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一季度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釋放了哪些信號?

2021-01-12 騰訊網

從第一季度全國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通報來看,釋放了四種信號:更名不只是迎合政策,而是要更接地氣;集數的調整讓「注水劇」再難現身;短劇集將成為下一個創作風口;頭部公司將成為市場的「接盤俠」。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文/雲鵬

2020年第一季度的影視劇市場頗不平靜。受疫情影響,在最近陸續公布的上市影視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顯示,電影大幅虧損,電視劇業績卻實現走高,並且湧現出了一批像《決勝法庭》《安家》《綠水青山帶笑顏》等現實主義題材的精品劇作,《安家》收視更是一度超過3%,創下2020年度新高。

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安家》是從原劇名《賣房子的人》變更而來的,像臨播變更劇名,更改集數這種現象其實在電視劇行業中比較常見。從第一季度全國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通報來看,全國各電視劇製作機構就有104部劇進行了信息變更,其中25部劇目變更劇名,18部劇目變更製作單位,61部劇目變更集數。

在熱門電視劇變更情況中,正在熱播的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孤城閉》變更劇名為《清平樂》,已經收官的由王源、歐陽娜娜主演的《北靈少年志之大主宰》原劇名為《大主宰》;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原劇名為《賣房子的人》;吳磊、宋祖兒主演的《上古密約》原劇名為《山海經之上古密約》。

在電視劇集數方面,備案顯示像《天龍八部》《下一站是幸福》《完美關係》《賣房子的人》《最美的鄉村》《山海經之上古密約》《孤城閉》等都縮減了集數。同時,也有電視劇集數有所增加,比如《有翡》《幸福還會來敲門》《綠水青山帶笑顏》等劇集。

從一季度劇名、集數、製作機構這三方的信息變更情況來看,電視劇市場受政策和現實環境影響頗深。

更名不只是迎合政策,而是要更接地氣

一般而言,電視劇的名稱作為電視劇面向市場最直觀的印象,具有先入為主的效應,甚至直接決定了一部電視劇的成功。而電視劇的更名無非是出於政策和市場需要。具體而言,一些電視劇因為政策變動,製片方為了順利過審,一些電視劇則是出於劇情需要以增加市場辨識度。

第一季度變更劇名的電視劇中以現實主義題材和古裝題材為主。古裝題材受「限古令」影響,從劇名處去掉與宮鬥、權謀相關的元素一直是不變的趨勢。在現實主義題材方面,近兩年在古裝劇調控以及國家重大節點活動的雙重加持下,現實主義題材劇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從去年的《都挺好》到今年的《安家》,聚焦現實大眾生活,讓電視劇創作更加的接地氣。

《安家》是在開播前兩日宣布改名,但是改名後的效果卻顯而易見。相比於《賣房子的人》,《安家》不僅僅契合了劇中房產中介公司的名字,更有著深切的感情傾向,一群像房似錦、徐文昌一樣的房屋中介人,他們的職責不再是為了中介費而提供服務,而是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經過多年奮鬥以後能夠在這偌大的上海得以安家。

劇集高頻調整集數,「注水劇」再難現身

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通報顯示,變更集數的電視劇劇目佔整個變更總數的近60%。雖然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集數都並不見得就是壞事,可以通過更加精準的剪輯,能夠讓觀眾看到一個節奏更加完整、緊湊、更有吸引力的作品。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電視劇集數變更直接指向的是「注水劇」。

「注水」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如今電視劇注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過這裡提到的劇集「注水」卻並不能說是完全的貶義詞。電視劇拍攝成本越來越大,回本風險越來越高,製作方通過拉長集數,實現利益最大化也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一些電視劇網絡劇人為拉長集數,客觀上造成敘事拖沓等問題,降低了作品的藝術水準,影響了觀眾的觀看體驗,引發不少觀眾「吐槽」。

今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內容涵蓋完善申報備案公示、反對內容「注水」、演員片酬比例等內容,引導規範電視劇行業。《通知》更是明確提出,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劇集創作。

其實,解決「注水」問題,除了依靠監管,還需要更加市場化的轉變,目前的購銷模式客觀造成了平臺方權力過大,觀眾能看到什麼,掌握在少數平臺方手上。而當電視劇、網劇市場逐漸從面向機構過渡到直面用戶的階段,低品質的「注水劇」將會被觀眾淘汰。

