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我們另類的超級創造

2020-11-25 人民網

基於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電磁黑洞

  「你只看到我的技術突破,卻沒看到我的神秘莫測;你有你的折射規則,我有我的介質選擇;你驚詫於電磁黑洞光子晶體,我告訴你慢波結構和隱身衣;你曾忽視Veselago的疑猜,我決定材料科學的將來;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創新,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汗水和障礙。但,那又怎樣?哪怕經費高昂,也要直指希望。我是超材料,我為自己代言。」

  「年度十大突破」「年度十大進展」……超材料頻頻亮相於各個科技頒獎禮。雖被提出與發展是在近幾十年,但其必將憑藉神奇的能力,帶我們走向深遠的未來。

  什麼是超材料?

  中學時老師告訴我們,當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光與折射光應該在法線兩側。那麼,是否存在這樣一種介質,當光入射其中,入射光與折射光位居法線同側?

  1968年,前蘇聯理論物理學家菲斯拉格(Veselago)發現,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都為負值物質的電磁學性質,與常規材料不同,從而在理論上預測了上述「反常」現象。超材料的概念便源於此。

  Metamaterial,其中拉丁語詞根「meta-」表示「超出、另類」等含義,因此一般文獻中給出超材料的定義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但實際上,到目前超材料還沒有統一定義。那超材料到底是什麼?我們從其特徵就能做出判斷:

  具有新奇人工結構的複合材料;具有常規(或傳統)材料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超常物理性質主要由新奇的人工結構決定;新奇的人工結構包括單元結構(人工原子和人工分子)和單元結構集合而成的複合結構兩個層次。

  隱身衣是近年來出鏡率最高的超材料應用,電磁超材料是迄今為止超材料技術研究最為集中的方向,典型的超材料還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體和非正定介質等,聽起來都非常「科幻」。

  由於上世紀60年代沒有實驗驗證,加之時值功能材料處於發展初期,立足於原子、分子層次結構設計與調控的傳統材料設計思想,在新型功能材料研發中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因此,人們對菲斯拉格的發現未予以高度重視。

  隨著傳統材料設計思想的局限性日漸暴露,顯著提高材料綜合性能的難度越來越大,材料高性能化對稀缺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發展超越常規材料性能極限的材料設計新思路,成為新材料研發的重要任務。菲斯拉格的發現重新回到人們視線。

  超材料是材料設計思想上的重大創新,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技術、微細加工技術等領域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發達國家的政府、學術界、產業界對超材料技術的研發給予高度重視,制定了相關計劃,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從負折射率到電磁黑洞

  2001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密斯教授等人在實驗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負折射率的超材料樣品,並實驗證明了負折射現象與負折射率。翌年,美國加州大學Itoh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leftheriades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幾乎同時提出一種基於周期性LC網絡的實現超材料的新方法。

  2002年底,麻省理工學院的孔金甌教授也從理論上證明了「左手」材料存在的合理性,並稱之為「導向介質」,他預言了這種人工材料在高指向性的天線、聚焦微波波束、「完美透鏡」、電磁波隱身等方面的應用前景。2006年,史密斯教授及其在杜克大學的科研小組設計、製造了著名的「隱身大衣」,並成功地進行了實驗證明。2009年又出現了寬頻帶的隱身衣。2010年科學家發現了電磁黑洞。

  光子晶體、左手材料、隱身衣等超材料研究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先後於2000年、2003年、2006年選為年度10項重大進展之一。《Materials Today》雜誌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2010年,《科學》雜誌又將超材料列入本世紀前十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

  目前,美國國防部專門啟動了關於超材料的研究計劃,美國最大的6家半導體公司英特爾、AMD和IBM等也成立了聯合基金資助這方面的研究。歐盟組織了50多位相關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聚焦這一領域的研究,並給予高額的經費支持。日本在經濟低迷之際出臺了一項研究計劃,支持了至少有兩個關於超材料技術的研究項目,每個項目約為30億日元。

  重大創新將產生重大效益

  近10年來,超材料研究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源自於超材料所體現的材料設計思想的重大創新,以及這一創新將產生的重大效益。

