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地外文明不會是一場太空競賽!國際合作才是王道

2020-08-01 新浪探索
搜尋地外文明不會是一場太空競賽!國際合作才是王道

  中國新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碟式望遠鏡。目前,科學家正在研製一套最新勘測方案,展開大規模、最全面的地外文明搜尋活動(SETI)。如果未來某一天中國科學家成功探測到地外文明信號,這將意味著什麼?或許一場非官方的國際SETI競賽將悄然開始……

  球面射電望遠鏡

  球面射電望遠鏡是亞洲在射電天文學和地外文明搜尋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大多數科學領域一直由美國人和其他西方國家主導,目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西方國家。中國現已成為多個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領域的領軍者,並逐漸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傳遞信號

  米沙德稱,FAST望遠鏡能夠探測到地外文明發射的射電信號,2008年獲獎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小說《三體》中講述了人類接收到外星智慧生命(METI)發出的信號意味著什麼。

  目前尚不清楚該觀點是否獲得廣泛認同,任何通過快速射電望遠鏡傳輸強大信號的努力都可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

  新的太空競賽?

  美國舊金山非營利組織METI國際負責人道格拉斯·瓦科赫(Douglas Vakoch)說:「當代的國際搜尋地外文明計劃中,任何希望重演上世紀60年代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太空競賽的人都將會失望,在搜尋地外文明活動中,國際合作模式取得成功的概率將遠大於國際競爭模式。最終,確認與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觸關鍵在於陸基望遠鏡,它必須具備先進的信號處理能力,能探測到地外文明信號。任何國家的天文學家都為自己成為第一批發現智慧外星人的發現者而感到自豪驕傲,但是他們單打獨戰的方式,就很可能失去證實這一發現的機會。」

  國際合作

  SETI科學家正在跟蹤分析一顆神秘恆星附近的重要信息,國際合作對該項勘測意義重大,全球各地的陸基望遠鏡協同工作,可實現持續一周、24小時不間斷信號跟蹤,最佳效果是多個陸基望遠鏡同時太空觀測,然後將觀測結果匯總分析。

  隨著中國開始實施「共體射電天文快速調查(CRAFTS)」計劃,中國科學家將更加密切地觀測快速射電爆發、脈衝星,以及明顯來自地外智慧文明的人造信號等現象。

  除非能在地球兩個相隔較遠地區建立陸基望遠鏡觀測同一太空信號,否則很難排除該信號是否存在失真度,在對太空信號的瞬態觀測中,如果一個重要信號毫無徵兆地出現,那麼它可能很快就會消失。因此我們有必要查明它的來源,並確定它是否具有外星文明釋放信號的特徵。

搜尋地外文明不會是一場太空競賽!國際合作才是王道

SETI搜索有可能探測到鄰近M31仙女座星系是否存在任何先進地外文明。

  保密工作

  瓦科赫說:「如果SETI科學家基於中國FAST望遠鏡發現一個很有價值的地外信號,那麼該信號需要被澳大利亞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或者美國綠岸天文臺探測到,才能進一步驗證該信號的重要性。在檢測到假定地外信號後,最有可能展開的保密措施就是進行針對性探索。」

  在定向搜索任務中,望遠鏡將瞄準一顆恆星幾分鐘,如果未發現地外文明跡象,就會瞄準另一個目標恆星。所以只有當外星人向地球方向發送信號,並且科學家正在瞄準該恆星系統觀測才能發現該信號,否則我們可能不會幸運地發現地外文明。

  如果某個地外文明信號可能一直存在,或者至少經常重複,當我們首次發現該信號之後,第二天繼續觀察,或許仍會發現該信號。

  延伸事件

  《天體生物學、發現和社會影響》一書作者史蒂文·迪克(Steven Dick)說:「在我看來,未來的地外文明探索將是一項國際間合作,近年來,中國在天文探索領域發展迅速,擁有FAST望遠鏡,以及眾多太空科研人才,他們將充分發揮全球地外探索的領軍作用。對地外文明探索過程中,不會出現國家之間的競爭,政府之間或者非政府之間,這只是多個國家共同致力解決的一個科學問題。」

