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網視互聯編輯部 網視互聯 收錄於話題#網絡電影備案20209個
作者 | 貓叔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網絡電影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而且備案機制和市場環境也愈發成熟。
10月8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20年8月份重點網絡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其中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電影共498部,現實題材佔比78%。
從近幾個月的備案情況來看,行業對於網絡電影的創作熱情一直居高不下,並且趨於穩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1-8月份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電影數量已經高達2780部,遠遠超過了真實上線數量。大量網絡電影備案的同時,行業的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規划過審498部,上線過審58部
8月份498部的規划過審數量,僅次於7月份的537部,創造了「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上線以來第二高的過審數量。
自5月以來,網絡電影規划過審已經連續4個月超過300部,這讓整個行業看上去欣欣向榮,後備項目充足,呈現出了少有的穩定發展態勢。
8月份網絡電影上線過審數量為58部,在整個2020年處於中等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網絡電影上線過審數量從未低於50部,整體過審數量都高於2019年,但單月最高過審數量也才74部(4月份),整體表現不溫不火,但輸出還算穩定。
截至8月份,網絡電影上線過審數量499部,單月平均過審數量62部,接近於視頻網站每月真實上線數量,基本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都市題材明顯增多,玄幻奇幻題材大幅下降
在網絡電影行業,都市、武打、傳奇、科幻、農村一直都是五大主要題材,每月都佔據網絡電影備案總數的80%左右。
8月份在通過規劃備案的498部網絡電影中,都市題材153部,科幻題材71部,武打題材66部,傳奇題材49部,農村題材22部,數量上依然佔據大頭。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都市題材明顯增多,而傳奇題材卻大幅下降。
以7月份為例,規划過審數量537部,其中都市題材數量141部,佔比26.3%。而8月份規划過審數量為498部,過審總數下降,但都市題材卻不降反升,佔比高達30.7%。
同樣的,7月份傳奇題材超過了科幻和武打,高達116部,佔比21.6%,而8月份,科幻、武打題材相對穩定,但傳奇題材僅過審49部,佔比從21.6%下降到9.8%。
不過考慮到目前網絡電影在題材劃分方面頗為混亂,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
以怪獸片為例,《狂暴大魚》《變異食人魚》《長白山水怪之戰神傳說》備案為「都市」題材,而同樣是怪獸片的《巨蟲》《巨獸侵襲》《深海怪獸》《狂暴雙巨鱷》《巨鱷大戰狂蟒》卻備案為了「科幻」題材,而另一部怪獸片《兇暴巨獸》則備案為了「傳記」題材,《荒嶺狼災》《大金剛》《變異雙蟒》《怪獸之王》等怪獸片更是備案成了「其他」題材,其中混亂可見一斑。
從備案情況來看,武打和傳奇題材的區別主要是「武打」題材偏動作和歷史人物,而「傳奇」更多的偏玄幻奇幻。如今「傳奇」題材數量大幅下降,說明玄幻奇幻作品數量將面臨走低。
農村題材雖然備案數量雖然漸漸增多,但有影響力的作品還是少數。8月份最引人矚目的農村題材,莫過於長信傳媒備案通過的《我來自北京之按下葫蘆起來梨》《我來自北京之瑪尼堆的秋天》,作為長信傳媒「我來自北京」系列的新作,這也是行業內少有的主旋律農村扶貧題材,因為此前的作品口碑和票房兼具,所以新作同樣備受期待。
此外,革命、民族、公安、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也均有少量作品通過備案。
「職業片」進入探索期,「標點符號體」片名入侵網絡電影
具體到備案影片,8月份網絡電影題材多元化明顯。以都市題材為例,既有《愛的世界擁有你》《限定戀人》《小離別》《閨蜜至上》這樣的都市言情題材,也不乏《小小的夢想》《大鵬傳奇》等勵志題材,以及《搗蛋財神》《瘋狂的蠢賊》《鼠膽英雄》等喜劇作品和《蘿莉保鏢》《孤膽營救》等主打動作元素的作品,還有《亡命追兇》《致命遊戲之暗網營救》《千面嫌疑人》《消失的屍體》等懸疑作品。
除了這些非常常見的類型外,8月份的都市題材裡還出現了《王牌律師》《酒店試睡師小九九》《女心理醫生之黑天鵝》這種以某種職業為元素的「職業片」,以及《催眠使者》《大催眠師:換魂》《記憶謎蹤》《剽竊人生》《交換人生》等高概念作品。
「職業劇」這幾年並不少見,比如這些年熱播的《精英律師》《安家》《翻譯官》《談判官》《外科風雲》《心術》等,這些劇能夠傳達出某個職業的理念,塑造從業人員的精神面貌,引起一定的社會反響和認同。
但受於電影篇幅所限,「職業劇」的概念在電影裡卻並未形成風潮,以往的職業片可能更多聚焦於具有獵奇性質的古代職業,比如《大幻術師》《驅魔師》《道士出山》《超能太監》《趕屍人》等。如今出現了聚焦於律師、酒店試睡師、女心理醫生等當代職業的電影,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進步。
這說明眾多創作者已經在有意識地探索當代「職業片」,這種類型影片的前景是否樂觀,我們不做預判,但這種探索本身就值得我們鼓勵。
當然,「職業片」可能並不會像「職業劇」一樣過多聚焦於職業內幕、困境等社會問題,而是混搭其他元素,以職業為背景設置矛盾衝突。
另外,網視互聯(ID:wxs360)發現,6月份網劇中呈現出了「標點符號體」劇名的趨勢,比如《滾動吧,小齒輪》《覺醒吧!主唱》《加油!我的籃球少年》等,而在8月份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電影裡,也出現了同樣的趨勢。
比如,榮媒影視申報的《抱歉,打擾了》,佛山飛鴻影業備案的《那些年!激蕩的祖國》,仁信影業備案的《小心!男一號》,江蘇新加州傳媒備案的《別了,凌晨四點的24號》,江西錦平影視申報的《我,初戀無雙》等,片名中均帶有「標點符號」。
片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壞片名勸退觀眾,好片名令人叫絕。此前,片名中加入標點符號的有爆款電影有《滾蛋吧!腫瘤君》和《摔跤吧!爸爸》。
網絡電影觀眾偏年輕化,「標點符號體」片名的出現,或許是為了迎合部分網友的審美趣味,可能也是追逐所謂「網感」的方式之一吧。
「標點符號體」片名也算通俗易懂,但從目前的幾部「標點符號體」影片來看,並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這類型片名也能夠體現影片大概類型,但除了《那些年!激蕩的祖國》,其他「標點符號體」並未能夠準確地傳達出創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標點符號體」片名本身沒有毛病,但也要慎用,否則除了讓人感覺有些「另類」之外,可能會適得其反,給後期影片的宣髮帶來一定的困擾。
·END·
原標題:《「職業片」進入探索期,「標點符號體」片名入侵網絡電影 | 網絡電影8月備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