  首先,通過材料結構的創新設計,實現全新的物理現象,產生具有重大軍用、民用價值的新技術、新材料,促進甚至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然後利用超材料設計思想,提升傳統材料性能,突破稀缺資源瓶頸,實現傳統材料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

  電磁超材料實現,使我們繼利用半導體自由調控電子傳輸之後,首次具備了自由調控電磁波的能力。這對未來的新一代通信、光電子/微電子、先進位造產業以及隱身、探測、核磁、強磁場、太陽能及微波能利用等技術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隱身衣是一種以開口諧振環為單元結構、非均勻方式排列成圓環結構的超材料,其應用大家不言自明。

  「電磁黑洞」是一種能夠全向捕捉電磁波的電磁超材料,能引導電磁波在殼層內螺旋式地行進,直至被有耗內核完全吸收,使基於引力場的黑洞很難在實驗室裡模擬和驗證的難題迎刃而解。這一現象的發現,不僅將為太陽能利用技術增加新的途徑,產生全新的光熱太陽能電池,還能應用於紅外熱成像技術,大幅度提高紅外信號探測能力,因而在飛機、飛彈、艦船、衛星等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

  慢波結構是一種能使電磁波減速甚至停止的電磁超材料,不僅可應用於太陽能發電、高分辨紅外熱成像技術,還可應用於光緩存和深亞波長光波導,極大增強非線性效應,促進光電技術的發展。

  超材料透鏡是一種可實現高定向性輻射的電磁超材料,可用於製造先進的透鏡天線、新型龍伯透鏡、小型化相控陣天線、超解析度成像系統等。

  此外,如將超材料設計思想應用於常規材料,可在顯著提高材料綜合性能的同時,大幅度減少稀缺元素

  用量,為提升傳統材料產業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例如,常規軟磁與硬磁材料按特定的空間排布方式複合、普通碳鋼與高硬度陶瓷或其他高硬度材料按特定的空間排布方式複合,可在不使用釹、鉻、鎳等稀缺金屬的情況下,使磁性材料的磁能級成倍提高,而耐磨鋼的耐磨性與強韌性矛盾得到很好解決。

  我國超材料技術發展現狀

  我國政府對超材料技術予以了高度關注,分別在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技計劃中予以立項支持。在電磁黑洞、超材料隱身技術介質基超材料,以及聲波負折射等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原創性成果。

  浙江大學在光波和超低頻超材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發展出了基於慢波來設計超薄、寬吸收角度的完美吸波材料,提出了超材料在成像、隱身、磁共振成像和靜磁場增強方面的應用。

  東南大學研究了均勻和非均勻超材料對電磁波的調控作用,提出了電磁黑洞和新型超材料隱身器件,發展出了雷達幻覺器件、遠場超解析度成像透鏡、新型天線罩、極化轉換器等新型超材料器件。

  清華大學研究介質基和本徵型超材料,提出了通過超材料與自然材料融合構造新型功能材料思想,發展出了基於鐵磁共振、極性晶格共振、稀土離子電磁偶極躍遷以及Mie諧振的超常電磁介質超材料。

  深圳光啟研究院則在國際上率先推進了超材料產業化,研發出超材料平板式衛星天線,在22個省市進行了測試,並在北京、天津等地得到了實際應用。(稿件素材由西苑沙龍會議提供)

  ———— ■ 專家視點 ————

  周少雄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超材料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很有可能成為發掘材料新功能、引領產業新方向,提高材料綜合性能、突破稀缺資源瓶頸的有力手段。應進一步明確在國家層面大力發展超材料技術的必要性,凝練發展重點,選擇合理技術路線,制定符合超材料技術發展趨勢、並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超材料技術發展戰略。

  劉若鵬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創始人:工業級超材料技術通過對電磁波的控制實現所需求的可工程化、可量產化,進而形成一個包含設計、工藝、封裝和測試在內的完整工業體系。

