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超材料——人工電磁結構材料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神奇的超材料——人工電磁結構材料

2015-07-08 光電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什麼是人工結構電磁材料? 

  中學時老師告訴我們,當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光與折射光應該在法線兩側。那麼,是否存在這樣一種介質,當光入射其中,入射光與折射光位居法線同側? 

  1968年,前蘇聯理論物理學家菲斯拉格(Veselago)發現,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都為負值物質的電磁學性質,與常規材料不同,從而在理論上預測了上述「反常」現象。超材料的概念便源於此。 

  Metamaterial(超材料),其中拉丁語詞根「meta-」表示「超出、另類」等含義,因此一般文獻中給出人工電磁材料的定義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也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超材料」。 

  人工電磁材料(MetamaterialsMeta材料)是將人造單元結構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具有特殊電磁特性的人工結構材料。 

  Meta材料具有自然界中原有材料所不具備的獨特性質,其中出現了許多全新的物理現象。目前關於Meta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及其在定向輻射高性能天線、電磁隱身、空間通信、探測技術和新型太赫茲波段功能器件等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始成為國際物理學和電磁學界的研究熱點 

  人工電磁結構材料特性及其應用 

  2001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密斯教授等人在實驗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負折射率的超材料樣品,並實驗證明了負折射現象與負折射率。翌年,美國加州大學Itoh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leftheriades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幾乎同時提出一種基於周期性LC網絡的實現超材料的新方法。 

  2002年底,麻省理工學院的孔金甌教授也從理論上證明了「左手」材料存在的合理性,並稱之為「導向介質」,他預言了這種人工材料在高指向性的天線、聚焦微波波束、「完美透鏡」、電磁波隱身等方面的應用前景。2006年,史密斯教授及其在杜克大學的科研小組設計、製造了著名的「隱身大衣」,並成功地進行了實驗證明。2009年又出現了寬頻帶的隱身衣。2010年科學家發現了電磁黑洞。 

  光子晶體、左手材料、隱身衣等超材料研究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先後於2000年、2003年、2006年選為年度10項重大進展之一。《Materials Today》雜誌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2010年,《科學》雜誌又將超材料列入本世紀前十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 

  什麼是人工結構電磁材料? 
  中學時老師告訴我們,當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光與折射光應該在法線兩側。那麼,是否存在這樣一種介質,當光入射其中,入射光與折射光位居法線同側? 
  1968年,前蘇聯理論物理學家菲斯拉格(Veselago)發現,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都為負值物質的電磁學性質,與常規材料不同,從而在理論上預測了上述「反常」現象。超材料的概念便源於此。 
  Metamaterial(超材料),其中拉丁語詞根「meta-」表示「超出、另類」等含義,因此一般文獻中給出人工電磁材料的定義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也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超材料」。 
  人工電磁材料(Metamaterials,Meta材料)是將人造單元結構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具有特殊電磁特性的人工結構材料。 

  Meta材料具有自然界中原有材料所不具備的獨特性質,其中出現了許多全新的物理現象。目前關於Meta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及其在定向輻射高性能天線、電磁隱身、空間通信、探測技術和新型太赫茲波段功能器件等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始成為國際物理學和電磁學界的研究熱點。 
  人工電磁結構材料特性及其應用 
  2001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密斯教授等人在實驗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負折射率的超材料樣品,並實驗證明了負折射現象與負折射率。翌年,美國加州大學Itoh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leftheriades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幾乎同時提出一種基於周期性LC網絡的實現超材料的新方法。 
  2002年底,麻省理工學院的孔金甌教授也從理論上證明了「左手」材料存在的合理性,並稱之為「導向介質」,他預言了這種人工材料在高指向性的天線、聚焦微波波束、「完美透鏡」、電磁波隱身等方面的應用前景。2006年,史密斯教授及其在杜克大學的科研小組設計、製造了著名的「隱身大衣」,並成功地進行了實驗證明。2009年又出現了寬頻帶的隱身衣。2010年科學家發現了電磁黑洞。 
  光子晶體、左手材料、隱身衣等超材料研究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先後於2000年、2003年、2006年選為年度10項重大進展之一。《Materials Today》雜誌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2010年,《科學》雜誌又將超材料列入本世紀前十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 