  話雖如此,但是首次發現地外文明意義深遠,即使是美國首次發現地外文明信號,但未經其他國家驗證,該結果仍是模稜兩可的,而且天文學家試圖弄清楚它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地外文明信號的過程中,很可能是一個延伸事件,必然會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和溝通問題的影響。

  最終我們探測到的可能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地外信號,帶有加密數據,如果信息可以破譯,一切都不一樣,但是破譯過程會很艱巨。這將是一項多方努力的項目,不僅包括天文學家,還包括通信專家、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廣泛學者。從長遠來看,實現與外星人接觸可能會改變當前人類的宗教、哲學和科學世界觀。(葉傾城)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搜尋外星人?升級後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不過,由於採取共時觀測模式,外星人搜尋並不會干擾「中國天眼」正常的科學觀測。  張同傑教授  靠譜嗎?用「中國天眼」搜尋外星人  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錯,正是因為心存希望,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過搜尋外星人。  在圈內,射電望遠鏡一直是探索地外文明的主力軍。20世紀6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開啟了第一個現代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的實驗,他使用當時美國最大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展開搜索,結果一無所獲。
  • 全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將在納秒尺度展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科技媒體TNW近日報導稱,多家機構組成的天文學家團隊正在部署一個強大的望遠鏡項目,以期能夠不斷地在太空中搜尋地外文明信號,其名為「全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PANOSETI
  • "中國天眼"將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在大數據化時代通過中國天眼探索地外文明,挖掘信息資源,是我國太空探測領域的巨大進步。在地外文明搜索、國防建設、外空領域信息等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啟動地外文明搜索項目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科學技術向外拓展的重要渠道。這就標誌著「中國天眼」針對外星人的搜尋行動,開始了。 「中國天眼」追逐外星人的姿勢,和它的巡天模式有關,除了藉助地球自轉靜悄悄地「偷看」天空外,還能向特定的目標天體暗送「秋波」,反覆觀測。
  • 一起去搜尋外星人!「中國天眼」9月預計可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科技日報報導,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劃常設委員會(IAA SETI)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科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張同傑教授近日接受採訪時首次透露,在設備升級後,「中國天眼
  • 宣布搜尋地外文明後,中國天眼發現「不尋常」信號,真有地外文明?
    宣布搜尋地外文明後,中國天眼發現「不尋常」信號,真有地外文明?
  • 中國天眼9月預計可啟動地外文明搜索!搜尋外星人,靠譜嗎?
    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劃常設委員會(IAA SETI)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科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張同傑教授首次透露,在設備升級後,「中國天眼」預計9月可正式啟動針對地外文明的搜索。
  • 搜尋1000萬顆恆星無功而返的意味:地外文明真的不存在嗎?
    一組科學家正在搜尋地外文明,他們掃描了 1000 萬顆恆星,結果一無所獲。人類從未停止對地外文明的搜尋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也被翻譯為「在家尋找外星人」,是一個對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的集合術語。人類任何對地外文明的搜尋都可以歸為 SETI 的一部分。
  •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慧
    也或許,在接受到並對我們發出的信號進行研究之後,外星智慧文明認為保持沉默,不與我們聯絡才是更加安全的做法。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那就是:外星人或許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人工智慧」的外星人?「搜尋地外智慧生命」(SETI)機構的高級天文學家賽斯·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如果我們哪天真的探測到一個信號,我們不應該預期那是某種柔軟的原生質形態『外星人』在望遠鏡的另一端。」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時間裡,SETI機構一直在致力於對外星智慧生命信號的搜尋。
  • 明鏡:中國FAST若首先發現外星文明 外國專家說跟三體有關