  工業級超材料技術在不同的應用中對原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對於強度有特別高的要求,通常會採用陶瓷基的材料;如果滿足強度的同時希望密度儘可能小,通常會採用高性能的樹脂材料。

  何賽靈 浙江大學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浙大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創辦人:隨著超材料研究的進展,一些更激動人心、更具應用前景的新物理現象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如慢波、紫外磁響應、超寬帶電磁吸收、靜磁場增強、MRI深處成像、熱場調控等。這些新的發現可革命性地突破現有原理和技術限制,開拓出嶄新的應用前景。

  崔鐵軍 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超材料並不是萬能的,不能期待超材料能夠解決所有問題,應該在一些即具有創新性、又具有可行性、且對我國的國防和國民經濟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重點方向予以支持。

   周濟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超材料與材料的融合作為新材料的重要生長點,既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新方向。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數字超材料:超乎你的想像
    它通過對某種材料的再加工,並在其表面或內部設計出特殊幾何結構或排列方式,使其擁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性質。天然材料的性質是由其成分來決定的,超材料的「超常」性質則源自其後天的結構。隨著科技的進步,在超材料基礎上還發展出數字超材料,或者叫數碼編程設計的超材料。這是一種通過特定設計、打破傳統規則結構、擁有奇異光學及聲學特性的超材料。
  • 神奇的超材料——人工電磁結構材料
    中學時老師告訴我們,當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光與折射光應該在法線兩側。那麼,是否存在這樣一種介質,當光入射其中,入射光與折射光位居法線同側?   Metamaterial(超材料),其中拉丁語詞根「meta-」表示「超出、另類」等含義,因此一般文獻中給出人工電磁材料的定義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也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超材料」。
  • 人工塑造超材料-光明日報-光明網
    超材料是什麼?「哈利波特的隱形衣」常常被拿出來直觀解釋這個問題,作為一種被認為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材料,超材料的應用又絕不僅僅在於「逆光隱身」這一項,在不遠的將來,它將在諸多領域改變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有了超材料,童話將成為現實。
  • 《玻璃先生》,另類超級英雄,看完發現浪費了生命中的129分鐘!
    今天不推薦的電影是《玻璃先生》,另類超級英雄電影。為了更好的理解這部電影,我先去看了一下《不死劫》,了解了一下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守望者(overseer)角色,而一美的《分裂》之前看過,倒是沒有去溫故知新。首先介紹一下三位另類英雄。
  • 科學家創造出超材料設計方法,哈利·波特的隱身衣或將成為現實
    研究團隊提出的設計辦法將會推動超材料的應用和產出。 基於量子力學原理,加州理工學院(CIT)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工程師們聯合研究出一種設計超材料的系統性辦法,為超材料的應用開發搭建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 科學家創造未來材料:隱形和超導
    縱觀人類歷史,開發掌握新材料對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天然石材、青銅和鐵為整個時代命名。在20世紀20-30年代,聚合物時代開始了,從那時起,我們無法想像沒有塑料和橡膠的生活。幾十年後,矽技術脫穎而出,推動了電子和數位技術的最新發展。如今,科學家們正努力創造具有超自然特性的新型材料。
  • 二維材料MXene油墨:可列印微型超級電容!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高度導電的二維材料MXene,創造出噴墨印表機所用的油墨。這種油墨可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圖片來源:德雷塞爾大學)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尤裡·高果奇(Yury Gogotsi)表示,在德雷塞爾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所創造的這種油墨,從上述兩個方面來說,都是重大進展。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目前,傳統高性能材料越來越依賴各類稀缺資源,人們想在自然界中找尋具有超物理特性天然材料的嘗試也一直收效甚微,必須另闢蹊徑探尋超越常規材料性能極限的新型材料。直到21世紀初,美國研究人員才首次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技術發現了「隱身衣」的蛛絲馬跡,也由此宣告了超材料的誕生。作為當今世界材料學領域的熱門詞彙,其中的「超」就表示「超出、另類」的意思。
  • 龍珠超: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全王再毀滅宇宙,還能復原嗎?