列印 責任編輯:張楠

相關焦點

  • 衛星通信平板天線的那些事-超材料電磁表面
    超材料電磁表面隸屬於界面電磁學,後者研究旨在揭示電磁波在時間域和空間域的變化規律,目前界面電磁學的技術研究主要涵蓋如下方面:對平面波幅度的響應;對平面波相位的響應;對平面波極化方向的響應;對表面波傳播的響應;有源及通用電磁界面。對於相控陣天線的低成本化這條路徑是一個熱點。從細分技術角度看,目前此處主流路徑包括:可重構全息天線、可相變材料天線(液晶&矽基板)等。
  • 人工塑造超材料-光明日報-光明網
    人工創造新物質     「改變物質的結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作用,自然界原本就有若干種元素,還有分子和晶體、非晶體的排布形式,這些構成了自然界的材料。還有一種是人工的方式,在人類技術手段可改變的層次和尺度上進行物質重構,人的方式和自然的方式不一樣,可以創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新材料,具備遠超自然界物質特性的新特性。」在近日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承辦的第99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的高級科學家嶽玉濤解釋了何為超材料。
  • 超材料:我們另類的超級創造
    基於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電磁黑洞  「你只看到我的技術突破,卻沒看到我的神秘莫測;你有你的折射規則,我有我的介質選擇;你驚詫於電磁黑洞光子晶體,我告訴你慢波結構和隱身衣;你曾忽視Veselago的疑猜,我決定材料科學的將來;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 《Advanced Materials》報導理學院張富利教授課題組超材料電磁...
    西工大新聞網8月17日電(樊元成)近日,材料領域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25.806)在線報導了理學院張富利教授課題組的超材料電磁散射調製及隱身行為的研究成果(「Phase modulated
  • 清華材料學院周濟等在人工非線性光學材料方面研究取得突破
    清華材料學院周濟等在人工非線性光學材料方面研究取得突破清華新聞網4月18日電 4月17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題為「由電磁耦合超構分子產生的人工非線性」(Artificial Nonlinearity Generated
  • 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或者你是否也嚮往能擁有變色龍一般瞬間變色的神奇皮膚?如今,藉助可以「彎曲光、改變波」的超材料,這些原本聽起來科幻味十足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超材料是一種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進行特殊設計,最終得到不同於常規材料性質的新型材料。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文章詳細回顧了近年來在力學超材料的結構設計、實驗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並根據基本材料力學理論對力學超材料進行了清晰的分類。超材料是藉助於人工功能基元構築的、具有自然材料不具有的超常物理性能的一大類新型人工材料。力學超材料可基於四個彈性常數(即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模量和泊松比)來分類。
  • 我是超材料,我為自己代言
    具有新奇人工結構的複合材料;具有常規(或傳統)材料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超常物理性質主要由新奇的人工結構決定;新奇的人工結構包括單元結構(人工原子和人工分子)和單元結構集合而成的複合結構兩個層次。首先,通過材料結構的創新設計,實現全新的物理現象,產生具有重大軍用、民用價值的新技術、新材料,促進甚至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然後利用超材料設計思想,提升傳統材料性能,突破稀缺資源瓶頸,實現傳統材料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電磁超材料實現,使我們繼利用半導體自由調控電子傳輸之後,首次具備了自由調控電磁波的能力。
  • 超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可以說,超材料是繼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之後材料領域又一重大突破,將對世界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超材料的基本設計思路是以某種具有特殊功能的人工結構為基礎,設計材料關鍵物理尺度的結構,以得到不受自然規律限制的天然材料不具有的超常功能。超材料類似於自然界中存在的晶體結構物質,通過原子的有序排列和有序調節,使得晶體材料顯示出一些無定型態所不具備的物理特徵。
  • 寧波材料所等開發出新型超寬帶透明電磁防護材料
