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曉峰
8月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結果出爐。
在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登記且符合重點網絡原創視聽節目製作相關規定的片目共653部,其中,網絡劇116部2405集,現實題材佔比71.6%;網絡電影498部,現實題材佔比78%;網絡動畫片21部174集;網絡微短劇18部350集。這也是自8月網絡微短劇被納入監管以來,廣電總局首次公布其備案結果。
總體上,廣電審核效率穩步提高,每月項目過審數量穩中有升,8月網絡電影過審數目也僅次於7月(537部)成當前年度第二。在具體每個項目的變化中,怪獸概念和玩法升級,東北喜劇特色被重視,古代/近代傳奇類型有可能成新的網絡電影題材發力方向。
怪獸概念玩法升級:變異、互相PK
700萬成本博5000萬分帳,《大蛇》開啟網絡電影怪獸片風潮,其超高性價比帶來的影響之一,是市場經廣電備案的災難怪獸題材影片已二百部有餘。
從2018年底開始,一大批怪獸+災難模式的網絡電影狂飆突進,掀起新一輪的題材跟風和內容同質,這一強商業類型片經過2年發展,怪獸體積越來越大,視覺上的威脅性肉眼可見增強,怪獸災難片基本成為穩定的流量保證。但從題材紅利到題材大紅海,各色影片窮盡蛇、水猴子、鱷魚、鯊魚、蟲、章魚、蜘蛛等,似乎怪物種類都不夠用了。
《蛇王》(1043萬),《大章魚》(1046萬),《血鯊1》(918萬)《變異九頭蛇》(840萬)最近怪獸影片均有穩定回收
如何在大紅海市場突圍?除了像《大雪怪》《深海X異種2》《巨鱷》等多將怪物與科幻、冒險等類型元素進行混搭嫁接,市場風向也逐漸將怪獸概念和玩法進行升級:
主張「動物變異」的《陸行鯊》分帳近2000萬;主打「人蛇大戰」的《變異狂蟒2》以愛奇藝評級B級斬獲近1600萬票房;《變異九頭蛇》品質並不突出,但「九頭蛇」的強概念令其橫掃市場,收穫近千萬票房。
從8月份備案的怪獸片目中也能看出這一變化,河馬影業備案《變異食人魚》主張「變異」、「食人」。奇樹有魚備案《巨鱷大戰狂蟒》《雙蛇之戰》,以及大有腦洞影視備案《巨蟒大戰食人鱷》從單怪獸單向侵襲的慣常思維中跳脫出來,主張兩怪獸互相PK,升級看點和概念。而《變異雙蟒》《孤島雙頭蟒》 《狂暴雙巨鱷》片名則具備充分的想像空間。
以及《狂暴大魚》《大蛇王》 《巨蟲》 《巨獸侵襲》《兇暴巨獸》《怪獸之王》等從片名體現怪物巨大,給人威脅感。還有《深海怪獸》《遠古蛇鱷》《火線異獸》《月球怪獸》《火星異獸》《古堡怪獸故事》等異地怪獸。淘夢影業備案《蝗災》主打怪獸+自然災害。以及植物變異《食人霸王花》。
在同質題材上作出概念和玩法的微創新,在製作質量能保證差不多水準的情況之下,接下來怪獸片更高的升值空間,就是真正的講故事能力以及演員演技對影片的加持和提升了。
(8月過審網絡電影片單在文末)
傳奇類或成網絡電影新的題材發力方向
此次備案片目中另一個明顯變化是對東北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視,在東北喜劇愈發受市場追捧的現今,《東北王之燒烤王》《東北開鎖王》 《外星人在東北》等網絡電影片名都是肉眼可見的接地氣和生動形象。
而佔據1/10份額的49部傳奇題材影片也是此次過審項目的主流,以《東海異聞錄》《柳長街探案》《鎮海奇俠:骷髏巨蟹》《鐵血神探之江城詭事》《開封志怪 1: 人間冥道》《開封志怪 2: 生死盤》《津門神探之鎮河鐵像》《宋慈之巫蠱案》《圖騰傳說之浴火麒麟》為代表,這些古代/近代傳奇類網絡電影通常有充滿噱頭的故事基礎和視覺想像空間,可以很好利用觀眾對正義力量的崇拜,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來渲染驚心動魄的危難環境,充分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和觀影刺激。事實上,這類影片正提供了一種不用花較多時間、金錢成本就能獲得感官刺激和滿足的消費方式。
最近的《法醫宋慈》(1545萬)就是正面案例,一波三折曲折迴環的好故事+演員全體在線的演技+適時貼近網絡受眾觀影品味的類型元素點綴。只要品質保證,傳奇類或成網絡電影新的題材發力方向。
網絡微短劇:邊發展邊探路
目前市場上的豎屏內容涵蓋仙俠、武俠、言情、懸疑、推理、穿越、科幻、喜劇、青春校園等具有商業元素的類型。雖說豎屏內容趨勢見好,網絡微短劇也被納入廣電監管,但穩定盈利模式才是命門——專注豎屏劇的平臺和瞄準豎屏劇的資本還在探索期和嘗試期,在資本沒有大面積入局之前,短劇內容製作方的利潤空間很低很低。而傳統廣告商對豎屏內容的認知度還尚淺。
而廣電總局對網絡微短劇的審查則是一個獲得更多關注,被監督「去粗取精」的過程,也是行業從草根型的內容主導變成專業型的內容主導,從「短、平、快」向「短、快、精」的內容標準演化的必經之路。希望可見的未來,資本和巨頭入局後,帶領邊發展邊探路的網絡微短劇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