《水怪》《巨鱷》《大雪怪》等怪獸電影分帳票房均輕鬆破千萬。
  • 網絡電影邁出D to C終極一步
    模式推出後,一個線上網絡電影的產業市場迅速形成,迎來井噴式的數量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上線網絡電影612部,2016年單愛奇藝一家平臺就上線網絡電影1780部。網絡電影成為院線電影以及海外影片之外,對於用戶觀影需求的巨大補充。同時,平臺也以優化自身規則的方式試圖去引導行業發展。
  • 彭禺厶徐冬冬謝苗,網絡電影頭部演員是怎樣煉成的?
    近日,由雲合數據主辦的2020第二屆「雲+」獎獲獎名單公布,彭禺厶、徐冬冬、謝苗獲得了「年度網絡電影價值演員」稱號。無論是影片數量、票房貢獻,還是作品口碑、行業影響力,觀眾認可度、演員影響力等指標,彭禺厶、徐冬冬、謝苗的獲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雖然目前網絡電影的造星效應尚未大面積顯現,但令人欣喜的是,頭部演員的影響力早已不容小覷。
  • 網絡電影10月:市場整體陷入低迷 騰訊視頻後來居上
    今年網絡電影市場呈現出的活力令人驚喜,不過近兩個月,市場熱度卻開始逐漸走低。9月份網絡電影市場已經呈現出下降趨勢,10月份更是急轉直下,整個市場陷入了階段性低迷。10月份不管是上線數量還是票房收益,都呈現出了2020年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