    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對其他星球是否有類似人類的地外文明,一直好奇著苦苦追尋。可惜,受限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與搜尋方法,如果若存在的話,人類至今都還沒發現想像中的外星人夥伴~近日,太空探索報導的著名外媒採訪了眾多搜尋地外文明(SETI)領域的專家,對中國加入尋找外星人的行列的影響作一點評。
  • 人類科學對地外文明的探索與局限
    2019年4月11日,俄國太空人根納季·帕達爾卡在出席俄駐巴黎科學文化中心舉辦的「國際航天日」活動時則指出,地外文明不會在國際空間站外敲窗子問候航天員,但是要相信,我們在這個宇宙中不是唯一的。帕達爾卡是俄羅斯英雄、人類在在太空活動時間最長紀錄的創造者。他說:「外星球,類地星球可能有很多,很多(地外文明)在聯繫我們,聯繫航天員,但是沒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看到過(地外生命)。
  • 假如地外文明的發展程度水平很高
    如何尋找地外文明呢?第1個辦法就是通過無線電波,如果一個星球上也產生了文明那麼地外文明也極有可能同時也掌握了無線電技術,想通過截獲無線電波來搜尋地外文明的話就必須要和地外文明所使用的頻率一致,否則根本無法接收到信號。所謂頻率是指無線電波在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1赫茲表示每秒震動一次。
  • 「奧茲瑪」計劃:探索地外文明的旗手
    ,並通過獲得的大量信息,不斷尋找可能存在地外文明的位置。但其中有一個變量在當時還不得而知,即系外恆星存在行星的可能性有多少。這個最關鍵的變量,還在隨著人類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與積累,也在不斷地變化。正是有這二人的「理論」作為依據,德雷克教授才大膽發起了這項計劃。
  • 「中國天眼」 FAST 預計 9 月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來源:IT之家此前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 " 中國天眼 " 的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 FAST 的核心科學目標。而地外文明搜索也是 FAST 望遠鏡科學目標之一。
  • 「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真的能找到嗎?
    事實上,搜尋地外文明是 FAST 望遠鏡籌建之初就被正式列入規劃的科學目標之一;為實現這一科學目標,一臺專門用於搜索地外文明信號的後端設備 FAST SETIBURST 被製造出來並安裝在 FAST 望遠鏡饋源艙內。
  • FAST宣布承擔「搜尋外星文明」任務
    2020 年 4 月 28 日,中國「天眼」——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同月 30 日,FAST 望遠鏡首次發現距離地球約 85 億光年的新快速射電暴。不過,「天眼」能否找到外星人、快速射電暴究竟傳達了何種信號,仍是未解之謎。
  • 尋找外星生命信號: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探索,真能探測到外星人?
    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主要目標包括重現宇宙早期圖像,參與未來脈衝星,自主導航和引力波探測,獲得天體超精細結構,檢測微弱空間信號,參與地外文明搜尋等等。截至20年1月,FAST已發現114顆,已被認證的脈衝星。脈衝星又被稱為宇宙燈塔,是指快速自轉的中子星。為什麼要尋找脈衝星?
  •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
    生命是美妙的,正是生命的繁衍才使地球上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生命不是神造的,生命是天體演化的必然結果。生命存在的條件又是非常苛刻地,所在的天體要有堅硬的外殼,要有適宜的大氣和適合的溫度,要有一定數量的水。同時,行星圍繞的天體必須是一顆穩定的恆星。就太陽系來說,符合上述條件的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其中地球位於金星和火星之間,處於生命繁衍的最有利的空間。
  • 「突破聆聽」與「中國天眼」攜手探索地外文明
    天文學家將能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探尋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 我們在4月的時候,報導了中國科學院、突破監聽計劃與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之間的合作,即有關使用最新的「五百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搜尋地外文明的信號。現在,我們找到了另外一個這個項目的科研人員,他會為他們的觀測項目補充更多細節,並且告訴我們他們未來希望做的觀測。
  • 外星文明存在嗎?天眼正式開啟探索地外文明,高等文明將暴露坐標
    據《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國內媒體4月28日的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將正式開啟搜索地外文明的任務。中國天眼被用來探測地外文明,這個消息或讓很多朋友都感到驚奇和意外,地外文明無疑是很神奇的事物,中國天眼只是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它能被用來觀測外星文明嗎?
  • 怕它不來,又怕它亂來,人類與地外文明的溝通,可謂小心翼翼
    幾十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天空中搜尋來自另一個星球的信號。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科學邏輯上的訓練—有「人」一定存在於外太空之中。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尋找外星智慧是一種近乎宗教信仰的追求。當然,也有人認為,地球的國際爭端都夠多了,再找個地外文明根本是浪費資源。而在《三體》故事中,尋找地外文明是一種作死行為,葉文潔一通太空電話,差點讓地球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