短劇集帶動新風口,讓觀眾放棄「倍速」追劇

事實上,越來越長的國產電視劇集數早就被各方詬病。不知道從何時起,「倍速」追劇成了觀眾的潮流,曾有調查,40%的觀眾都會選擇「倍速」追劇,受訪時他們紛紛表示內容拖沓、劇集過長是他們選擇1.5倍速、2倍速觀劇最重要的原因。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短小精悍節奏強的劇集更符合觀眾的觀劇趨勢,也是劇集行業的新風口。在第一季度的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名單中也有不少低於30集以下的劇集,其中包括《校園女大兵》《百慕迷蹤》《上遊》《拾光裡的我們》《上道》等劇目。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王磊卿就曾對劇集過長發表過看法:「過長的劇集導致電視劇注水事件頻發,損傷了電視劇的藝術魅力,影響了電視劇的可看性,導致觀眾失望,輿情非議。我呼籲,電視劇必須瘦身。觀眾需要50集以下不摻水的乾貨劇,市場需要30集左右全新快節奏的創新劇。」

進入2020年,在政策引導下,各大平臺片單中,12-24集的短劇集數量明顯增多。截至目前,愛奇藝已有《唐人街探案》《危險的她》《少主且慢行》等多部短劇集播出。爆火收官的12集短劇《我是餘歡水》在引發觀眾共鳴的同時,更是正午陽光第一次嘗試小體量網劇。

熱門IP仍具市場潛力,頭部公司將做「接盤俠」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影視劇市場大幅縮水,面臨的並不是「洗牌」這麼簡單,「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這其中也不乏擁有優質項目的公司,這些好的項目到底由誰來接盤?

在第一季度的電視劇備案信息變更備案中有18部進行了製作單位變更,備受關注的IP也有細微變化。其中,《東成西就》由原本的北京星邦美納娛樂文化,更改為由歡瑞世紀製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改編的《球狀閃電》則由原本的上海應馬文化製作,更改為夢想新創影視製作。根據企查查顯示,夢想新創影視成立於2017年,《遠大前程》製片人董萌和南派三叔的公司南派泛娛均是該公司股東。

另外,從各大影視公司第一季度業績預報中可以看出,雖然涉及電影類影視公司業績普遍虧損,但光線傳媒、完美世界、新文化、華策影視等頭部影視公司通過多元化布局、全產業鏈的發展均實現了盈利。同時,像華誼兄弟、萬達電影等傳統電影類影視公司也紛紛在電視劇業務上「加碼」,這無疑也是為影視行業的後續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由此看來,無論是電視劇的劇名、集數還是製作單位的變化,其實都是為了能夠引導創作更好的滿足大眾的期待。疫情之下的影視行業困境,「思則求變」,只有對未來影視劇的發展作出不斷調整,不斷的探求新的路徑,才能更好地進行題材的挖掘和類型的創新,才能讓市場迅速恢復繁榮。