    龍珠超: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全王再毀滅宇宙,還能復原嗎?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在《龍珠超》動漫當中,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了,那麼全王再毀滅宇宙的話還能不能修復的問題。看過這部動漫的朋友們都知道,全王這個人物是《龍珠超》當中出現的已知的最強的存在。
  • 3D列印的超材料:具有新穎的光學特性!
    具有3D列印功能的蜘蛛機器人(圖片來源:西門子)3D列印的物體(圖片來源:Mark Stone / 華盛頓大學)然而,3D列印技術的新進展,使得在更小的尺度上創造更多的超材料形狀和圖案變得可能。創新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系列3D列印的超材料。
  • 超材料—超越你的思維與想像
    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隱形背後的秘密—超材料吧。超材料吸引我已經很久了。倘使你並不太知道什麼超材料,很簡單,它就是讓隱形鬥篷成為現實的材料。不幸的是,我已厭倦了寫關於隱形鬥篷的發展歷程,也早已停止了關注。非常榮幸能夠參加2017年Physics@FOM會議的開場演講。
  • 我是超材料,我為自己代言
    ,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Metamaterial,其中拉丁語詞根「meta-」表示「超出、另類」等含義,因此一般文獻中給出超材料的定義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但實際上,到目前超材料還沒有統一定義。那超材料到底是什麼?我們從其特徵就能做出判斷:
  • 中國量產「超級隱身材料」:全球第一架「全隱身」戰機即將誕生
    其中3月5日,央視播出的第八集《大國重器》,隆重介紹了我國最新掌握的一款超級材料,同時,欄目中還爆料,該材料已經領先世界,首次在中國實現量產。為什麼稱之為超級材料呢?「超」的意思就是超越、超過,凡是超越自然材料的,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材料,就是超級材料,簡稱「超材料」。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超材料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體、「超磁性材料」。
  • 負折射率超材料實現光線增強
    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
  • 中美科學家發現了比超級黑更黑的材料
    你可能聽說過高科技顏料「超級黑Vantablack」——不久前還是有史以來最黑的材質——但是現在,中美兩國的研究人員又將「黑色」發展到了一種全新的境界。 據負責研發項目的團隊稱,全新的、尚未命名的超黑材料是由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CNTs)製成的微觀碳纖維串,而CNT材料可吸收超過99.995%的入射光,超過Vantablack的99.96%。 「換句話說,它所反射的光線比所有其他超黑色材料都要低得多,包括Vantablack。」麻省理工學院在公告中說。
  • 超材料:超越自然的極限
    而讓這些奇異功能成為現實的,是一類頗受關注的新材料—超材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各種材料打交道,比如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木質材料、複合材料等。但如果說到超材料(metamaterials),恐怕大家會一頭霧水吧?究竟什麼是超材料呢?從這個「超」(meta-)字不難看出,其最大的特點是擁有上述常規材料所不具有的新奇特性。
  • 中國超材料研發獲進展 提升軍備匿蹤性
    這一實驗室有三大研究方向:特種電磁性能超材料的研究、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核心技術攻關以及基於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的應用研究。實驗室下設特種電磁性能超材料、核心技術、關鍵器件開發三個研究平臺和一個產學研辦公室,三個研究平臺分別承擔各自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任務,產學研辦公室主要負責實驗室成果產業化轉化。
  • 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如今,藉助可以「彎曲光、改變波」的超材料,這些原本聽起來科幻味十足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超材料是一種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進行特殊設計,最終得到不同於常規材料性質的新型材料。作為當今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被《科學》雜誌列為引發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以及微細加工重大變革的重要科學進展,美國國防部專門啟動了關於超材料的專項研究計劃。
  •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當前的機械超材料有著吸引人的特性,如負熱膨脹,低重量時的高強度和高剛度。但一旦構建完成,其屬性將無法更改或調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共同開展的新項目,旨在利用磁場創造一種具有動態可調機械特性的機械超材料,同時又不會引起顯著的形狀變化。  他們採用了所謂的4D列印技術,其得名於3D列印物體可隨時間改變形狀,時間是第四維度。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