    電磁幹擾(EMI)屏蔽材料可以防止暴露於RF輻射,但是其中大多數是不透明的。在這項工作中,本文並使用氧化物(SLSO)夾著的超薄銀層作為構造塊來製造和製造可見的透明EMI屏蔽材料。具有雙面SLSO(D-SLSO)結構的樣品在27.6 GHz時表現出最高的EMI屏蔽效率(SE),為70 dB(在4–40 GHz時平均> 62 dB),在27.6 GHz時的透射率接近90%。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超材料,主要指擁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屬性的人工複合材料,能實現天然材料望塵莫及的彎曲、散射或傳輸電磁波等特殊性能。超材料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可對現有材料通過人工構建不同「模塊」,形成超越天然材料的新型材料。超材料也因此被譽為「一種由材料組成的『材料』」。事實上,研製超材料就是按照特定的規則組合,搭配出不同電磁響應屬性的人工複合材料。
  • 數字超材料:超乎你的想像
    超材料方興未艾,數字超材料又應運而生。2014年,我國東南大學研究團隊首先提出了數碼、電磁可編程的數字超材料概念。與擁有周期排布結構的超材料不同,它由若干個單元按照編碼的方式排布,就好比給材料注入了活的「基因」,可由人們進行調控。而這些新型材料將會忠實地聽從「指示」,實現所需的各種奇異功能。
  • 超材料簡介及超材料在天線中的應用
    超材料已經成為熱門研究課題,尤其在涉及現代天線結構的領域更是如此。但是,對於什麼是超材料以及超材料在天線研發中的作用大家仍不甚了解。簡而言之,超材料是指能夠實現自然界中未知特性的材料和結構的組合。例如,塗敷在物體表面的結構化材料可以使光沿銳角折射,從而有效地隱藏該表面下的物體,使其在某些波長的光下隱身。由於射頻、微波、毫米波通信和雷達中的電磁輻射(僅高頻輻射)遵循與光相同的物理定律,因此採用適用于波長較長電磁輻射的結構也可以實現類似的效果。如納米級超材料可以用於製造負折射率材料,那麼毫米級超材料也可以用於實現各種效果,包括負磁導率或介電常數。
  • 清華大學提出一種全新人工光學非線性材料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題為「Artificial Nonlinearity Generated from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Meta-molecule」的研究成果。該成果基於經典電磁學理論,利用超構材料思想,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人工光學非線性材料。
  • 超材料研發出光學隱形鬥篷!
    「隱形」超材料,其結構在設計上可以引導電磁波繞過物體,只讓它們在物體的另一側出現,就好像穿過一個空無的空間,達到讓物體隱形的效果。最可喜的是,這種材料的色域折射範圍幾乎囊括了各種可見光的顏色。還記得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隱形鬥篷嗎,這種鬥篷的原理是,使用可以對普通光波波長達到負折射指數的材料, 比如把從紅色變成紫色,跟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通常這種人工結構的光學材料,限制了隱形的顏色範圍,某種材料只對特定顏色有隱形作用。
  • 超材料——「來自星星」的材料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最近刊發的一篇報導稱,俄羅斯克雷洛夫國家研究中心研製出一種類似「金屬水」的新材料,擁有定製化設計的結構和密度分布,這種設計能夠有效吸收和減弱聲波反射信號,從而大大提高了潛艇的隱身能力。作戰時,穿著「隱身衣」的潛艇躲藏在大洋深處,便成為可怕的「海洋幽靈」。
  • 超材料:超越自然的極限
    如果說那些通過改進常規材料獲得的新材料,其新特性不過是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那麼,超材料的新特性,則是開闢了一個字面意義的全新世界。同時,超材料的神奇屬性並非源於特殊的化學組成,而是來自於特定的微觀結構單元,這也是它們有別於常規材料的另一個特殊之處。可以說,常規材料的性能是由原子、分子來決定的,而超材料卻能構造出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全新「分子」。
  • 全球超材料市場現狀及前景預測_超材料市場現狀_超材料前景預測...
    「超材料(metamaterial)」指的是一些具有人工設計的結構並呈現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複合材料。「超材料」(Metamaterial)是21世紀以來出現的一類新材料,其具備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性質,而且這些性質主要來自人工的特殊結構。
  • 可重編程的變形電磁軟機器人超材料
    可重編程的變形電磁軟機器人超材料變形磁性軟機器人在微創醫學,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人器人中具有多種應用。然而,大多數磁性編程方法固有地與製造過程耦合,因此它們阻止了機器的可重新編程性。在《Science Advances,》的新報告中,Yunus Alapan和德國,土耳其,瑞士和美國的多學科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高通量的磁性編程策略。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超寬帶透明電磁防護材料
    同時,通訊技術的革新會讓周圍的電磁環境變得更複雜,這對電磁防護材料,特別是對可見光透明的電磁防護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5G向具有更大帶寬、更高傳輸速度的毫米波技術發展的趨勢,對現有透明電磁防護材料體系在防護帶寬、工作波段、可見光透過率和電磁屏蔽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