註: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備案立項就需「完成劇本」,廣電新規將產生哪些「蝴蝶效應」?
    文 │ 夏天 廣電新規一出,原本「半休眠」的行業再起波瀾。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廣電總局對重點網絡影視劇(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規劃備案申報事項和審核工作進行調整。
  • 不想當編劇的廣電總局不是好導演
    真正能夠拍出一部一審便過的好片子的,還唯獨只有「高大上」的廣電總局。俗話說的好,「不想當演員的模特不是好廚子」,而「不想當編劇的廣電總局也不會是好導演」。這不,繼今年2月份下發「中國夢」題材電視劇播出要求後,廣電總局近日再發內部通知,要求各家衛視於9月到10月底間,必須播愛國主義題材和反法西斯題材。
  • 廣電總局推薦2019電視劇選集出爐
    廣電總局推薦2019電視劇選集出爐 時間:2020.02.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廣電總局提倡電視劇不超過40集,避免劇情注水,這樣做對嗎?
    近日,廣電總局發表聲明:提倡電視劇不超過40集,鼓勵拍攝30集以內的電視劇,反對內容注水現象。並要求全部演員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主演片酬不得超過全部演員片酬的70%。加強制作過程的管理,避免出現擾亂社會正常秩序。
  • 劉慈欣又一部小說被拍成電視劇:《球狀閃電》通過備案
    從廣電總局顯示的最新情況看,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也要被拍成電視劇(劉慈欣200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其預計會在今年9月開拍(製作周期約6個月),共42集。備案的劇情顯示,《球狀閃電》講述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著冰冷而神秘面紗回到地球,帶領專項組攻難克艱,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 三體將拍電視劇 三體電視劇什麼時候播出?
    在廣電總局2019年5月份電視劇備案公示表中出現了《三體》電視劇的製作備案信息,《三體》電視劇將會在2019年9月正式開拍,預計製作周期為12個月。
  • 7部網絡大電影"改名"背後,透露出了什麼樣的行業信號?
    最近,廣電總局公布了《2019年8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調整情況通報》,這是廣電總局第一次公布網大網劇拍攝規劃調整情況。其中,有7部網絡大電影變更了片名。有些影片即便已經拿到了「上線備案號」,依然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通過「改名」向政策或主流市場靠攏。
  • 5月通過備案古裝劇僅1部 劇版《三體》9月開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9日電(任思雨)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5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布。其中,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的《三體》已通過備案,將於今年9月份開拍,共24集。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通過備案的古裝劇僅有1部。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將拍電視劇。
  • 廣電總局發布2017年1月電視動畫備案 《巴啦啦小魔仙》等動畫推續作
    DoNews遊戲1月23日消息(記者 李東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2017年1月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製作備案公示的通知》,2017年1月,經備案公示的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為26部,12234分鐘。
  • 廣電總局回應遊戲界面禁用英文:看情況 不絕對
    整個行業迎來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簡稱「廣電總局」)審批前置的手遊新時代。此前多年,國內移動遊戲發布採用報備制度,手機遊戲只要進行備案就可以上線運營。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審批新規執行後,手遊從業者需要擁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ICP證、軟體著作權、遊戲版號這四大證件,然後報廣電審批。其中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與ICP證都需要以企業身份提交審批,並且對人員數量、企業註冊資金有較高要求。在新規施行後,個人開發者與小規模獨立團隊這類資質不足的群體將無法上線運營。
  • 廣電總局: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
    原標題:廣電總局: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1月2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為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鼓勵支持廣電機構控股或參股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
  • 廣電總局回應了
    對此,武漢大學法學院學生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申請信息公開,並通過官微發出廣電總局的回覆。回覆中稱,以上提到的美劇「有的無版權,有的含有不符合《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的內容。」而查詢相關規定,可以看到,以上美劇可能觸及的禁播內容包括: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等。
  • 廣電總局發布雙十一通知,抖音網紅賣貨和違法廣告正中監管雷區
    臨近雙十一,就在各大電商平臺全力備戰的時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的通知》。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電商平臺的網紅帶貨正處於風口,廣電總局此次發布通知無疑是借著雙十一的熱點發出了一個強信號——未來對於電商平臺出現的一些列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將會重拳出擊、嚴厲打擊。對於抖音來說,其電商領域正處於發展階段,此時政府監管並不是好消息,因為無論是電商還是廣告,抖音都完美地踩中了雷點。假貨、三無產品大行其道如今,抖音似乎已經變成假貨集散地。
  • 國家廣電總局關於2017年1月(中旬)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
    發布時間:2018-02-12  來源:國家廣電總局  瀏覽次數:128617 本期備案立項公示統計信息如下:2018年01月11日-01月20日,電影局處理備案故事影片共84部
  • 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拍電視劇
    繼《三體》之後,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拍攝電視劇。根據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公示,該劇由上海應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備案,預計今年9月開拍,共42集,內容提要顯示,該劇講述了從小被外太空勢力「觀察者」劫持、目睹母親慘遭不測的少校林雲帶領專項組攻堅克難,利用球狀閃電引發的核聚變徹底搗毀了觀察者計劃的故事。   長篇小說《球狀閃電》於2005年出版,早於《三體》問世並被視為後者的前奏。
  • 網絡電影11月備案情況:規划過審365部,上線備案51部
    1月6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19年11月份重點網絡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其中網絡電影通過規劃備案365部,數量基本與上月持平,備案政策趨於穩定。讓人欣喜的是,11月份上線備案迎來了一次小小的放閘,取得上線備案號的影片高達51部。
  • 廣電新規一出,以後你在中國電視劇上再也看不見轉世輪迴、同性戀等...
    近期,一大波網劇陸續被下架,包括《太子妃升職記》、《上癮》、《無心法師》、《暗黑者》等,下架理由是這類網劇觸及了廣電總局的一套看不見的審片標準。在近期舉行的電視劇四大行業委員會的聯合年會上,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李京盛司長對外宣布,線上網劇將與線下電視劇統一標準,接受廣電24小時不間斷監看,同時公示了由中廣聯電視製片委員會和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共同制定的《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
  • 關於對龍川廣電網絡高清用戶進行頻道升級調整的通知
    關於對龍川廣電網絡高清用戶進行頻道升級調整的通知 2020-12-24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於九月拍42集電視劇!_遊俠網 Ali213...
    廣電總局6月電視劇備案信息顯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即將被改編成電視劇,共42集,預計今年9月正式開拍,製作周期為6個月。在《流浪地球》大熱之後,劉慈欣的小說越來越多的被改變成影視作品,對於粉絲來說著實令人興奮。
  • 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監管直播行業,關注頭部主播、禁止未成年人打賞
    針對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賞的社會問題,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規定:「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與此同時,為了將打賞功能規範化,促進直播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倡導全民理性消費,「通知」還規定:(1)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