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貓叔
2020年了,我們還不得不討論2019年11月份的備案情況,很滯後也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
畢竟,年底兩個月的過審情況,往往預示著2020開年的市場情況,尤其在大多數片方手上庫存影片越來越少的情況下。
1月6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19年11月份重點網絡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其中網絡電影通過規劃備案365部,數量基本與上月持平,備案政策趨於穩定。
讓人欣喜的是,11月份上線備案迎來了一次小小的放閘,取得上線備案號的影片高達51部。
51部,不多,但這已經是「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啟用以來,上線過審數量最多的一次。
產能釋放:規划過審365部,上線過審51部
規劃備案過審365部,上線備案過審51部,不管是規劃備案還是上線備案,11月份都穩中有升。
這至少說明「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的審核流程在不斷優化,審核效率也有了明顯提升,網絡電影行業的產能在經過上半年的收縮之後,已經在逐步釋放。
這種產能釋放,也體現在了「上線備案」。11月份取得上線備案號的網絡電影有51部,比10月份上漲了70%。
但這還遠遠不夠。據《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報告》統計,2019全年網絡電影上線789部,月均全網上線數量僅66部(2019網絡電影成績單)。
目前網絡電影的上線過審數量還遠遠低於2019年的月平均上線數量。如果「上線備案」不進一步釋放,2020年的上線數量將進一步下降。
網視互聯(ID:wxs360)統計,截至目前,2019年2-11月份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電影數量已經高達2746部,但拍攝出來並取得上線備案號的網絡電影卻只有180餘部。
龐大的規劃備案數量,意味著整個行業創作熱情依然高漲,但少得可憐的上線備案數量則說明,在龐大的規劃備案裡,有很大一部分項目無法拍攝成片,而在拍攝成片的影片裡也有相當一部分無法取得上線備案號。
別看都市題材佔大頭,傳奇武打三幻才是主流
在通過規劃備案的365部網絡電影中,都市題材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題材,高達114部,佔比高達31%。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都市題材佔絕對的大頭,但市場影響力卻十分有限(849部「都市網大」去哪了?),傳奇、武打、科幻(玄幻、奇幻)才是真正的市場主流。
11月份,傳奇題材67部,武打題材54部,科幻題材51部,農村題材31部,青少題材14部,其它題材26部。
此外,特殊題材過審數量也頗為可觀,公安題材4部,國安題材3部,民族題材1部。
題材多樣化明顯,《毛驢上樹》帶火了鄉村題材
雖然已經有近1000部怪獸片備案,但從11月份的備案情況來看,災難片依然火爆,比如《蟲戰》《巨鯊》《大鯊魚》《巨蟲之災》《巨獸島》《怒海巨怪》《巨鱷危機》《嗜血狂蛛》《狂暴兇蛛》《狂暴巨蟒》《星際異種》《長白山怪獸事件》《白堊紀公園》《異獸歸來》《深海怪物》《機器怪物》……怪獸類型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公版IP改編也同樣火爆,「封神」「西遊記」「包拯」備受青睞。
11月份備案的公版IP改編作品有《大唐狄公案之狐影迷案》《包公奇案之神機妙斷》《包公探案之伽藍殿疑雲》《雷震子:伏虎添翼》《封神雷震子》《封神之九曲黃河陣》《姜子牙前傳之第一戰》《齊天大聖之悟空淚》《紅孩兒之大鬧火焰山》《西遊之雙聖戰神》《齊天大聖·無雙》《二郎神之戰神歸來》;還有改編自古代神話傳說的《山海經之夸父逐日》《寶蓮燈之神童降世》《八仙之東渡降龍》,改編自歷史人物的《三國武神傳之銀槍趙子龍》《戰神趙雲》……
此外,「人物IP」如黃飛鴻、葉問、花木蘭、張三丰、展昭、嶽飛、方世玉、狄仁傑、宋慈等均有作品涉及。
11月份備案最大的變化就是題材更加多樣化,老題材依舊火爆,但新題材也在破土。
或許是院線電影《中國女排》的影響,帶動了網絡電影在體育題材的試水,北京飛娛互動備案了《加油!桌球!》。
或許是受寧浩「瘋狂」系列啟發,樂視影業備案了《瘋狂的球迷》和《瘋狂看護人》。
或許是受《緊急救援》影響,11月份各種「救援」層出不窮,《地震:生死救援》《火海救援》《即刻救援》《極限營救》《尖峰營救》《驚爆營救》……
此外,還有網絡熱門詞彙《我太難了》,也有蹭IP嫌疑的《南宋第一臥底之妖貓案》,以及反其道而吸睛的《老蝌蚪找媽媽》和《我再愛媽媽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毛驢上樹》的成功,帶火了一大批鄉村題材。比如《村支書》《鄉村網紅養成記》《村官愛情故事》《鄉村網紅胡德彪》《香樟樹村拆遷記 》《新農村廣告公司》《鄉村戀歌》《綠水青山》……這些網絡電影響應政策號召,紛紛瞄準「脫貧攻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國家重點方針以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國家重大事件,讓主旋律題材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而且更讓人欣喜的是,網絡電影開始關注社會群體,比如《快遞小哥》《求求你,給個好評!》《外賣俠成長記》《外賣拳王》《別惹理髮師》《小城跑腿兵》……這些網絡電影未必會火爆,但這種關注快遞員、理髮師、外賣小哥這些最底層的弱勢群體的社會責任,確實是網絡電影行業說缺乏的。
網絡電影一直被稱為「高度類型化的商業片」,以至於網絡電影走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為了吸引觀眾眼球,一味追求劇情和特效上的奇觀,滿眼望去,都是帥哥美女、武俠奇幻。
但是,在廣電總局的文件中,「社會效益」已經不斷被提及,「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也已經逐漸被提到了政策規範層面(「社會效益」會成為視頻網站的硬性KPI嗎?)
在這個11月份,我們欣喜地看到,有一部分電影已經率先開始改變,開始擔起社會責任,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